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廢氣處理,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廢氣處理設備降溫的管路結構。
背景技術:
1、廢氣處理設備(scrubber)在運行時,需要對整個設備進行降溫,將冷卻液,例如循環水(circulatedwater),傳送到管道內部,再通過一噴嘴對廢氣處理設備進行噴淋降溫。
2、現有的管路連接結構,請參閱圖1,圖1為現有技術中對廢氣處理設備進行降溫的管路連接結構,其中,第二管道10的外螺紋根部易產生疲勞,在機臺作業過程中會導致漏水,嚴重時會產生斷裂現象。
3、因此,目前亟需提出一種新的用于廢氣處理設備降溫的管路結構,以避免廢氣處理設備機臺作業過程中產生冷卻液管路漏水甚至斷裂的現象。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廢氣處理設備降溫的管路結構,避免廢氣處理設備機臺作業過程中產生冷卻液管路漏水甚至斷裂的現象。
2、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3、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廢氣處理設備降溫的管路結構,包括:第一進水模塊,所述第一進水模塊用于接收并傳輸冷卻液;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設置在所述第一進水模塊的下游,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進水模塊傳輸的所述冷卻液,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設置有外螺紋,通過所述外螺紋旋入所述第一進水模塊實現緊固連接;噴嘴,所述噴嘴設置在所述第一管道的下游,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管道傳輸的所述冷卻液并噴淋;其中,所述外螺紋的根部與所述第一管道的外表面平滑過渡。
4、可選地,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外螺紋的螺紋根部與所述第一管道外表面平滑過渡形成一過渡段,所述過渡段的母線與所述外螺紋母線夾角為鈍角。
5、可選地,所述過渡段的母線與所述外螺紋母線的夾角為156°~157°。
6、可選地,所述第一進水模塊包括:手閥,所述手閥上設置有進水口,所述進水口用于接收所述冷卻液,所述手閥能夠調節所述冷卻液的流量大小;不銹鋼管道,所述不銹鋼管道設置在所述手閥的下游,用于傳輸所述冷卻液;盲板開孔法蘭,所述盲板開孔法蘭設置在所述不銹鋼管道的下游,用于連接所述不銹鋼管道與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盲板開孔法蘭上設置有第二螺紋孔,所述外螺紋能夠旋入所述第二螺紋孔實現緊固連接。
7、可選地,所述第一進水模塊還包括:不銹鋼直角接頭,設置在所述盲板開孔法蘭的上游,用于改變所述冷卻液的傳輸方向。
8、可選地,所述手閥與所述不銹鋼管之間通過卡套介質組連接。
9、可選地,所述第一管道包括聚四氟乙烯管。
10、可選地,所述噴嘴包括螺旋噴嘴。
11、可選地,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一螺紋孔,所述噴嘴能夠旋入所述第一螺紋孔實現緊固連接。
12、第二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廢氣處理設備,包括上文所述的用于廢氣處理設備降溫的管路結構。
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廢氣處理設備降溫的管路結構,包括第一進水模塊、第一管道以及噴嘴,第一進水模塊用于接收并傳輸冷卻液至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用于傳輸冷卻液至噴嘴,噴嘴用于接收冷卻液并噴淋冷卻液以降溫廢氣處理設備,其中,第一管道的一端設置有外螺紋,用于旋入第一進水模塊實現緊固連接,且外螺紋的根部與第一管道的外表面平滑過渡,減小了外螺紋根部的應力集中,提高了承載能力,同時減少了磨損風險,提高了第一管道的疲勞壽命和可靠性,避免了第一管道的外螺紋處疲勞或裂紋的產生,從而避免了廢氣處理設備機臺作業過程中產生冷卻液管路漏水甚至斷裂的現象。
1.一種用于廢氣處理設備降溫的管路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廢氣處理設備降溫的管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外螺紋的螺紋根部與所述第一管道外表面平滑過渡形成一過渡段,所述過渡段的母線與所述外螺紋母線夾角為鈍角。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廢氣處理設備降溫的管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段的母線與所述外螺紋母線的夾角為156°~157°。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廢氣處理設備降溫的管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進水模塊包括: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廢氣處理設備降溫的管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進水模塊還包括: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廢氣處理設備降溫的管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閥與所述不銹鋼管之間通過卡套介質組連接。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廢氣處理設備降溫的管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包括聚四氟乙烯管。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廢氣處理設備降溫的管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嘴包括螺旋噴嘴。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廢氣處理設備降溫的管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一螺紋孔,所述噴嘴能夠旋入所述第一螺紋孔實現緊固連接。
10.一種廢氣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廢氣處理設備降溫的管路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