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影像機房的消毒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影像機房消毒系統和方法。
背景技術:
1、放射科是醫院重要的輔助檢查科室,在現代醫院建設中,放射科是一個集檢查、診斷、治療于一體的科室,臨床各科許多疾病都須通過放射科設備檢查達到明確診斷和輔助診斷。放射科的設備一般有普通x線拍片機、計算機x線攝影系統(cr)、直接數字化x線攝影系統(dr)、計算機x線斷層掃描(ct)、核磁共振(mri)、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dsa)等。
2、影像機房一般是進行檢查的主要區域,當前各醫院的ct、dr等影像診斷設備在結核病防控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關鍵作用,是常規檢查的必備設備,患有多種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整個影像掃描過程中,對影像機房(放射科設備間)的污染嚴重,其他不乏有一些傳染性疾病的患者通過口腔傳播的病菌病毒導致空氣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經過醫師初診后前來影像診斷中心治病的患者帶著各種病菌和病毒,因此ct影像機房內部的前來醫院治病的患者帶著各種病菌和病毒,因此就需要對影像機房內部的空間進行消毒滅菌,如不實時加以消毒殺菌,勢必會對正常進行影像檢查的正常患者的受到二次污染,增加未確診病例的感染機率。所以對影像機房和使用后設備嚴格消毒非常必要。
3、目前有的影像機房空氣與設備的消毒已經引起世界許多專業公司的重視與關注,著名的gps(ge、phlips、siemens))已經對影像機房消毒問題下達了文件用于執行。但是在中國還有許多醫院沒有對這一問題引起足夠的重視,對影像檢查設備采用的消毒方法主要還是靠手工進行,從時間上基本上安排在下班前后,缺乏專用的消毒設備,所以速度慢效果差。針對這類患者檢查后涉及的解決方案急需一種快速消毒的專用設備。而且,現有的用于影像機房的消毒設備或消毒系統,無法實現依照影像機房的情況進行消毒作業,導致了影像機房消毒質量差,無法精確精準的進行消毒。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影像機房消毒系統和方法,解決了現有的消毒設備或消毒系統無法對影像機房進行有效消毒等的問題。
2、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3、本發明提供一種影像機房消毒系統,包括設置于影像機房的第一傳感器、第二傳感器、第三傳感器、第四傳感器和第五傳感器,以及設置于設備室的第一作業機構、第二作業機構和第三作業機構;
4、還包括設置于頂板的換氣機構;
5、所述第一作業機構,其包括第一傳輸機構、以及與所述第一傳輸機構連接的第一輸出部,其中,
6、所述第一輸出部設置于所述影像機房內;
7、所述第二作業機構,其包括第二傳輸機構、以及與所述第二傳輸機構連接的第二輸出部,其中,
8、所述第二輸出部設置于所述影像機房內;
9、所述第三作業機構,其包括第三傳輸機構、以及與所述第三傳輸機構連接的第三輸出部,其中,
10、所述第一輸出部設置于所述影像機房內。
11、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還包括設置于設備室內的控制機構,其中,
12、所述控制機構連接第一傳感器、第二傳感器、第三傳感器、第四傳感器和第五傳感器。
13、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控制機構還連接于第一作業機構、第二作業機構和所述第三作業機構。
14、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
15、所述第一作業機構包括噴霧設備;
16、所述第二作業機構包括紫外消毒設備;
17、所述第三作業機構包括等離子消毒設備。
18、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
19、所述第一傳感器包括顆粒物傳感器;
20、所述第二傳感器包括氣體傳感器;
21、所述第三傳感器包括溫濕度傳感器;
22、所述第四傳感器包括微生物傳感器;
23、所述第五傳感器包括壓差傳感器。
24、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
25、所述第一輸出部包括噴霧頭;
26、所述第二輸出部包括排氣口;
27、所述第三輸出部包括排氣口。
28、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影像機房消毒方法,應用于前述的,一種影像機房消毒系統,通過控制機構控制第一作業機構、第二作業機構、第三作業機構和換氣機構運行,包括如下步驟:
29、步驟s1,通過第一傳感器檢測顆粒物濃度,第二傳感器檢測氣體濃度,第三傳感器檢測溫濕度,第四傳感器檢測微生物濃度,第五傳感器檢測影像機房內外的壓差;
30、步驟s2,當顆粒物濃度達到預設閾值時,控制第一作業機構的第一傳輸機構和第一輸出部運行,通過噴霧設備釋放消毒液進行空氣顆粒沉降;
31、步驟s3,當微生物濃度達到預設閾值時,控制第二作業機構的第二傳輸機構和第二輸出部運行,通過紫外線消毒設備釋放殺菌氣流;
32、步驟s4,當氣體污染物濃度達到預設閾值時,控制第三作業機構的第三傳輸機構和第三輸出部運行,通過等離子消毒設備釋放負離子氣流;
33、步驟s5,結合第五傳感器檢測的壓差數據,控制換氣機構運行,通過頂板中的排氣裝置對影像機房內外空氣進行置換。
34、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當顆粒物濃度達到預設閾值時,優先啟動第一作業機構的第一傳輸機構和第一輸出部;
