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塑料注射成型模具與金屬壓鑄模具,是側滑塊驅動彎銷抽斜型芯的模具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制品的精度和裝配要求越來越高,在制品的設計與制造過程中,常會出現側凹或斜長孔。由于側凹或斜長孔與開方向不同,它們與開模方向垂直或成一定角度,因此制品不能直接脫模,故在模具結構設計中必須將成型側凹或斜長孔的零件設計成可活動的,在制品脫模前必須進行側向分型或抽芯,將活動型芯抽出,制品才能脫模,而完成該活動型芯抽芯和復位的機構稱為斜向抽芯機構。目前,斜長孔的抽芯方式是以齒輪齒條抽芯結構為主,該機構雖能滿足零件的生產要求,但隨著對零件外觀及零件與其它零件之間相互配合精度要求的提高及勞動生產率的日益提高。因此齒輪齒條斜抽芯機構的不足就顯露出來:(1)產品成型后在表面有不同程度的拉傷、劃傷、錯位表面缺陷,嚴重影響了產品的外觀質量和裝配質量。(2)齒輪齒條機構雖具有抽拔力大、抽芯距長的特點,但結構復雜,齒輪齒條多級旋轉機構復雜, 零件繁多,給制造、安裝、調試、維修帶來極大困難,同時齒輪齒條機構龐大,模具的外形尺寸隨齒輪齒條機構的安裝必須增大模架,這樣造成模具本身成本增大。由于模具外形尺寸增大,注射成型時,必須選擇大功率的注射機或壓鑄機才能進行生產,這樣注射成型成本又增大。另一方面,齒輪齒條精度要求高,在不斷反復嚙合過程中,易磨損、易斷裂、損壞模具的事故高,更換零件頻繁,不易調節抽芯長矩,易與斜滑塊發生碰撞,損壞活動型芯。為了克服上述問題,特提供如下一種模具機構來解決上述模具機構的不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是提供側滑塊驅動彎銷抽斜型芯的模具機構。如圖所示是該模具機構,它是在開模時,斜導柱(135)迫使側滑塊(175)作模具外側方向抽芯,帶動安裝在側滑塊(175)中的彎銷(25)迫使斜抽芯滑塊(45)沿動模導滑板(75)的斜面后退,帶動斜型芯(95)從制品(105)的斜長孔中抽出,完成制品的斜抽芯后,制品(105)由設置在動模一方的推出機構推出模外。側滑塊驅動彎銷抽斜型芯的模具機構,其有益效果是:它動作連貫性強,模具智能化程度高,它結構緊湊,模具零配件少,模具體積小,制造、安裝、調試、維修方便,它適用于各種塑件和金屬壓鑄件的注射成型,它能避免制品表面的拉傷、劃傷、錯位的缺陷。大大簡化了模具結構,提高了模具的整體質量和使用壽命,降低 了制造成本。同時減少了模具維修,提高了生產效率。側滑塊驅動彎銷抽斜型芯的模具機構,解決了齒輪齒條抽芯機構,制品尺寸不穩定,制品外觀質量差的問題。解決了齒輪齒條抽芯機構,模具結構復雜,齒輪齒條旋轉機構龐大,模具外形尺寸大,模具成本和注射成型成本高的問題。解決了齒輪齒條抽芯機構,齒輪齒條精度要求高,在不斷反復嚙合過程中,易磨損、易斷裂、損壞模具、更換零件頻繁、不易調節抽芯長短,易與滑塊發生碰撞損壞活動型芯的問題。側滑塊驅動彎銷抽斜型芯的模具機構,其特征是:它由側滑塊(175)、第一耐磨塊(35)、第二耐磨塊(185)、第三耐磨塊(165)、動模導滑板(75)、第一螺釘(65)、第二螺釘(155)、斜壓塊(145)、斜導柱(135)、第三螺釘(125)、定模板(115)、斜型芯(95)、型芯(85)、定位塊(55)、斜抽芯滑塊(45)、動模板(15)、彎銷(25)構成,所述側滑塊(175)滑動安裝在動模板(15)的T形導滑槽中,側滑塊(175)的斜面上緊固連接有第三耐磨塊(165),所述第三耐磨塊(165)合模時與斜壓塊(145)緊貼,斜壓塊(145)用第三螺釘(125)緊固連接在定模板(115)的側面,所述定模板(115)的臺階孔中安裝有斜導柱(135),所述斜導柱(135)合模時與側滑塊(175)上的斜孔M成滑動間隙配合,側滑塊(175)的下面用第二螺釘(155)緊固連接有彎銷(25),所述彎銷(25)合模時插入第一耐磨塊(35)和斜抽芯滑塊(45)上設置的斜孔中,所述第一耐 磨塊(35)與斜抽芯滑塊(45)用螺釘緊固連通,所述斜抽芯滑塊(45)安裝在動模導滑板(75)的T形槽中,斜抽芯滑塊(45)的后端開模時與安裝在動模導滑板(75)上的定位塊(55)緊貼,所述斜抽芯滑塊(45)的前端與斜型芯(95)緊固連接,所述斜型芯(95)合模時插入制品(105)的斜長孔中,所述側滑塊(175)、型芯(85)、定模板(115)合模時構成制品(105)的成型型腔。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中所示:
