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空調,尤其是涉及一種空調系統和空調系統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1、相關技術中,廚房內的一體機需要在墻面上開設較大直徑的墻孔以向室外排風,分體機需要在墻面外側設置安裝位以安裝外機,由此限制了廚房空調的安裝,且影響了墻面的美觀性,存在改進空間。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空調系統,所述空調器的安裝方便,適用范圍廣,且可提高墻面的美觀性。
2、本發明還提出一種空調系統的控制方法。
3、根據本發明第一方面實施例的空調系統,包括:空調器,所述空調器具有送風風道和排風風道,所述送風風道與室內連通,用于向室內送風,所述排風風道與所述送風風道間隔且具有排風口;排風管,所述排風管設于所述空調器的外部,且所述排風管的一端與所述排風口連通,所述排風管的另一端與公共煙道連通;增壓風機,所述增壓風機設于所述排風管內,所述增壓風機適于增加流經所述增壓風機的空氣流速。
4、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系統,通過設置排風管,且使排風管的兩端分別與公共煙道和空調器的排風風道連通,使得空調器可以通過公共煙道排風,可以減少空調器對墻面的利用程度,便于空調器的安裝布置,且可以增大空調器的適用范圍,同時可以提升墻面的美觀性;通過在排風管內設置增壓風機,可以增加流經增壓風機的空氣流速,進而增大空調器向公共煙道的排風量,可以防止室內空氣由于公共煙道內的煙氣壓力過大而無法充分排出,可以提升空調器的使用性能,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
5、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空調系統還包括:風速檢測裝置,所述增壓風機設于所述排風管內,所述風速檢測裝置設于所述增壓風機的靠近所述空調器的一側且與所述增壓風機通訊,所述風速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所述排風管內的風速以調節所述增壓風機的轉速。
6、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排風風道內設有排風風輪;和/或,所述送風風道內設有送風風輪。
7、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送風風道具有回風口和送風口,所述送風口與室內連通,所述回風口與室內空氣連通和/或室外空氣連通。
8、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回風口為多個,至少一個所述回風口與室外空氣連通,至少一個所述回風口與室內空氣連通。
9、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空調器適于安裝在室內的吊頂上,所述吊頂具有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所述第一開口和所述第二開口間隔布置,所述排風風道的進風口和所述送風風道的回風口分別與所述第一開口連通,所述送風風道的送風口通過送風管與所述第二開口連通。
10、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空調器還包括:壓縮機、控制閥、第一換熱器和第二換熱器,所述壓縮機、所述第一換熱器和所述第二換熱器通過管路相互連通;所述控制閥設于所述管路上,以使所述壓縮機、第一換熱器、第二換熱器形成第一制冷劑循環回路或者使所述壓縮機、第二換熱器、第一換熱器形成第二制冷劑循環回路。
11、根據本發明第二方面實施例的空調系統的控制方法,包括:確定空調器的工作模式和送風檔位;根據所述空調器的工作模式確定是否檢測排風管內的風速;在檢測所述排風管內的風速時,根據所述排風管內的風速與所述工作模式和所述送風檔位下的設定值的差值控制所述增壓風機的工作狀態。
12、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系統的控制方法,使得空調器可以通過公共煙道排風,可以減少空調器對墻面的利用程度,便于空調器的安裝布置,且可以增大空調器的適用范圍,同時可以提升墻面的美觀性。
13、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根據所述排風管內的風速與所述工作模式和所述送風檔位下的設定值的差值控制所述增壓風機的工作狀態包括:在所述排風管內的風速小于所述工作模式和所述送風檔位下的設定值的預設百分比時,控制所述增壓風機工作;在所述排風管內的風速大于或等于所述工作模式和所述送風檔位下的設定值的預設百分比時,控制所述增壓風機停止工作。
14、在一些示例中,在所述排風管內的風速小于所述工作模式和所述送風檔位下的設定值的預設百分比時,控制所述增壓風機工作后,根據所述排風管內的風速與所述工作模式和所述送風檔位下的設定值的差值,控制所述增壓風機的轉速。
15、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空調系統包括壓縮機,所述空調器的工作模式包括:制熱模式、制冷模式和除濕模式,在所述制熱模式,所述空調系統向室內送熱風,在所述制冷模式,所述空調系統向室內送冷風,在所述除濕模式,所述空調器對室內的空氣除濕;其中,確定空調器的工作模式和送風檔位包括:控制壓縮機工作;在未檢測到用戶設定送風檔位時,檢測所述工作模式下的設定溫度與環境溫度的差值,根據所述工作模式下的設定溫度與環境溫度的差值,選擇所述空調器的送風檔位,控制所述空調器按照所述送風檔位向室內送風。
16、在一些示例中,在用戶設定送風檔位時,控制所述空調器按照所述用戶設定送風檔位向室內送風。
17、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空調器的工作模式還包括送風模式,在所述送風模式,所述空調系統向室內循環送風,在所述送風模式,不檢測排風管內的風速,且控制所述增壓風機停止工作。
18、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1.一種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風速檢測裝置,所述增壓風機設于所述排風管內,所述風速檢測裝置設于所述增壓風機的靠近所述空調器的一側且與所述增壓風機通訊,所述風速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所述排風管內的風速以調節所述增壓風機的轉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風風道內設有排風風輪;和/或,所述送風風道內設有送風風輪。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風風道具有回風口和送風口,所述送風口與室內連通,所述回風口與室內空氣連通和/或室外空氣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風口為多個,至少一個所述回風口與室外空氣連通,至少一個所述回風口與室內空氣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調器適于安裝在室內的吊頂上,所述吊頂具有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所述第一開口和所述第二開口間隔布置,所述排風風道的進風口和所述送風風道的回風口分別與所述第一開口連通,所述送風風道的送風口通過送風管與所述第二開口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調器還包括:
8.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空調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空調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所述排風管內的風速與所述工作模式和所述送風檔位下的設定值的差值控制所述增壓風機的工作狀態包括: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空調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風管內的風速小于所述工作模式和所述送風檔位下的設定值的預設百分比時,控制所述增壓風機工作后,根據所述排風管內的風速與所述工作模式和所述送風檔位下的設定值的差值,控制所述增壓風機的轉速。
11.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空調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調系統包括壓縮機,所述空調器的工作模式包括:制熱模式、制冷模式和除濕模式,在所述制熱模式,所述空調系統向室內送熱風,在所述制冷模式,所述空調系統向室內送冷風,在所述除濕模式,所述空調器對室內的空氣除濕;其中,確定空調器的工作模式和送風檔位包括: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空調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戶設定送風檔位時,控制所述空調器按照所述用戶設定送風檔位向室內送風。
13.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空調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調器的工作模式還包括送風模式,在所述送風模式,所述空調系統向室內循環送風,在所述送風模式,不檢測排風管內的風速,且控制所述增壓風機停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