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污水處理,特別涉及一種污水處理用污垢清除裝置。
背景技術:
1、污水處理是用各種方法將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分離出來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的過程,被廣泛應用于建筑、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對污水處理時,由于污水長期與污水池內壁接觸,長期如此污水池的內壁上容易殘留污垢,需要對其進行清除;現有的污水處理用污垢清除裝置在使用時存在一定的弊端,在對污垢進行清除時,需要手動將污水池內壁上的污垢刮除,采用水沖洗后再排出,操作繁瑣,且清洗污水池的廢水內殘留有大量雜質,直接排放則造成水資源的浪費,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污水處理用污垢清除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設置清除機構對污水池的內壁進行清理,通過排污機構對清理污水池的廢水和過濾后的污物進行處理,從而確保污水池的潔凈度,以免對污水池處理的污水造成二次污染,提高污水池污水處理的效果。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污水處理用污垢清除裝置,包括污水池,所述污水池內設有清除結構和排污結構,
3、所述污水池包括進水口、池身、進藥口、第一排水口、第一擋板和嵌設槽,所述池身的頂部設有進水口和進藥口,所述池身靠近底部設有第一排水口;
4、所述清除結構包括螺旋桿、刮板和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下表面固定安裝有螺旋桿,所述螺旋桿的下端連接有刮板,所述刮板可沿著所述螺旋桿上下移動;
5、所述排污結構包括外框、第二擋板、過濾網和活性炭吸附層,所述外框的前表面嵌設安裝有第二擋板,所述外框的內部設有活性炭吸附層,所述活性炭吸附層的上方設有過濾網。
6、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螺旋桿的下端還設有攪拌槳。
7、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攪拌槳位于所述連接桿的下方。
8、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刮板通過連接桿設于所述螺旋桿的下端,所述連接桿可沿著所述螺旋桿上下移動。
9、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連接桿通過其開設的嵌設孔與所述螺旋桿進行螺紋連接。
10、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池身的前表面位于靠近下方位置開設有嵌設槽,所述嵌設槽的內部鉸接有第一擋板。
11、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所述刮板與池身的內壁接觸。
12、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排污結構還包括第二排水口,所述進水口的一側表面位于靠近下方位置嵌設安裝有第二排水口。
1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裝置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14、1、通過設置的清除結構和排污結構可對污水池進行定期清理,從而確保污水池的潔凈度,以免對污水池處理的污水造成二次污染,提高污水池污水處理的效果。
15、2、清除機構通過驅動電機在連接桿的作用下帶動刮板上下移動可對污水池的內壁進行摩擦清理,當驅動電機帶動螺旋桿轉動時,能夠帶動攪拌槳旋轉以使清理污水池的水與污水池的表面充分地接觸,并使加入污水池內的藥液與污水池內的水充分地接觸以提高污水處理效果;
16、3、排污結構通過過濾網對污水內的雜質進行過濾,再通過活性炭吸附層進行異味吸附等處理,過濾后的污水由第二排水口排出,過濾后的雜質由第二擋板排出。
1.一種污水處理用污垢清除裝置,包括污水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2)內設有清除結構(1)和排污結構(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用污垢清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桿(101)的下端還設有攪拌槳(107)。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用污垢清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103)通過連接桿(102)設于所述螺旋桿(101)的下端,所述連接桿(102)可沿著所述螺旋桿(101)上下移動。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用污垢清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槳(107)位于所述連接桿(102)的下方。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用污垢清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102)通過其開設的嵌設孔(105)與所述螺旋桿(101)進行螺紋連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用污垢清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身(202)的前表面位于靠近下方位置開設有嵌設槽(206),所述嵌設槽(206)的內部鉸接有第一擋板(205)。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用污垢清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103)與池身(202)的內壁接觸。
8.如權利要求1-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用污垢清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結構(3)還包括第二排水口(305),所述進水口(201)的一側表面位于靠近下方位置嵌設安裝有第二排水口(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