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塑料擠出的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增重失重一體化混合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塑料工業的發展,塑料產品已經成為人們生產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隨著塑料技術的開發和利用,塑料產品的性能也越來越高,還由于塑料產品的成本低,原料足以及質量輕等特點,使得塑料產品的市場在不斷擴大。而作為塑料工業的主要行業,塑料擠出行業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點。
但由于塑料產品的競爭優勢在不斷擴大,使得塑料產品的市場體現出來,因此對于塑料擠出行業來說,各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變得愈發激烈;并且,由于人們對新產品的接收程度越來越高,塑料擠出行業的市場變化越來越快,常規的塑料制品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產品品質的要求。
傳統的塑料擠出產品,由于擠出機的進料系統中沒有設置精確的配料和米重控制裝置,而無法控制下料的米重,導致擠出機擠出的塑料產品的質量較差,原料浪費大,難以滿足現代人們對塑料制品的要求;并且隨著多層共擠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產品生產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傳統的塑料擠出機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工業的發展需求,因此需要開發出能嚴格控制米重且能提高產品品質的設備。
綜上所述,現有的塑料擠出機存在缺乏精確配料和米重控制裝置,不能嚴格控制下料的米重,且生產的產品質量差,浪費大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現旨在提供一種增重失重一體化混合裝置,以設置儲料裝置、稱重計量裝置、混合裝置、擠出裝置和牽引裝置這五大模塊,通過儲料裝置儲存多種不同的原料,再通過稱重計量裝置對原料按需求進行稱重計量,再將原料下落到混合裝置中進行混合并通過稱重計量監控輸送到擠出裝置中原料的量,最后通過控制擠出裝置的轉速和牽引裝置的轉速,保證了產品米重的恒定,提高產品的品質,實現了節省原材料的目的。
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增重失重一體化混合裝置,具有這樣的特征,包括:儲料裝置、稱重計量裝置、混合裝置、擠出裝置以及牽引裝置,其中,
儲料裝置設置有若干個,且每個儲料裝置均呈漏斗型設置,每個儲料裝置上均設置有一儲料入口和一儲料出口;
稱重計量裝置設置于儲料裝置底部,稱重計量裝置包括計量閥和稱重斗,計量閥設置有若干個,且每一計量閥設置于每一儲料出口上;稱重斗呈漏斗型設置,稱重斗設置有一稱重入口和一稱重出口,且每個儲料出口均連接于稱重入口上;
混合裝置設置于稱重斗底部,混合裝置呈漏斗型設置,混合裝置設置有一混合入口和一混合出口,且混合入口連接于稱重出口上;
擠出裝置設置于混合裝置底部,擠出裝置設置有進料口和出料口,且進料口與混合出口連接,擠出裝置內設置有擠出螺桿,且擠出螺桿轉速可調控;
牽引裝置平行于出料口設置,牽引裝置與出料口之間設置有一定的間距,且牽引裝置的轉速可調控。
上述的一種增重失重一體化混合裝置,其中,稱重斗上設置有第一稱重傳感器。
上述的一種增重失重一體化混合裝置,其中,在稱重出口與混合入口之間設置有稱重斗關料閥。
上述的一種增重失重一體化混合裝置,其中,混合裝置上設置有第二稱重傳感器。
上述的一種增重失重一體化混合裝置,其中,混合裝置為失重攪拌桶。
上述的一種增重失重一體化混合裝置,其中,擠出裝置為擠出機,且擠出機的轉速可調控。
上述的一種增重失重一體化混合裝置,其中,牽引裝置為牽引器,且牽引器的轉速可調控。
