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發動機裝置以及搭載其的固定型作業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693693閱讀:762來源:國知局
發動機裝置以及搭載其的固定型作業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以提供一種能夠防止因被設置在廢氣凈化裝置的電氣零件的加熱造成的故障的發動機裝置為技術課題。發動機(1)具備對廢氣進行處理的廢氣凈化裝置(2)。廢氣凈化裝置(2)具備檢測該廢氣凈化裝置(2)的狀態的電氣零件(44、51~53)。發動機(1)具備使發動機(1)用的冷卻水循環的冷卻水循環機構。而且,冷卻水循環機構的循環的冷卻水的一部分冷卻電氣零件(44、51~53)。
【專利說明】
發動機裝置以及搭載其的固定型作業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申請的發明涉及發動機裝置以及具備其的固定型作業機,該發動機裝置設置有將廢氣中所含的顆粒物(煤煙)等除去的廢氣凈化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以往,開發了在發動機的排氣路徑中設置廢氣凈化裝置(柴油微粒過濾器),由廢氣凈化裝置的氧化催化劑或煙灰過濾器等,對從柴油發動機排出的廢氣進行凈化處理的技術(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另外,在近年,出于環境對策,在建筑機械、農業機械等作業機械的領域,也要求在該機械使用的柴油發動機設置廢氣凈化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0003]設置在廢氣凈化裝置的氧化催化劑由于為了進行恰當的氧化處理而將廢氣調整到規定的溫度,所以,測定廢氣凈化裝置內的尾氣溫度。另外,由于煙灰過濾器產生因捕集的顆粒物的堆積而造成的孔堵塞,所以,在廢氣凈化裝置中,通過廢氣壓力探測上述孔堵塞,強制性地使堆積的顆粒物燃燒。因此,在廢氣凈化裝置中安裝分別測定廢氣溫度以及廢氣壓力的溫度傳感器以及壓力傳感器這樣的電氣零件。
[0004]在先技術文獻
[0005]專利文獻
[0006]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0-145430號公報
[0007]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7-182705號公報
[0008]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0-043572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9]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0010]但是,在設置了廢氣凈化裝置的情況下,若在發動機的排氣路徑中,替代消音器(消聲器)單純配置廢氣凈化裝置,則與消音器相比廢氣凈化裝置非常重。因此,存在即使將專利文獻2公開的建筑機械中的消音器的支撐構造挪用在廢氣凈化裝置的支撐構造,也不能穩定地裝配廢氣凈化裝置這樣的問題。
[0011]另外,由于高溫的尾氣在廢氣凈化裝置的內側流動,所以,廢氣凈化箱體成為高溫的熱源。因此,設置在廢氣凈化裝置的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這樣的電氣零件在像專利文獻3公開的那樣被設置在廢氣凈化箱體附近時,受到來自廢氣凈化裝置的輻射熱的影響。因此,存在附屬于廢氣凈化裝置的電氣零件因來自廢氣凈化裝置、發動機的熱而產生故障的可能性。尤其是在產生了溫度傳感器以及壓力傳感器的故障的情況下,由于不能確認廢氣凈化裝置的狀態,所以,裝置內的孔堵塞未被消除,結果,產生發動機失速的產生等這樣的不良狀況。
[0012]因此,本申請發明以提供一種研究這些現狀并實施了改進的發動機裝置為第I技術課題。