圖1是該模具機構合模澆注時的縱剖圖
圖2是該模具機構開模時的縱剖圖
圖中數字編號分別表示:
15——動模板 25——彎銷 35——第一耐磨塊
45——斜抽芯滑塊 55——定位塊 65——第一螺釘
75——動模導滑板 85——型芯 95——斜型芯
105——制品 115——定模板 125——第三螺釘
135——斜導柱 145——斜壓塊 155——第二螺釘
165——第三耐磨塊 175——側滑塊 185——第二耐磨塊
G——表示制品(105)的側凹槽
E——表示制品(105)的斜長孔
D——表示型芯(85)中的孔
M——表示側滑塊(175)上的斜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是側滑塊驅動彎銷抽斜型芯的模具機構,它是利用注射機或壓鑄機開模所產生的力,由斜導柱(135)使其側滑塊(175)完成側凹槽G處抽芯的同時,由側滑塊(175)驅動彎銷(25)使其斜抽芯滑塊(45)帶動斜型芯(95)從制品(105)的斜長孔中抽芯。下面對該模機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側滑塊驅動彎銷抽斜型芯的模具機構:它由側滑塊(175)、第一耐磨塊(35)、第二耐磨塊(185)、第三耐磨塊(165)、動模導滑板(75)、第一螺釘(65)、第二螺釘(155)、斜壓塊(145)、斜導柱(135)、第三螺釘(125)、定模板(115)、斜型芯(95)、型芯(85)、定位塊(55)、斜抽芯滑塊(45)、動模板(15)、彎銷(25)構成,所述側滑塊(175)滑動安裝在動模板(15)的T形導滑槽中,側滑塊(175)的斜面上緊固連接有第三耐磨塊(165),所述第三耐磨塊(165)合模時與斜壓塊(145)緊貼,斜壓塊(145)用第三螺釘(125)緊固連接在定模板(115)的側面,所述定模板(115)的臺階孔中安裝有斜導柱(135),所述斜導柱(135)合模時與側滑塊(175)上的斜孔M成滑動間隙配合,側滑塊(175)的下面用第二螺釘(155)緊固連接有彎銷(25),所述彎銷(25)合模時插入第一耐磨塊(35)和斜抽芯滑塊(45)上設置的斜孔中,所述第一耐磨塊(35)與斜抽芯滑 塊(45)用螺釘緊固連通,所述斜抽芯滑塊(45)安裝在動模導滑板(75)的T形槽中,斜抽芯滑塊(45)的后端開模時與安裝在動模導滑板(75)上的定位塊(55)緊貼,所述斜抽芯滑塊(45)的前端與斜型芯(95)緊固連接,所述斜型芯(95)合模時插入制品(105)的斜長孔中,所述側滑塊(175)、型芯(85)、定模板(115)合模時構成制品(105)的成型型腔。該模具機構的動作原理是:當澆注成型后,注射機或壓鑄機帶動模具動模部分作后移動作,這一動作中,斜壓塊(145)與安裝在側滑塊(175)斜面上的第三耐磨塊(165)分開,同時制品(105)隨動模的后移被拉到動模一方。繼續開模,這時安裝在定模一方的斜導柱(135)迫使側滑塊(175)在動模板(15)的T形導滑槽中作模具外側方向的平行滑移動作,于是側滑塊(175)的成型部分從制品(105)的側凹槽G處抽出,與此同時,安裝在側滑塊(175)中的彎銷(25)也隨側滑塊(175)作模具外側方向的平移動作,這一動作過程中,彎銷(25)帶動斜抽芯滑塊(45)沿動模導滑板(75)中設置的T形滑槽向動模方向作平移斜向動作,這一動作中,安裝在斜抽芯滑塊(45)前端的斜型芯(95)從制品(105)的斜長孔中抽出。繼續開模,當開模間距不影響制品(105)的脫出行程后,動模部分停止動作。這時,設置在動模一方的推出機構將制品(105)從型芯(85)上推出模外。完成一次澆注成型后,合模時,注射機或壓鑄機帶動模具動模部分作開模時相反 的動作,模具動模一方向定模靠攏,此時,斜導柱(135)插入側滑塊(175)的斜孔M中,繼續合模,斜導柱(135)迫使側滑塊(175)作模具內側方向的復位動作,與此同時,彎銷(25)驅動斜抽芯滑塊(45)帶動斜型芯(95)復位到開模初始狀況。繼續合模,斜壓塊(145)鎖緊側滑塊(175),待各打開之處完全閉合后,才進行下一周期的澆注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