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實施例涉及制冷,尤其涉及一種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1、冰箱是保持恒定低溫的一種制冷設備,能夠使食物或其他物品保持恒定的低溫狀態。冰箱在長時間存放食物過程中,食物會產生多種氣味,這些氣味混雜時容易產生異味,影響冰箱儲物空間的空氣環境。因此,越來越多的冰箱中搭載凈化裝置進行除味。
2、在相關技術中,冰箱中搭載離子發生器,利用離子發生器的對置電極放電,產生等離子體,具有去除附著菌和去除異味的功能。
3、但是,現有的離子發生器產生的離子容易出現靜電集塵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冰箱及其控制方法,在保證除菌和凈味效果的同時,降低靜電集塵的出現。
2、第一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冰箱,其包括:
3、箱體,構造形成具有取放口的冷藏間室;
4、門體,與所述箱體鉸接,以打開或者關閉所述取放口;
5、制冷系統,設置于所述箱體內,用于降低所述冷藏間室的空氣溫度;
6、制冷風機,安裝于所述箱體;所述制冷風機被構造為將經過所述制冷系統的蒸發器的冷風吹入所述冷藏間室;
7、離子發生器,安裝于所述箱體;所述離子發生器包括:
8、至少一組對置電極組,所述對置電極組包括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相對設置;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共同用于電離空氣以產生等離子體;
9、第三電極,用于產生空氣負離子;所述第三電極位于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之間的區域之外;
10、驅動電路板,分別與所述第一電極、所述第二電極以及所述第三電極電性連接;
11、控制裝置,分別與所述制冷風機、所述驅動電路板電性連接,所述控制裝置被配置為:
12、在所述制冷風機運行時,控制所述驅動電路板按照第一除菌模式運行;其中,所述第一除菌模式為控制所述驅動電路板為所述第三電極間歇式供電。
13、本技術實施例的離子發生器通過設置對置電極組產生等離子體,不僅可以起到對冷藏間室的作用,等離子體還可以分解異味分子,起到凈化的作用。通過在對置電極組的區域外設置第三電極,用于產生空氣負離子,空氣負離子吸附冷藏間室的浮游菌,起到去除浮游菌的作用。本技術實施例的離子發生器既可以產生等離子體,還可以產生空氣負離子,兩者互補,提高對冷藏間室的除菌和凈味效果。
14、本技術實施例的第三電極間歇式產生空氣負離子,既可以及時有效的對冷藏間室內的浮游菌進行吸附和沉降,起到除菌的作用;還可以避免過度產生空氣負離子,由于靜電集塵導致冰箱表面出現黑色區域,影響冰箱的使用。又可以降低冰箱的功耗,節約能源。間歇式為第三電極供電還有助于延長第三電極的使用壽命。
15、在本技術實施例中,在制冷風機運行時,冷風經由送風風道和送風口進入冷藏間室。此時,第三電極被間歇式供電而產生空氣負離子,空氣負離子隨著冷風快速進入冷藏間室,提高空氣負離子在送風風道內的停留時間,降低在風道結構靜電集塵出現的概率;隨著冷風在冷藏間室內的流動,空氣負離子在冷藏間室擴散,有助于對整個冷藏間室進行靜電吸附和除菌,提高除菌效果。
16、本技術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控制裝置還被配置為:
17、在所述制冷風機運行時,控制所述驅動電路板按照第二除菌模式運行;其中,所述第二除菌模式為控制所述驅動電路板為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間歇式供電;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之間的電壓值為第一電壓值。
18、在制冷風機運行時,第一除菌模式和第二除菌模式同時運行,以提高除菌效果。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間歇式供電,使得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間歇式產生等離子體,既可以使得等離子體快速進入冷藏間室,對冷藏間室進行,還有助于延長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的使用壽命;又可以避免過度產生等離子體,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費。
19、本技術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控制裝置還被配置為:
20、在所述制冷風機關閉且所述門體關閉時,控制所述驅動電路板按照第二除菌模式運行;其中,所述第二除菌模式為控制所述驅動電路板為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間歇式供電;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之間的電壓值為第一電壓值。