[0013]此外,例如,在將廢氣處理裝置設置在固定型作業機的機框內的情況下,在發動機停止后,熱氣滯留在機框內,容易充滿。因此,存在難以抑制產生針對廢氣處理裝置本身、機框等的熱損傷這樣的問題。本申請發明以抑制產生針對廢氣處理裝置本身、機框等的熱損傷為第2技術課題。
[0014]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0015]技術方案I的發明是一種發動機裝置,所述發動機裝置具備發動機、用于對來自發動機的廢氣進行凈化的廢氣凈化裝置、檢測該廢氣凈化裝置的狀態的電氣零件、和使發動機用的冷卻水循環的冷卻水循環機構,所述冷卻水循環機構的循環的冷卻水的一部分冷卻所述電氣零件。
[0016]技術方案2的發明是在技術方案I記載的發動機裝置中,由與所述廢氣凈化裝置的廢氣凈化箱體連結的支撐托架支撐所述電氣零件,并且在所述支撐托架設置冷卻水配管,該冷卻水配管供所述冷卻水循環機構的循環的冷卻水的一部分流動。
[0017]技術方案3的發明是在技術方案2記載的發動機裝置中,所述支撐托架在所述廢氣凈化裝置的外側位置支撐所述電氣零件,另一方面,將所述冷卻水配管配置在處于所述電氣零件和所述廢氣凈化裝置之間的位置。
[0018]技術方案4的發明是在技術方案I?3中的任一項記載的發動機裝置中,所述廢氣凈化裝置被配置在設于所述發動機的一側部的飛輪殼上,使其長邊方向為相對于所述發動機的曲柄軸正交的方向。
[0019]技術方案5的發明是在技術方案I記載的發動機裝置中,在所述廢氣凈化裝置的外側,并在所述廢氣凈化裝置內的廢氣移動方向上游側配置所述電氣零件。
[0020]技術方案6的發明是在技術方案5記載的發動機裝置中,所述廢氣凈化裝置經廢氣導入部與被設置在所述發動機的一側的排氣歧管連結,由與所述廢氣凈化裝置的廢氣凈化箱體的一端面連結的支撐托架,將所述電氣零件配置在與所述廢氣導入部相比靠外側位置。
[0021]技術方案7的發明是在技術方案I記載的發動機裝置中,在所述發動機的一側部設置冷卻風扇,另一方面,在所述發動機的另一側部設置飛輪殼,在所述飛輪殼內的飛輪可進行動力傳遞地連結所述作業部,在所述飛輪殼的上面側安裝所述廢氣處理裝置,使所述廢氣處理裝置位于所述作業部的上方。
[0022]技術方案8的發明是一種固定型作業機,所述固定型作業機具備壓縮機、發電機這樣的作業部;技術方案7記載的發動機裝置;和收容所述作業部以及所述發動機裝置的機框,在所述機框的上面設置使所述機框的內外連通的通氣口,使所述廢氣處理裝置從下方面對所述通氣口。
[0023]技術方案9的發明是在技術方案8記載的固定型作業機中,構成為,在所述機框內配置對所述通氣口進行開閉的閘板,在所述發動機驅動時,所述閘板因所述冷卻風扇的冷卻風而封閉,在所述發動機停止時,所述閘板因自重而開放。
[0024]技術方案10的發明是一種固定型作業機,所述固定型作業機具備壓縮機、發電機這樣的作業部;技術方案7記載的發動機裝置;和收容所述作業部以及所述發動機裝置的機框,構成為,在所述機框的上面設置使所述機框的內外連通的通氣口,使所述廢氣處理裝置從下方面對所述通氣口,另一方面,具備使所述閘板開閉驅動的執行器,由所述執行器在鑰匙開關進行開啟工作時,使所述閘板封閉,在所述鑰匙開關進行斷開工作時,使所述閘板開放。
[0025]發明效果
[0026]根據本發明,由于是一種發動機裝置,所述發動機裝置具備發動機、用于對來自發動機的廢氣進行凈化的廢氣凈化裝置、檢測該廢氣凈化裝置的狀態的電氣零件、和使發動機用的冷卻水循環的冷卻水循環機構,所述冷卻水循環機構的循環的冷卻水的一部分冷卻所述電氣零件,所以,能夠減少因來自所述廢氣凈化裝置以及所述發動機的熱造成的影響,能夠抑制因加熱造成的所述電氣零件的故障。
[0027]根據技術方案2的發明,由于由與所述廢氣凈化裝置的廢氣凈化箱體連結的支撐托架支撐所述電氣零件,且在所述支撐托架設置冷卻水配管,該冷卻水配管供所述冷卻水循環機構的循環的冷卻水的一部分流動,所以,僅通過將所述冷卻水配管裝入所述冷卻水循環機構的配管,就能夠簡單地構成所述電氣零件的冷卻機構。另外,對于所述電氣零件,在由所述支撐托架減少來自所述廢氣凈化裝置的輻射熱的基礎上,能夠利用在所述冷卻水配管中流動的冷卻水,抑制由所述廢氣凈化裝置產生的對所述支撐托架的傳導熱。
