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高效節能的剛玉原料多級混勻設備,具體為一種高效節能的剛玉原料多級混勻設備。
背景技術:
1、剛玉是一種氧化物礦物,主要成分為al2o3,顏色有無色或灰色、黃灰色、藍色等,摩氏硬度9,透明或半透明,具有玻璃光澤,剛玉產于變質巖的接觸面(硅卡巖等)麻粒巖和其沖積層,具有硬度大、熔點高、耐侵蝕等特性,以復相材料的形式廣泛應用于工業各個領域,也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在剛玉加工時需要進行混勻處理。
2、目前,現有技術中的高效節能的剛玉原料多級混勻設備通常為通過電機帶動攪拌對剛玉進行攪拌,再通過升降機構對對攪拌桿進行上下移動,以提高攪拌效果,在攪拌的時候,由于現有的混勻設備上攪拌結構大都是單向攪拌,而單向攪拌對原料混合速度較慢,導致工作時間較長,使其工作效率不高,存在單向攪拌對原料混合速度較慢的問題,并且在攪拌的時候,由于現有的混勻設備一般難以將底層的剛玉原料中比重較重的原材料與比重較輕的原材料混合均勻,混勻效果欠佳,存在混勻效果欠佳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2、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高效節能的剛玉原料多級混勻設備,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3、(二)技術方案
4、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內壁活動連接有連接件,所述連接件的內壁固定連接有混合桶,所述固定架的內側固定連接有錐齒輪環;
5、所述錐齒輪環的外側嚙合連接有第一錐齒輪,所述第一錐齒輪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一傳動桿,所述第一傳動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二同步輪,所述第二同步輪的外側活動連接有同步帶,所述同步帶的內側活動連接有第一同步輪,所述第一同步輪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二傳動桿,所述第二傳動桿的外側固定連接有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的外側嚙合連接有第一齒輪,所述第一齒輪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攪拌軸;
6、所述固定架的內壁固定連接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傳動軸,所述傳動軸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鏈輪,所述第一鏈輪的外側活動連接有鏈條,所述鏈條的內側活動連接有第二鏈輪,所述第二鏈輪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連接件。
7、可選的,所述混合桶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的內壁固定連接有第二軸承,所述第二軸承的內壁固定連接有第一傳動桿。
8、可選的,所述攪拌軸的一端外側活動連接有混合桶,所述混合桶的內壁固定連接有第一軸承,所述第一軸承的內壁固定連接有第二傳動桿。
9、可選的,所述混合桶的頂部進料出螺紋連接有密封蓋,所述混合桶的底部安裝有控制閥。
10、可選的,所述第一齒輪的數量有兩個,所述第一齒輪的分布在第二齒輪的兩側。
11、可選的,所述傳動軸的數量有兩個,所述傳動軸分部在驅動電機的兩端,所述第一鏈輪的數量與傳動軸的數量相等。
12、(三)有益效果
1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高效節能的剛玉原料多級混勻設備,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4、1、該高效節能的剛玉原料多級混勻設備,通過第一齒輪、第一同步輪、第二齒輪、同步帶、第二同步輪、第一傳動桿、固定塊、第一錐齒輪、錐齒輪環、第二傳動桿、第一軸承、攪拌軸設置,一種高效節能的剛玉原料多級混勻設備具備雙向攪拌的效果,提高混合速度,避免了單向攪拌對原料混合速度較慢。
15、2、該高效節能的剛玉原料多級混勻設備,通過傳動軸、第一鏈輪、驅動電機、第二鏈輪、固定架、混合桶、連接件、鏈條設置,一種高效節能的剛玉原料多級混勻設備具備能夠將底層的剛玉原料進行翻動,使比較重的原材料與比重較輕的原材料進行混合均勻,避免了難以將底層的剛玉原料中比重較重的原材料與比重較輕的原材料混合均勻。
1.一種高效節能的剛玉原料多級混勻設備,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內壁活動連接有連接件(4),所述連接件(4)的內壁固定連接有混合桶(2),所述固定架(1)的內側固定連接有錐齒輪環(1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節能的剛玉原料多級混勻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桶(2)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固定塊(12),所述固定塊(12)的內壁固定連接有第二軸承(18),所述第二軸承(18)的內壁固定連接有第一傳動桿(1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節能的剛玉原料多級混勻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軸(17)的一端外側活動連接有混合桶(2),所述混合桶(2)的內壁固定連接有第一軸承(16),所述第一軸承(16)的內壁固定連接有第二傳動桿(1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節能的剛玉原料多級混勻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桶(2)的頂部進料出螺紋連接有密封蓋(23),所述混合桶(2)的底部安裝有控制閥(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節能的剛玉原料多級混勻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齒輪(6)的數量有兩個,所述第一齒輪(6)的分布在第二齒輪(8)的兩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節能的剛玉原料多級混勻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軸(19)的數量有兩個,所述傳動軸(19)分部在驅動電機(21)的兩端,所述第一鏈輪(20)的數量與傳動軸(19)的數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