21、在第一除菌模式結束后,第二除菌模式運行。如此,第一除菌模式產生的空氣負離子能夠對空氣浮游菌進行靜電吸附和沉降,在除菌的同時,至少部分浮游菌沉降;第二除菌模式在第一除菌模式后運行,還可以對空氣負離子沉降的顆粒、細菌等進行,有助于更進一步提高除菌效果。
22、本技術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除菌模式為控制所述驅動電路板為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按照預設的第一占空比間歇式供電,運行第一預設個數的周期;
23、所述第一占空比為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的供電時長與第一周期時長的比值,所述第一周期時長為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的供電時長和斷電時長之和。
24、在本技術實施例中,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間歇式運行,間歇式產生等離子體,對冷藏間室進行除菌。并在運行第一預設個數的周期后,關閉第二除菌模式,既可以對冷藏間室進行除菌,還可以降低冰箱的功耗,節省電能。
25、本技術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對置電極組設置有多個;所述控制裝置還被配置為:
26、在所述門體關閉時,控制所述驅動電路板按照凈味模式運行;其中,所述凈味模式包括控制所述驅動電路板為其中至少一個所述對置電極組的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間歇式供電;其中,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之間的電壓值為第二電壓值,所述第二電壓值小于所述第一電壓值。
27、在本技術實施例中,控制裝置被配置為控制驅動電路板為其中至少一個對置電極組執行凈味模式,使得離子發生器同時運行除菌模式,有助于提高冰箱的除菌和凈味效果。
28、本技術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控制裝置還被配置為:
29、在第單數個運行周期內,控制所述驅動電路板按照所述第一除菌模式和/或所述第二除菌模式運行;
30、在第偶數個所述運行周期內且所述門體關閉時,控制所述驅動電路板按照凈味模式運行;其中,所述凈味模式包括控制所述驅動電路板為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間歇式供電;其中,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之間的電壓值為第二電壓值,所述第二電壓值小于所述第一電壓值;
31、其中,所述運行周期包括第一時段和第二時段,所述第一時段為所述制冷風機運行的時段,所述第二時段為所述制冷風機關閉的時段。
32、在本技術實施例中,離子發生器的除菌模式(包括第一除菌模式和第二除菌模式)與凈化模式交替進行,如此可以保證空氣負離子和等離子體持續作用于冷藏間室表面和空氣,利于提供持續的除菌和凈味效果。而且,交替運行的方式可以降低離子發生器的運行負荷,有助于延長離子發生器的使用壽命。
33、本技術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凈味模式包括控制所述驅動電路板為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按照預設的第二占空比間歇式供電,運行第二預設個數的周期;
34、所述第二占空比為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的供電時長與第二周期時長的比值,所述第二周期時長為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的供電時長和斷電時長之和。
35、在本技術實施例中,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間歇式運行,間歇式產生等離子體,對冷藏間室進行凈味。并在運行第二預設個數的周期后,關閉凈味模式,既可以對冷藏間室進行凈味,還可以降低冰箱的功耗,節省電能。
36、本技術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冰箱還包括風道結構,所述風道結構構造形成回風口和回風風道,所述回風風道通過所述回風口與所述冷藏間室連通;
37、所述回風風道靠近所述回風口的一端設置有光源和光強傳感器,所述光源與所述光強傳感器分別位于所述回風風道垂直于延伸方向的兩側;所述光源為所述回風風道提供光線;所述光強傳感器用于檢測所述回風風道的光強值;
38、所述控制裝置分別與所述光源和所述光強傳感器電性連接,所述控制裝置還被配置為:
39、在所述制冷風機關閉時,控制所述光源開啟;
40、通過所述光強傳感器獲取所述回風風道的光強值;
41、在所述光強值滿足設定條件時,控制所述驅動電路板按照所述第一除菌模式運行;
