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輸送帶的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輸送帶硫化裝置。
背景技術:
鋼絲繩芯輸送帶,特別是礦用鋼絲繩芯阻燃輸送帶,由于阻燃膠料流動性差的特點,導致硫化后成品外觀質量欠佳,并且由于阻燃膠料中添加劑的原因導致膠料對硫化平板腐蝕性較大,粘鍋嚴重。目前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在帶坯表面打脫模劑(硅油)的方式,對解決膠料粘連硫化熱板問題效果不好,且成本較高,容易造成膠料隔離,帶體外觀質量差;二是人工鋪設無紡布,但不能將無紡布平整的鋪在帶面上,硫化后容易造成無紡布起褶皺,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增加,生產效率低。目前,市場上銷售輸送帶硫化設備,沒有考慮和設計用于加設無紡布的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夠自動添加無紡布,并且保證無紡布在膠片表面平整無褶皺的輸送帶硫化設備。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輸送帶硫化裝置,所述硫化裝置包括2個膠片輥、2個無紡布添加機構和冷壓機構,所述無紡布添加機構包括無紡布輥、張緊塊和導向輪,所述張緊塊為彈性塊,并且與無紡布輥的輥軸相抵,2個膠片輥分別為上膠片輥和下膠片輥,2個無紡布添加機構分別為上無紡布添加機構和下無紡布添加機構,由上無紡布添加機構輸出的無紡布位于上膠片的上方,由下無紡布添加機構輸出的無紡布位于下膠片的下方。
進一步,所述冷壓機構包括上冷壓板和下冷壓板,所述上無紡布添加機構的導向輪固定連接在上冷壓板的一側,所述下無紡布添加機構的導向輪固定連接在下冷壓板的一側。
進一步,所述上無紡布添加機構的導向輪與所述下無紡布添加機構的導向輪對稱設置。
進一步,所述硫化裝置還包括位于上膠片和下膠片之間的鋼絲繩分梳。
進一步,所述硫化裝置還包括2個墊布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在輸送帶硫化設備中增加了無紡布添加機構,通過該機構將無紡布自動添加到膠片表面,避免膠片在硫化時與壓板的粘連;
2、無紡布添加機構中設置張緊塊,張緊塊能夠有效避免無紡布輥轉動過度,避免多余的無紡布在壓板處堆積形成褶皺;
3、通過張緊塊和導向輪的配合,能夠保證無紡布平整鋪開,操作 簡單,省時省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導向輪,3—張緊塊,4—無紡布輥,5—上膠片輥,6—墊布輥,7—鋼絲繩,8—鋼絲繩分梳,9—墊布輥,10—下膠片輥,11—導向輪,12—無紡布輥,13—張緊塊,14—下冷壓板,15—上冷壓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它類同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一種輸送帶硫化裝置,所述硫化裝置包括機架1和位于機架1上的2個膠片輥、2個無紡布添加機構、冷壓機構、墊布輥6、墊布輥9、鋼絲繩分梳8,2個無紡布添加機構分別為上無紡布添加機構和下無紡布添加機構,所述上無紡布添加機構包括無紡布輥4、張緊塊3和導向輪2,無紡布纏繞在無紡布輥4上,所述張緊塊3為彈性塊,并且與無紡布輥4的輥軸側面相抵,用于防止無紡布輥4過度轉動,下 無紡布添加機構與上無紡布添加機構結構相同,2個膠片輥分別為上膠片輥5和下膠片輥6,由上無紡布添加機構輸出的無紡布位于上膠片的上方,由下無紡布添加機構輸出的無紡布位于下膠片的下方。所述冷壓機構包括上冷壓板15和下冷壓板14,所述上無紡布添加機構的導向輪2固定連接在上冷壓板15的一側,所述下無紡布添加機構的導向輪11固定連接在下冷壓板14的一側,所述上無紡布添加機構的導向輪2與所述下無紡布添加機構的導向輪11對稱設置,將導向輪設置在冷壓板一側,能夠保證在冷壓板運動過程中,無紡布仍然能夠保持張緊和無褶皺的狀態進入上下冷壓板之間。鋼絲繩分梳8位于上膠片和下膠片之間,鋼絲繩7進過鋼絲繩分梳8之后,在上膠片和下膠片之間均勻排列,并且鋼絲繩7位于上冷壓板15和下冷壓板14的對稱軸上,以此保證鋼絲繩7位于硫化后輸送帶的中心位置處。墊布輥6和墊布輥9分別位于膠片輥的一側,用于收集膠片之間的墊布。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