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下料裝置。
背景技術:
水泥原料在輸送時才有料筒作為下落裝置,現有料筒內的落料口的大小不可調整,原料下落的流量無法調整。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下料裝置,落料的流量可以調整。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下料裝置,包括料筒,所述料筒上方具有頂板,所述頂板橫向中部開有落料孔,所述頂板上對應落料孔中心兩側對稱設有左、右滑板,所述左、右滑板由傳動機構驅動相向或相背移動以改變落料孔的開口尺寸。
進一步地,所述左、右滑板的相對外端伸出料筒外,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套管和對稱設置的左、右連桿,所述套管兩端設有旋向相反的左、右內螺紋,所述左、右連桿為L型,所述左、右連桿的一端分別與左、右內螺紋連接,所述左、右連桿的另一端分別與兩個滑板的相對外端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頂板豎向中部開有與落料孔相通的左、右通道,所述左、右滑板分別于左、右通道內滑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下料裝置,通過改變落料孔的開口大小可以改變落料的流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下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剖視圖;
圖中:1-料筒、2-頂板、3-落料孔、4-出料口、5-左滑板、6-右滑板、7-套管、8-左連桿、9-右連桿、10-左內螺紋、11-右內螺紋、12-左通道、13-右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下料裝置,包括料筒1,料筒1上方具有頂板2,頂板2橫向中部開有落料孔3,料筒1下方開口作為物料的出料口4,原料從落料孔3進入料筒1內后再從出料口4落至其他設備。頂板2上對應落料孔3中心兩側對稱設有左、右滑板5、6,左、右滑板5、6可相對頂板2滑動,左、右滑板5、6相向移動可將落料孔3逐漸關閉,左、右滑板5、6相背移動時,落料孔3逐漸打開,左、右滑板5、6的相向或相背移動由傳動機構來驅動,即通過傳動機構驅動左右滑板來改變落料孔3的開口尺寸。
左、右滑板5、6的相對外端伸出料筒1外,傳動機構包括套管7和對稱設置的左、右連桿8、9,套管7兩端設有旋向相反的左、右內螺紋10、11,左、右連桿8、9為L型,左、右連桿8、9的一端分別與左、右內螺紋10、11連接,左、右連桿8、9的另一端分別與兩個滑板的相對外端連接。轉動套管7,左、右連桿8、9可以同時相向移動或相背移動,從而可以帶動左、右滑板5、6將落料孔3打開或關閉。
頂板2豎向中部開有與落料孔3相通的左、右通道12、13,左、右滑板5、6分別于左、右通道內滑動,左、右滑板5、6在各自通道內滑動不易收物料影響。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 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