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抽芯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注塑模具抽芯結構,包括油缸、拉桿、控制塊、滑塊、滑塊座;所述的油缸的缸體固定安裝在動模上,油缸的活塞桿桿端與拉桿的一端連接,在拉桿上固接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控制塊;所述的滑塊座滑接在動模內,滑塊的下端固定在滑塊座上,滑塊的上端作為型芯而伸入型腔,滑塊的底部設有一個斜向滑槽,該斜向滑槽滑接在控制塊上。由于本實用新型的油缸驅動拉桿,拉桿上的控制塊驅動滑塊座向外移動,進而驅動滑塊向外移動,實現滑塊的抽芯動作,整體結構較為緊湊。
【專利說明】
注塑模具抽芯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注塑模具,特別是涉及一種注塑模具抽芯結構。【背景技術】
[0002]塑料注塑模具是生產塑料制品的工具,應用非常廣泛。現有市場上的塑料產品的結構越來越復雜,許多塑料制品都具有內孔或內槽,從而要求模具也具有能夠注塑這種內槽的結構,這就要求有具有一種能夠完好的把模具從內孔或內槽中抽出的結構,傳統的抽芯結構大都較為復雜、體積較大。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緊湊的注塑模具抽芯結構。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0005]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注塑模具抽芯結構,包括油缸、拉桿、控制塊、滑塊、滑塊座;所述的油缸的缸體固定安裝在動模上,油缸的活塞桿桿端與拉桿的一端連接,在拉桿上固接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控制塊;所述的滑塊座滑接在動模內,滑塊的下端固定在滑塊座上,滑塊的上端作為型芯而伸入型腔,滑塊的底部設有一個斜向滑槽,該斜向滑槽滑接在控制塊上。
[0006]所述的滑塊與滑塊座斜向相交,滑塊的底部斜向向上翹起。
[0007]所述的控制塊長度方向與拉桿長度方向呈斜向相交。
[0008]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實用新型包括油缸、拉桿、控制塊、滑塊、滑塊座;油缸驅動拉桿,拉桿上的控制塊驅動滑塊座向外移動,進而驅動滑塊向外移動,實現滑塊的抽芯動作,整體結構較為緊湊。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軸測圖;
[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應用于注塑模具的軸測圖;
[0012]圖3是本實用新型抽芯前的正視圖;
[0013]圖4是本實用新型抽芯前的側視圖;
[0014]圖5是本實用新型應用于注塑模具抽芯前的剖視圖;
[0015]圖6是本實用新型抽芯后的正視圖;
[0016]圖7是本實用新型抽芯后的側視圖;
[0017]圖8是本實用新型應用于注塑模具抽芯后的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8]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注塑模具抽芯結構,包括油缸1、拉桿2、兩個控制塊3、兩個滑塊4、兩個滑塊座5。
[0019]所述的油缸1的缸體固定安裝在動模10上,油缸1的活塞桿桿端與拉桿2的一端連接,在拉桿2上沿長度方向、間隔固接有兩個控制塊3。所述的控制塊3長度方向與拉桿2長度方向呈斜向相交。
[0020]所述的滑塊座5滑接在動模10內,滑塊4的下端固定在滑塊座5上,滑塊4與滑塊座5 斜向相交,滑塊4的底部斜向向上翹起,滑塊4的上端作為型芯而伸入型腔,滑塊4的底部設有一個斜向滑槽41,斜度為25°,該斜向滑槽41滑接在控制塊3上。[〇〇21]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22]如圖3-圖8所示,開模時,所述的油缸1驅動拉桿2,通過拉桿2上的控制塊3與滑塊4 底部斜向滑槽41的配合,驅動滑塊4與滑塊座5—起向外移動,實現滑塊4從產品20的抽芯動作。
[0023]本實用新型的重點就在于:控制塊與滑塊底部滑槽的配合。
[002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注塑模具抽芯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拉桿、控制塊、滑塊、滑塊座;所述的 油缸的缸體固定安裝在動模上,油缸的活塞桿桿端與拉桿的一端連接,在拉桿上固接一個 或一個以上的控制塊;所述的滑塊座滑接在動模內,滑塊的下端固定在滑塊座上,滑塊的上 端作為型芯而伸入型腔,滑塊的底部設有一個斜向滑槽,該斜向滑槽滑接在控制塊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抽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塊與滑塊座斜向相 交,滑塊的底部斜向向上翹起。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抽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塊長度方向與拉 桿長度方向呈斜向相交。
【文檔編號】B29C45/40GK205705107SQ201620544202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7日
【發明人】劉文星
【申請人】廈門市康茂模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