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具有余熱利用系統的窯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煅燒窯爐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具有余熱利用系統的工業用窯爐。
背景技術:
窯爐是用耐火材料砌成的用以煅燒物料或燒成制品的設備,在中國很早就出現了燒紙陶器的各種窯爐,胚料需要在爐窯中進行高溫煅燒才能燒結行成所需的器件。根據煅燒物料品種不同窯爐可以分為磚窯、瓷窯、陶窯、水泥窯等窯爐。由于窯爐內部的燒制溫度非常高,傳統窯爐燒制后的高溫余熱煙氣是直接排出煙囪,這樣會造成大量熱源的白白浪費。
發明內容
針對傳統窯爐的高溫余熱煙氣直接排放造成的熱源的浪費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具有余熱利用系統的窯爐,其在窯爐主體的尾部連接設置余熱鍋爐裝置,吸收大量的廢熱, 產生一定量的蒸汽供用戶使用,減溫后的余熱煙氣通過引風機抽入煙囪最終排出大氣,實現能源的節約,符合國家提倡的節能減排要求。為達到本發明的目的,具體的,本發明的具有余熱利用系統的窯爐包括窯爐主體和在窯爐主體的尾部連接的余熱利用系統,所述余熱利用系統包括余熱鍋爐裝置,所述余熱鍋爐裝置包括余熱鍋爐和其底部設置的由螺旋翅片管構成的蒸發器,所述余熱鍋爐通過蒸發器與窯爐煙氣進行熱交換,將鍋爐內的水進行加熱產生一定量的蒸汽供用戶使用;經過換熱降溫后的煙氣由引風機抽出排除煙囪。本發明的具有余熱利用系統的窯爐,可以充分利用高溫窯爐煙氣的熱源產生可供用戶使用的蒸汽,減少了能源的浪費,符合國家大力推廣的節能減排的新產業結構。
通過下面結合附圖的詳細描述,本發明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優點將變得顯而易見。其中圖1所示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具有余熱利用系統的窯爐的余熱利用系統的組成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結合圖1所示的本發明的具有余熱利用系統的窯爐的組成結構示意圖,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具有余熱利用系統的窯爐包括窯爐主體(未圖示)和連接安裝在窯爐主體尾部的余熱利用系統,所述余熱利用系統包括余熱鍋爐裝置,其包括余熱鍋爐2和其底部設置的蒸發器22,余熱鍋爐2通過蒸發器22與窯爐煙氣進行熱交換,將鍋爐內的水進行加熱形成蒸汽供用戶使用;經過熱交換后的煙氣由引風機3抽出至煙囪排放。在窯爐主體尾部的余熱利用系統的煙氣進口處設有煙道蝶閥1控制煙氣的進入,當窯爐不工作冷卻時,通過
3煙道蝶閥1將煙道閉合。所述的蒸發器選用螺旋翅片管結構,此結構為一種擴展受熱面,在相等的受熱面積情況之下,比普通結構的光管受熱面降低約30%的鋼材。鋼材采用矩形管代替傳統的雙拼槽鋼,節約了車間槽鋼雙拼焊縫的焊接工作量,降低人工成本。在相同橫截面上的慣性矩和抗彎截面模量的條件下,矩形管比雙拼槽鋼降低約10%的鋼材。
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即公開范圍內,仍可作一些修正或改變,故本發明的權利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限定的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余熱利用系統的窯爐,其特征在于,包括窯爐主體和在窯爐主體的尾部連接設置的余熱利用系統,所述余熱利用系統包括余熱鍋爐裝置,所述余熱鍋爐裝置包括余熱鍋爐和其底部設置的蒸發器并通過所述蒸發器與窯爐煙氣進行熱交換,經過換熱降溫后的煙氣由引風機抽出通過煙囪排放;所述蒸發器由翅片管構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余熱利用系統的窯爐,其特征在于,在窯爐主體尾部的余熱利用系統的煙氣進口處設有煙道蝶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出一種具有余熱利用系統的窯爐,所述窯爐是在窯爐主體的尾部連接預熱利用系統,所述余熱利用系統包括余熱鍋爐裝置,所述余熱鍋爐通過其底部設置的螺旋翅片管構成的蒸發器與窯爐煙氣進行熱交換,將鍋爐內的水進行加熱產生一定量的蒸汽供用戶使用;經過換熱降溫后的煙氣由引風機抽出通過煙囪排出。本發明的具有余熱利用系統的窯爐,可以充分利用高溫窯爐煙氣的熱源產生可供用戶使用的蒸汽,減少了能源的浪費,符合國家大力推廣的節能減排的新產業結構。
文檔編號F27D17/00GK102401579SQ20111036283
公開日2012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4日
發明者張秋玲 申請人:張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