[0028]根據技術方案3的發明,由于在所述廢氣凈化裝置的外側位置支撐所述電氣零件,另一方面,將所述冷卻水配管配置在處于所述電氣零件和所述廢氣凈化裝置之間的位置,所以,通過將所述電氣零件配置在從所述尾氣凈化裝置離開的位置,對于所述電氣零件,不僅能夠減少來自廢氣凈化箱體的傳導熱的影響,還能夠減少來自廢氣凈化箱體的輻射熱的影響,因此,能夠抑制因加熱造成的所述電氣零件的故障。
[0029]根據技術方案4的發明,由于所述廢氣凈化裝置被配置在設于所述發動機的一側部的飛輪殼上,使其長邊方向為相對于所述發動機的曲柄軸正交的方向,所以,能夠在所述發動機的側面緊湊地形成安裝高度,且由于固定在高剛性的所述飛輪殼,所以,能夠高剛性地構成成為重量物的所述廢氣凈化裝置的支撐構造。
[0030]根據技術方案5的發明,由于在所述廢氣凈化裝置的外側,在所述廢氣凈化裝置內的廢氣移動方向上游側配置所述電氣零件,所以,能夠減少因來自所述廢氣凈化裝置以及所述發動機的熱造成的影響、能夠抑制因加熱造成的所述電氣零件的故障。另外,由于在熱容量低的一側配置所述電氣零件,所以,能夠減少所述廢氣凈化裝置對所述電氣零件的輻射熱的影響。
[0031]根據技術方案6的發明,由于所述廢氣凈化裝置經廢氣導入部與被設置在所述發動機的一側的排氣歧管連結,由與所述廢氣凈化裝置的廢氣凈化箱體的一端面連結的支撐托架,將所述電氣零件配置在與所述廢氣導入部相比靠外側位置,所以,能夠將所述電氣零件配置在與所述廢氣凈化裝置相比向上游側離開的位置。據此,能夠使來自所述廢氣凈化裝置的傳導熱、輻射熱對所述電氣零件的影響降低,抑制因加熱造成的所述電氣零件的故障。
[0032]根據技術方案7的發明,由于在所述發動機的一側部設置冷卻風扇,另一方面,在所述發動機的另一側部設置飛輪殼,在所述飛輪殼內的飛輪可進行動力傳遞地連結所述作業部,在所述飛輪殼的上面側安裝所述廢氣處理裝置,使所述廢氣處理裝置位于所述作業部的上方,所以,能夠使用作為所述發動機的高剛性零件的所述飛輪殼,高剛性地支撐所述廢氣處理裝置,防止因振動等造成的所述廢氣處理裝置的損傷。另外,能夠將所述作業部上方的空間作為所述廢氣處理裝置的配置空間有效地利用,能夠提高收容發動機裝置的機框內空間的利用效率。
[0033]根據技術方案8的發明,由于是一種固定型作業機,所述固定型作業機具備壓縮機、發電機這樣的作業部;技術方案7記載的發動機裝置;和收容所述作業部以及所述發動機裝置的機框,在所述機框的上面設置使所述機框的內外連通的通氣口,使所述廢氣處理裝置從下方面對所述通氣口,所以,可將從所述廢氣處理裝置發出的過剩的熱氣經由所述通氣口向所述機框外釋放,對所述機框內部的熱平衡的最佳化做出貢獻。
[0034]根據技術方案9的發明,由于構成為,在所述機框內配置對所述通氣口進行開閉的閘板,在所述發動機驅動時,所述閘板因所述冷卻風扇的冷卻風而封閉,在所述發動機停止時,所述閘板因自重而開放,所以,在所述發動機驅動的過程中,能夠確實地防止塵埃等穿過所述通氣口進入所述機框內。在所述發動機停止后,可將從所述廢氣處理裝置發出的熱氣經由所述通氣口向所述機框外釋放,能夠抑制熱氣充滿所述機框內部。能夠抑制針對所述廢氣處理裝置本身、所述機框等的熱損傷的產生。
[0035]根據技術方案10的發明,由于是一種固定型作業機,所述固定型作業機具備壓縮機、發電機這樣的作業部;技術方案7記載的發動機裝置;和收容所述作業部以及所述發動機裝置的機框,構成為,在所述機框的上面設置使所述機框的內外連通的通氣口,使所述廢氣處理裝置從下方面對所述通氣口,另一方面,具備使所述閘板開閉驅動的執行器,由所述執行器在鑰匙開關進行開啟工作時,使所述閘板封閉,在所述鑰匙開關進行斷開工作時,使所述閘板開放,所以,與技術方案3的情況同樣,在所述發動機驅動的過程中,能夠防止塵埃等穿過所述通氣口進入所述機框內。在所述發動機停止后,可將從所述廢氣處理裝置發出的熱氣經由所述通氣口向所述機框外釋放,能夠抑制熱氣充滿所述機框內部。能夠抑制針對所述廢氣處理裝置本身、所述機框等的熱損傷的產生。
【附圖說明】
[0036]圖1是本申請發明的柴油發動機的右側視圖。
[0037]圖2是其左側視圖。
[0038]圖3是其俯視圖。
[0039]圖4是其后視圖。
[0040]圖5是其主視圖。
[0041]圖6是本申請發明的柴油發動機的后視立體圖。
[0042]圖7是其俯視立體圖。
[0043]圖8是其主視立體圖。
[0044]圖9是圖8的局部放大圖。
[0045]圖10是圖3的局部放大圖。
[0046]圖11是廢氣凈化裝置的外觀立體圖。
