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磁性礦物分選設備,具體涉及一種全自動塔式淘洗磁選機。
背景技術:
在采礦、冶金生產領域中,選礦裝置是重要的生產設備。柱式電磁磁選機由于其精礦品位高、生產效率高、自動化程度高、適應范圍廣、操作簡單可靠、經濟效益顯著等優點,在磁性礦物分選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柱式電磁磁選機在使用時,待選礦物經設備上部的給礦器進入選別筒,外部給水由選別筒下部給入后上行,在上行過程中弱磁性及非磁性礦物在上升水的作用下在上部被分離成為尾礦溢出,磁性礦物在磁場作用下在設備底部形成精礦。現有的柱式電磁磁選機存在的技術問題是:
1、普通柱式磁選機只采用底部供水,對給水壓力和水質有較高要求,用水量大并且90%以上的水通過設備上部溢流器進入尾礦處理系統,由于用水量巨大且不能循環使用,因此在干旱缺水地區無法推廣使用,若直接使用來自尾礦處理系統的水質較差的水會降低精礦的品位;2、由于尾礦濃度低,流量大,直接進入尾礦處理系統會大幅度增加系統負荷,提高處理成本;3、隨著技術的進步,需要進一步提高精礦的品位和精礦濃度。
現有的設備根據磁性工藝,分別研制了獨立的設備,如淘洗機、磁選機、跳汰濃縮機,占地面積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全自動塔式淘洗磁選機,其將具有獨立功能的選別柱進行組合,可以集粗選、精選、掃選和/或跳汰濃縮為一體,提高了選別效果,縮短了工藝流程,減小了占地面積,還可以根據具體需要進行組合。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全自動塔式淘洗磁選機,包括由同軸的內、外筒體形成的選別柱,所述內、外筒體之間設有勵磁線圈;所述選別柱的上方設置帶有溢流器的掃選柱、下方設置礦漿出口,在所述選別柱的上部還設有給料裝置;所述選別柱設置2段以上、并借助倒錐筒體組合連接,形成倒塔型結構。
優選的,所述選別柱設置兩段,分別為與掃選柱連接的初選柱以及借助初選段倒錐筒體與所述初選柱連接的精選柱;精選柱中下部設置一次給水環,初選段倒錐筒體下部設置二次給水環。
所述初選柱設置2個以上、借助倒錐筒體連接、并分別設有二次給水環,和/或所述精選柱設置2個以上、借助倒錐筒體連接、并分別設有一次給水環。
優選的,所述選別柱設置3段,自上至下依次為借助初選段倒錐筒體和跳汰濃縮段上倒錐筒體連接的初選柱、精選柱和跳汰濃縮柱,所述精選柱中下部設置一次給水環、初選段倒錐筒體底部設置二次給水環,跳汰濃縮柱底部設置帶有精礦出口的跳汰濃縮段下倒錐筒體。
所述初選柱、精選柱和/或跳汰濃縮柱分別設置兩段以上,各段之間借助倒錐筒體連接;每段所述精選柱上均設置一次給水環,每段初選柱上均設有二次給水環。
初選段倒錐筒體為雙筒體結構,所述二次給水環設置在初選段倒錐筒體的內、外筒體之間;第一段精選柱內同軸設置有磁力平衡柱。
二次給水環、一次給水環均為切向給水;所述二次給水環的進水端與尾礦處理系統的循環出水端連通。
上述技術方案中,選別柱可以根據選礦的需要進行選擇和組合,可以是由初選柱、精選柱組合而成,其中初選柱可以設置2段以上,精選柱也可以設置2段以上,每段選別柱具有獨立的功能,從上至下借助倒錐筒體連接、形成倒塔狀結構。可以根據各段選別柱的性能要求對勵磁線圈進行設計。選別柱組合還可以是初選柱、精選柱和跳汰濃縮柱的組合。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實用新型可以根據需要將傳統選礦工藝中的粗選、精選、掃選、精礦濃縮集于一體,提高了選別效果,縮短了工藝流程,減少了占地面積;(2)在進一步改進的方案中將傳統磁選機的一步給水改為兩步(或多步)給水,二次給水環向選別筒內給入經尾礦處理系統處理過的循環水對礦漿進行粗選,一次給水環給入潔凈水,對粗選后的礦漿精選,得到品位高的精礦,這樣的設置,可使得磁選設備能夠主要使用循環水,只使用少量潔凈水,就能達到滿意的選別效果,大幅減少了潔凈水的消耗,節約了水資源,大幅的提高了尾礦的濃度,減少了尾礦排放量,節約了尾礦處理的成本,可有效地保護環境、降低資源消耗、節約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給料器;2、掃選柱;3、尾礦濃度變送器;4、初選柱;5、初選勵磁線圈;6、中礦濃度變送器;7、 二次給水環;8、磁力平衡柱;9、一次給水環;10、 跳汰濃縮柱;11、精礦濃度變送器;12、勻料器;13、精選勵磁線圈;14、精選柱;15、跳汰濃縮勵磁線圈;16、跳汰濃縮段下倒錐筒體;17、精礦調節閥;18、溢流器;19、掃選段倒錐筒體;20、初選段倒錐筒體; 21、跳汰濃縮段上倒錐筒體,22、給料管。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全自動塔式淘洗磁選機,包括由同軸的內、外筒體形成的選別柱,所述內、外筒體之間設有勵磁線圈;所述選別柱的上方設置帶有溢流器18的掃選柱2、下方設置礦漿出口,在所述選別柱的上部還設有給料裝置;所述選別柱設置2段以上、并借助倒錐筒體組合連接,形成倒塔型結構,每段選別柱上均設置給水環。