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輸送設備,特別是旋轉翻面輸送機、旋轉翻面輸送機的控制方法及生產線。
背景技術:
1、在玻璃生產的過程中,需要對玻璃進行輸送,讓玻璃從上一工序進入到下一工序中,以便于對玻璃進行加工。對于一些加工工位中,需要采用立式傾斜輸送的方式輸送玻璃。由于玻璃在輸送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傾斜角度,現有的翻面機難以對玻璃進行翻面后以特定的傾斜角度重新送入輸送線中進行輸送,而依靠人工翻面的方式耗時長、效率低,而且,大大浪費了人力資源,增加人工成本,不利于大規模生產。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旋轉翻面輸送機、旋轉翻面輸送機的控制方法及生產線。
2、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是:
3、第一方面,一種旋轉翻面輸送機,包括:
4、輸送總成,包括輸送驅動部件、輸送輪組和安裝座,所述輸送驅動部件與所述輸送輪組驅動連接,所述輸送輪組沿第一方向延伸布置并連接于所述安裝座上,所述安裝座設有擺動軸,所述擺動軸沿第一方向延伸設置;
5、支承總成,設有輸送軌道,所述支承總成與所述安裝座連接,所述輸送軌道位于所述輸送輪組的上方,所述輸送軌道沿第一方向的兩端均開口設置;
6、旋轉總成,包括旋轉驅動部件、旋轉盤和底盤,所述擺動軸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旋轉盤轉動連接,所述旋轉盤與所述底盤連接,所述旋轉驅動部件與所述旋轉盤驅動連接,以驅動所述旋轉盤相對于所述底盤轉動;
7、擺動總成,安裝于所述旋轉盤上,并與所述支承總成驅動連接,以驅動所述支承總成和所述安裝座繞所述擺動軸的中心軸線擺動。
8、本發明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輸送總成用于為板件提供輸送動力,當輸送驅動部件驅動輸送輪組動作時,板件能夠進入或離開輸送軌道;支承總成用于為板件提供傾斜放置的支撐力,當擺動總成驅動支承總成動作時,支承總成的傾斜角度可改變,從而達到調整板件傾斜角度的效果;旋轉總成用于為板件提供旋轉動力,讓板件旋轉,改變板件正反面的朝向。
9、通過輸送總成、支承總成、旋轉總成和擺動總成的共同作用,能夠讓板件實現輸送、旋轉和翻面的動作,有利于對板件進行生產加工,大大減少人力資源,降低人工成本,更能夠減少生產耗時,提高生產效率,有利于板件的大規模生產。
10、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承總成包括第一承托組件和第二承托組件,所述第一承托組件包括第一支撐架和第一靠輪組,所述第一靠輪組與所述第一支撐架連接,所述第二承托組件包括第二支撐架和支撐板,所述支撐板與所述第二支撐架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架的下端和所述第二支撐架的下端分別與所述安裝座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架和所述第二支撐架之間形成所述輸送軌道,所述第一靠輪組和所述支撐板分別設于所述輸送軌道的側面。
11、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承托組件還包括升降驅動部件,所述第一靠輪組設有兩組,兩組所述第一靠輪組沿上下方向排列布置,其中一組所述第一靠輪組設于所述第一支撐架的下端,另一組所述第一靠輪組與所述升降驅動部件的輸出端連接。
12、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承托組件還包括多組第二靠輪組,所述支撐板覆蓋于所述第二支撐架朝向所述輸送軌道的側面,多組所述第二靠輪組分別與所述支撐板連接。
13、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旋轉翻面輸送機還包括:
14、糾正組件,包括糾正輪組和兩個伸縮驅動部件,所述糾正輪組沿第一方向延伸布置并位于所述輸送輪組上方,兩個所述伸縮驅動部件分別與所述安裝座連接,并分別與所述糾正輪組沿第一方向的兩端驅動連接,以驅動所述糾正輪組的兩端沿第二方向移動,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15、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擺動總成包括支架、擺動驅動部件和推桿,所述支架的下端與所述旋轉盤連接,所述擺動驅動部件鉸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推桿垂直于第一方向設置,所述推桿的端部與所述支承總成鉸接,所述擺動驅動部件與所述推桿驅動連接。
16、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旋轉驅動部件包括旋轉驅動電機和傳動齒輪,所述旋轉驅動電機安裝于所述旋轉盤上,所述旋轉驅動電機與所述傳動齒輪驅動連接,所述底盤設有回轉支承,所述回轉支承的外周設有外螺紋結構,所述傳動齒輪與所述外螺紋結構嚙合。
17、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旋轉驅動部件還包括從動齒輪,所述從動齒輪轉動連接于所述旋轉盤底部并與所述外螺紋結構嚙合。