[0047]圖12是表示廢氣凈化裝置的組裝結構的圖3的局部放大圖。
[0048]圖13是廢氣凈化裝置的組裝(分解)說明圖。
[0049]圖14是用于說明飛輪殼上的安裝部的結構的放大圖。
[0050]圖15是搭載了柴油發動機的成為作業機械的一例的固定型作業機的立體圖。
[0051 ]圖16是圖13所示的固定型作業機的俯視剖視圖。
[0052]圖17是將其機框剖開的側視圖。
[0053]圖18是成為本申請發明的其它實施方式的柴油發動機的右側視圖。
[0054]圖19是搭載了本申請發明的柴油發動機的作為作業機械的其它實施方式的拖拉機的側視圖。
[0055]圖20是其拖拉機的俯視圖。
[0056]圖21是其它實施方式中的固定型作業機的立體圖。
[0057]圖22是固定型作業機的側視剖視圖。
[0058]圖23是控制器的功能框圖。
[0059]圖24是省略了閘板的例子中的固定型作業機的側視剖視圖。
[0060]圖25是另外的其它實施方式中的柴油發動機的左側視圖。
[0061 ]圖26是其俯視圖。
[0062]圖27是其俯視立體圖。
[0063]圖28是廢氣凈化裝置的外觀立體圖。
[0064]圖29是固定型作業機的俯視剖視圖。
[0065]圖30是其側視剖視圖。
[0066]圖31是成為本申請發明的其它實施例的柴油發動機的右側視圖。
[0067]圖32是搭載了柴油發動機的作為作業機械的其它實施例的輪式裝載機的左側視圖。
[0068]圖33是該輪式裝載機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69]下面,參照圖1?圖17,根據附圖,說明本申請發明的發動機裝置以及具備該發動機裝置的作業機械的實施方式。另外,下面作為本實施方式中的作業機械,列舉固定型作業機作為一例,說明其結構的細節。
[0070]首先,參照圖1?圖14,針對本申請發明的發動機裝置,列舉作為原動機被搭載在后述的固定型作業機等作業機械的柴油發動機I作為例子,下面進行說明。如上所述,柴油發動機I具備經排氣節流裝置65連接的廢氣凈化裝置2。廢氣凈化裝置2除了除去柴油發動機I的廢氣中的顆粒物(PM)以外,還具備減少柴油發動機I的廢氣中的一氧化碳(CO)、碳化氫(HC)的作用。
[0071]柴油發動機I具備內置發動機輸出用曲柄軸3和活塞(省略圖示)的缸體4。缸蓋5搭載于缸體4。在缸蓋5的左側面配置進氣歧管6。在缸蓋5的右側面配置排氣歧管7。在缸蓋5的上側面配置缸蓋罩8。在缸體4的后側面設置冷卻風扇9。在缸體4的前側面設置飛輪殼10。在飛輪殼10內配置飛輪11。由曲柄軸3(發動機輸出軸)軸支承飛輪11。構成為經曲柄軸3將柴油發動機I的動力取出到作業車輛(反鏟挖土機、叉式升降機等)的工作部。
[0072 ]另外,在缸體4的下面配置機油盤12。在機油盤12內儲存潤滑油。機油盤12內的潤滑油由被配置在缸體4內的靠左側面的部位的機油栗(省略圖示)吸引,經被配置在缸體4的左側面的機油冷卻器18以及機油過濾器13向柴油發動機I的各潤滑部供給。供給到各潤滑部的潤滑油此后返回機油盤12。機油栗(省略圖示)被構成為通過曲柄軸3的旋轉來驅動。機油冷卻器18用于由冷卻水冷卻潤滑油。
[0073]機油冷卻器18在缸體4的左側面被安裝在機油盤12的上方。機油冷卻器18連接有冷卻水配管18a、18b,具有冷卻水在其內部循環的構造。機油過濾器13被設置成與機油冷卻器18的左側重疊。即,相互左右連結的機油過濾器13以及機油冷卻器18被設置成,在成為機油盤12的上方的位置從缸體4的左側面向外側(左側)突出。
[0074]在缸體4的左側面中的機油過濾器13的上方(進氣歧管6的下方)安裝用于供給燃料的燃料供給栗14。將具有電磁開閉控制型的燃料噴射閥(省略圖示)的四汽缸量的各噴射器15設置在柴油發動機I。在各噴射器15經燃料供給栗14、圓筒狀的共軌16以及燃料過濾器(省略圖示)連接被搭載于作業車輛的燃料箱(省略圖示)。
[0075]所述燃料箱的燃料從燃料供給栗14被壓送到共軌16,高壓的燃料積蓄在共軌16。通過分別對各噴射器15的燃料噴射閥進行開閉控制,將共軌16內的高壓的燃料從各噴射器15向柴油發動機I的各汽缸噴射。
