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網帶糾偏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窯爐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窯爐中的網帶糾偏裝置。
背景技術:
窯爐屬于連續性窯爐,由不銹鋼編成的網帶和電加熱隧道兩部分組成,不銹鋼網帶由固定托輥承載,主要用于催化劑、顆粒材料的干燥焙燒。由于網帶在窯爐升溫、降溫以及起支撐作用的托輥受力不均等情況下,會造成網帶在運行過程中產生伸長或縮短,進而呈波浪狀前進。由此使網帶經常會產生左右跑偏的現象,造成網帶與機架發生非正常摩擦,導致網帶邊緣磨損,損壞爐膛等。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網帶糾偏裝置,該網帶糾偏裝置可以持續地對網帶進行糾偏。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網帶糾偏裝置,該網帶糾偏裝置包括機架、網帶和固定在機架上的多個固定托輥,所述網帶可循環移動地設置在所述固定托輥上,其中,所述網帶糾偏裝置還包括活動托輥組、感測元件以及根據所述感測元件的感測信號控制所述活動托棍組移動的控制組件,該控制組件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活動托棍組沿垂直于所述網帶的傳輸方向的方向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網帶設置在活動托輥組上,所述感測元件可移動地安裝在所述機架上并與所述網帶的邊緣接觸。進一步地,所述活動托輥組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活動托輥和第二活動托輥,所述第一活動托輥和所述第二活動托輥的輥軸在端部固定連接,所述網帶依次繞過所述第一活動托輥和所述第二活動托輥以呈S形布置。優選地,所述第一活動托輥和所述第二活動托輥的輥軸通過第一連接件固定連接,所述控制組件包括控制器和電機,所述控制器分別與所述感測元件和所述電機電連接,所述第一連接件與第二連接件固定連接,該第二連接件通過螺桿組件可擺動地固定在所述電機的轉軸上。優選地,所述網帶糾偏裝置還包括張緊缸體和與該張緊缸體的伸縮桿固定連接的張緊托輥,所述張緊缸體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張緊托輥沿平行于所述網帶的傳輸方向的方向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網帶繞過所述張緊托輥布置。優選地,所述多個固定托輥包括上層固定托輥,所述網帶糾偏裝置還包括托架,該托架固定在所述機架上,并且位于兩個所述上層固定托輥之間,所述網帶可移動地承載在所述托架上。優選地,所述托架包括框架和固定在該框架內的支撐件,該支撐件沿所述托架中心線對稱布置,并且該支撐件傾斜于所述托架的長度方向,在支撐件之間設置有加強筋。優選地,所述網帶糾偏裝置還包括擋輪,該擋輪設置在所述網帶的兩側,并且位于兩個所述上層固定托輥之間。[0012]本實用新型中通過將感測元件設置為與網帶的邊緣接觸,以連續地感測網帶的位置,進而持續地對網帶進行糾偏,從而減少了網帶與機架發生非正常摩擦,提高了在窯爐中爐膛的運行可靠性。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
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網帶糾偏裝置的側視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其中未包括控制組件;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網帶糾偏裝置的俯視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托架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I機架2網帶 3固定托輥4活動托輥組5感測元件6控制組件7張緊缸體8張緊托輥9托架10擋輪31上層固定托輥 32中間固定托輥33下層固定托輥 41第一活動托輥42第二活動托輥 43第一連接件61控制器62電機63第二連接件 91框架92支撐件93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在本實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附圖中的上、下、左、右。參見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網帶糾偏裝置,該網帶糾偏裝置適應于窯爐中,但不限于在窯爐中使用。其中,網帶糾偏裝置包括機架1、網帶2和固定在機架I上的多個固定托輥3,網帶2可循環移動地設置在固定托輥3上。如圖1所示,機架包括立柱、橫梁和固定板(未標記)等,多個固定托輥3可以進一步分為上層固定托輥31、中間固定托輥32以及下層固定托輥33,上層固定托輥31和下層固定托輥33分別固定在上橫梁和下橫梁上,中間固定托輥32固定在立柱上,網帶2從下層固定托輥33經中間固定托輥32后循環移動至上層固定托輥31上。