35、當微生物濃度達到預設閾值時,啟動第二作業機構的第二傳輸機構和第二輸出部;
36、當氣體污染物濃度達到預設閾值時,啟動第三作業機構的第三傳輸機構和第三輸出部;
37、結合壓差傳感器數據,啟動換氣機構運行,通過頂板中的排氣裝置完成空氣置換。
38、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通過控制機構的通信模塊記錄傳感器數據和作業機構運行狀態,用于遠程監控和管理。
39、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控制機構500基于第一傳感器101、第二傳感器102、第三傳感器103、第四傳感器104和第五傳感器105采集的環境數據,通過以下公式計算第一作業機構201、第二作業機構202和第三作業機構203的作業參數:
40、
41、pi為第i個作業機構(第一作業機構201、第二作業機構202或第三作業機構203)的作業參數,分別對應噴霧量(l/min)、紫外線功率(w)或等離子輸出強度(kv/cm3);
42、s1,s2,s3,s4,s5分別表示第一傳感器(101)至第五傳感器(105)采集的顆粒物濃度(μg/m3)、氣體濃度(ppm)、溫濕度(%)、微生物濃度(cfu/m3)和壓差(pa);
43、t1,t2,t3,t4,t5為對應指標的預設閾值;
44、αi,βi,γi,δi,∈i為每個作業機構的權重系數;
45、wi為環境修正系數,根據不同環境條件(如人員流動、使用場景)動態調整,初始值為1。
46、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控制機構(500)根據以下步驟實施所述公式的計算與動態調節:
47、(1)參數歸一化處理:將每個傳感器采集的實時數據s1,s2,s3,s4,s5與其預設閾值t1,t2,t3,t4,t5比較并歸一化處理,計算出每個指標的相對值:
48、
49、其中rj為第j項指標的相對濃度或狀態;
50、(2)計算作業機構的作業參數:將歸一化后的值rj與權重系數結合,計算每個作業機構的作業參數:
51、pi=wi·(r1·αi+r2·βi+r3·γi+r4·δi+r5·∈i)
52、對于每個作業機構,通過公式分別計算出噴霧量、紫外線功率或等離子輸出強度;
53、(3)動態調整環境修正系數wi:根據環境條件動態調整wi:
54、若濕度傳感器(103)檢測到濕度偏低(低于40%),提高wi的初始值至1.2,增加噴霧量;
55、若壓差傳感器(105)檢測到室內外壓差小于設定值(如2pa),降低wi至0.8,限制等離子輸出強度;
56、(4)自學習優化權重系數:通過歷史運行數據,結合分析或機器學習算法,調整權重系數αi,βi,γi,δi,∈i,以優化作業機構的運行效率,具體包括:
57、對噴霧設備(201)優先賦予顆粒物濃度s1更高權重;
58、對紫外線設備(202)優先賦予微生物濃度s4更高權重;
59、對等離子設備(203)優先賦予氣體濃度s2更高權重;
60、(5)實時傳輸與控制:通過控制機構(500)將計算出得到作業參數pi實時傳輸至對應的作業機構,控制噴霧頭(2012)、紫外出風口(2022)和等離子出風口(2032)的運行狀態。
6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62、1,多參數綜合決策,消毒效率顯著提升
63、通過五種傳感器(顆粒物傳感器、氣體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微生物傳感器、壓差傳感器)的實時數據采集與分析,結合權重系數計算公式,動態調整三個作業機構(噴霧設備、紫外消毒設備和等離子消毒設備)的運行參數,實現了基于環境狀態的精準消毒。
64、解決了傳統系統中單一傳感器依賴和固定功率運行的問題,顯著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和消毒效果。
65、2,多消毒方式協同工作,覆蓋全面
66、結合噴霧、紫外線和等離子三種消毒方式,能夠有效處理顆粒物、病菌、病毒和有害氣體等多種空氣污染物,實現全方位、多維度的空氣凈化。
67、每種消毒方式的強度和運行時間根據實際需要動態調整,避免資源浪費或過度處理。
68、3,實時空氣循環,有效控制污染
69、換氣機構結合壓差傳感器的動態監控,確保空氣在機房內外的有效流動,進一步降低了二次污染的可能性。
70、尤其在影像機房這種特殊場景下,通過氣流循環技術,有效避免了局部污染物積聚的問題。
71、4,智能控制與自適應優化,減少人工干預
72、系統通過控制機構內置的pwm控制電路和自學習算法,動態優化權重系數,使其能夠根據歷史數據與當前環境狀態實時調整消毒參數。
73、自動化運行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復雜度,進一步提高了運行效率和可靠性。
74、5,運行安全性高,適應人機共存環境
75、消毒組件采用鉛皮屏蔽紫外線和輻射泄漏,結合智能感應與保護機制,確保人機共存場景的安全性。
76、當系統檢測到運行異常(如噴霧液不足、傳感器失效)時,可實時發出報警并自動調整或停止運行,保障設備安全。
77、5,靈活適應多種應用場景
78、該系統適用于影像機房的日常空氣消毒,還可廣泛應用于手術室、急診處置室等需要高潔凈度的醫療場景。
79、公式計算與參數調整機制的通用性使其可以根據不同場景需求靈活設置,提高系統的推廣價值。
80、6,節能環保,運行成本低
81、動態調節機制通過實時調整作業機構的功率輸出,避免了傳統消毒設備高能耗的固定運行模式,顯著降低了能耗和運行成本。
82、通過空氣循環再利用和精確的資源分配,進一步減少了消毒液和其他材料的浪費。
83、7,操作便捷,易于管理
84、系統支持遠程監控和實時數據記錄,用戶可通過上位機或移動設備查看空氣質量數據和設備運行狀態,并調整運行參數。
85、數據記錄與分析功能提供了長期維護和優化的依據,為醫療環境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