[0076]在缸體4的靠后面右側的部位,與冷卻風扇9的風扇軸同軸狀地配置冷卻水循環用的冷卻水栗21。冷卻水栗21通過曲柄軸3的旋轉經冷卻風扇驅動用V型皮帶22與冷卻風扇9一起被驅動。被搭載于作業車輛的散熱器24內的冷卻水通過冷卻水栗21的驅動向冷卻水栗21供給。而且,向缸體4以及缸蓋5供給冷卻水,冷卻柴油發動機I。另外,在冷卻水栗21的右側方設置交流發電機23。
[0077]在缸體4的左右側面分別設置發動機支腳安裝部19。在各發動機支腳安裝部19分別螺栓擰緊具有防振橡膠且與機體框架94的左右側壁連結的發動機支腳體(省略圖示)。柴油發動機I經各發動機支腳體(省略圖示)被防振支撐在作業車輛中的行駛機體的機體框架94上。據此,能夠抑制柴油發動機I的振動向機體框架94傳遞。
[0078]進而,說明EGR裝置26(廢氣再循環裝置)。在突出的進氣歧管6的入口部經EGR裝置26(廢氣再循環裝置)連結空氣濾清器32。新氣(外部空氣)從空氣濾清器32經EGR裝置26向進氣歧管6輸送。EGR裝置26具備使柴油發動機的廢氣的一部分(來自排氣歧管的EGR氣體)和新氣(來自空氣濾清器32的外部空氣)混合并向進氣歧管6供給的EGR主體箱體27 (收集器)、使EGR主體箱體27經進氣管33與空氣濾清器32連通的進氣節氣部件28、經EGR冷卻器29與排氣歧管7連接的作為回流管路的再循環廢氣管30和使EGR主體箱體27與再循環廢氣管30連通的EGR閥部件31。
[0079]S卩,進氣歧管6和新氣導入用的進氣節氣部件28經EGR主體箱體27連接。而且,在EGR主體箱體27連通有從排氣歧管7延伸的再循環廢氣管30的出口側。EGR主體箱體27被形成為長筒狀。進氣節氣部件28被螺栓擰緊在EGR主體箱體27的長邊方向的一端部。EGR主體箱體27的向下的開口端部被可裝拆地螺栓擰緊在進氣歧管6的入口部。
[0080]另外,再循環廢氣管30的出口側經EGR閥部件31與EGR主體箱體27連結。再循環廢氣管30的入口側經EGR冷卻器29與排氣歧管7的下面側連結。再循環廢氣管30被配置管路成為在飛輪殼10上方繞過缸蓋5的前面。另外,通過調節EGR閥部件31內的EGR閥(省略圖示)的開度,調節EGR氣體的向EGR主體箱體27的供給量。
[0081 ]通過上述的結構,從空氣濾清器32經進氣節氣部件28向EGR主體箱體27內供給新氣(外部空氣),另一方面,從排氣歧管7經EGR閥部件31向EGR主體箱體27內供給EGR氣體(從排氣歧管排出的廢氣的一部分)。在來自空氣濾清器32的新氣和來自排氣歧管7的EGR氣體在EGR主體箱體27內被混合后,EGR主體箱體27內的混合氣體向進氣歧管6供給。即,通過從柴油發動機I排出到排氣歧管7的廢氣的一部分從進氣歧管6向柴油發動機I回流,高負荷運轉時的最高燃燒溫度降低,來自柴油發動機I的NOx(氮氧化物)的排出量減少。
[0082]在像上述那樣配置EGR冷卻器29時,在排氣歧管7—體地形成EGR氣體取出管61。另夕卜,將管接頭部件62螺栓擰緊在排氣歧管7。通過由EGR氣體取出管61支撐EGR冷卻器29的EGR氣體入口部,且由連接再循環廢氣管30的管接頭部件62支撐EGR冷卻器29的EGR氣體出口部,EGR冷卻器29遠離缸體4(具體地說是左側面)地進行配置。
[0083]另外,與管接頭部件62連結的再循環廢氣管30在廢氣凈化裝置2的凈化入口管36的下側通過,朝向缸蓋5前面被配置管路。即,再循環廢氣管30和凈化入口管36在飛輪殼10的上方以凈化入口管36成為上側的方式進行交叉。因此,在缸蓋5前方中的飛輪殼10上方,再循環廢氣管30從缸蓋5的右側面朝向左側面延伸設置,另一方面,在前后方向延伸設置成凈化入口管36跨過再循環廢氣管30的上方。
[0084]這樣,在缸體4的右側面,在排氣歧管7的下方配置EGR氣體冷卻用的EGR冷卻器29。因此,能夠沿著發動機I的一側面緊湊地設置排氣歧管7和EGR冷卻器29 ο而且,在柴油發動機I的右側方(排氣歧管7側)設置將冷卻水栗21連接于EGR冷卻器29以及排氣節流裝置65的冷卻水配管路徑。據此,構成為來自冷卻水栗21的冷卻水不僅向柴油發動機I的水冷部供給,還將其一部分向EGR冷卻器29以及排氣節流裝置65輸送。
[0085]另外,在缸蓋5的右側方具備提高柴油發動機I的排氣壓的排氣節流裝置65。使排氣歧管7的排氣出口向上開口。排氣歧管7的排氣出口經用于調節柴油發動機I的排氣壓的排氣節流裝置65可裝拆地與彎肘狀的中繼管66連結。排氣節流裝置65具有:節流閥箱體68,其內置排氣節流閥;執行器箱體69,其內置從馬達(執行器)起的動力傳遞機構等,所述馬達(執行器)對排氣節流閥進行打開動作控制;和水冷箱體7 O,其將執行器箱體6 9連結于節流閥箱體68。通過所述動力傳遞機構,所述馬達被構成為其旋轉軸可經由齒輪等與節流閥箱體68內的排氣節流閥的旋轉軸聯動。
