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配件生產研究領域中的一種噴涂治具,特別是一種前三角涂裝遮蔽罩具。
背景技術:
前三角外飾板的本體通過注塑成型,然后涂裝,涂裝為分色涂裝,部分區域需要遮蔽。分色涂裝指涂裝品上只有局部要求涂裝,非涂裝區域要保留素材原狀態。具體的來說,前三角外飾板的中間區域為高光黑涂裝,前三角外飾板的外周與門水切配搭,需要保留皮紋啞光狀態。類似前三角外飾板這類分色產品大多采用高溫膠帶遮蔽非涂裝區域的方式實現,而高溫膠帶遮蔽技術的缺點,1.高溫膠帶遮蔽的形狀復雜,需要設備對高溫膠帶進行專門沖切,設備成本高;2. 高溫膠帶貼合在前三角外飾板采用人工作業,對定位要求高,遮蔽效率低;3. 前三角外飾板上遮蔽部分的邊緣會因為膠帶烘烤起皺而造成油漆飛濺到非涂裝區域,造成不良。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前三角涂裝遮蔽罩具。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是:前三角涂裝遮蔽罩具,包括將前三角外飾板非涂裝區遮蔽的遮蔽罩具本體,所述遮蔽罩具本體中部設有一個橫截面呈三角形狀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三邊分別安裝有一條內遮板,每條所述內遮板的末端布置有定位條,所述定位條嵌在前三角外飾板非涂裝區和前三角外飾板涂裝區之間的分界槽內。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三條所述內遮板通過首尾依次連接形成內遮板整體。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遮蔽罩具本體外側布置有三條將前三角外飾板外邊緣遮擋的外遮板,所述外遮板依次首尾相鄰后與內遮板整體之間圍成一個容置前三角外飾板非涂裝區的腔體。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其中一條所述外遮板的下端向外延伸后折彎成L形擋板。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遮蔽罩具本體的下端面布置有兩根三角形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末端為平面。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定位條的厚度為0.8mm。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遮蔽罩具本體安裝在前三角外飾板上后,遮蔽罩具本體的下端面和前三角外飾板非涂裝區之間相隔0.15~0.3mm的間隙。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遮蔽罩具本體安裝在前三角外飾板上后,所述遮蔽罩具本體的下端面和前三角外飾板非涂裝區之間相隔0.2mm的間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定位條嵌在前三角外飾板非涂裝區和前三角外飾板涂裝區之間的分界槽內后,通過三角形的通孔裸露前三角外飾板涂裝區,遮蔽罩具本體將前三角外飾板非涂裝區遮蔽后,作業員并對前三角外飾板涂裝區進行噴涂,防止油漆在噴涂和烘烤過程中飛濺到前三角外飾條非涂裝區上,遮蔽罩具本體裝拆快捷,提高作業效率。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前三角外飾板的分色噴涂中。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說明。顯然,所描述的附圖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設計方案和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個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工作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A-A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3中B-B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定位柱工作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聯接/連接關系,并非單指構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據具體實施情況,通過添加或減少聯接輔件,來組成更優的聯接結構。
參照圖1~圖6,前三角涂裝遮蔽罩具,包括將前三角外飾板非涂裝區遮蔽的遮蔽罩具本體1,所述遮蔽罩具本體1中部設有一個橫截面呈三角形狀的通孔5,所述通孔5的三邊分別安裝有一條內遮板2,每條所述內遮板2的末端布置有定位條3,三條定位條3依次首尾連接后形成定位整體,所述定位條3嵌在前三角外飾板非涂裝區和前三角外飾板涂裝區之間的分界槽8內。前三角外飾板非涂裝區和前三角外飾板涂裝區均位于前三角外飾板的上端面。
通過定位條3嵌在前三角外飾板非涂裝區和前三角外飾板涂裝區之間的分界槽8內后,通過三角形的通孔5裸露前三角外飾板涂裝區,遮蔽罩具本體1將前三角外飾板非涂裝區遮蔽后,作業員并對前三角外飾板涂裝區進行噴涂,防止油漆在噴涂和烘烤過程中飛濺到前三角外飾條非涂裝區上,遮蔽罩具本體1裝拆快捷,提高作業效率。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三條所述內遮板2通過首尾依次連接形成內遮板整體,通過內遮板整體和定位條3將前三角外飾板非涂裝區保護在遮蔽罩具本體1內,防止油漆在噴涂和烘烤過程中飛濺到前三角外飾條非涂裝區上。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遮蔽罩具本體1外側布置有三條將前三角外飾板外邊緣遮擋的外遮板4,所述外遮板4依次首尾相鄰后與內遮板整體之間圍成一個容置前三角外飾板非涂裝區的腔體。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其中一條所述外遮板4的下端向外延伸后折彎成L形擋板6,通過L形擋板6將前三角外飾條中外伸的側邊擋著,防止油漆在噴涂和烘烤過程中飛濺到前三角外飾條中外伸的側邊。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遮蔽罩具本體1的下端面布置有兩根三角形的定位柱7,所述定位柱7的末端為平面。三角形的定位柱7插到前三角外飾條上的卡座孔上后實現遮蔽罩具本體1的定位。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定位條3的厚度為0.8mm。分界槽8的寬度為1.0mm,定位條3嵌在分界槽8后,定位條3的內壁和分界槽8的一側內壁緊貼,定位條3的外壁和分界槽8的另一側內壁之間的間隙為0.2mm。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遮蔽罩具本體1安裝在前三角外飾板上后,遮蔽罩具本體1的下端面和前三角外飾板非涂裝區之間相隔0.15~0.3mm的間隙。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遮蔽罩具本體1安裝在前三角外飾板上后,所述遮蔽罩具本體1的下端面和前三角外飾板非涂裝區之間相隔0.2mm的間隙,,通過遮蔽罩具本體1的下端面和前三角外飾板非涂裝區之間的間隙保證遮蔽罩具定位的穩定,避免遮蔽罩具本體1的下端面刮花前三角外飾板非涂裝區。
以上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明創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