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加熱裝置,特別涉及一種介質加熱裝置及汽車。
背景技術:
1、汽車液體加熱器是加熱汽車循環介質(如防凍液等),將熱量直接傳遞給車內散熱器、除霜器和電池,為汽車低溫啟動和車廂內取暖提供熱源。
2、市面上的汽車液體加熱器通常采用厚膜或者ptc作為加熱元件。ptc的制造成本低、結構簡單且出熱快,但ptc的能耗高,不符合新能源汽車低能耗的需求。然而,厚膜雖然熱轉化率高于ptc,但其制熱能力和散熱能力相較于ptc較低,對同體積的液體加熱至相同溫度需要更大面積的厚膜。因此,現有技術中將厚膜作為加熱元件的汽車液體加熱器相較于將ptc作為加熱元件的汽車液體加熱器占用更大的車內體積。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介質加熱裝置及汽車,以通過雙層流道以及與其相配合的雙層加熱元件,在擴大加熱面積、提高加熱效率的同時,縮小整體體積。
2、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實施例公開了如下技術方案:
3、一方面,提供了一種介質加熱裝置,包括:
4、殼體,其具有容納腔,所述殼體上設有第一液管和第二液管;
5、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容設在所述容納腔內;所述殼體具有第二方向y,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沿所述第二方向y疊設;所述第一流道包括第一進液端和第一出液端,所述第二流道包括第二進液端和第二出液端,所述第一進液端和第二進液端相鄰接且與所述第一液管相連通;所述第一出液端和第二出液端相鄰接且與所述第二液管相連通;液體從所述第一液管中流入后分液至所述第一進液端和所述第二進液端,液體從所述第一出液端和所述第二出液端出液后匯流后從第二液管流出;
6、第一加熱元件和第二加熱元件,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所述第一加熱元件疊設在所述第一流道遠離所述第二流道的一側,所述第二加熱元件疊設在所述第二流道遠離所述第一流道的一側;
7、控制器,其安裝在所述殼體的一側,所述控制器包括外殼以及設置在所述外殼內的電路板,所述外殼與所述殼體為一體式結構,所述電路板與所述第一加熱元件和所述第二加熱元件電連接。
8、除了上述公開的一個或多個特征之外,或者作為替代,所述第一加熱元件和所述第二加熱元件為厚膜加熱元件。
9、除了上述公開的一個或多個特征之外,或者作為替代,所述殼體還包括流道板,其設置在所述容納腔內;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所述流道板具有相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分別設有第一導流槽和第二導流槽;
10、所述的介質加熱裝置還包括: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設置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密封板與所述第一導流槽圍設形成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密封板與所述第二導流槽圍設形成所述第二流道;
11、第一加熱元件和第二加熱元件,所述第一加熱元件設置在所述第一密封板遠離所述第一流道的一面,所述第二加熱元件設置在所述第二密封板遠離所述第二流道的一面。
12、除了上述公開的一個或多個特征之外,或者作為替代,在所述流道板靠近所述第一液管的位置設有第一窗口,所述第一窗口沿所述第二方向y貫穿所述流道板,所述第一窗口連通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
13、在所述流道板靠近所述第二液管的位置設有第二窗口,所述第二窗口沿所述第二方向y貫穿所述流道板,所述第二窗口連通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
14、除了上述公開的一個或多個特征之外,或者作為替代,所述第一導流槽和所述第二導流槽為在所述第一液管和第二液管之間往復彎折的槽狀結構。
15、除了上述公開的一個或多個特征之外,或者作為替代,所述第一導流槽和所述第二導流槽內設有若干肋片。
16、除了上述公開的一個或多個特征之外,或者作為替代,所述肋片包括三角肋。
17、除了上述公開的一個或多個特征之外,或者作為替代,所述控制器還包括安裝在所述電路板上并從外殼露出的高壓連接器、低壓連接器和供電接口,所述供電接口與所述第一加熱元件相電性連接。
18、除了上述公開的一個或多個特征之外,或者作為替代,所述流道板具有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二方向y貫穿所述流道板,所述通孔與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相隔絕;
19、所述第一加熱元件遠離所述供電接口的一端設有線束,所述線束穿過所述通孔并電連接所述第一加熱元件和所述第二加熱元件。
20、另一方面,進一步公開了一種汽車,除了上述公開的一個或多個特征之外,或者作為替代,所述汽車包括如上述任一項所述的介質加熱裝置。
21、上述技術方案中的一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或有益效果:本申請的技術方案采用雙流道和雙加熱元件相層疊的技術方案,具有更大的散熱面積,提高加熱效率的同時,降低水箱的體積,可以適配更多種的車型。在相同的流量下,雙層流道的流阻小于單層流道的流阻,更好匹配各主機廠對于流阻的要求。
1.一種介質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介質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熱元件和所述第二加熱元件為厚膜加熱元件。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介質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還包括流道板,其設置在所述容納腔內;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所述流道板具有相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分別設有第一導流槽和第二導流槽;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介質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道板靠近所述第一液管的位置設有第一窗口,所述第一窗口沿所述第二方向y貫穿所述流道板,所述第一窗口連通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介質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流槽和所述第二導流槽分別為在所述第一液管和第二液管之間往復彎折的槽狀結構。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介質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流槽和所述第二導流槽內設有若干肋片。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介質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包括三角肋。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介質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還包括安裝在所述電路板上并從外殼露出的高壓連接器、低壓連接器和供電接口,所述供電接口與所述第一加熱元件相電性連接。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介質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具有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二方向y貫穿所述流道板,所述通孔與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相隔絕;
10.一種汽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介質加熱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