上述的一種增重失重一體化混合裝置,其中,儲料裝置、稱重計量裝置、混合裝置、擠出裝置以及牽引裝置均獨立設置,且均采用可拆卸連接。
上述的一種增重失重一體化混合裝置,其中,計量閥和稱重斗關料閥上均設置有電動執行器或氣動執行器其中的一種。
上述技術方案的積極效果是:1、設置五大模塊,且每個模塊均獨立設置,且連接的模塊之間均采用可拆卸連接,結構簡單,方便后期的維護和維修;2、在擠出裝置與儲料裝置之間設置稱重計量裝置,準確控制不同原料進入稱重斗以及混合裝置進入擠出裝置中原料的量,減少原料的浪費;3、通過調控擠出機的螺桿轉速和牽引裝置的牽引速度,達到精確控制米重的目的,有效提高了產品的質量。
上述的增重失重一體化混合裝置,通過設置若干個儲料裝置,并將每個儲料出口與稱重斗的稱重入口連接,并在每個儲料出口與稱重入口之間設置計量閥,保證了進入稱重斗中各原料的量,提高精確度的同時還能避免原料浪費;在稱重都上設置稱重傳感器以及在稱重出口與混合入口之間設置稱重斗關料閥,更加準確的確保進入混合裝置中的原料的量,達到嚴格控制米重的目的,提高產品品質;在混合裝置后設置擠出裝置,并在擠出裝置的出料口附近且與出料口保持同一高度的區域設置可自行驅動的牽引裝置,并精確調控擠出裝置的轉速與牽引裝置的牽引速度,進一步保證產品米重的恒定,提高產品的品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增重失重一體化混合裝置的實施例的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控制流程圖。
附圖中:1、儲料裝置;11、儲料入口;12、儲料出口;2、計量閥;3、稱重斗;31、稱重入口;32、稱重出口;4、第一稱重傳感器;5、稱重斗關料閥;6、混合裝置;61、混合入口;62、混合出口;7、擠出機;71、進料口;72、出料口;8、牽引裝置;9、第二稱重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實施例結合附圖1至附圖2對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作具體闡述,但以下內容不作為本發明的限定。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增重失重一體化混合裝置的實施例的結構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增重失重一體化混合裝置包括:儲料裝置1、儲料入口11、儲料出口12、計量閥2、稱重斗3、稱重入口31、稱重出口32、第一稱重傳感器4、稱重斗關料閥5、混合裝置6、混合入口61、混合出口62、第二稱重傳感器9、擠出機7、進料口71、出料口72、牽引裝置8。
圖2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控制流程圖。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增重失重一體化混合裝置先通過將不同的原料加入儲料裝置1中,通過計量閥2和稱重斗3的計量稱重配比,將適量的原料送入混合裝置6內進行混合,再將原料送入到擠出機7中,通過擠出機7的作用,將產品從出料口72擠出,并通過牽引裝置8的牽引作用將產品送出。
具體的,儲料裝置1呈漏斗狀設置,且儲料裝置1設置有若干個;每個儲料裝置1均設置有一儲料入口11和一儲料出口12,不同的原料首先被存儲在不同的儲料裝置1中。
儲料裝置1的底部設置有稱重計量裝置,稱重計量裝置包括計量閥2和稱重斗3,計量閥2設置在儲料裝置1的儲料出口12上,通過計量閥2的啟閉以及啟閉時間長短控制著儲料裝置1中原料通過儲料出口12的量。
稱重斗3同樣呈漏斗狀設置,且稱重斗3設置有一稱重入口31和一稱重出口32,并且每一個儲料裝置1的儲料出口12均連接于稱重斗3的稱重入口31上,而計量閥2設置于儲料裝置1的儲料出口12與稱重斗3的稱重入口31之間。
更加具體的,在稱重斗3上還設置有第一稱重傳感器4,實時檢測稱重斗3中原料的重量,并反映出來。
具體的,在稱重斗3的底部設置有一混合裝置6,并在混合裝置6上設置混合入口61和混合出口62,且混合出口62與稱重斗3的稱重出口32連通,原料經過稱重斗3的稱重出口32進入到混合裝置6中。
