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產品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茶葉自動分選裝置。
背景技術:
鮮葉的質量是茶葉品質的基礎,只有優良的鮮葉才能加工出優質的茶葉。因為機械采摘的方式效率高、費用低,所以目前已為茶農所廣泛使用,但機械采摘對鮮葉的選擇性、識別性較差,在機械采摘后需對采摘后的茶葉進行篩選分級,篩分后歸檔處理,對不同葉芽的茶葉進行針對性加工,以便制出優質的大宗茶。目前我國鮮葉篩分設備以竹制滾筒式篩風機為主,該設備以竹篾為材料,編織成布滿篩孔的滾筒,利用電機帶動滾筒轉動,鮮葉在滾筒中滾動時可以實現分離茶葉的目的。但是使用這樣的設備在鮮葉篩分過程中,因為竹篾粗糙易粘附茶葉,所以茶葉容易卡在滾筒上并將篩網堵塞,導致鮮葉不能及時篩出,從而降低了篩選效率。
為此,申請號為CN201510269691.X的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茶葉分選機,包括機架和滾動設置在機架上的濾筒,還包括風機,風機的出風口與濾筒對應設置,風機上設有用于控制風機啟動和停止的壓力開關,濾筒上至少套設有兩個滾圈,機架上設有與滾圈相匹配的底座,滾圈滾動的設置在底座上,還包括減速箱、主動齒輪、從動齒輪、凸輪和伺服電機,伺服電機的輸出端與減速箱連接,主動齒輪固定在減速箱的輸出端,從動齒輪固定在濾筒上并與主動齒輪嚙合,凸輪周期性的與壓力開關接觸;使用時,鮮葉從濾筒中的進料口進入,并在濾筒中進行篩選過濾,過濾的過程中,鮮葉可能會卡在濾筒上,堵塞濾網,此時風機鼓風,將卡在濾筒上的鮮葉吹開,保證篩筒正常工作,濾筒通過滾圈和底座的配合可以在機架上轉動,伺服電機負責動力傳輸,并能精確的控制轉動的角速度,減速箱則能有效的降低轉動的速度,避免鮮葉在濾筒中由于轉動過快而碰傷。同時,凸輪設置在減速箱的輸出端,凸輪周期性的與壓力開關接觸,從而控制風機的啟動與停止。
上述方案雖然通過風機的設置,保證篩筒的正常工作,提高了篩選的效率,但是還存在以下問題:因為機械采摘的茶葉中一般均裹有少量的沙子和石頭等雜質,在進行茶葉分選時,都需要將這些雜質去除,保證茶葉的質量,而此方案在對茶葉進行分選時,因為沙子和石頭的直徑一般都小于茶葉的長度,沙子和石頭就會通過濾筒裹挾在茶葉內,所以此方案分選時不能去除沙子和石頭等雜質,分選完之后還需要進行進一步對茶葉中的沙子和石頭進行去除,增加了工作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可將茶葉中沙子和石頭進行分離,分選茶葉效果更好的茶葉自動分選裝置。
本方案中的茶葉自動分選裝置,包括機架,機架上橫向設置有除沙管,除沙管的上側連通有料斗,除沙管的下側設置有通孔,除沙管的一端連通有風機,除沙管另一端的側方設置有過濾網,過濾網遠離除沙管的一側設置有集風罩,集風罩固定連接在機架上,集風罩連通有通風管,通風管上設置有氣流調節閥,除沙管與過濾網之間設置有下落管,下落管的下方設置有茶葉分選機構,茶葉分選機構包括圓盤,圓盤上設置有至少兩個環形的過濾板,每個過濾板上過濾孔的孔徑從圓盤中心到圓盤邊緣依次變大,每個過濾板的下方均滑動設置有收集箱,收集箱固定連接在機架上,圓盤的中心上連接有第一轉軸,通風管內設置有風車,風車上連接有第二轉軸,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均轉動連接在機架上,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之間連接有傳動機構。
