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家用電器,尤其涉及一種儲物設備和速凍系統。
背景技術:
1、一些儲物設備使用速凍液使食材內外快速降溫凍結,相關技術中,冰箱對物品進行速凍時,向隔絕袋中充注速凍液,以使隔絕袋在儲物間室內逐漸膨脹伸展以至少部分地覆蓋物品以對其進行速凍;在對物品結束速凍后,利用循環泵將隔絕袋中的速凍液抽空,不占用儲物間室的儲物空間,但是上述方式在實際應用中為保證足夠的冷量需要使用大量的速凍液,不利于成本控制,并且速凍液包覆食材,導致可靠性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技術提出一種儲物設備和速凍系統,對現有系統改造較少的同時,提高冰箱內局部食材的快速冷凍效果,有利于成本控制,提升了整機可靠性。
2、第一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儲物設備,包括:
3、箱體內膽,所述箱體內膽內設有制冷倉和速凍間室;
4、門體,所述門體安裝于所述箱體內膽的前端;
5、液冷板,所述液冷板用于與所述速凍間室換熱;
6、液冷冷凝器和水泵,所述液冷冷凝器、所述水泵與所述液冷板首尾相連,用于流通換熱介質;
7、制冷系統,所述制冷系統的蒸發器及所述液冷冷凝器安裝于所述制冷倉,所述液冷冷凝器用于與所述制冷系統的蒸發器換熱。
8、根據本技術的儲物設備,通過上述液冷板、液冷冷凝器、水泵的設置,配合液冷冷凝器與制冷系統的蒸發器進行換熱的結構設計,對現有系統改造較少的同時,提高冰箱內局部食材的快速冷凍效果,無需使用大量的速凍液,有利于成本控制,并且提升了整機可靠性。
9、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液冷冷凝器包括散熱翅片和穿插于所述散熱翅片之間的連通管,所述散熱翅片限定出的風道與所述蒸發器的風道連通;或者,所述液冷冷凝器包括冷凝板和設于所述冷凝板內的冷凝通道,所述冷凝通道與所述液冷板的通道連通;所述蒸發器的基板與所述冷凝板貼合且相連。
10、根據本技術的儲物設備,通過上述液冷冷凝器為翅片結構的結構設計,使得進入送風風道的氣流盡可能地先經過制冷系統的蒸發器,最大限度地優化了風冷散熱的冷卻效果,同時整體結構簡潔,功能分區明確,實現了小型化以及輕量化設計。
11、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液冷冷凝器與所述制冷系統的蒸發器之間設有導熱填料。
12、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液冷板安裝于所述速凍間室的底部。
13、根據本技術的儲物設備,通過上述液冷板安裝于速凍間室的底部的結構設計,使得食材放置后可以直接與熱管蒸發器進行熱量的傳遞,無需通過空氣中間過渡換熱,從而提高傳輸熱量的效率。
14、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液冷冷凝器布置于所述速凍間室的背部。
15、根據本技術的儲物設備,在液冷冷凝器布置于速凍間室的背部的情況下,此時散熱風道隱藏于儲物設備的背部,只增加儲物設備的縱深,相比于影響儲物設備的寬度,更加利于空間布局,且儲物設備在空間布置時背部通常處于半封閉式空間,可能發生碰撞的幾率大大減少,從而提升液冷冷凝器的可靠性,同時也使得儲物設備的整體外貌更加美觀。
16、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制冷系統的蒸發器布置于所述液冷冷凝器背離所述速凍間室的一側。
17、根據本技術的儲物設備,通過上述制冷系統的蒸發器與液冷冷凝器的空間位置設計,進一步增加先進入制冷系統的蒸發器的氣流,優化了風冷散熱的冷卻效果,同時避免交錯布管,整體結構更加簡潔。
18、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速凍間室具有出風口和回風口,所述出風口和回風口與所述制冷倉連通。