更加具體的,稱重斗3的稱重出口32與混合裝置6的混合入口61之間設置有稱重斗關料閥5,準確控制著稱重斗3中原料進入到混合裝置6中的量,進一步保證了下料米重的精度,提高產品的品質。
在混合裝置6上設置有第二稱重傳感器9,并將第二稱重傳感器9連接到外置的控制器(未標出)上,進一步保證了進入到混合裝置6中的原料量的準確性。
具體的,在混合裝置6的底部設置有擠出裝置,且擠出裝置上設置有進料口71和出料口72,擠出裝置的進料口71與混合裝置6的混合出口62連通,保證了混合后的原料可順利進入到擠出裝置中。
在與擠出裝置的出料口72平行且與出料口72存在一定距離的區域設置有牽引裝置8,牽引裝置8可自行驅動,引導擠出裝置的出料口72中產品的運動,保證了產品更加平滑,進一步提高產品的質量。
更加具體的,擠出裝置為擠出機7,擠出機7內設置有擠出螺桿(未標出),擠出螺桿(未標出)通過旋轉,將塑料原料加工成產品。
擠出機7中擠出螺桿(未標出)的轉速確定的產品出料速度與牽引裝置8的牽引速度保持一致,使得產品從擠出機7的出料口72出來之后便能與牽引裝置8的牽引速度匹配,從而使得產品的質量更好。
不同的原料首先儲存在若干個不同的儲料裝置1中,通過合理的計算得出產品的原料配比和需求量,通過對儲料裝置1與稱重斗3之間的計量閥2的控制,保證了每種原料進入到稱重斗3中的量,實現合理的原料配比,再通過稱重斗3上第一稱重傳感器4的檢測,并打開稱重斗3與混合裝置6之間的稱重斗關料閥5,向混合裝置6中輸入適量的已經配比好的原料并進行充分混合,再通過混合裝置6上的第二稱重傳感器9進一步檢測混合原料的量,確保對下料中米重的精確控制,在將混合好的原料輸送入擠出機7中,通過調節擠出螺桿(未標出)的轉速,確保擠出產品的質量,并調節牽引裝置8的牽引速度,使牽引速度與產品的生產速度一致,并將擠出產品通過牽引裝置8送走,完成產品的制作。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混合裝置6為失重攪拌桶,通過對原料的失重攪拌,使原料攪拌更加均勻,從而使擠出機7中擠出的產品質量更好,性能更高。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計量閥2和稱重斗關料閥5上均設置有電動執行器(未標出)或氣動執行器(未標出)其中的一種,可遠程控制各閥門的啟閉以及啟閉的時間長短,即減輕了工作人員的負擔,還能準確的控制閥門中原料的通過量,達到精準控制下料中米重的目的。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儲料裝置1、稱重計量裝置、混合裝置6、擠出裝置以及牽引裝置8均獨立設置,且每個連接均采用可拆卸連接,安裝拆卸方便,并且易于更換損壞裝置,便于后期的維護和維修,節約使用成本。
本實施例提供的增重失重一體化混合裝置,包括儲料裝置1、稱重計量裝置、混合裝置6、擠出裝置以及牽引裝置8,并且稱重計量裝置包括計量閥2和稱重斗3,在儲料裝置1底部設置稱重計量裝置,在稱重計量裝置底部設置混合裝置6,在混合裝置6底部設置擠出裝置,并平行于擠出裝置設置牽引裝置8,將下料、配比、混合、擠出以及牽引設置在同一設備上,結構設計合理,布局緊湊;通過將不同的原材料儲存在若干個儲料裝置1中,并在每個儲料裝置1與稱重斗3之間設置計量閥2,按配比嚴格控制每種原料進入稱重斗3中的量,并通過稱重斗3進行稱重,并打開稱重斗關料閥5精確控制進入到混合裝置6的中原料的量,通過第二稱重傳感器9進一步的監控從混合裝置6中進入到擠出裝置中混合原料的量,實現對下料中米重的精確控制,避免了原料的浪費,最后通過牽引裝置8將擠壓出來的產品牽引出去;還通過調節擠出機7中擠出螺桿的轉速和牽引裝置8的牽引速度匹配,進一步保證產品的品質。
以上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及保護范圍,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應當能夠意識到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換和顯而易見的變化所得到的方案,均應當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