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攪拌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金屬磷化液自動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1、在金屬的生產過程中,需要將金屬進行磷化處理,相比于普通磷化工藝,電解磷化工藝具有反應溫度低耗能少,成膜速度快,無沉渣,成本低,環境污染小等優點,越來越被重視,電解磷化液在使用過程中不斷被消耗,需要定期加入添加劑補充;其中一種重要的添加劑為粉末狀,添加方法為與一定量的中溫磷化液一起攪拌均勻,因此需要使用到攪拌裝置。
2、目前所使用的攪拌裝置過于簡單,攪拌裝置內的攪拌機構攪拌范圍較小,使得攪拌裝置內存在過大的攪拌死角,從而導致攪拌效率低,另外粉末狀添加劑在加入后容易沉淀在攪拌裝置底部,從而導致攪拌不均勻的問題發生。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金屬磷化液自動攪拌裝置,旨在解決目前攪拌裝置攪拌死角大,以及攪拌不均勻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金屬磷化液自動攪拌裝置,包括攪拌箱;所述攪拌箱設置為圓盤形,所述攪拌箱的中心處轉動安裝有固定軸,所述攪拌箱的外側通過支架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與固定軸相連,所述固定軸的表面對稱安裝有兩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設置為c型,所述固定板的內側轉動安裝有連接軸,所述連接軸的表面等距安裝有攪拌桿,所述連接軸的一端貫穿固定板且連接有齒輪,所述攪拌箱的內側壁開設有與齒輪相嚙合的齒牙,且齒牙以環狀分布,所述攪拌箱的頂部安裝有進料槽,所述攪拌箱的底部開設有出料槽。
3、優選地,所述攪拌箱的右側安裝有磷化液槽,所述磷化液槽與攪拌箱之間通過連接管連通,所述磷化液槽的內部頂端安裝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與連接管相通,所述磷化液槽的內部底端安裝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與固定管相連,所述磷化液槽的右側連接有進水管,所述磷化液槽的內部底端安裝有磷化液泵,所述磷化液泵的出磷化液口與固定管相連,所述磷化液槽的右側連接有進水管。
4、優選地,所述攪拌箱的右側安裝有觀測板,所述觀測板為透明材質且表面刻有刻度標。
5、優選地,所述出料槽的外端安裝有連接器,所述連接器的下端連接有排料管。
6、優選地,所述固定板的側壁與攪拌箱的內壁相貼合。
7、優選地,所述攪拌箱的內壁底端設置為斜面,所述出料槽位于攪拌箱的最底部。
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實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9、該攪拌桿通過移動攪拌,可避免攪拌箱內存在攪拌死角的問題發生,通過設置固定板可在攪拌時將沉積在攪拌箱底部的沉淀物持續翻倒,以此可進一步提高攪拌效果,通過設置有觀測板,觀測板可對磷化液槽內的磷化液量進行標注,以此可提高配比的精度,從而使攪拌效果達到最佳化,固定板在轉動時可對攪拌箱的內壁進行刮動,以此可避免物料沾附在攪拌箱的內壁,從而提高輔助清理的作用。
1.一種金屬磷化液自動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攪拌箱(1):所述攪拌箱(1)設置為圓盤形,所述攪拌箱(1)的中心處轉動安裝有固定軸(2),所述攪拌箱(1)的外側通過支架(3)安裝有電機(4),所述電機(4)的輸出軸與固定軸(2)相連,所述固定軸(2)的表面對稱安裝有兩組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設置為c型,所述固定板(5)的內側轉動安裝有連接軸(6),所述連接軸(6)的表面等距安裝有攪拌桿(7),所述連接軸(6)的一端貫穿固定板(5)且連接有齒輪(8),所述攪拌箱(1)的內側壁開設有與齒輪(8)相嚙合的齒牙,且齒牙以環狀分布,所述攪拌箱(1)的頂部安裝有進料槽(9),所述攪拌箱(1)的底部開設有出料槽(1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金屬磷化液自動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箱(1)的右側安裝有磷化液槽(11),所述磷化液槽(11)與攪拌箱(1)之間通過連接管(12)連通,所述磷化液槽(11)的內部頂端安裝有固定管(13),所述固定管(13)與連接管(12)相通,所述磷化液槽(11)的內部底端安裝有磷化液泵(14),所述磷化液泵(14)的出磷化液口與固定管(13)相連,所述磷化液槽(11)的右側連接有進水管(15)。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金屬磷化液自動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箱(1)的右側安裝有觀測板(16),所述觀測板(16)為透明材質且表面刻有刻度標。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金屬磷化液自動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槽(10)的外端安裝有連接器(17),所述連接器(17)的下端連接有排料管(18)。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金屬磷化液自動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的側壁與攪拌箱(1)的內壁相貼合。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金屬磷化液自動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箱(1)的內壁底端設置為斜面,所述出料槽(10)位于攪拌箱(1)的最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