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仲鎢酸銨生產系統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仲鎢酸銨生產高效循環強酸回收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仲鎢酸銨(APT)是生產鎢粉、鎢絲、鎢基合金和所有鎢材的重要中間化合物,也是我國的大宗出口商品。生產仲鎢酸銨的其中一個步驟就是鎢酸分解,目前的鎢酸分解槽大多數采用的是敞口式結構,導致分解過程中廢氣從高空排出,污染環境。而且仲鎢酸銨生產過程中鎢酸分解槽產生的強酸廢液不能正常處理,造成二次污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種仲鎢酸銨生產高效循環強酸回收處理系統,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仲鎢酸銨生產高效循環強酸回收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解槽體、噴淋塔、強酸性廢液處理系統,所述分解槽體的頂部設置為密封頂部,所述密封頂部和分解槽體底部的反應槽之間空間形成廢氣停留腔,所述廢氣停留腔內由下至上依次間隔交錯設置有若干擾流板,所述擾流板的表面涂覆有廢氣催化劑,在所述廢氣停留腔內設置有溫度檢測器、壓力檢測器,所述分解槽體外設置與所述溫度檢測器、壓力檢測器連接的控制裝置,所述密封頂部上設置有一與所述廢氣停留腔連通且與所述噴淋塔下部的廢氣進口連通的排氣管,所述排氣管上設置有與所述控制裝置連接的控制閥門;所述噴淋塔的上部設置有出氣口,所述噴淋塔的內腔頂部設置有霧狀噴淋頭,所述噴淋塔的底部設置有出液口,在所述噴淋塔的底部由下至上依次間隔交錯設置有若干擾流斜板,每一擾流斜板的表面涂覆有廢氣催化劑,由所述霧狀噴淋頭噴淋出來的霧狀噴淋液的pH為12~14,所述霧狀噴淋液的氫氧化鈉與水的配比是1:15~20,所述強酸性廢液處理系統包括酸性廢液收集槽,所述酸性廢液收集槽的強酸廢液進液口與所述分解槽體的強酸廢液排放口通過管道連接,所述酸性廢液收集槽的出液口與離子交換柱的進料口連接,所述離子交換柱的出料口與反應釜的進料口連接,所述反應釜的內壁由內至外依次襯有耐腐蝕石墨層和PP層,所述反應釜內設置有攪拌裝置和加熱裝置,所述反應釜下游位置還設置有過濾裝置,所述過濾裝置過濾后排出過磷酸鈣,所述反應釜在工作時內部保持50℃~70℃的攪拌溫度。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術方案,本發明將分解槽體的頂部設置為密封頂部,將反應產生的廢氣實行集中回收排放,而且根據壓力和溫度實現全自動操作,安全可靠。另外還通過噴淋塔對廢氣進行處理,使得由經過噴淋塔的廢氣為中性,防止造成酸性廢氣污染。而且,本發明還能將分解槽體產生的強酸廢液進行處理,形成過磷酸鈣,方便回收利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參見圖1所示的仲鎢酸銨生產高效循環強酸回收處理系統,包括分解槽體100、噴淋塔200和強酸性廢液處理系統,分解槽體100的頂部設置為密封頂部110,密封頂部110和分解槽體100底部的反應槽120之間空間形成廢氣停留腔130,廢氣停留腔130內由下至上依次間隔交錯設置有若干擾流板190,擾流板190的表面涂覆有廢氣催化劑,當廢氣在廢氣停留腔130停留時,先與擾流板131上的廢氣催化劑反應中和,降低廢氣排出時的酸性。在廢氣停留腔130內設置有溫度檢測器140、壓力檢測器150,分解槽體100外設置與溫度檢測器140、壓力檢測器150連接的控制裝置160。密封頂部110上設置有一與廢氣停留腔130連通且與噴淋塔200下部的廢氣進口210連通的排氣管170,排氣管170上設置有與控制裝置160連接的控制閥門180。
噴淋塔200的上部設置有出氣口220,噴淋塔200的內腔頂部設置有霧狀噴淋頭230,噴淋塔200的底部設置有出液口240,在噴淋塔200的底部由下至上依次間隔交錯設置有若干擾流斜板250,每一擾流斜板250的表面涂覆有廢氣催化劑,由霧狀噴淋頭230噴淋出來的霧狀噴淋液231的pH為12~14,霧狀噴淋液231的氫氧化鈉與水的配比是1:15~20。
強酸性廢液處理系統包括酸性廢液收集槽300,酸性廢液收集槽300的強酸廢液進液口310與分解槽體100的強酸廢液排放口101通過管道102連接,酸性廢液收集槽300的出液口320與離子交換柱400的進料口410連接,離子交換柱400的出料口420與反應釜500的進料口510連接,反應釜500的內壁由內至外依次襯有耐腐蝕石墨層和PP層,反應釜500內設置有攪拌裝置600和加熱裝置700。反應釜500下游位置還設置有過濾裝置800,過濾裝置800過濾后排出過磷酸鈣,反應釜500在工作時內部保持50℃~70℃的攪拌溫度。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反應槽120反應產生的廢氣上升后在廢氣停留腔130內滯留,等到溫度檢測器140、壓力檢測器150檢測到廢氣停留腔130內的氣壓和溫度達到預定的參數后,控制裝置160控制控制閥門180打開,使得廢氣停留腔130內的廢氣從排氣管170中集中排出至噴淋塔200中,在經過擾流斜板250時先與擾流斜板250表面的廢氣催化劑反應中和,接著再與由霧狀噴淋頭230噴淋出來的pH為12~14的霧狀噴淋液231反應,經過本發明排出的廢氣為中性,防止造成酸性廢氣污染。而且,分解槽體100產生的強酸廢液通過強酸性廢液處理系統進行處理,形成過磷酸鈣,方便回收利用。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