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鋰電池生產加工設備,具體涉及一種涂布裝置。
背景技術:
1、目前在制備復合銅箔時,在前段工序時通常需要對卷材進行涂布工序,即在卷材的正反兩面涂布特制的涂料,使卷材的兩面都附著有涂層,以此改變卷材的表面性質,方便后續的沉銅附著工作。
2、卷材(通常為pp)兩面進行涂布后,需要進行固化,使涂料在卷材表面形成涂層,目前,卷材在放卷時,其表面由于本身的質量問題,或在輥輪的拉力作用下,多少會存在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或瑕疵,如果不及時發現此類表面問題,容易影響后續的涂布效果,導致后續的涂布工序和固化工序完成后,成品的質量卻達不到要求而成為廢品,導致涂布的涂料也被浪費,提升成本;此外,現有技術中通常在涂布工序后設置由烤箱,兩面均涂布完成后的卷材送入烤箱加熱,使卷材的兩面的涂料共同完成固化,但采用上述方式存在有一定的問題,由于卷材的涂布為兩面按順序依次涂布,當卷材的其中一面完成涂布后,在進行另一面的涂布時,由于涂料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已經完成涂布的一面上的涂料由于張力以及輥輪的振動影響,會朝著不同方向匯聚,導致涂料分布不均勻,使最終固化后的涂層厚度不均,影響成品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可以解決的涂布裝置。
2、一種涂布裝置,包括放卷機構和涂布機構,所述放卷機構包括放卷輥和外觀檢測單元,所述放卷輥用于卷材的放卷,所述外觀檢測單元設于所述放卷輥放出卷材的一側,用于對卷材的表面進行檢測,所述涂布機構包括第一涂布輥、第二涂布輥和預烘干裝置,所述第一涂布輥和所述第二涂布輥分別用于對卷材的兩側表面涂布,所述預烘干裝置設置于所述第一涂布輥和所述第二涂布輥之間的卷材的輸送路徑一側。
3、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放卷輥用于對卷材放卷,外觀檢測單元可檢測放出的卷材表面是否平整,以及是否存在有損傷或瑕疵問題,外觀檢測單元可在發現卷材存在表面質量問題時發出警報,提示相關人員進行檢查,有效確保卷材在進行涂布前處于完好狀態,避免浪費涂料;經外觀檢測單元完成檢測后的卷材送至涂布機構,并依次經過第一涂布輥、預烘干裝置和第二涂布輥,第一涂布輥通過滾涂的方式對卷材的一面進行涂布,隨后經過預烘干裝置時,通過預烘干裝置對卷材進行加熱,對卷材表面的涂料進行預烘干處理,使涂料初步固化為厚度均勻且具有一定穩定性的涂層,從而在后續通過第二涂布輥對卷材另一面滾涂時,該面的涂料不會因張力和振動的影響導致分布不均,保證成品涂層整體的均勻。
4、需要說明的是,預烘干裝置處理后的涂層處于半固化狀態,其并未完全固化,卷材在第二涂布輥涂布完成后,送入下一工序的烤箱內進行烘烤,使卷材兩面的涂料完全固化。
5、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涂布輥與卷材的第一面相接觸,所述第二涂布輥與卷材的第二面相接觸,所述預烘干裝置位于卷材的所述第一面一側。
6、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預烘干裝置設于第一涂布輥的后段,并設于靠近卷材的第一面一側,縮小與卷材第一面的距離,確保預烘干裝置的烘干效果,使涂料能夠初步形成均勻的涂層。
7、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涂布輥和所述第二涂布輥之間設有兩個固定輥,通過兩個所述固定輥,使卷材的所述第一面與所述預烘干裝置正對。
8、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兩個固定輥分別位于預烘干裝置一側的兩邊,通過兩個固定輥的調整,使位于兩個固定輥之間的卷材與預烘干裝置正對,確保卷材的第一面與預烘干裝置平行,使卷材受熱均勻。
9、進一步地,所述涂布機構還包括牽引組件,所述牽引組件包括牽引輥和牽引驅動件,所述牽引驅動件與所述牽引輥的一端連接。
10、在上述技術方案中,牽引驅動件可驅動牽引輥旋轉,牽引輥用于為卷材提供牽引力,從而帶動卷材更加平穩地移動。
11、進一步地,所述牽引輥一側設有壓輥,所述壓輥與所述牽引輥相切設置,卷材從所述牽引輥和所述壓輥的相切處穿過。
12、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卷材從牽引輥和壓輥的相切處穿過,通過壓輥可增加對牽引輥上卷材的壓力,減少卷材的打滑現象,確保卷材在輸送過程中不會滑動或偏離軌道。
13、進一步地,所述放卷機構包括除靜電組件,所述除靜電組件設于所述外觀檢測單元的后段,所述除靜電組件包括至少兩個除靜電輥筒,所述除靜電輥筒交錯分布于卷材的兩側,并與卷材表面相接觸。
14、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除靜電輥筒交錯分布于卷材的兩側,通過與卷材表面接觸傳導電荷的方式,帶走卷材兩側表面上的靜電電荷,避免卷材吸附空氣中的雜質,此外,靜電會影響涂布過程中膠水或涂料分布的均勻性,導致涂布不均勻,出現斑點或漏涂現象,通過除靜電組件可有效減少此類問題的發生。
15、進一步地,所述放卷機構包括放卷底座和放卷支架,所述放卷支架滑動設于所述放卷底座上,所述放卷輥安裝于所述放卷支架上。
16、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放卷支架用于提供安裝位,放卷支架與放卷底座滑動連接,從而可對卷材的放卷位置進行調節,實用性更好。
17、進一步地,所述涂布機構包括涂布底座和涂布支架,所述涂布支架滑動設于所述涂布底座上,所述第一涂布輥和所述第二涂布輥均安裝于所述放卷支架上。