用于干燥焙燒等操作的催化劑、顆粒材料等在兩個上層固定托輥31之間的網帶2上傳輸。如前所述,網帶2可能因窯爐升溫、降溫等多種原因造成網帶2跑偏的現象。為此,本實用新型的網帶糾偏裝置還包括活動托輥組4、感測元件5以及控制組件6。其中,控制組件6固定在機架I上,具體地,固定在機架I的固定板(未標記)上,活動托輥組4沿垂直于網帶2的傳輸方向的方向可移動地設置在機架I上,網帶2設置在活動托輥組4上,感測元件5可移動地安裝在機架I并與網帶2的邊緣接觸。這樣,由于感測元件5可以移動并且與網帶2的邊緣接觸,當網帶2跑偏時,感測元件5跟隨網帶2偏移,這樣可以時刻檢測感測元件5自身的中心線是否發生變化,換言之可以時刻感測網帶2的邊緣的位置是否發生變化,并且將感測信號發送給控制組件6,然后控制組件6根據接收到的感測信號來控制活動托輥組4的移動。其中,感測元件5可以是多種類型的傳感器,本實用新型對此不進行限定。如圖1和圖2所示,活動托輥組4具體可以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活動托輥41和第二活動托輥42,第一活動托輥41和第二活動托輥42的輥軸在端部固定連接,網帶2依次繞過第一活動托輥41和第二活動托輥42以呈S形布置。這樣,在活動托輥組4在控制組件6的控制下進行移動時可以對網帶2施加夾緊力,以提高網帶2移動的可靠性。平行設置的第一活動托輥41和第二活動托輥42則可以使網帶2受力均勻。進一步地,第一活動托輥41和第二活動托輥42的輥軸通過第一連接件43固定連接,使得第一活動托輥41和第二活動托輥42進行同步移動。具體地,控制組件6包括控制器61和電機62,控制器61和電機62分別固定在機架的固定板上,控制器61分別與感測兀件5和電機62電連接(主要通過電線連接,圖中未顯示電線)。并且,第一連接件43與第二連接件63固定連接,該第二連接件63通過螺桿組件(未顯示)可擺動地固定在電機62的轉軸上。其中,第一活動托輥41和第二活動托輥42同步移動的方向與網帶2跑偏的方向相反,這可以通過感測元件5的感測信號與控制器61中控制程序相配合來實現。可以理解,電機62的轉軸進行旋轉運動,將旋轉力傳遞給螺桿組件,該螺桿組件將橫向的旋轉力轉換為豎直方向的旋轉力,第二連接件63的端部鉸接在螺桿組件的豎直桿上后,由于豎直桿的旋轉而可以進行擺動,從而通過與第二連接件63固定連接的第一連接件43使第一活動托輥41和第二活動托輥42同步移動。因此,例如,網帶沿圖2所示的向上的方向跑偏時,控制器61根據感測信號控制電機62朝向一個方向旋轉,使得與之連接的螺桿組件的豎直桿朝向一個方向旋轉,進而帶動與豎直桿鉸接的第二連接件62擺動,使第一活動托輥41和第二活動托輥42帶動網帶2向向下的方向移動,實現糾偏過程。由于本實用新型中感測元件5與網帶2的邊緣接觸,以連續地感測網帶2的邊緣的位置是否改變,即可以持續地對網帶2進行糾偏,使網帶2的跑偏距離不超過5cm,從而減少網帶2與機架I發生非正常摩擦,提高了在窯爐中爐膛的運行可靠性。由于網帶2在窯爐的升溫或降溫過程中容易產生伸長或縮短。因此,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包括張緊缸體7和與該張緊缸體7的伸縮桿固定連接的張緊托輥8,張緊缸體7固定在機架I上,張緊托輥8沿平行于網帶2的傳輸方向的方向可移動地設置在機架I上,網帶2繞過張緊托輥8布置。當網帶2伸長時,張緊缸體7的伸縮桿朝向圖1中向右的方向伸出,從而帶動張緊托輥8向右移動,以增加網帶2的張緊力;當網帶2縮短時,張緊缸體7的伸縮桿縮回,帶動張緊托輥8向左移動,以減少網帶2的張緊力。需要說明的是,張緊托輥8在機架I的橫梁上的左右移動可以通過滑軌和滑槽實現,但不限于滑軌和滑槽的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此進行多種變型,在此不再進行一一描述。此外,盡管圖中未顯示,但是張緊缸體7可以對稱地布置在網帶2的兩側,以對張緊托輥8的兩端施加相同的張緊力,使網帶2的兩側達到相同的張緊度。其中,張緊缸體7可以是液壓缸,但不限于液壓缸,而且還可以其他的手動張緊裝置等。此外,由于用于干燥焙燒等操作的催化劑、顆粒材料等在兩個上層固定托輥31之間的網帶2上傳輸,為了增加網帶2的承載力,本實用新型的網帶糾偏裝置還可以包括托架9。參見圖1,該托架9固定在機架I上,并且位于兩個上層固定托輥31之間,網帶2可移動地承載在托架9上。參見圖3,所述托架9包括框架91和固定在該框架91內的支撐件92,該支撐件92沿托架9中心線對稱布置,并且該支撐件92傾斜于托架9的長度方向。如圖所示,由于支撐件92傾斜對稱地布置成魚骨型,使得網帶2在傳輸過程中受到朝向托架9的中心線方向的摩擦力,進一步起到糾偏網帶2的作用。另外,在支撐件92之間設置有加強筋93,可以提高托架9的強度。另外,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的網帶糾偏裝置還包括有擋輪10,該擋輪10設置在網帶2的兩側,并且位于兩個上層固定托輥31之間。在設置擋輪10后,由于擋輪10的阻擋作用,也對網帶2起到糾偏的效果。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征,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本實用新型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此外,本實用新型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內容。
