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通風裝置,特別涉及一種柴油機曲軸箱通風裝置,屬于機械應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發動機工作時,燃燒室的高壓可燃混合氣和已燃氣體,或多或少會通過活塞組與氣缸之間的間隙漏入曲軸箱內,造成竄氣。竄氣的成分為未燃的燃油氣、水蒸氣和廢氣等,這會稀釋機油,降低機油的使用性能,加速機油的氧化、變質。水氣凝結在機油中,會形成油泥,阻塞油路;廢氣中的酸性氣體混入潤滑系統,會導致發動機零件的腐蝕和加速磨損;竄氣還會使曲軸箱的壓力過高而破壞曲軸箱的密封,使機油滲漏流失。為防止曲軸箱壓力過高,延長機油使用期限,減少零件磨損和腐蝕,防止發動機漏油,必須實行曲軸箱通風。此外,為滿足日益嚴格的排放要求和提高經濟性,在汽車發動機設計過程中也必須進行曲軸箱通風系統設計。發動機安裝了曲軸箱通風裝置就可以解決或減輕上述問題。曲軸箱通風包括自然通風和強制通風,現代汽油發動機常采用強制式曲軸箱通風,自然通風方式,即在曲軸箱上設置通風管,管上裝有空氣濾網。當曲軸箱內壓力增大時,漏入曲軸箱中的氣體經由通風管排出。強制通風方式,將曲軸箱內的混合氣通過連接管導向進氣管的適當位置,返回氣缸重新燃燒,這樣既可以減少排氣污染,又提高發動機的經濟性。目前車用汽油機都采用強制性通風,汽車用柴油機也逐漸采用強制性通風,但第一種通風方式會使外界的臟物吸入發動機內,會造成二次污染,而第二種通風方式的成本較高,因此一種柴油機曲軸箱通風裝置必將擁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柴油機曲軸箱通風裝置,通風裝置通過風扇與可伸縮桿的作用,這樣可起到增加通風裝置的通風效果,節約了大量的成本,使用簡單方便。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柴油機曲軸箱通風裝置;包括閥體,所述閥體一側設置有單向閥,所述單向閥一側設置有彈簧,所述閥體一側設置有連接有壓縮空間,所述閥體另一側設置有閥座,所述閥座底部設置有透氣管連接口,所述透氣管連接口表面設置有螺紋,所述壓縮空間一側設置有固定軸,所述閥體一端設置有曲軸箱連接口,所述曲軸箱連接口內側設置有螺紋,所述曲軸箱連接口一側設置有可伸縮桿,所述可伸縮桿分為兩節所述單向閥一側設置有電源,所述電源一側設置有風扇。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風扇與所述電源電性相連。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彈簧將所述單向閥包裹住。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壓縮空間與所述閥座、所述透氣管連接口相通。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還包括減震橡膠,所述減震橡膠與所述單向閥通過膠水相連。
本發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結構簡單,造價低廉,且實用性強,通過單向閥與彈簧的作用,將氣體壓進壓縮空間內,再由風扇將沒有壓進壓縮空間的多余氣體全部壓進,氣體再通過閥座與通氣管連接口排入透氣管中,從而完成了排氣通風的作用,而可伸縮桿的作用就是當有氣體進入通風裝置時,能夠將單向閥更徹底的壓進壓縮空間中,提高了通風時的工作效率,節約了大量的成本,使用簡單方便,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適合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明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部件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閥體;2、單向閥:3、彈簧;4、閥座;5、壓縮空間;6、固定軸;7、曲軸箱連接口;8、透氣管連接口;9、風扇;10、電源;11、可伸縮桿;12、減震橡膠。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如圖1-3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柴油機曲軸箱通風裝置;包括閥體1,所述閥體1一側設置有單向閥2,所述單向閥2一側設置有彈簧3,所述閥體1一側設置有連接有壓縮空間5,所述閥體1另一側設置有閥座4,所述閥座4底部設置有透氣管連接口8,所述透氣管連接口8表面設置有螺紋,所述壓縮空間5一側設置有固定軸6,所述閥體1一端設置有曲軸箱連接口7,所述曲軸箱連接口7內側設置有螺紋,所述曲軸箱連接口7一側設置有可伸縮桿11,所述可伸縮桿11分為兩節,所述單向閥2一側設置有電源10,所述電源10一側設置有風扇9。
為了使該種柴油機曲軸箱通風裝置,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所述風扇9與所述電源10電性相連。所述彈簧3將所述單向閥2包裹住,所述壓縮空間5與所述閥座4、所述透氣管連接口8相通,還包括減震橡膠12,所述減震橡膠12與所述單向閥2通過膠水相連。
本發明在使用時,首先,將曲軸箱連接口7與曲軸箱相連,再將透氣管連接口8與透氣管相連,當有氣體從曲軸箱連接口7進入時,通過單向閥2與彈簧3的作用,將氣體壓進壓縮空間5內,而減震橡膠12的作用就是防止一瞬間有大量氣體進入將彈簧3震斷,再由風扇9將沒有壓進壓縮空間5的多余氣體全部壓進壓縮空間5內,氣體再通過閥座4與透氣管連接口8排入透氣管中,從而完成了排氣通風的作用,而可伸縮桿11的作用就是當有氣體進入通風裝置時,會由風的壓力將可伸縮桿11伸長,能夠將單向閥2更徹底的壓進壓縮空間5中,再將氣體通過透氣管連接口8排入透氣管中,完成工作,當沒有氣體進入時,會由彈簧3的作用將可伸縮桿11與單向閥2歸位。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