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燃燒器,特別涉及一種火排、燃燒器和燃氣熱水器。
背景技術:
1、現有的燃燒器的火排在長度方向上燃氣流速分布不均勻,在燃氣速度較低的位置火焰偏矮,而在燃氣速度較高的位置火焰較高,導致火焰高度分布不均勻,熱損失較大且co排放量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火排,旨在實現火排燃燒火焰高度分布的均勻性。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火排,包括:
3、火排本體,設有氣體通道以及與所述氣體通道連通的出氣口;
4、燃燒蓋,蓋設于所述出氣口,所述燃燒蓋設有沿長度方向間隔排布的多個火孔;以及
5、均流板,設于所述氣體通道內,并與所述燃燒蓋相對且間隔設置,所述均流板設有沿長度方向間隔排布的多個均流孔,所述均流板自所述火排本體長度方向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火排本體的另一端。
6、可選地,所述氣體通道的內壁設有臺階部,所述均流板與所述臺階部搭接配合。
7、可選地,所述臺階部具有兩個,兩個所述臺階部分別設于所述氣體通道寬度方向的兩側,所述臺階部自所述火排本體長度方向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火排本體的另一端。
8、可選地,多個所述均流孔的開口面積總和為a,多個所述火孔的開口面積總和為b,其中,a與b的比值不小于0.65,不大于0.85。
9、可選地,多個所述均流孔均勻排布于所述均流板,所述均流板對稱設置于所述氣體通道內。
10、可選地,所述燃燒蓋包括頂板,所述火孔包括貫設于所述頂板的第一火孔,多個所述第一火孔沿所述頂板長度方向間隔排布。
11、可選地,所述燃燒蓋還包括分別設于所述頂板寬度方向兩側的兩個邊板,所述邊板插置于所述氣體通道內,所述火孔還包括沿所述火排本體的長度方向間隔排布的多個第二火孔,多個所述第二火孔設于所述頂板與所述邊板連接處,并自所述頂板延伸至所述邊板,所述火排本體沿長度方向間隔設有多個側孔,多個所述側孔與所述第二火孔連通。
12、可選地,所述均流板寬度方向的兩側分別設有側板,所述側板插置于所述燃燒蓋內。
13、可選地,所述側板設有沿所述火排本體的長度方向間隔排布的多個過氣槽,所述過氣槽與所述第二火孔連通。
14、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燃燒器,包括火排。
15、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燃氣熱水器,包括燃燒器。
16、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通過在氣體通道內設置均流板,使均流板自火排本體長度方向的一端延伸至火排本體的另一端,將氣體通道內分成由均流板隔開的兩部分,在火排進氣時,在均流板之下對氣體進行一次均壓混合分配,通過均流孔進入均流板之上的氣體通道內,再經燃燒蓋進行二次均壓混合分配后經火孔噴出燃燒,在氣體通道進氣時,可通過二次均壓分流增大進氣阻力使火孔出氣均勻,使火排頭部火焰高度降低,與尾部火焰高度相同,增加火排燃燒火焰整體高度的均勻性,有效縮短燃燒空間,降低熱損失,減少co排放。
1.一種火排,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火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通道的內壁設有臺階部,所述均流板與所述臺階部搭接配合。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火排,其特征在于,所述臺階部具有兩個,兩個所述臺階部分別設于所述氣體通道寬度方向的兩側,所述臺階部自所述火排本體長度方向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火排本體的另一端。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火排,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均流孔的開口面積總和為a,多個所述火孔的開口面積總和為b,其中,a與b的比值不小于0.65,不大于0.85。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火排,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均流孔均勻排布于所述均流板,所述均流板對稱設置于所述氣體通道內。
6.如權利要求1至5任意一項所述的火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蓋包括頂板,所述火孔包括貫設于所述頂板的第一火孔,多個所述第一火孔沿所述頂板長度方向間隔排布。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火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蓋還包括分別設于所述頂板寬度方向兩側的兩個邊板,所述邊板插置于所述氣體通道內,所述火孔還包括沿所述火排本體的長度方向間隔排布的多個第二火孔,所述第二火孔設于所述頂板與所述邊板連接處,并自所述頂板延伸至所述邊板,所述火排本體沿長度方向間隔設有多個側孔,多個所述側孔與所述第二火孔連通。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火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板寬度方向的兩側分別設有側板,所述側板插置于所述燃燒蓋內。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火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板設有沿所述火排本體的長度方向間隔排布的多個過氣槽,所述過氣槽與所述第二火孔連通。
10.一種燃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9任意一項所述的火排。
11.一種燃氣熱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燃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