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物流領域,具體涉及靈巧型牽引式物流車系統。
背景技術:
在物流中轉站,需要將將貨物從車搬下來或者從裝貨點搬到車上,或者從裝貨點搬到送貨點,這個過程中需要運輸工具對貨物進行運輸,目前常用的牽引式物流車系統廣泛應用于車間工位、倉儲、物流中心等場合的物料搬運,通常采用多輛物流車采用串聯的方式連接,由專門的牽引車牽引運輸。
專利號為CN203819295U的文件中公開了一種可拼接的物流推車,包括主車體、萬向輪和至少一塊的拼接板;所述主車體外邊沿和拼接板的一側設置有凹槽,所述拼接板的另一側有插桿,所述凹槽內設置有一個卡接塊和彈簧,所述彈簧與卡接塊接觸使卡接塊上的卡孔向上頂起,所述插桿插接在卡孔內,并通過卡接塊的移動使插桿與卡孔配合卡接,所述萬向輪安裝在主車體和拼接板的下方;該裝置采用帶轉向功能的負載牽引裝置,物流車在轉向時,采用前置車輪組隨軌跡轉向,而后置車輪組始終隨車體固定方向,這樣的設計就產生一個較大的轉彎半徑,對于運輸通道的寬度要求就很高,在實際應用場合占用更大的面積,造成土地利用率的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靈巧型牽引式物流車系統,使得物流車轉彎更加靈活。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靈巧型牽引式物流車系統,包括框架,還包括前輪系統、后輪系統、連接橋和連接板,所述前輪系統包括第一牽引板、前輪、前輪聯動軸和第一傳動軸,所述后輪系統包括第二牽引板、后輪、后輪聯動軸和第二傳動軸;所述第一牽引板與前輪聯動軸交叉連接,所述前輪聯動軸的兩端連接兩個前輪的軸體,所述傳動軸垂直轉軸安裝在框架前側,所述傳動軸連接并固定第一牽引板;所述連接板數量為兩個,所述連接橋兩端分別鉸接連接有兩個連接板,所述兩個連接板分別連接固定第一傳動軸和第二傳動軸;所述后輪系統與前輪系統結構相對應、連接方式一致,且安裝在框架后側。
優選地,所述第一牽引板上還連接有把手。
優選地,所述前輪與后輪的規格一致。
優選地,所述連接橋上還設有連接橋調整裝置。
優選地,所述第一傳動軸設置在兩個前輪中間位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靈巧型牽引式物流車系統,采用連接橋式聯動裝置將前輪系統和后輪系統進行連接,物流車在轉向時,前置車輪組隨軌跡轉向的同時產生聯動作用動力傳導至后置車輪組,促使后置車輪組與前置車輪組相反的方向轉向,形成一個較小的轉彎半徑,只要通道能夠使第一輛物流車通過,后續物流車均沿第一輛物流車產生的軌跡通過,所以,在車頭動力范圍內可以掛接最大數量的物流車,而不至于因長度問題而產生甩尾現象,使物流車可以在一個狹小的通道空間順利轉彎,有效的節約了通道所占用面積,提高土地使用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
如圖1所示,靈巧型牽引式物流車系統,包括框架1,還包括前輪系統2、后輪系統3、連接橋4和連接板5,所述前輪系統2包括第一牽引板21、前輪22、前輪聯動軸23和第一傳動軸24,所述后輪系統3包括第二牽引板31、后輪32、后輪聯動軸33和第二傳動軸34;所述第一牽引板21與前輪聯動軸23交叉連接,所述前輪聯動軸23的兩端連接兩個前輪22的軸體,所述傳動軸垂直轉軸安裝在框架1前側,所述傳動軸連接并固定第一牽引板21;所述連接板5數量為兩個,所述連接橋4兩端分別鉸接連接有兩個連接板5,所述兩個連接板5分別連接固定第一傳動軸24和第二傳動軸34;所述后輪系統3與前輪系統2結構相對應、連接方式一致,且安裝在框架1后側;所述第一牽引板21上還連接有把手6;所述前輪22與后輪32的規格一致;所述連接橋4上還設有連接橋調整裝置41;所述第一傳動軸24設置在兩個前輪22中間位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靈巧型牽引式物流車系統,采用連接橋式聯動裝置將前輪系統和后輪系統進行連接,物流車在轉向時,前置車輪組隨軌跡轉向的同時產生聯動作用動力傳導至后置車輪組,促使后置車輪組與前置車輪組相反的方向轉向,形成一個較小的轉彎半徑,只要通道能夠使第一輛物流車通過,后續物流車均沿第一輛物流車產生的軌跡通過,所以,在車頭動力范圍內可以掛接最大數量的物流車,而不至于因長度問題而產生甩尾現象,使物流車可以在一個狹小的通道空間順利轉彎,有效的節約了通道所占用面積,提高土地使用率。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