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冷卻液循環使用的,尤其是涉及一種減速機輸出軸定位銷生產用冷卻液去鐵屑裝置。
背景技術:
1、輸出軸定位銷在生產制造過程需要進行拋光處理,拋光過程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冷卻液。
2、為了節約成本和資源,冷卻液一般是循環使用的,由于拋光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鐵屑粉末,為了使冷卻液能夠循環使用,需要對冷卻液中的鐵屑粉末進行吸附處理,現有技術中,所使用的過濾裝置結構較為簡單,鐵屑粉末吸附效果較差,導致冷卻液的使用周期較短。
3、因此,亟需研發除鐵屑效果更好的過濾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減速機輸出軸定位銷生產用冷卻液去鐵屑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提供一種減速機輸出軸定位銷生產用冷卻液去鐵屑裝置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3、一種減速機輸出軸定位銷生產用冷卻液去鐵屑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依次連通有回液槽、導流槽、沉淀池及蓄液池,所述導流槽連通在所述回液槽的頂部一側,所述導流槽與所述沉淀池相連通,所述回液槽內設置有除鐵機構,所述導流槽的槽底表面固定有磁塊,所述沉淀池側壁上固定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固定有氣缸,所述氣缸的輸出軸底部固定有圓盤,所述圓盤底部均勻固定有多根磁棒,所述磁棒能夠伸入到所述沉淀池內。
4、所述除鐵機構包括主動輥、第一從動輥、第二從動輥、減速電機、不銹鋼帶及磁板,所述主動輥轉動連接在所述回液槽的頂部,所述第一從動輥和第二從動輥均轉動連接在所述回液槽內,且主動輥、第一從動輥和第二從動輥呈鈍角三角形設置,所述減速電機固定在所述回液槽的側壁上,并用于驅動所述主動輥運動,所述不銹鋼帶套設在主動輥、第一從動輥和第二從動輥上,并形成鈍角三角形,所述磁板傾斜固定在所述回液槽內,所述磁板設置在不銹鋼帶的鈍角三角形內,且磁板緊貼在鈍角三角形的長邊內壁上,所述回液槽頂部還固定有出料導槽,所述出料導槽設置在所述主動輥底部。
5、優選的,所述出料導槽上固定有刮板,所述刮板能夠抵接在所述不銹鋼帶上。
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有刮板可以將因液體黏附在不銹鋼帶上無法自然脫落的鐵屑粉末刮下,清潔效果好。
7、優選的,所述導流槽為傾斜狀設置。
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導流槽傾斜狀設置,一方面便于冷卻液流通,另一方面方便工作人員對磁塊上的粉末進行清理。
9、優選的,所述沉淀池頂部連通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接通至所述蓄液池。
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溢流管設置在沉淀池的頂部能夠方便潔凈的冷卻液進入蓄液池內。
11、綜上所述,本申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技術效果:該減速機輸出軸定位銷生產用冷卻液去鐵屑裝置通過設置有回液槽、導流槽及沉淀池,回液槽中設置有除鐵機構先行去除大量的鐵屑粉末,再通過導流槽內的磁塊吸附和沉淀池中的磁棒吸附,能夠達到較好的鐵屑去除效果,極大地提高了冷卻液的使用周期,從而可以節約成本。
1.一種減速機輸出軸定位銷生產用冷卻液去鐵屑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依次連通有回液槽(2)、導流槽(3)、沉淀池(4)及蓄液池(5),所述導流槽(3)連通在所述回液槽(2)的頂部一側,所述導流槽(3)與所述沉淀池(4)相連通,所述回液槽(2)內設置有除鐵機構,所述導流槽(3)的槽底表面固定有磁塊(31),所述沉淀池(4)側壁上固定有支撐架(6),所述支撐架(6)上固定有氣缸(7),所述氣缸(7)的輸出軸底部固定有圓盤(8),所述圓盤(8)底部均勻固定有多根磁棒(9),所述磁棒(9)能夠伸入所述沉淀池(4)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速機輸出軸定位銷生產用冷卻液去鐵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鐵機構包括主動輥(21)、第一從動輥、第二從動輥、減速電機(22)、不銹鋼帶(23)及磁板(24),所述主動輥(21)轉動連接在所述回液槽(2)的頂部,所述第一從動輥和第二從動輥均轉動連接在所述回液槽(2)內,且主動輥(21)、第一從動輥和第二從動輥呈鈍角三角形設置,所述減速電機(22)固定在所述回液槽(2)的側壁上,并用于驅動所述主動輥(21)運動,所述不銹鋼帶(23)套設在主動輥(21)、第一從動輥和第二從動輥上,并形成鈍角三角形,所述磁板(24)傾斜固定在所述回液槽(2)內,所述磁板(24)設置在不銹鋼帶(23)的鈍角三角形內,且磁板(24)緊貼在鈍角三角形的長邊內壁上,所述回液槽(2)頂部還固定有出料導槽(25),所述出料導槽(25)設置在所述主動輥(21)底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減速機輸出軸定位銷生產用冷卻液去鐵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導槽(25)上固定有刮板(26),所述刮板(26)能夠抵接在所述不銹鋼帶(23)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速機輸出軸定位銷生產用冷卻液去鐵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槽(3)為傾斜狀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速機輸出軸定位銷生產用冷卻液去鐵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4)頂部連通有溢流管(41),所述溢流管(41)接通至所述蓄液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