18、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涂布支架用于提供安裝位,涂布支架與涂布底座滑動連接,從而方便涂布支架的位置。
19、進一步地,所述放卷底座和所述涂布底座上均設有調節組件,所述調節組件包括調節塊、調節桿和調節旋鈕,所述調節塊安裝于所述放卷底座或所述涂布底座上,所述調節桿穿設于所述調節塊,并與所述調節塊螺紋連接,所述調節桿的一端與所述調節旋鈕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放卷支架或所述涂布支架連接。
20、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調節塊固定安裝與放卷底座或涂布底座上,可通過旋轉調節旋鈕,帶動調節桿轉動,由于調節桿與調節塊螺紋連接,調節桿轉動時可沿軸向方向運動,從而可以帶動放卷支架或涂布支架移動,實現對放卷支架或涂布支架的位置調節,結構簡單,且操作簡便。
21、進一步地,所述放卷機構包括多個送料輥,多個所述送料輥均安裝于所述放卷支架上,所述涂布機構包括多個導向輥,多個所述導向輥均安裝于所述涂布支架上。
22、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送料輥均安裝于放卷支架上,導向輥均安裝于涂布支架上,送料輥和導向輥均用于對卷材起引導作用。
23、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4、本申請的涂布裝置在放卷輥放出卷材時,通過設置的外觀檢測單元檢測卷材的表面,確保卷材在進行涂布前處于完好狀態,避免對表面質量存在問題的部分卷材進行涂布,避免無效加工,有效減少涂料的浪費;此外,本申請在對卷材兩面進行涂布的兩個涂布輥之間設有預烘干裝置,通過預烘干裝置對完成一面涂布的卷材進行加熱,使涂料初步固化為厚度均勻且具有一定穩定性的涂層,從而在后續對卷材的另一面涂布時,首先涂布的那面上的涂料不會因張力和振動的影響導致分布不均,保證成品涂層整體的均勻性,提升涂布效果。
1.一種涂布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卷機構和涂布機構,所述放卷機構包括放卷輥和外觀檢測單元,所述放卷輥用于卷材的放卷,所述外觀檢測單元設于所述放卷輥放出卷材的一側,用于對卷材的表面進行檢測,所述涂布機構包括第一涂布輥、第二涂布輥和預烘干裝置,所述第一涂布輥和所述第二涂布輥分別用于對卷材的兩側表面涂布,所述預烘干裝置設置于所述第一涂布輥和所述第二涂布輥之間的卷材的輸送路徑一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布輥與卷材的第一面相接觸,所述第二涂布輥與卷材的第二面相接觸,所述預烘干裝置位于卷材的所述第一面一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涂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布輥和所述第二涂布輥之間設有兩個固定輥,通過兩個所述固定輥,使卷材的所述第一面與所述預烘干裝置正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機構還包括牽引組件,所述牽引組件包括牽引輥和牽引驅動件,所述牽引驅動件與所述牽引輥的一端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涂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牽引輥一側設有壓輥,所述壓輥與所述牽引輥相切設置,卷材從所述牽引輥和所述壓輥的相切處穿過。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機構包括除靜電組件,所述除靜電組件設于所述外觀檢測單元的后段,所述除靜電組件包括至少兩個除靜電輥筒,所述除靜電輥筒交錯分布于卷材的兩側,并與卷材表面相接觸。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機構包括放卷底座和放卷支架,所述放卷支架滑動設于所述放卷底座上,所述放卷輥安裝于所述放卷支架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涂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機構包括涂布底座和涂布支架,所述涂布支架滑動設于所述涂布底座上,所述第一涂布輥和所述第二涂布輥均安裝于所述放卷支架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涂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底座和所述涂布底座上均設有調節組件,所述調節組件包括調節塊、調節桿和調節旋鈕,所述調節塊安裝于所述放卷底座或所述涂布底座上,所述調節桿穿設于所述調節塊,并與所述調節塊螺紋連接,所述調節桿的一端與所述調節旋鈕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放卷支架或所述涂布支架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涂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機構包括多個送料輥,多個所述送料輥均安裝于所述放卷支架上,所述涂布機構包括多個導向輥,多個所述導向輥均安裝于所述涂布支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