溢流器18的結構與現有技術相同,包括設置在掃選柱2外側的溢流槽,溢流槽的底部傾斜、并在最低端設有尾礦出口。2段以上的選別柱自上而下半徑依次減小,形成倒塔式結構。這樣設計的原理是:從給料器出來的礦漿隨著磁性礦物的逐步分離,越到底部礦漿量越小,所需選別柱的半徑越小。所述倒錐筒體為上大下小的同軸雙筒體結構。根據被選礦物的特點和選別的要求不同,可靈活的增加或減少其中的一段或幾段,以便取得最佳的選別效果。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參見圖1。本實施例中,所述選別柱自上至下依次為借助初選段倒錐筒體20和跳汰濃縮段上倒錐筒體21連接的初選柱4、精選柱14和跳汰濃縮柱10,所述精選柱14中下部設置一次給水環9、初選段倒錐筒體20底部設置二次給水環7,跳汰濃縮柱10底部設置帶有精礦出口的跳汰濃縮段下倒錐筒體16,精選柱14內同軸設置有磁力平衡柱8。所述掃選段包括掃選段倒錐筒體19、掃選柱2、溢流器18和尾礦濃度變送器3。掃選段倒錐筒體19上大下小,上接掃選柱2,下接初選柱4,掃選柱2外面設置溢流器18,溢流器18底面為傾斜面,最低處設尾礦出口。尾礦出口連接尾礦處理系統,經該尾礦處理系統處理后的水循環使用,用于初選柱4的二次給水。掃選段倒錐筒體19為單筒體,也可以為雙筒體。
所述初選段包括初選柱4,與掃選段倒錐筒體19的小直徑端連接;初選柱4下端與初選段倒錐筒體20連接,初選段倒錐筒體20小直徑端與精選柱14連接;初選柱4的內、外筒體之間設置初選勵磁線圈5;初選段倒錐筒體20為雙筒體結構,所述二次給水環7設置在初選段倒錐筒體20的內、外筒體之間,二次給水環內通入尾礦尾礦處理系統處理后的水;初選段倒錐筒體20的上部位置,設置中礦濃度變送器6。
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初選柱4設置2個以上、借助倒錐筒體連接,每段初選柱4上均設置二次給水環,根據所選礦物的性質和選別要求,可設置多段。二次給水環7、一次給水環9均為切向給水。
精選柱14上接初選段倒錐筒體20小直徑端,下接跳汰濃縮段上倒錐筒體21的大直徑端;精選柱14的內外筒體之間設置精選勵磁線圈13;中下部設置一次給水環9;軸線位置設置磁力平衡柱8。在其它實施例中,根據所選礦物的性質和選別要求,可設置多段,每段分別設有一次給水環,一次給水環內所給水為新水。
跳汰濃縮柱10上端接跳汰濃縮段上倒錐筒體21的小端,內外筒體之間設置跳汰濃縮勵磁線圈15,跳汰濃縮段下倒錐筒體16下端為精礦出口,在精礦出口設置精礦調節閥,錐壁上設置精礦濃度變送器。跳汰濃縮段上倒錐筒體21大直徑端連接精選柱14的下端,跳汰濃縮段上倒錐筒體21為雙筒體結構。
所述給料裝置包括給料器1以及與給料器1連接的、穿過掃選筒2伸入至選別筒內的給料管22;所述給料管底端封閉、下部開有長條狀出料口、并套裝有勻料器12,所述勻料器12為一下端封閉的圓筒,圓筒壁的上部和下部開有均勻分布的長條形勻料口、與所述給料管上的出料口上下交錯布置。礦漿從給料器1給入全自動塔式淘洗磁選機的初選柱4的內筒中,勻料器12可以讓給入的礦漿分布均勻,減少給料對選別條件的干擾,初選柱4的直徑較大能夠適應初選較大的處理量,初選時處理量大,用水量大,二次給水環使用的是循環水,能大幅節約新水。經過初選的半精礦進入精選段精選,由于經過了初選,流量大幅減少,精選筒的直徑就可以減小,同時,為了提高精礦品位,精選段的長度適當加長,經過精選段后,精礦漿進入精礦跳汰濃縮段,在跳汰濃縮勵磁線圈中,施加特定的脈動電流,使產生脈動跳汰磁場,在跳汰濃縮段下倒錐筒體和濃縮脈動跳汰磁場的雙重作用下,從精礦閥輸出濃度較高的精礦。
在運行過程中,精礦濃度變送器11、中礦濃度變送器6、尾礦濃度變送器3隨時把能夠反映設備工作狀況的濃度信號傳送到控制器,控制器經過計算,控制各段磁場的強度,精礦產量,供水量等的數量使設備工作在最佳狀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2實施例,所述選別柱設置兩段,分別為與掃選柱2連接的初選柱4以及借助初選段倒錐筒體20與所述初選柱4連接的精選柱14;精選柱14中下部設置一次給水環9,初選段倒錐筒體20下部設置二次給水環7;精選柱14下部連接帶有精礦出口的錐體。所述掃選柱2、初選柱4和精礦出口的上方依次設置尾礦濃度變送器3、中礦濃度變送器6和精礦濃度變送器11。
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初選柱4設置2個以上、借助倒錐筒體連接、并分別設有二次給水環,和/或所述精選柱14設置2個以上、借助倒錐筒體連接、并分別設有一次給水環。從上之下,各段選別柱的直徑依次減小,形成倒塔式結構。
綜上所述,礦漿從給料裝置進入初選柱中,在磁力、浮力和重力的作用下,磁性礦漿向下聚集、尾礦向掃選柱聚集,設置多段選別柱,使礦漿經過一次初選或經過二次初選后,進入精選柱,經過一次精選或二次精選后,進入跳汰濃縮段,篩選出高純度的精礦。本實用新型可以根據需要進行組合,結構簡單、組合方便且靈活,適用于工業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