42、其中,所述設定條件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種:
43、所述光強值小于預設的光強閾值;每隔預設的監測時長連續獲取預設次數的所述光強值,所述預設次數的光強值呈下降趨勢。
44、本技術實施例中,通過在回風風道靠近回風口的一端設置光源和光強傳感器,確定回風風道的光強值,進而判斷在制冷風機關閉時冷藏間室的空氣潔凈度,進而判斷冷藏間室的浮游菌。在光強值小于預設的光強閾值,和/或,多次檢測的光強值呈下降趨勢時,控制驅動電路板按照第一除菌模式運行,及時進行除菌。
45、本技術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控制裝置被配置為:
46、在所述制冷風機運行時,若所述門體打開,則控制所述驅動電路板暫停所述第一除菌模式;
47、并在所述門體關閉且所述門體的關閉時長達到預設的第一時長時,則控制所述驅動電路板繼續按照所述第一除菌模式運行,直至所述制冷風機關閉。
48、如此,在門體打開時,冷藏間室與大氣環境中空氣連通,暫停第一除菌模式可以避免空氣負離子的浪費。由于門體打開時,制冷風機關閉,暫停第一除菌模式,也可以避免空氣負離子在送風風道內停留過長時間而容易出現靜電集塵。
49、在門體關閉時,冷藏間室內的空氣不穩定,立即啟動第一除菌模式,除菌效果有限。為此,在門體關閉后且達到預設的第一時長,冷藏間室內的空氣環境穩定,此時繼續按照第一除菌模式運行,對冷藏間室進行除菌。
50、本技術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離子發生器還包括外殼構件,所述外殼構件構造形成容置腔和連通口,所述容置腔通過所述連通口與所述冷藏間室連通;
51、所述對置電極和所述驅動電路板均安裝于所述容置腔內;
52、所述外殼構件背離所述容置腔的外表面構造形成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形成貫通結構;
53、所述第三電極的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內,且所述第三電極通過所述貫通結構外露于所述外殼構件。
54、本技術實施例通過在外殼構件的外側形成凹陷部,以容置第三電極外露的部分,且第三電極的另一端不凸出于外殼構件的外表面,避免第三電極外露的部分被碰撞而損壞,起到保護第三電極外露部分的作用。凹陷部設置的貫通結構,用于固定第三電極,保證第三電極位置穩定。
55、第二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冰箱的控制方法,所述冰箱包括:
56、箱體,構造形成具有取放口的冷藏間室;
57、門體,與所述箱體鉸接,以打開或者關閉所述取放口;
58、制冷系統,設置于所述箱體內,用于降低所述冷藏間室的空氣溫度;
59、制冷風機,安裝于所述箱體;所述制冷風機被構造為將經過所述制冷系統的蒸發器的冷風吹入所述冷藏間室;
60、離子發生器,安裝于所述箱體;所述離子發生器包括:
61、至少一組對置電極組,所述對置電極組包括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相對設置;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共同用于電離空氣以產生等離子體;
62、第三電極,用于產生空氣負離子;所述第三電極位于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之間的區域之外;
63、驅動電路板,分別與所述第一電極、所述第二電極以及所述第三電極電性連接;
64、控制裝置,分別與所述制冷風機、所述驅動電路板電性連接;
65、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66、在所述制冷風機運行時,控制所述驅動電路板按照第一除菌模式運行;其中,所述第一除菌模式為控制所述驅動電路板為所述第三電極間歇式供電。
67、本技術實施例的離子發生器通過設置對置電極組產生等離子體,不僅可以起到對冷藏間室的作用,等離子體還可以分解異味分子,起到凈化的作用。通過在對置電極組的區域外設置第三電極,用于產生空氣負離子,空氣負離子吸附冷藏間室的浮游菌,起到去除浮游菌的作用。本技術實施例的離子發生器既可以產生等離子體,還可以產生空氣負離子,兩者互補,提高對冷藏間室的除菌和凈味效果。
68、本技術實施例的第三電極間歇式產生空氣負離子,既可以及時有效的對冷藏間室內的浮游菌進行吸附和沉降,起到除菌的作用;還可以避免過度產生空氣負離子,由于靜電集塵導致冰箱表面出現黑色區域,影響冰箱的使用。又可以降低冰箱的功耗,節約能源。間歇式為第三電極供電還有助于延長第三電極的使用壽命。
69、在本技術實施例中,在制冷風機運行時,冷風經由送風風道和送風口進入冷藏間室。此時,第三電極被間歇式供電而產生空氣負離子,空氣負離子隨著冷風快速進入冷藏間室,提高空氣負離子在送風風道內的停留時間,降低在風道結構靜電集塵出現的概率;隨著冷風在冷藏間室內的流動,空氣負離子在冷藏間室擴散,有助于對整個冷藏間室進行靜電吸附和除菌,提高除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