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曲軸的自動化打磨設備部件,具體說是涉及一種可實現曲軸自動定位的曲軸打磨用夾持裝置。
背景技術:
曲軸是目前機械加工中十分常用的部件,其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動力傳輸的場合中。由于曲軸自身并非單純的平直型圓軸,其具有較多的轉角、凸臺等結構,所以曲軸在機加工完成后一般都需要進行打磨,以去除機加工在曲軸表面留下的毛刺、披風等。受曲軸自身結構比較復雜的影響,傳統的曲軸打磨工序通常采用人手操作完成。然而,上述曲軸打磨方式存在著兩個重大的技術缺陷。其一,人手打磨會浪費大量的人力資源,并且受打磨人員的工作經驗限制,曲軸打磨的質量穩定性極差,極容易產生打磨量不足或打磨過量的情況,導致曲軸的后加工中經常出現返工或廢品率較高的現象。其二,在人手打磨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金屬粉塵或碎屑,操作人員長時間在該環境下工作,會對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因此,現有的曲軸打磨方式仍然有待于進一步改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夾裝穩定性強、并可在自動打磨時靈活轉動的曲軸打磨用夾持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曲軸打磨用夾持裝置,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設有可旋轉的活動夾持架和可活動定位夾頭,活動夾持架和定位機構位置相對應。
進一步說,活動夾持架包括設于機架上的旋轉部件及設于旋轉部件的活動部上的夾具。
更進一步說,旋轉部件包括固定于機架上的伺服電機,伺服電機的轉軸與夾具固定連接。
進一步說,定位機構包括設于機架上的推動缸和設于推動缸活動部的定位夾頭,定位夾頭與活動夾持架的活動端同軸設置。
更進一步說,推動缸與機架固定連接,推動缸的活塞桿上設有推動板,定位夾頭與推動板為可拆卸固定連接。
根據上述結構進行優化,機架上設有導向套,推動板上設有與導向套相配連接的導向柱。
本實用新型對現有技術的曲軸打磨方式進行改進,其優點如下:
1、本實用新型的曲軸打磨用夾持裝置中,采用了可旋轉的活動夾持架和可活動的定位夾頭組成曲軸的夾持裝置。利用活動夾持架的旋轉作用,曲軸可在打磨平面上作任意轉動,從而實現了夾持裝置在打磨機中的靈活旋轉,使曲軸真正可進行自動化的打磨操作。上述夾持裝置可大幅減少曲軸打磨所耗費的人力,有效提高曲軸打磨的穩定性及可靠性,并能降低曲軸的加工成本。
2、本實用新型的曲軸打磨用夾持裝置中,利用伺服電機帶動夾具旋轉,使曲軸可在夾持裝置上靈活轉動。通過伺服電機對夾具的轉速和轉矩進行控制,可方便的對曲軸的打磨面進行調整,有效改善曲軸打磨的可靠性。另外,伺服電機在停止工作時具有定位作用,該作用能保障曲軸打磨時位置的穩定性,從而提高曲軸的打磨質量。
3、本實用新型的曲軸打磨用夾持裝置中,采用了自上而下運動頂壓的定位夾頭。定位夾頭可對曲軸在活動夾持架上裝設后對其起定位作用,保證了曲軸在自動打磨過程中不會產生振動現象,從而提高了曲軸自動打磨的穩定性。定位夾頭為豎向固定,且與活動夾持架的活動端同軸設置,該結構可有效保障定位夾頭和活動夾持架對曲軸定位的準確性,避免定位夾頭在活動夾持架旋轉時產生移位,從而改善了曲軸自動打磨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裝設曲軸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識如下:機架1、夾具21、伺服電機22、推動缸31、定位夾頭32、推動板33、導向套34、導向柱35。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根據附圖1及附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曲軸打磨用夾持裝置主要包括機架1、活動夾持架和定位夾頭32。其中活動夾持架設置于機架1上,其可在機架1上靈活旋轉;而定位夾頭32同樣設置于機架1上,其可在豎直方向上作往返移動。通過活動夾持架的旋轉作用,曲軸可在打磨平面上作任意轉動,使曲軸真正可進行自動化的打磨操作。此外,活動夾持架和定位機構位置相對應,改善了曲軸在夾持裝置上定位的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的活動夾持架包括旋轉部件及夾具21,其中旋轉部件設于機架1上,而夾具21則設于旋轉部件的活動部上。旋轉部件在本實用新型中采用固定于機架1上的伺服電機22,其與機架1可采用螺紋連接、卡扣連接或滑動卡接等固定方式。伺服電機22的轉軸與夾具21固定連接。通過伺服電機22對夾具21的轉速和轉矩進行控制,可方便的對曲軸的打磨面進行調整。同時,伺服電機22在停止工作時具有定位作用,能有效保障曲軸打磨時位置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的定位機構包括推動缸31和定位夾頭32,其中推動缸31設于機架1上,而定位夾頭32則設于推動缸31活動部上。定位夾頭32與活動夾持架的活動端采用同軸設置,從而保障了定位夾頭32和活動夾持架對曲軸定位的準確性,避免定位夾頭32在活動夾持架旋轉時產生移位。推動缸31可采用驅動氣缸,利用氣缸輸入氣壓的調節即可調整推動缸31的夾緊力,以適應不同大小的曲軸打磨。推動缸31與機架1固定連接,推動缸31的活塞桿上設有推動板33,定位夾頭32與推動板33為可拆卸固定連接。首先,推動板33在推動缸31的活塞桿帶動下可作上下往返移動,從而改善了定位夾頭32安裝的靈活性。其次,操作人員可通過更換推動板33上的定位夾頭32,以使其適應不同曲軸的定位場合,有效提高了曲軸裝設的穩定性。為了避免推動缸31在推動定位夾頭32移動時使定位夾頭32產生側向移位,機架1上可設置導向套34,而在推動板33上則設置與導向套34相配連接的導向柱35。通過導向柱35和導向套34的匹配滑動,改善了定位夾頭32在豎直方向上移動的穩定性及可靠性。
上述具體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效果較好的具體實施方式,凡與本實用新型的曲軸打磨用夾持裝置相同或等同的結構,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