本方案的技術原理:機架用于支撐各個機構,除沙管用于分離茶葉和砂石,料斗用于盛裝茶葉,并將茶葉傳送進入到除沙管內,除沙管下側的通孔供從茶葉中分離出的石頭通過,風機用于提供風力,將風力吹入除沙管中,吹散茶葉,并將茶葉吹出除沙管,過濾網用于從除沙管出來的風力和茶葉中沙子的通過,并阻擋茶葉通過,集風罩用于收集穿過過濾網的風力和沙子,風力通過集風罩之后進入通風管,并通過氣流調節閥調節通風管內氣流的大小,然后氣流在通風管內吹動風車旋轉,風車旋轉帶動第二轉軸旋轉,第二轉軸旋轉通過傳動機構帶動第一轉軸轉動,第一轉軸轉動帶動圓盤轉動,下落管用于收集從除沙管吹出的茶葉,茶葉通過下落管進入到圓盤內,茶葉與圓盤一起做圓周運動,通過氣流調節閥不斷的調節吹向風車的氣流,進而調節圓盤的轉動速度,則體積較小的茶葉就會從靠近圓心的過濾板漏出進入到相應收集箱內,體積較大的茶葉就會遠離圓盤的圓心,從遠離圓心的過濾板濾出,進入到相應的收集箱內,從而實現茶葉的分選。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1、本方案首先利用風力先將茶葉中的石頭和沙子分離出來,再利用圓盤變速轉動時茶葉離心力的大小不同對茶葉進行分選,整個分選過程一體完成,茶葉分選的效率更高;2、本方案分選的茶葉不含沙子和石頭等雜質,分選出的茶葉質量更好。
進一步,所述風車上方的通風管內滑動設置有錐形過濾罩,第二轉軸為中空結構,第二轉軸的下側設置有出沙口,錐形過濾罩的下端與第二轉軸的中空內連通。當沙子進入到集風罩內后,沙子和風機均進入到通風管內,在通過錐形過濾罩時,沙子被錐形過濾罩擋住,并進入到第二轉軸的中空內,沙子最終通過出沙口排出,而風力則穿過錐形過濾網,吹動風車旋轉;如此,可以將進入通風管內的沙子除去,避免沙子長時間撞擊風車,導致風車葉片的損壞。
進一步,所述傳動機構包括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第一齒輪安裝在第一轉軸上,第二齒輪安裝在第二轉軸上,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嚙合。第二轉軸旋轉帶動第二齒輪旋轉,第二齒輪又帶動第一齒輪旋轉,第一齒輪的旋轉就帶動第一轉軸的旋轉,從而實現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的傳動;在傳動的過程中,因為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直接嚙合接觸,不需要其他介質來傳遞兩者之間的動力,傳遞過程中摩擦阻力小,其能量損耗更少,傳遞效率高,傳動也更加平穩,風車被風力吹送的轉動加速度更快,進而圓盤的轉動加速度更快,分選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進一步,所述第一齒輪的直徑小于第二齒輪的直徑。如此,風機帶動第二齒輪旋轉一圈,則第一齒輪的轉動就會大于一圈,如此,可以使得圓盤的轉動速度更快,圓盤轉速快,茶葉的分選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進一步,所述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與機架的轉動連接處均內襯有滾動軸承。滾動軸承的設置,使得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相對機架轉動時摩擦阻力更小,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轉動時的能量損耗更少,風車被風力吹送的轉動加速更快,進而圓盤的轉動加速度更快,分選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進一步,所述收集箱的下部均設置有滑道。滑道用于收集箱內的茶葉自動滑出,在分選過程中,茶葉自動滑出,不需要停止機器,整體分選的效率更高。
進一步,料斗上設置有調節茶葉下落流量的調節閥。通過調節閥可以調節茶葉從料斗進入到除沙管的流量,調節分選的速度,在設備出現故障需要檢修時,也可以關閉調節閥,將料斗中茶葉阻擋在料斗內,避免料斗內的茶葉繼續下落到除沙管內。
