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空調,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固定過濾網的框架及空氣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1、傳統中央空調機組的內部需要設置有過濾網,從而對空氣進行過濾處理。由于中央空調機組內部的空氣流量較大,單一的過濾網無法滿足流量要求。由于需要保證過濾網在空氣流經時不能發生過大的形變,單片的過濾網的面積不能進一步增大。由此,現有的中央空調機組的固定過濾網的框架可以采用多個框架單元進行拼接而成,單個框架單元一般呈矩形,上面可以安裝一個過濾網,多個框架單元可以在橫向和縱向進行拼接形成總框架,從而達到所需的總的過濾網的過濾面積。
2、目前上述拼裝呈的總框架存在以下不足,在單個框架單元互相連接拼裝形成整面大尺寸過濾墻的總的框架時,除去位于邊緣的框架單元,其它框架單元的四個邊均需要與其它框架單元進行拼接,拼接處存在縫隙,這樣四個邊就至少會形成4個漏風縫隙,從而導致易出現漏風的問題。單個小尺寸的矩形框架單元相互連接組成的整面大尺寸過濾墻結構的總的框架沒有足夠剛度,在風吹時會扭曲變形甚至導致結構崩潰,需要在總的框架的背面增加橫梁和豎梁對知形框架單元進行加固,這種方式安裝效率低、成本高。另外,框架單元為最小單元,由于其呈矩形,所占體積相對偏大一些,數量過多的小尺寸框架單元無法進行高效率的包裝以及運輸。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用于固定過濾網的框架及空氣處理裝置,其能夠解決框架單元拼裝時框架單元之間形成的漏風縫隙過多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具體技術方案是:
3、一種用于固定過濾網的框架,所述用于固定過濾網的框架包括:
4、至少兩個框架單元,所述框架單元包括:并列設置的第一豎梁和第二豎梁;連接所述第一豎梁和所述第二豎梁的上端的第一橫梁;連接所述第一豎梁和所述第二豎梁的下端的第二橫梁;至少一個第三橫梁,所述第三橫梁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第一豎梁和所述第二豎梁,所述第三橫梁位于所述第一豎梁和所述第二豎梁之間;
5、其中,所述框架單元通過所述第一豎梁與相鄰的所述框架單元的所述第二豎梁進行連接。
6、優選地,所述第一豎梁、所述第二豎梁、所述第一橫梁和所述第三橫梁之間的區域形成一個過濾網安裝空間或封板安裝空間;
7、所述第一豎梁、所述第二豎梁、所述第二橫梁和所述第三橫梁之間的區域形成一個過濾網安裝空間或封板安裝空間;
8、當所述第三橫梁的數量大于等于兩個時,所述第一豎梁、所述第二豎梁和相鄰兩個所述第三橫梁之間的區域形成一個過濾網安裝空間或封板安裝空間。
9、優選地,所述第一橫梁、所述第二橫梁、所述第三橫梁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豎梁和所述第二豎梁之間的連接為拼接連接。
10、優選地,所述第一橫梁、所述第二橫梁、所述第三橫梁的兩端分別通過卡扣結構與所述第一豎梁和所述第二豎梁實現拼接連接;和/或,所述第一橫梁、所述第二橫梁、所述第三橫梁的兩端分別通過螺絲與螺母配合的連接方式或螺栓與螺母配合的連接方式與所述第一豎梁和所述第二豎梁實現拼接連接。
11、優選地,所述第一橫梁包括第一橫梁本體、位于一個端部寬度的邊處的第一橫梁第一翻邊、位于另一個端部寬度的邊處的第一橫梁第二翻邊、位于長度的邊處的第一橫梁第三翻邊;
12、所述第一豎梁包括第一豎梁本體、位于長度的邊處的第一豎梁第一翻邊;
13、所述第二豎梁包括第二豎梁本體、位于長度的邊處的第二豎梁第一翻邊;
14、其中,所述第一橫梁第一翻邊通過所述卡扣結構與所述第一豎梁本體實現拼接連接,所述第一橫梁第二翻邊通過所述卡扣結構與所述第二豎梁本體實現拼接連接;
15、和/或,
16、所述第一橫梁第三翻邊通過螺絲與螺母配合的連接方式或螺栓與螺母配合的連接方式與所述第一豎梁第一翻邊實現拼接連接,所述第一橫梁第三翻邊通過螺絲與螺母配合的連接方式或螺栓與螺母配合的連接方式與所述第二豎梁第一翻邊實現拼接連接。
17、優選地,所述第二橫梁包括第二橫梁本體、位于一個端部寬度的邊處的第二橫梁第一翻邊、位于另一個端部寬度的邊處的第二橫梁第二翻邊、位于長度的邊處的第二橫梁第三翻邊;