權利要求1.一種網帶糾偏裝置,該網帶糾偏裝置包括機架(I)、網帶(2)和固定在機架(I)上的多個固定托輥(3 ),所述網帶(2 )可循環移動地設置在所述固定托輥(3 )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網帶糾偏裝置還包括活動托輥組(4)、感測元件(5)以及根據所述感測元件(5)的感測信號控制所述活動托輥組(4)移動的控制組件(6),該控制組件(6)固定在所述機架(I)上,所述活動托輥組(4)沿垂直于所述網帶(2)的傳輸方向的方向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機架(I)上,所述網帶(2)設置在活動托輥組(4)上,所述感測元件(5)可移動地安裝在所述機架(I)上并與所述網帶(2)的邊緣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帶糾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托輥組(4)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活動托輥(41)和第二活動托輥(42),所述第一活動托輥(41)和所述第二活動托輥(42)的輥軸在端部固定連接,所述網帶(2)依次繞過所述第一活動托輥(41)和所述第二活動托輥(42)以呈S形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網帶糾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動托輥(41)和所述第二活動托輥(42)的輥軸通過第一連接件(43)固定連接,所述控制組件(6)包括控制器(61)和電機(62),所述控制器(61)分別與所述感測元件(5)和所述電機(62)電連接,所述第一連接件(43)與第二連接件(63)固定連接,該第二連接件(63)通過螺桿組件可擺動地固定在所述電機(62)的轉軸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帶糾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網帶糾偏裝置還包括張緊缸體(7)和與該張緊缸體(7)的伸縮桿固定連接的張緊托輥(8),所述張緊缸體(7)固定在所述機架(I)上,所述張緊托輥(8)沿平行于所述網帶(2)的傳輸方向的方向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機架(I)上,所述網帶(2 )繞過所述張緊托輥(8 )布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帶糾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固定托輥(3)包括上層固定托輥(31 ),所述網帶糾偏裝置還包括托架(9 ),該托架(9 )固定在所述機架(I)上,并且位于兩個所述上層固定托輥(31)之間,所述網帶(2 )可移動地承載在所述托架(9 )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網帶糾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9)包括框架(91)和固定在該框架(91)內的支撐件(92),該支撐件(92)沿所述托架(9)中心線對稱布置,并且該支撐件(92)傾斜于所述托架(9)的長度方向,在支撐件(92)之間設置有加強筋(93)。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網帶糾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網帶糾偏裝置還包括擋輪(10),該擋輪(10)設置在所述網帶(2)的兩側,并且位于兩個所述上層固定托輥(31)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網帶糾偏裝置,包括機架(1)、網帶(2)和固定在機架上的多個固定托輥(3),所述網帶可循環移動地設置在所述固定托輥上,其中,所述網帶糾偏裝置還包括活動托輥組(4)、感測元件(5)以及根據感測元件的感測信號控制所述活動托輥組移動的控制組件(6),該控制組件固定在機架上,所述活動托輥組沿垂直于網帶的傳輸方向的方向可移動地設置在機架上,所述網帶設置在活動托輥組上,所述感測元件可移動地安裝在機架上并與網帶的邊緣接觸。本實用新型中通過將感測元件設置為與網帶的邊緣接觸,以連續地感測網帶的位置,進而持續地對網帶進行糾偏,從而減少了網帶與機架發生非正常摩擦,提高了在窯爐中爐膛的運行可靠性。
文檔編號F27B9/40GK202902845SQ20122056547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1日
發明者梁維軍, 王紹北, 于向真, 楊柳, 郭夢龍 申請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