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水循環,具體而言,涉及集中灰倉排氣結構。
背景技術:
1、除塵系統經刮板機收集的除塵灰通過斗式提升機送至集中灰倉,集中灰倉的作用是頻繁接收物料并及時輸出物料,在接收物料及輸出物料,或者同時接收與輸出物料過程中會產生內部壓力,需要設置排氣孔進行壓力釋放,用以平衡壓差。
2、目前,傳統集中灰倉有兩種排氣裝置;方式一:如圖1所示,集中灰倉頂板開孔,設置直管加設彎頭結構形式,一端與集中灰倉頂板開孔連接,一端管口朝下伸向筒壁外側,但是方式一在接收物料與輸出物料過程中,通過排氣孔釋放的同時,造成除塵灰外泄,形成二次污染;方式二:如圖2所示,集中灰倉頂板開孔,設置直管加設彎頭結構形式,一端與集中灰倉頂板開孔連接,一端管口斜向除塵灰斗方向,通過非標彎頭與直管段與除塵灰斗連通;方式二在接收物料與輸出物料過程中,由于距離原因,此段管道坡度不利于除塵灰的流動,長期使用,極易產生積灰堵塞,需拆卸清理,增加運營工作量。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不會外泄且便于清理的集中灰倉排氣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集中灰倉排氣結構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集中灰倉排氣結構,包括:多個調節直管,其中一根所述調節直管設置在灰倉的頂部開孔處,其中相鄰的兩根所述調節直管之間通過法蘭結構連接,在所述法蘭結構內設置有過濾結構。
3、進一步的,其余相鄰的兩根所述調節直管通過非標彎頭或度彎頭連接。
4、進一步的,所述法蘭結構包括兩個法蘭盤,兩個所述法蘭盤分別固定在所述調節直管的端部。
5、進一步的,兩個所述法蘭盤通過緊固件連接,所述緊固件設置在所述法蘭盤靠近邊緣位置處。
6、進一步的,兩個所述法蘭盤的接觸面之間設置有法蘭密封墊。
7、進一步的,所述法蘭密封墊的外徑大于所述法蘭盤的外徑,所述法蘭密封墊的內徑與所述調節直管的外徑相吻合。
8、進一步的,至少一個所述法蘭盤的內壁上設置有過濾結構。
9、進一步的,所述過濾結構包括兩個直面形金屬纖維氈過濾網,所述直面形金屬纖維氈過濾網的外壁與所述法蘭盤的內壁固定連接。
10、進一步的,兩個所述直面形金屬纖維氈過濾網之間設置有多個豎向排列的z字形金屬纖維氈過濾網。
11、進一步的,所述z字形金屬纖維氈過濾網的折角為35度-55度。
12、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通過設置法蘭密封墊和過濾結構,增加排氣孔裝置的過濾功能,在保證排氣泄壓的同時,不產生積灰問題,控制除塵灰的泄漏率,最大限度避免除塵灰二次污染,保護現場工作環境,提高工作效率;
14、通過設置金屬纖維氈過濾網,有效將粉塵隔離,并將氣體壓力釋放,另外檢修維護方便,體積小、質量輕,節約成本;
15、通過設置z字形金屬纖維氈過濾網,進一步提高粉塵過濾效果,延長檢修間隔,降低檢修頻率。
1.一種集中灰倉排氣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調節直管(2),其中一根所述調節直管(2)設置在灰倉(1)的頂部開孔處,其中相鄰的兩根所述調節直管(2)之間通過法蘭結構(5)連接,在所述法蘭結構(5)內設置有過濾結構(7)。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灰倉排氣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余相鄰的兩根所述調節直管(2)通過非標彎頭(3)或90度彎頭(4)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灰倉排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法蘭結構(5)包括兩個法蘭盤,兩個所述法蘭盤分別固定在所述調節直管(2)的端部。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集中灰倉排氣結構,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法蘭盤通過緊固件(6)連接,所述緊固件(6)設置在所述法蘭盤靠近邊緣位置處。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集中灰倉排氣結構,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法蘭盤的接觸面之間設置有法蘭密封墊(8)。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集中灰倉排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法蘭密封墊(8)的外徑大于所述法蘭盤的外徑,所述法蘭密封墊(8)的內徑與所述調節直管(2)的外徑相吻合。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集中灰倉排氣結構,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所述法蘭盤的內壁上設置有過濾結構(7)。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集中灰倉排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結構(7)包括兩個直面形金屬纖維氈過濾網(71),所述直面形金屬纖維氈過濾網(71)的外壁與所述法蘭盤的內壁固定連接。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集中灰倉排氣結構,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直面形金屬纖維氈過濾網(71)之間設置有多個豎向排列的z字形金屬纖維氈過濾網(72)。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集中灰倉排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z字形金屬纖維氈過濾網(72)的折角為35度-5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