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爬梯的船體分段結構。
背景技術:
船體分段進行分段合攏前需要在合攏口從上至下焊接多個馬板,以供操作人員進行站立和上下移動進行合攏作業。在合攏完畢后的船體分段外側面需要搭建腳手架以供操作人員進行船體分段外側面的作業,而在搭建腳手架時需要設置一個沿著船體分段斜面的腳手架爬梯。因此不論是合攏作業還是船體分段的外側面作業,均需要一個能夠提供操作人員上下移動的爬梯。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既能夠提供合攏作業操作人員移動站立使用,又能夠提供腳手架爬梯使用的帶爬梯的船體分段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帶爬梯的船體分段結構,它包括船體分段,所述船體分段包括斜段以及水平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段上表面設置有間隔布置的加強筋,在斜段上設置有斜向布置的爬梯,所述爬梯的下段位于合攏口邊緣處兩個加強筋之間。
所述加強筋為T型材。
所述爬梯包括爬梯本體,爬梯本體的底部設置有多組支撐腳,支撐腳的底部設置有安裝板,爬梯本體包括兩根梯柱以及架設于兩根梯柱之間的梯階,通過安裝板將爬梯固定于船體分段的斜段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帶爬梯的船體分段結構既能夠提供合攏作業操作人員移動站立使用,又能夠提供腳手架爬梯使用,具有使用方便,節約成本,提高效率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帶爬梯的船體分段結構立體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帶爬梯的船體分段結構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帶爬梯的船體分段結構的爬梯的局部正視圖。
圖4為圖3中的A-A剖視圖。
其中:
船體分段1、斜段1.1、水平段1.2
加強筋2
爬梯3、爬梯本體3.1、梯柱3.1.1、梯階3.1.2、支撐腳3.2、安裝板3.3。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4,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帶爬梯的船體分段結構,它包括船體分段1,所述船體分段1包括斜段1.1以及水平段1.2,所述水平段1.2上表面設置有間隔布置的加強筋2,所述加強筋2為T型材,在斜段1.1上設置有斜向布置的爬梯3,所述爬梯3的下段位于合攏口邊緣處兩個加強筋2之間。
所述爬梯3包括爬梯本體3.1,爬梯本體3.1的底部設置有多組支撐腳3.2,支撐腳3.2的底部設置有安裝板3.3,所述爬梯本體3.1的總長度為10000mm,爬梯本體3.1包括兩根梯柱3.1.1以及架設于兩根梯柱3.1.1之間的梯階3.1.2,兩根梯柱3.1.1之間的距離為450mm,所述梯階3.1.2為20#方鋼,相鄰兩個梯階3.1.2之間的距離為300mm,所述支撐腳3.2的高度為150mm,支撐腳3.2與梯柱3.1.1均為角鋼,角鋼的型號為L50*50*4(mm),所述安裝板3.3長寬尺寸為60mm和90mm,安裝板的厚度為10mm,通過安裝板將爬梯3固定于船體分段1的斜段1.1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