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骨架零部件,特別是涉及一種車門立柱。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具有該車門立柱的頂置氣瓶車輛。
背景技術:
隨著車輛行業的不斷發展,市場上對于各種類型的門立柱的需求日益加大,車門立柱作為車骨架的關鍵零部件要安裝很多的附件,需要一定大的外形尺寸。對于頂置氣瓶車輛,燃氣需要從頂置氣瓶通過燃氣管道輸送到發動機,燃氣管道需要可靠定位。在傳統工藝中車門立柱通過兩個矩形管并焊形成,車輛總裝時通過螺釘和支架將燃氣管道與車門立柱固定在一起,這種燃氣管道的定位和固定方式浪費大量時間,裝配過程效率低,不利于規模化生產。
進一步的,由于并焊而成的車門立柱變形量較大,其定位固定質量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不能保證精度和其一致性,進而影響內飾件的安裝和美觀。因此,設計一種能快速定位燃氣管道,提高裝配效率的車門立柱很有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門立柱,能有效解決定位和固定時間長,裝配效率低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包括上述車門立柱的車輛。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車門立柱,所述車門立柱的立面上設有沿車門立柱軸向延伸的用于裝夾定位燃氣管道的凹槽。
所述凹槽為縮口狀。
所述凹槽為梯形。
所述凹槽設置于所述車門立柱的內立面上。
所述車門立柱采用板材輥壓一體成型。
所述車門立柱的內立面與外立面之間固定連接有加強筋。
所述加強筋設置在立柱的封閉口處,且所述加強筋是由板料寬度方向一側的邊沿部分折彎形成。
所述加強筋與所連接的立面之間采用在線焊接閉合。
所述板料寬度方向的另一側的邊沿部分向內折彎有閉合翻邊,所述封閉口由所述閉合翻邊和加強筋相互焊接形成。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車輛,包括有車門立柱的車身,所述車門立柱的立面上設有沿車門立柱軸向延伸的用于裝夾定位燃氣管道的凹槽。
所述凹槽為縮口狀。
所述凹槽為梯形。
所述凹槽設置于所述車門立柱的內立面上。
所述車門立柱采用板材輥壓一體成型。
所述車門立柱的內立面與外立面之間固定連接有加強筋。
所述加強筋設置在立柱的封閉口處,且所述加強筋是由板料寬度方向一側的邊沿部分折彎形成。
所述加強筋與所連接的立面之間采用在線焊接閉合。
所述板料寬度方向的另一側的邊沿部分向內折彎有閉合翻邊,所述封閉口由所述閉合翻邊和加強筋相互焊接形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車門立柱,在車門立柱上加工出定位裝夾燃氣管道的凹槽,使其能快速定位燃氣管道,提高了裝配效率;進一步的,使用輥壓一體成型,采用集成化設計實現了普通門立柱功能和燃氣管道定位功能的集成,具有較高的一致性,減少了人為因素的影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實施例車門立柱與燃氣管道的裝配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如圖1至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如圖1至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頂置氣瓶車門立柱結構呈矩形結構,采用一塊板料輥壓一次成型,其中內立面1處設置有一縮口狀梯形凹槽2,所述梯形凹槽的單邊傾角θ為3°,用以定位裝夾燃氣管道;在門立柱結構內部的內立面與外立面之間固定連接有一由板料寬度方向一側的邊沿部分折彎形成的加強筋6,加強筋6一端與外立面7接觸,且加強筋6與外立面7垂直于第一封閉口5,在所述由板料寬度方向的另一側的邊沿部分向內折彎有閉合翻邊4,所述閉合翻邊4與加強筋6平行搭接于第二封閉口3;第二封閉口3和第一封閉口5均采用焊接閉合,由此實現普通門立柱功能和燃氣管道定位功能的集成。在所示圖2中,將燃氣管道9定位到門立柱8的梯形凹槽里,達到準確定位裝夾的目的。
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具體實施例中,所述凹槽可以其他形狀的結構,如縮口錐形等能夠定位裝夾燃氣管道的結構。所述定位部位還可以設置為U形凹槽、擴口形凹槽外加壓板,使用螺釘緊固的方式實現裝夾燃氣管道的目的。
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具體實施例中,所述凹槽可設置在其他方便裝配的位置,如門立柱的外立面、門立柱的前部或門立柱的后部等。
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具體實施例中,所述頂置氣瓶車門立柱可由除輥壓成型之外的其他一體成型技術形成,例如使用折彎機將板料折彎成型。
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具體實施例中,所述門立柱的外立面上也可搭接一由所述加強筋翻折呈的翻邊,然后采用螺釘在線緊固的方式使其固連。
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具體實施例中,所述門立柱的內立面與所述加強筋的閉合方式可采用外加擋板加螺釘緊固的方式固連。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改進,均應仍歸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