進一步,所述第二轉軸上轉動連接有套環,套環固定連接在機架上。在第二轉軸轉動時,套環起著支撐第二轉軸穩定性的作用,使得第二轉軸轉動更加穩定,其帶動圓盤的轉動就更加的穩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茶葉自動分選裝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圓盤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機架1、除沙管2、料斗3、調節閥4、通孔5、風機6、過濾網7、集風罩8、通風管9、下落管10、圓盤11、過濾板12、收集箱13、滑道14、第一轉軸15、風車16、第二轉軸17、套環18、第一齒輪19、第二齒輪20、錐形過濾罩21、出沙口22、氣流調節閥23。
實施例基本參考圖1和圖2所示:茶葉自動分選裝置,包括機架1,機架1上通過螺栓橫向固定連接有除沙管2,除沙管2的上側連通有料斗3,料斗3呈倒錐形,料斗3上滑動設置有調節茶葉下落流量的調節閥4,除沙管2的下側開設有通孔5,除沙管2的左端連通有風機6,除沙管2右端的右側方設置有過濾網7,過濾網7右側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有集風罩8,集風罩8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在機架1上,集風罩8焊接連通有通風管9,通風管9上設置有氣流調節閥23,除沙管2與過濾網7之間通過螺釘連接有下落管10,下落管10的下方設置有茶葉分選機構,茶葉分選機構包括圓盤11,圓盤11上設置有三個環形的過濾板12,每個過濾板12上過濾孔的孔徑從圓盤11中心到圓盤11邊緣依次變大,三個過濾板12的下方均滑動設置有收集箱13,收集箱13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在機架1上,收集箱13下方均焊接有滑道14,圓盤11下方的中心上螺紋連接有第一轉軸15,通風管9內設置有風車16,風車16上焊接有第二轉軸17,風車16上方的通風管9內滑動連接有錐形過濾罩21,第二轉軸17為中空結構,第二轉軸17的下側開有出沙口22,錐形過濾罩21的下端與第二轉軸17的中空內連通,第一轉軸15和第二轉軸17均轉動連接在機架1上,轉動連接處均內襯有滾動軸承,第二轉軸17上套設有套環18,套環18與第二轉軸17轉動連接,套環18通過螺釘連接在機架1上,第一轉軸15上通過平鍵安裝有第一齒輪19,第二轉軸17上通過平鍵安裝有第二齒輪20,第一齒輪19和第二齒輪20嚙合,第二齒輪20的直徑等于第一齒輪19的兩倍。
本實施例在具體使用時,先關閉調節閥4,將茶葉倒置在料斗3中,開起風機6,風機6向除沙管2鼓風,打開調節閥4,茶葉依靠重力向下運動,進入到除沙管2內,風機6產生風力吹動除沙管2內的茶葉,因為茶葉相對石頭重量較輕,就被風力吹動漂浮,并從除沙管2的右端排出,石頭則因為重力較重,則在除沙管2內依靠重力落下,從除沙管2下側的通孔5掉落下去,完成石頭的去除。
去除石頭的茶葉從除沙管2吹出之后,會撞擊到過濾網7上,而茶葉中的一些沙子等細小雜物就會通過過濾網7進入到集風罩8內,茶葉則依靠重力掉落到下落管10內并下落,掉落入到下方的圓盤11內;風力和沙子通過集風罩8之后進入通風管9,風力和沙子在通過錐形過濾罩21時,沙子被錐形過濾罩21擋住,并進入到第二轉軸17的中空內,沙子最終通過出沙口22排出,而風力則穿過錐形過濾網21,吹動風車16旋轉,風車16旋轉帶動第二轉軸17旋轉,第二轉軸17旋轉帶動第二齒輪20旋轉,第二齒輪20又帶動第一齒輪19旋轉,第一齒輪19的旋轉就帶動第一轉軸15的旋轉,第一轉軸15旋轉帶動圓盤11旋轉,因為第二齒輪20的直徑等于第一齒輪19的兩倍,所以圓盤11的轉動速度是第二轉軸17轉動速度的兩倍,并且第一轉軸15和第二轉軸17與機架1的轉動連接處均內襯有滾動軸承,第一轉軸15和第二轉軸17轉動時的能量損耗更少,在第二轉軸17轉動的過程中,因為有套環18的支撐,第二轉軸17轉動更加平穩。
圓盤11旋轉,茶葉與圓盤11一起做圓周運動,通過氣流調節閥23不斷的調節圓盤11的轉動速度,則體積較小的茶葉就會從靠近圓心的過濾板12漏出進入到相應收集箱13內,體積較大的茶葉就遠離圓心的過濾板12濾出,進入到過濾板12下方滑動連接的收集箱13內,然后從收集箱13下部的滑道14滑出。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