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化工、冶金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均勻進料反應釜。
背景技術:
1、反應釜屬于一種反應容器,用于兩種或者多種組分物質在特定的溫度、壓力、催化劑、酸堿度等條件下發生物料或化學反應。反應釜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橡膠、農藥、染料、醫藥和食品等領域,是用來完成硫化、硝化、氫化、烴化、聚合、縮合等工藝過程必不可少的重要設備。
2、一些特定工藝過程對于生成的產品純度要求很高,反應進行過程中某些原料組分須緩慢且均勻的加入到反應釜工作區間。例如:碳酸鈉與富鋰鹵水中的氯化鋰發生的沉鋰反應過程中,采用正向或反向加料(即在反應過程中不斷的向一種物料中加入另外一種物料),加料過程中如果不采取均勻分散措施即添加點過于集中,就會使得反應生成的碳酸鋰晶體顆粒度過粗過大,導致包裹的鈉和氯等雜質含量超標,碳酸鋰的純度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均勻進料反應釜,滿足一些特定工藝過程對于原料組分向反應釜工作區間緩慢且均勻的添加要求。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3、一種均勻進料反應釜,包括釜體、上封頭及下封頭,所述上封頭上設置有進料管、觀察口及攪拌裝置,所述下封頭上開有出料口;所述攪拌裝置包括固定設置在上封頭上的驅動裝置、與所述驅動裝置的輸出端連接的攪拌軸及設置在攪拌軸底端的攪拌槳,所述釜體內部設置有固定設置在所述攪拌軸上的分液裝置;所述分液裝置包括上方開口的分液槽,所述進料管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分液槽內部;所述分液槽的底部設置有處在所述釜體工作液面之上的分液管及沿反應釜高度方向向下延伸至所述釜體工作液面之下的降液管。
4、由此,部分添加物料在反應釜攪拌裝置提供的離心力作用下通過分液槽上的分液管均勻甩向工作液上方區間,與此同時,部分待添加物料通過分液槽內的降液管進入位于反應釜工作液面下方,同樣在反應釜攪拌裝置提供的離心力作用下這部分物料均勻甩向反應釜工作液下部區間,從而實現了向反應釜不同工作區間段的均勻、緩慢加料過程。
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優化,以下為優化后形成的技術方案:
6、在一種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分液槽的槽底與所述攪拌軸固定連接,所述分液槽呈上方開口的圓柱形。
7、為了使添加物料更均勻,分液管包括兩種不同形狀的形式,在一種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分液管繞所述攪拌軸的軸線均勻分布在所述分液槽的底部;所述分液管包括沿所述分液槽圓周方向均勻設置的折線形的第一分液管和直線形的第二分液管。通過設置折線形的第一分液管和直線形的第二分液管可以使物料被均勻的甩向反應釜的各個區域內。
8、在一種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液管置在所述第二分液管的內側,所述第一分液管及第二分液管的上端伸入所述分液槽內部、下端高于所述釜體的工作液面。
9、為了使工作液面以下的物料分散更均勻,在一種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降液管的上端伸入分液槽內部,下端連接有圓環形的分液環;所述分液環的下方沿所述分液環的周向方向設置有第三分液管。
10、在一種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三分液管的朝向相對于豎直面呈夾角θ;所述分液環的內側和外側均設置有所述第三分液管。通過設置分液環,使降液管內的物料分散速度降低,使物料的混合更均勻。
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均勻進料反應釜通過進料口進入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一次進入工作液面上方的分液槽和工作液面下方的分液環。同時,在攪拌裝置提供的離心力作用下物料從分液槽和分液環內均布的多角度分布管被甩出,從而實現均勻、緩慢進入反應區間,避免物料集中在某一位置大量聚集。本實用新型兼具結構簡單、成本低廉、物料分散效率高、便于現有裝置加裝改造。
1.一種均勻進料反應釜,包括釜體(1)、上封頭及下封頭,所述上封頭上設置有進料管(2)、觀察口(3)及攪拌裝置(4),所述下封頭上開有出料口;所述攪拌裝置(4)包括固定設置在上封頭上的驅動裝置(41)、與所述驅動裝置(41)的輸出端連接的攪拌軸(42)及設置在攪拌軸(42)底端的攪拌槳(43),其特征在于:所述釜體(1)內部設置有固定設置在所述攪拌軸(42)上的分液裝置;所述分液裝置包括上方開口的分液槽(5),所述進料管(2)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分液槽(5)內部;所述分液槽(5)的底部設置有處在所述釜體(1)工作液面之上的分液管(6)及沿反應釜高度方向向下延伸至所述釜體(1)工作液面之下的降液管(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均勻進料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槽(5)的槽底與所述攪拌軸(42)固定連接,所述分液槽(5)呈上方開口的圓柱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均勻進料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管(6)繞所述攪拌軸(42)的軸線均勻分布在所述分液槽(5)的底部;所述分液管(6)包括沿所述分液槽(5)圓周方向均勻設置的折線形的第一分液管(61)和直線形的第二分液管(6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均勻進料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液管(61)設置在所述第二分液管(62)的內側,所述第一分液管(61)及第二分液管(62)的上端伸入所述分液槽(5)內部、下端高于所述釜體(1)的工作液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均勻進料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液管(7)的上端伸入所述分液槽(5)內部,下端連接有圓環形的分液環(8);所述分液環(8)的下方沿所述分液環(8)的周向方向設置有第三分液管(81)。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均勻進料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分液管(81)的朝向相對于豎直面呈夾角θ;所述分液環(8)的內側和外側均設置有所述第三分液管(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