19、根據本技術的儲物設備,通過上述出風口、回風口的設置,實現了液冷系統結合風冷機組共同為速凍間室提供冷量,提高速凍間室內空氣流通效果,增大食材表面與空氣的對流作用,最大程度地縮短食材速凍所需的時間,延長食材的保存時長。
20、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箱體內膽還設有冷藏間室和冷凍間室,所述速凍間室、所述冷藏間室和所述冷凍間室分隔設置,所述速凍間室布置于所述冷藏間室和所述冷凍間室之間,所述箱體內膽限定出送風風道和回風風道,所述送風風道和回風風道均與所述冷藏間室和所述冷凍間室連通。
21、根據本技術的儲物設備,通過上述冷藏間室和冷凍間室的設置,配合速凍間室、冷藏間室和冷凍間室的空間位置設計,使得制冷系統的冷量合理地分配至速凍間室、冷藏間室和冷凍間室以滿足不同間室的不同溫度要求,從而有效提高儲物設備穩定性以及性能表現。
22、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門體包括分隔設置的第一門體、第二門體和第三門體,所述第一門體、所述第二門體和所述第三門體分別依次封堵所述冷藏間室、所述速凍間室和所述冷凍間室。
23、根據本技術的儲物設備,通過上述第一門體、第二門體和第三門體的設置,實現了冷藏間室、速凍間室和冷凍間室獨立開關門,防止冷藏間室、速凍間室和冷凍間室相互之間形成干涉,增強了冷藏間室、速凍間室和冷凍間室的密封性,使得儲物設備各個間室的溫度控制更加精確。
24、第二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速凍系統,該速凍系統包括:
25、制冷系統的蒸發器;
26、液冷板、液冷冷凝器和水泵,所述液冷冷凝器、所述水泵與所述液冷板首尾相連,用于流通換熱介質,所述液冷冷凝器用于與所述蒸發器換熱;
27、速凍間室,所述液冷板安裝于所述速凍間室。
28、根據本技術的速凍系統,通過上述液冷板、液冷冷凝器、水泵的設置,配合液冷冷凝器與制冷系統的蒸發器進行換熱的結構設計,實現了液冷系統的引入,對現有系統改造較少的同時,提高冰箱內局部食材的快速冷凍效果,無需使用大量的速凍液,有利于成本控制,并且提升了整機可靠性。
29、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液冷冷凝器包括散熱翅片和穿插于所述散熱翅片之間的連通管,所述散熱翅片限定出的風道與所述蒸發器的風道連通;或者,所述液冷冷凝器包括冷凝板和設于所述冷凝板內的冷凝通道,所述冷凝通道與所述液冷板的通道連通;所述蒸發器的基板與所述冷凝板貼合且相連。
30、根據本技術的速凍系統,通過上述液冷冷凝器為翅片結構的結構設計,使得進入送風風道的氣流盡可能地先經過制冷系統的蒸發器,最大限度地優化了風冷散熱的冷卻效果,同時整體結構簡潔,功能分區明確,實現了小型化以及輕量化設計。
31、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液冷板安裝于所述速凍間室的底部。
32、根據本技術的速凍系統,通過上述液冷板安裝于速凍間室的底部的結構設計,使得食材放置后可以直接與熱管蒸發器進行熱量的傳遞,無需通過空氣中間過渡換熱,從而提高傳輸熱量的效率。
33、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液冷冷凝器布置于所述速凍間室的背部。
34、根據本技術的速凍系統,在液冷冷凝器布置于速凍間室的背部的情況下,此時散熱風道隱藏于儲物設備的背部,只增加儲物設備的縱深,相比于影響儲物設備的寬度,更加利于空間布局,且儲物設備在空間布置時背部通常處于半封閉式空間,可能發生碰撞的幾率大大減少,從而提升液冷冷凝器的可靠性,同時也使得儲物設備的整體外貌更加美觀。
35、本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技術的實踐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