18、所述第一豎梁包括第一豎梁本體、位于長度的邊處的第一豎梁第一翻邊;
19、所述第二豎梁包括第二豎梁本體、位于長度的邊處的第二豎梁第一翻邊;
20、其中,所述第二橫梁第一翻邊通過所述卡扣結構與所述第一豎梁本體實現拼接連接,所述第二橫梁第二翻邊通過所述卡扣結構與所述第二豎梁本體實現拼接連接;
21、和/或,
22、所述第二橫梁第三翻邊通過螺絲與螺母配合的連接方式或螺栓與螺母配合的連接方式與所述第一豎梁第一翻邊實現拼接連接,所述第二橫梁第三翻邊通過螺絲與螺母配合的連接方式或螺栓與螺母配合的連接方式與所述第二豎梁第一翻邊實現拼接連接。
23、優選地,所述第三橫梁由兩個第三橫梁件拼接而成,所述第三橫梁件包括第三橫梁件本體、位于一個端部寬度的邊處的第三橫梁件第一翻邊、位于另一個端部寬度的邊處的第三橫梁件第二翻邊、位于長度的邊處的第三橫梁件第三翻邊,所述第三橫梁件第一翻邊、第三橫梁件第二翻邊和第三橫梁件第三翻邊均朝向同一側;兩個所述第三橫梁件的第三橫梁件本體不具有翻邊的一面相貼并通過螺絲與螺母配合的連接方式或螺栓與螺母配合的連接方式實現拼接連接;
24、所述第一豎梁包括第一豎梁本體、位于長度的邊處的第一豎梁第一翻邊;
25、所述第二豎梁包括第二豎梁本體、位于長度的邊處的第二豎梁第一翻邊;
26、其中,兩個所述第三橫梁件的所述第三橫梁件第一翻邊分別通過所述卡扣結構與所述第一豎梁本體實現拼接連接,兩個所述第三橫梁件的所述第三橫梁件第二翻邊分別通過所述卡扣結構與所述第一豎梁本體實現拼接連接;
27、和/或,
28、兩個所述第三橫梁件的所述第三橫梁件第三翻邊通過螺絲與螺母配合的連接方式或螺栓與螺母配合的連接方式與所述第一豎梁第一翻邊實現拼接連接,兩個所述第三橫梁件的所述第三橫梁件第三翻邊通過螺絲與螺母配合的連接方式或螺栓與螺母配合的連接方式與所述第二豎梁第一翻邊實現拼接連接。
29、優選地,所述第一豎梁的第一豎梁第一翻邊連接所述第一橫梁、所述第二橫梁和所述第三橫梁處具有凹陷,所述凹陷用于容納橫梁的第三翻邊,以使第一豎梁第一翻邊與橫梁的第三翻邊用于安裝過濾網的一側呈齊平狀態;
30、所述第二豎梁的第二豎梁第一翻邊連接所述第一橫梁、所述第二橫梁和所述第三橫梁處具有凹陷,所述凹陷用于容納橫梁的第三翻邊,以使第二豎梁第一翻邊與橫梁的第三翻邊用于安裝過濾網的一側呈齊平狀態。
31、優選地,所述框架單元通過所述第一豎梁與相鄰的所述框架單元的所述第二豎梁通過拼接方式進行連接。
32、一種空氣處理裝置,所述空氣處理裝置包括:
33、如上述任一所述的用于固定過濾網的框架;
34、安裝在所述用于固定過濾網的框架上的多個過濾網。
3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技術方案具有以下特點和優點:
36、由于每個框架單元中具有至少一個第三橫梁,通過第三橫梁已經將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之間的空間分隔成多個用于安裝過濾網的區域。因此,在形成一個整體的用于固定過濾網的框架時,框架單元只需在第一豎梁或第二豎梁一側進行拼接,無需在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一側進行拼接。這樣在拼接時,僅第一豎梁和第二豎梁之間可能會產生縫隙,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處不會產生縫隙,如此大大減少了拼裝時框架單元之間形成的漏風縫隙的數量,出現漏風的可能性和漏風量能夠得到有效降低。
37、參照后文的說明和附圖,詳細公開了本實用新型的特定實施方式,指明了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應該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在范圍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針對一種實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類似的方式在一個或更多個其它實施方式中使用,與其它實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組合,或替代其它實施方式中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