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臺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后縱梁總成臺車。
背景技術:
后縱梁總成是轎車重要的零部件之一,是轎車車身的結構件。在轎車車身設計中,往往通過前后縱梁的形狀、結構和材料等的變化,來達到吸收能量、提高轎車抗撞擊的要求,也是重要的安全件之一。近年來,轎車前后梁總成正朝著強度高,重量輕的方向發展。研究前后縱梁總成焊接生產工藝,有助于達到設計目的,確保大規模生產的焊接質量,提高轎車的安全特征,后縱梁總成制作過程中往往需要經過電鍍等程序,現有的后縱梁總成在制作過程中需要臺車的輔助,現有的后縱梁總成臺車,結構較復雜,使用效果不好,而且同時不能容納多個后縱梁總成進行相關的操作工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后縱梁總成臺車,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現有的后縱梁總成在制作過程中需要臺車的輔助,現有的后縱梁總成臺車,結構較復雜,使用效果不好,而且同時不能容納多個后縱梁總成進行相關的操作工序等一系列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后縱梁總成臺車,包括臺車主體,所述臺車主體上側設置有堆垛上蓋,所述臺車主體下側設置有堆垛下蓋,所述臺車主體內部設置有后縱梁總成放置架,所述后縱梁總成放置架包括折彎扁鐵和橫梁,所述彎扁鐵和橫梁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所述縱梁總成放置架一側設置有標牌板,所述橫梁上設置有上部彎曲的圓鋼,所述臺車主體上設置有豐田插銷,所述臺車主體下側設置有支撐腳,所述支撐腳通過銷子設置有腳輪軸,所述腳輪軸一端設置有腳輪,所述臺車主體一側設置有前牽引,所述臺車主體下側設置有叉車口。
進一步的,所述臺車主體采用方管材料焊接而成,所述腳輪設置有四個且采用5寸韓式聚氨酯材料制成。
進一步的,所述臺車主體外表面涂有噴漆。
進一步的,所述后縱梁總成放置架設置有兩層,所述后縱梁總成放置架上設置有四對上部彎曲的圓鋼。
進一步的,所述臺車主體一側設置有后牽引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后縱梁總成臺車,通過臺車主體采用方管材料焊接而成,使得臺車主體整體質量較輕,而且結構較穩定,提高了臺車主體的使用壽命,腳輪設置有四個且采用5寸韓式聚氨酯材料制成,使得腳輪耐磨耐用,而且便于臺車主體的使用和移動,通過臺車主體外表面涂有噴漆,有效防止臺車主體被腐蝕,提高了臺車主體整體的穩使用壽命,通過后縱梁總成放置架設置有兩層,后縱梁總成放置架上設置有四對上部彎曲的圓鋼,同時收容8個后縱梁總成,收容數量較多,而且各個后縱梁總成勻排開,便于加工操作,通過臺車主體一側設置有后牽引塊,能夠實現后牽引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圖中:1-臺車主體,2-堆垛上蓋,3-堆垛下蓋,4-彎扁鐵,5-橫梁,6-豐田插銷,7-標牌板,8-圓鋼,9-后牽引塊,10-叉車口,11-前牽引,12-支撐腳,13-腳輪軸,14-腳輪,15-銷子,16-后縱梁總成放置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和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圖1-2所示,一種后縱梁總成臺車,包括臺車主體1,所述臺車主體1上側設置有堆垛上蓋2,所述臺車主體1下側設置有堆垛下蓋3,所述臺車主體1內部設置有后縱梁總成放置架16,所述后縱梁總成放置架16包括折彎扁鐵4和橫梁5,所述彎扁鐵4和橫梁5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所述縱梁總成放置架16一側設置有標牌板7,所述橫梁5上設置有上部彎曲的圓鋼8,所述臺車主體1上設置有豐田插銷6,所述臺車主體1下側設置有支撐腳12,所述支撐腳12通過銷子15設置有腳輪軸13,所述腳輪軸13一端設置有腳輪14,所述臺車主體1一側設置有前牽引11,所述臺車主體1下側設置有叉車口10。
優選的,所述臺車主體1采用方管材料焊接而成,使得臺車主體1整體質量較輕,而且結構較穩定,提高了臺車主體1的使用壽命,腳輪14設置有四個且采用5寸韓式聚氨酯材料制成,使得腳輪14耐磨耐用,而且便于臺車主體1的使用和移動。
優選的,所述臺車主體1外表面涂有噴漆,有效防止臺車主體1被腐蝕,提高了臺車主體整體的穩使用壽命。
優選的,所述后縱梁總成放置架16設置有兩層,所述后縱梁總成放置架16上設置有四對上部彎曲的圓鋼8,同時收容8個后縱梁總成,收容數量較多,而且各個后縱梁總成勻排開,便于加工操作。
優選的,所述臺車主體1一側設置有后牽引塊9,能夠實現后牽引的目的。
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能夠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凡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基礎上所作出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進、替換或變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