[0086]將節流閥箱體68搭載于排氣歧管7的排氣出口,將中繼管66搭載于節流閥箱體68,由4根螺栓經節流閥箱體68將中繼管66擰緊在排氣歧管7的排氣出口體。節流閥箱體68的下面側被緊固在排氣歧管7的排氣出口體。中繼管66的下面側開口部被緊固在節流閥箱體68的上面側。將中繼管66的橫向開口部連結在廢氣凈化裝置2的凈化入口管36。
[0087]因此,排氣歧管7經中繼管66以及排氣節流裝置65連接在上述的廢氣凈化裝置2。從排氣歧管7的出口部經節流閥箱體68以及中繼管66移動到廢氣凈化裝置2內的廢氣在由廢氣凈化裝置2凈化后,從凈化出口管37向尾管135移動,最終被排出機外。
[0088]另外,中繼管66在處于排氣節流裝置65和廢氣凈化裝置2的排氣入口管36之間的位置具備與排氣歧管7連結的連結支撐部66x。連結支撐部66x由從中繼管66的外周面朝向排氣歧管7突出的翼狀的板構成,在排氣歧管7的右側面被擰緊。中繼管66將排氣入口經排氣節流裝置65與排氣歧管7的排氣出口連結,且將廢氣朝向排氣入口管36流動的管部與排氣歧管7的側面連結,由排氣歧管7支撐。因此,中繼管66被高剛性的排氣歧管7支撐,能夠高剛性地構成經由了中繼管66的與廢氣凈化裝置2的支撐構造。
[0089]通過上述的結構,根據由廢氣凈化裝置2中的差壓傳感器44檢測的壓力差使排氣節流裝置65的所述馬達工作,由此執行煙灰過濾器40的再生控制。即,在煙灰(煤煙)堆積在煙灰過濾器40時,通過使排氣節流裝置65的排氣節流閥進行關閉動作的控制,使柴油發動機I的排氣壓變高,據此,使從柴油發動機I排出的廢氣溫度上升為高溫,將堆積在煙灰過濾器40的煙灰(煤煙)燃燒。其結果,煙灰消失,煙灰過濾器40再生。
[0090]另外,即使繼續進行負荷小、廢氣的溫度容易變低的作業(煙灰容易堆積的作業),也通過排氣壓的強制上升使排氣節流裝置65作為排氣升溫機構發揮作用,能夠將煙灰過濾器40再生,能夠恰當地維持廢氣凈化裝置2的廢氣凈化能力。另外,也不需要用于燃燒堆積在煙灰過濾器40的煙灰的燃燒器等。另外,在發動機I起動時,通過排氣節流裝置65的控制,使柴油發動機I的排氣壓變高,據此,使來自柴油發動機I的廢氣的溫度成為高溫,能夠促進柴油發動機I的暖機。
[0091]如上所述,排氣節流裝置65通過將節流閥箱體68的廢氣取入側擰緊在向上開口的排氣歧管7的排氣出口,中繼管66經節流閥箱體68與排氣歧管7連接。因此,能夠將排氣節流裝置65支撐在高剛性的排氣歧管7,能夠高剛性地構成排氣節流裝置65的支撐構造,且例如與經中繼管66將節流閥箱體68連接在排氣歧管7的構造相比,能夠縮小排氣節流裝置65的廢氣取入側的容積,高精度地調節排氣歧管7內的排氣壓。例如,能夠將向廢氣凈化裝置2等供給的廢氣的溫度簡單地維持在適合廢氣的凈化的溫度。
[0092]另外,將節流閥箱體68擰緊在排氣歧管7的上面側,將彎肘狀的中繼管66擰緊在節流閥箱體68的上面側,相對于排氣歧管7多層狀地配置節流閥箱體68和中繼管66,將排氣管72連結在最上層部的中繼管66。因此,不必變更排氣節流裝置65的支撐姿勢,另外,不必變更中繼管66的規格,能夠例如與廢氣凈化裝置2的安裝位置等相匹配地變更中繼管66的安裝姿勢(排氣管72的連結方向)。
[0093]另外,使排氣歧管7的排氣出口向上開口,在排氣歧管7的上面側設置節流閥箱體68,在節流閥箱體68的上面側形成節流閥氣體出口,且在節流閥箱體68的下方隔著排氣歧管7配置EGR氣體冷卻用的EGR冷卻器29。因此,能夠沿著發動機I的一側面,緊湊地設置排氣歧管7、排氣節流裝置65和EGR冷卻器29。
[0094]這樣,柴油發動機I將中繼管66擰緊在排氣節流裝置65的上面側,相對于排氣歧管7多層狀地配置排氣節流裝置65和中繼管66,將排氣節流裝置65的廢氣入口連結在最上層部的中繼管66。因此,能夠在排氣歧管7和廢氣凈化裝置2之間緊湊地挨近配置排氣節流裝置65,能夠將排氣節流裝置65緊湊地裝配在有限的發動機設置空間。另外,僅通過變更中繼管66的形狀,就能夠容易地將廢氣凈化裝置2配置在規定位置。