18、第二方面,提出一種旋轉翻面輸送機的控制方法,應用如上述任意一項技術方案所述的旋轉翻面輸送機,所述旋轉翻面輸送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9、步驟一,控制輸送驅動部件啟動,待板件完全進入輸送軌道后關閉所述輸送驅動部件;
20、步驟二,控制旋轉驅動部件啟動,使旋轉盤相對于底盤旋轉第一預設角度;并控制擺動總成啟動,使支承總成擺動第二預設角度;
21、步驟三,控制所述輸送驅動部件啟動,待所述板件完全離開輸送軌道后關閉所述輸送驅動部件;
22、步驟四,控制所述旋轉驅動部件和所述擺動總成啟動,使所述旋轉盤和所述支承總成復位。
23、通過上述控制方法控制旋轉翻面輸送機,能夠實現板件的旋轉、翻面和輸送,以便于板件順利進入下一工位中進行加工,能夠大大減少人力資源,降低人工成本,更能夠減少生產耗時,提高生產效率,有利于板件的大規模生產。
24、第三方面,提出一種生產線,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項技術方案所述的旋轉翻面輸送機。由于旋轉翻面輸送機能夠實現板件的旋轉翻面,并能夠保證翻面后的板件保持進入時的傾斜角度,以便于板件順利進入下一工位中進行加工,能夠大大減少人力資源,降低人工成本,更能夠減少生產耗時,提高生產效率,有利于板件的大規模生產。
1.一種旋轉翻面輸送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翻面輸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總成包括第一承托組件和第二承托組件,所述第一承托組件包括第一支撐架和第一靠輪組,所述第一靠輪組與所述第一支撐架連接,所述第二承托組件包括第二支撐架和支撐板,所述支撐板與所述第二支撐架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架的下端和所述第二支撐架的下端分別與所述安裝座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架和所述第二支撐架之間形成所述輸送軌道,所述第一靠輪組和所述支撐板分別設于所述輸送軌道的側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轉翻面輸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組件還包括升降驅動部件,所述第一靠輪組設有兩組,兩組所述第一靠輪組沿上下方向排列布置,其中一組所述第一靠輪組設于所述第一支撐架的下端,另一組所述第一靠輪組與所述升降驅動部件的輸出端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轉翻面輸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托組件還包括多組第二靠輪組,所述支撐板覆蓋于所述第二支撐架朝向所述輸送軌道的側面,多組所述第二靠輪組分別與所述支撐板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翻面輸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翻面輸送機還包括: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翻面輸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擺動總成包括支架、擺動驅動部件和推桿,所述支架的下端與所述旋轉盤連接,所述擺動驅動部件鉸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推桿垂直于第一方向設置,所述推桿的端部與所述支承總成鉸接,所述擺動驅動部件與所述推桿驅動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翻面輸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驅動部件包括旋轉驅動電機和傳動齒輪,所述旋轉驅動電機安裝于所述旋轉盤上,所述旋轉驅動電機與所述傳動齒輪驅動連接,所述底盤設有回轉支承,所述回轉支承的外周設有外螺紋結構,所述傳動齒輪與所述外螺紋結構嚙合。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旋轉翻面輸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驅動部件還包括從動齒輪,所述從動齒輪轉動連接于所述旋轉盤底部并與所述外螺紋結構嚙合。
9.一種旋轉翻面輸送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應用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旋轉翻面輸送機,所述旋轉翻面輸送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0.一種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旋轉翻面輸送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