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熱交換設備,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組合式換熱器、出水裝置。
背景技術:
1、目前市場上的臺上凈飲機通過熱交換器對開水進行降溫得到溫開水,現有的熱交換器結構較為復雜,降溫水路的設置排布不合理提高了所占用的空間以及使得水路體積較大,同時為了保證熱交換器換熱效果需要增大熱交換面積,進一步使得熱交換器做的體積較大;另一方面現有的流道一般是一體式的,在部分損壞時需要全部更換,無法進行拆修。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組合式換熱器,以解決現有的換熱器換熱效率低且難以對零部件進行更換拆修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方案:本申請提供了一種組合式換熱器,包括上進出水蓋、下進出水蓋以及至少兩個層疊設置的流道組件,所述流道組件內形成有用于實現熱交換的第一流道與第二流道,兩個所述流道組件的第一流道串聯以形成第一總流道,同時兩個所述流道組件的第二流道串聯以形成第二總流道,所述第一總流道與第二總流道的進出水口連接至所述上進出水蓋與下進出水蓋。
3、進一步地,所述流道組件包括支架以及設置于支架內的第一套管、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套設于所述第一套管內且與所述第一套管之間形成有間隙以形成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套管內部形成有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與第二流道之間適于通過所述第二套管的管體實現熱交換。
4、進一步地,所述支架內設置有密封件,所述第一套管、第二套管連接在所述密封件上。
5、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管包括多個第一連通管,相鄰的所述第一連通管的端部首尾相連通以形成迂回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套管包括多個第二連通管,相鄰的所述第二連通管的端部首尾相連通以形成迂回的第二流道。
6、進一步地,在所述支架的兩端分別交錯形成有適于連通相鄰的第一連通管端部的第一連接流道以形成迂回的所述第一流道,以及適于連通相鄰的第二連通管端部的第二連接流道以形成迂回的所述第二流道。
7、進一步地,上層的所述流道組件的支架內設置有第一連通口與第二連通口,所述第一連通口用于連接上下兩個所述流道組件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二連通口用于連接上下兩個所述流道組件的第二流道。
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管與第二套管為金屬管。
9、進一步地,所述上進出水蓋設置有與第一總流道連通的第一流道進水口,以及與第二總流道連通的第二流道出水口,所述下進出水蓋設置有所述與第一總流道連通的第一流道出水口以及與第二總流道連通的第二流道進水口,以使所述第一總流道與第二總流道內的水流方向相反。
10、進一步地,所述上進出水蓋、下進出水蓋之間設置有多個層疊設置的所述流道組件,且上下相鄰的流道組件之間的第一流道相互連通,同時上下相鄰的流道組件之間的第二流道相互連通。
11、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出水裝置,包括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組合式換熱器。
12、有益效果:
13、本實用新型方案通過設置層疊設置的流道組件,使得流道組件內的流道長度大幅增加,進而增加換熱的有效長度和面積,有利于提高換熱效率,用戶可以根據換熱的需要設置多個或者單個所述流道組件,且在流道組件損壞時方便進行更換,提高了帶有換熱器的出水裝置的使用壽命。另外通過設置相互套設的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從而可以通過被套接在內部的第二套管的管體實現熱交換,通過第二套管設置高換熱系數的金屬管,可以有效提高換熱效率,且采用套管的形式進行熱交換,使得水路在套管內部流動,優化了水路布局,將第二套管的表面積充分進行接觸,大大提高了用于熱交換的表面積,從而用較小的體積實現了較高的換熱效率,有利于降低整個換熱器的體積。
1.一種組合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進出水蓋、下進出水蓋以及至少兩個層疊設置的流道組件,所述流道組件內形成有用于實現熱交換的第一流道與第二流道,兩個所述流道組件的第一流道串聯以形成第一總流道,同時兩個所述流道組件的第二流道串聯以形成第二總流道,所述第一總流道與第二總流道的進出水口連接至所述上進出水蓋與下進出水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組件包括支架以及設置于支架內的第一套管、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套設于所述第一套管內且與所述第一套管之間形成有間隙以形成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套管內部形成有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與第二流道之間適于通過所述第二套管的管體實現熱交換。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合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內設置有密封件,所述第一套管、第二套管連接在所述密封件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組合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包括多個第一連通管,相鄰的所述第一連通管的端部首尾相連通以形成迂回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套管包括多個第二連通管,相鄰的所述第二連通管的端部首尾相連通以形成迂回的第二流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組合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的兩端分別交錯形成有適于連通相鄰的第一連通管端部的第一連接流道以形成迂回的所述第一流道,以及適于連通相鄰的第二連通管端部的第二連接流道以形成迂回的所述第二流道。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合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上層的所述流道組件的支架內設置有第一連通口與第二連通口,所述第一連通口用于連接上下兩個所述流道組件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二連通口用于連接上下兩個所述流道組件的第二流道。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合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與第二套管為金屬管。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進出水蓋設置有與第一總流道連通的第一流道進水口,以及與第二總流道連通的第二流道出水口,所述下進出水蓋設置有所述與第一總流道連通的第一流道出水口以及與第二總流道連通的第二流道進水口,以使所述第一總流道與第二總流道內的水流方向相反。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進出水蓋、下進出水蓋之間設置有多個層疊設置的所述流道組件,且上下相鄰的流道組件之間的第一流道相互連通,同時上下相鄰的流道組件之間的第二流道相互連通。
10.一種出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9任意一項所述的組合式換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