[0095]對設置在柴油發動機I的右側方(排氣歧管7側)的冷卻水配管路徑進行說明。在一端被連接在冷卻水栗21的冷卻水返回軟管(冷卻水栗吸入側配管)75的另一端連接水冷箱體70的冷卻水出口管76。在一端與水冷箱體70的冷卻水入口管77連接的中繼軟管(EGR冷卻器排放側配管)78的另一端連接EGR冷卻器29的冷卻水排水口。而且,EGR冷卻器29的冷卻水取入口經冷卻水取出軟管(EGR冷卻器吸入側配管)79與缸體4連接。
[0096]即,在冷卻水栗21串聯地連接EGR冷卻器29以及排氣節流裝置65。而且,在由所述各軟管75、78、79等形成的冷卻水流通路徑中,在冷卻水栗21和EGR冷卻器29之間配置排氣節流裝置65。排氣節流裝置65位于EGR冷卻器29的下游側。來自冷卻水栗21的冷卻水的一部分從缸體4經EGR冷卻器29向排氣節流裝置65供給并循環。
[0097]另外,水冷箱體70使冷卻水出口管76以及冷卻水入口管77分別從其背面側(風扇9偵D朝向冷卻水栗21突出。即,水冷箱體70被配置在與節流閥箱體68相比靠后側(風扇9側),以便使冷卻水出口管76以及冷卻水入口管77的頂端朝向冷卻水栗21。據此,能夠接近冷卻水栗21地配置水冷箱體70的冷卻水出口管76,能夠將返回軟管75形成得短。而且,冷卻水出口管76被配置在冷卻水入口管77的上側(排氣節流出口側)。
[0098]如上所述,隔著曲柄軸3,機油冷卻器18被配置在進氣歧管6側,后述的EGR冷卻器29被配置在排氣歧管7側。即,俯視時,由于隔著柴油發動機I的曲柄軸3,機油冷卻器18被配置在進氣歧管6側,EGR冷卻器29被配置在排氣歧管7側,所以,EGR冷卻器29用的冷卻水流通系統和機油冷卻器18用的冷卻水流通系統隔著曲柄軸3分開在左右兩側。因此,容易知道各自的冷卻水流通系統的配置,能夠提高裝配作業性、保養性。
[0099]排氣節流裝置65朝向冷卻風扇9側(后方)遠離缸蓋罩8的右側面地被配置,以便節流閥箱體68中的排氣節流閥的旋轉軸線方向(執行器箱體69內的馬達的旋轉軸線方向)65a相對于缸蓋罩8的右側面斜行。因此,節流閥箱體68的左側前端相對于缸蓋罩8的右側面最挨近,且執行器箱體69的右側后端成為最從缸蓋罩8的右側面離開的位置。
[0100]S卩,相對于柴油發動機I的右側面,俯視時傾斜設置排氣節流裝置65,在缸蓋罩8的右側面和排氣節流裝置65的內側面(左側面)之間形成間隙8a。因此,排氣節流裝置65能夠在其背面側(冷卻風扇9側),向外形成與冷卻水用配管(冷卻水返回軟管75以及冷卻水中繼軟管78)的連接部(冷卻水出口管76以及冷卻水入口管77)。因此,能夠挨近柴油發動機I的右側面緊湊地支撐排氣節流裝置65,且能夠容易地防止所述冷卻水用配管因機械振動與柴油發動機I接觸而損傷的情況。
[0101]在排氣節流裝置65中,執行器箱體69相對于節流閥箱體68被配置在右側,在水冷箱體70的后端左側上下配置冷卻水出口管76以及冷卻水入口管77。即,在水冷箱體70的背面側(風扇9側),在執行器箱體69的左側面和缸蓋罩8的右側面之間,能夠確保對冷卻水返回軟管75以及冷卻水中繼軟管78進行配管的足夠的空間。因此,能夠容易地防止冷卻水返回軟管75以及冷卻水中繼軟管78因機械振動與發動機主體接觸而損傷的情況。
[0102]排氣歧管7具備將排氣壓傳感器管85連接在壓力取出口83的結構。即,被設置在排氣歧管7的上面的壓力取出口 83與沿缸蓋罩8的右側面延伸設置的排氣壓傳感器管85的一端連接。另外,排氣壓力傳感器84被設置在缸蓋罩8的后端側(冷卻水栗21側),該排氣壓力傳感器84經過由柔性橡膠軟管等構成的排氣壓軟管86(連接零件)與排氣壓傳感器管85的另一端連接。
[0103]S卩,排氣壓傳感器管85延伸設置成在缸蓋罩8和排氣節流裝置65之間的間隙8a通過。因此,不必使其它的構成零件繞過從排氣歧管7的壓力取出口 83到排氣壓力傳感器84為止的連接路徑,能夠將排氣壓傳感器管85形成得短,能夠簡化排氣壓傳感器管85以及連接零件的防振構造。另外,間隙8a還確保最挨近缸蓋罩8的水冷箱體70的左端面和缸蓋罩8之間的空間。因此,能夠相對于排氣壓傳感器管85隔開間隔地并列設置冷卻水配管(冷卻水返回軟管75以及冷卻水中繼軟管78)。因此,能夠容易地防止上述冷卻水配管因機械振動與發動機主體接觸而損傷的情況。
