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配件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新型汽車擋泥板。
背景技術:
汽車擋泥板是愛車人士必選的汽車配件,具有防護車身的功能,如下雨天時,飛濺的泥水被擋泥板隔開,可減少對車身的污染,同時阻止碎石、砂礫等由于車輪的碾壓而沿其輪廓飛出對車身造成的損傷。
然而擋泥板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其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如:
擋泥板比車身凸出5cm左右,這多出的5cm,能有效的阻止碎石、砂礫對車身的損傷、減少泥水飛濺,但是多出的5cm會降低底盤的高度,從而影響汽車的通過性和整車性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所以如何平衡這兩方面則是需要考慮的;
車速較快時,擋泥板會產生一定的風阻,從而造成車輛不穩定,耗油量增加,加大噪音;
擋泥板的工作條件惡劣,因此要求其具有耐寒、耐磨、耐候性、耐應力開裂等性能,現有擋泥板多數為塑料或橡膠材質的整體式結構,塑料的綜合性能差,易脆易斷裂,使用壽命較短;橡膠性能較好,但是橡膠多數為純黑色,與車身整體顏色不搭。
綜上,擋泥板在帶來便捷的同時,因其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也存在著諸如上述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問題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汽車擋泥板。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手段為:一種新型汽車擋泥板,包括擋泥板本體,所述擋泥板本體包括活動連接的本體上部和本體下部,所述本體上部下端設有卡槽,所述本體下部上端設有可在卡槽內移動的卡爪,所述本體上部設有若干個通孔。
進一步的,所述卡爪頂端的一側設有凸起,卡槽內設有避讓槽。
進一步的,所述避讓槽的內壁為弧形。
進一步的,所述卡爪的截面尺寸小于本體下部的截面尺寸。
進一步的,所述卡爪與本體下部的連接處設有圓角。
進一步的,所述本體上部為弧形、本體下部為矩形。
進一步的,所述本體上部的內側設有植絨層。
進一步的,所述本體下部的材質為橡膠。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設計結構簡單,通過卡爪與避讓槽的設計,保證擋泥板遇到障礙物時,能靈活躲避,不影響整車的通過性能,消除安全隱患;
2、本體上部設有通孔,能減少風阻,保持整車的穩定性;
3、植絨層和本體下部均能更好的保護本體上部,延長使用壽命;
4、本體下部與本體上部為活動連接,便于更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3為圖2的剖視圖;
圖4為圖3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本體上部1;本體下部2;植絨層11;通孔12;卡槽13;卡爪21;凸起211;避讓槽131。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和工作方式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附圖是簡化的示意圖,僅用來表示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本說明書中的“上”、“下”均與附圖方向保持一致。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新型擋泥板的結構示意圖,包括擋泥板本體,所述擋泥板本體包括活動連接的本體上部1和本體下部2,其中,所述本體上部1整體為弧形,本體下部2為矩形,且本體上部1的下端設有卡槽13,本體下部2的上端設有卡爪21,而本體下部2則是通過其上端的卡爪21與本體上部1活動連接,卡爪21可在卡槽13內上下運動,且卡爪21在卡槽13內的運動距離是有限的,因卡爪21頂端的一側設有凸起211,而卡槽13中與凸起211配合處設有避讓槽131,避讓槽131的內壁為弧形,卡爪21運動上限為卡槽頂端,卡爪21運動下限為避讓槽處;如圖2-圖3所示,卡爪21的截面尺寸應小于本體下部2的截面尺寸,同時在卡爪21與本體下部2的連接處設有圓角;所述本體上部設有若干均勻排布的通孔,應注意,通孔應盡量排布在本體上部下部,避免被車身輪廓覆蓋,更好的降低風阻。
本設計中本體上部與車身連接,常見的為螺栓、螺釘連接,具體連接方式不再贅述,只要能起到固定作用即可,使用本設計提供的擋泥板時,隨車輪旋轉碾壓的碎石、砂礫等雜質沿車輪切線方向被拋出,這些顆粒狀雜質多數撞擊到本體下部,本體下部采用橡膠材質,其質地軟、彈性好、不會變形,耐高溫耐撞耐磨,冰凍環境下使用也不會變形,壽命一般達3—5年以上,從而能抵擋外力的撞擊,進一步的,因卡爪與本體下部的連接處設有圓弧,當遇撞擊時,可以沿其圓角處小幅度轉動,進行避讓,使其免受外力的直接沖擊,不僅保護了本體下部,又能更好的保護本體上部免受雜質的侵害,延長其使用壽命,同時,這種設計,使本體下部容易拆卸,更換也方面,所述本體上部材料可為塑料或軟塑材料等,配合不同顏色以搭配整車,使得外觀更美觀;另一方面,傳統擋泥板會降低底盤的高度,影響汽車的通過性能,但是本設計中,當擋泥板遇到障礙物時,其可通過本體下部的卡爪沿避讓槽的弧面向上運動,從而避開障礙物,本設計在兼顧擋泥板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能及時躲避障礙物,保證整體的通過性能。
進一步的,多數安裝有擋泥板的汽車在高速時,會產生風阻,造成車輛不穩定,本設計在本體上部設有多個通孔,從而使得擋泥板具有通風性,能減少風阻,減少耗油量。
進一步的,本體上部的內側設有植絨層,所述植絨層能一方面保護本體上部免受侵蝕,另一方面對拋出的泥水、雜質等污物,起到緩沖作用,進一步保護車身免受損害。
以上示意性的對本實用新型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