[0104]壓力取出口83在排氣歧管7的上面,被配置在處于缸蓋5和中繼管66之間的位置。另外,在排氣歧管7的上面,在與壓力取出口 83相比靠外側(中繼管66側)附設對排氣歧管7內的廢氣溫度進行測定的氣體溫度傳感器82。氣體溫度傳感器82的電氣配線87在缸蓋罩8的前端(飛輪9側)上部通過,與左側面的連接器連接。
[0105]散熱器24在柴油發動機I的后方經風扇護罩(省略圖示)配置在與冷卻風扇9相向的位置。另外,在散熱器24的前面與冷卻風扇9相向地配置機油冷卻器25。這樣,散熱器24以及機油冷卻器25在柴油發動機I的后方的與冷卻風扇9相向的位置,按照其散熱量小的順序,朝向冷卻風的排放方向配置成一列。因此,通過冷卻風扇9旋轉驅動,從柴油發動機I的后方吸引外氣,據此,作為熱交換器的散熱器24以及機油冷卻器25分別被吹拂外氣(冷卻風),被空氣冷卻。
[0106]接著,參照圖9?圖14,對廢氣凈化裝置2進行說明。廢氣凈化裝置2具備廢氣凈化箱體38,該廢氣凈化箱體38具有凈化入口管36以及凈化出口管37。該廢氣凈化箱體38被構成為在左右方向延伸得長的圓筒形狀。而且,在廢氣凈化箱體38的右側(廢氣移動方向上游偵U以及左側(廢氣移動方向下游側)分別設置凈化入口管36以及凈化出口管37中之一。
[0107]另外,廢氣凈化裝置2在飛輪殼10上被固定,被配置在缸蓋5以及缸蓋罩8前方。此時,凈化入口管36被設置在廢氣凈化箱體38中的圓筒形狀側面的右側后方。而且,凈化入口管36做成跨過再循環廢氣管30,朝向后方向斜上方彎曲的形狀,相對于中繼管66可裝拆地被螺栓擰緊。另一方面,凈化出口管37被設置在廢氣凈化箱體38的圓筒形狀側面的左側下方,連接有尾管135。
[0108]在廢氣凈化箱體38的內部,沿廢氣的移動方向串聯地排列生成二氧化氮(N02)的白金等柴油氧化催化劑39(氣體凈化體)和以比較低的溫度將捕集到的顆粒物(PM)連續地氧化除去的蜂窩構造的煙灰過濾器40(氣體凈化體)。另外,由消音器41形成廢氣凈化箱體38的一側部,在消音器41設置與尾管135連結的凈化出口管37。
[0109]通過上述的結構,因柴油氧化催化劑39的氧化作用而生成的二氧化氮(N02)從一側端面(取入側端面)向煙灰過濾器40內供給。柴油發動機I的廢氣中所含的顆粒物(PM)被煙灰過濾器40捕集,由二氧化氮(N02)連續地氧化除去。在除去柴油發動機I的廢氣中的粒狀物質(PM)的基礎上,柴油發動機I的廢氣中的一氧化碳(CO)、碳化氫(HC)的含有量減少。
[0110]另外,熱敏電阻型的上游側氣體溫度傳感器42和下游側氣體溫度傳感器43被附設在廢氣凈化箱體38。由上游側氣體溫度傳感器42檢測柴油氧化催化劑39的氣體流入側端面的廢氣溫度。由下游側氣體溫度傳感器43檢測柴油氧化催化劑的氣體流出側端面的廢氣溫度。
[0111]進而,在廢氣凈化箱體38附設作為廢氣壓力傳感器的差壓傳感器44。由差壓傳感器44檢測煙灰過濾器40的上游側和下游側之間的廢氣的壓力差。構成為,能夠根據煙灰過濾器40的上游側和下游側之間的排氣壓力差,運算煙灰過濾器40中的顆粒物的堆積量,掌握煙灰過濾器40內的堵塞狀態。
[0112]一體地設置了電氣配線連接器51的差壓傳感器44與氣體溫度傳感器42、43的電氣配線連接器52、53—起被大致L字板狀的傳感器托架(傳感器支撐體)46支撐。該傳感器托架46可裝拆地被安裝在出口夾持法蘭45中的一方的被形成為圓弧體的傳感器支撐部56。即,傳感器支撐部56被形成在距凈化入口管36側最遠的消音側的出口夾持法蘭45的一部分。而且,通過將傳感器托架46的豎直板部螺栓擰緊在圓弧體的傳感器支撐部56,傳感器托架46被可裝拆地安裝在消音側的出口夾持法蘭45。另外,傳感器托架46并不限于被擰緊在出口夾持法蘭45,也可以被擰緊于在組裝廢氣凈化箱體38時被擰緊的中央夾持法蘭等其它的夾持法蘭。
[0113]在差壓傳感器44上分別連接上游側傳感器配管47和下游側傳感器配管48的一端偵U。上游側和下游側的各傳感器配管凸緣體49、50隔著廢氣凈化箱體38內的煙灰過濾器40,被配置在廢氣凈化箱體38。在各傳感器配管凸緣體49、50分別連接上游側傳感器配管47和下游側傳感器配管48的另一端側。
[0114]通過上述的結構,煙灰過濾器40的流入側的廢氣壓力和煙灰過濾器40的流出側的廢氣壓力的差(廢氣的差壓)經差壓傳感器44檢測。由于被煙灰過濾器40捕集的廢氣中的顆粒物的殘留量與廢氣的差壓成比例,所以,在殘留在煙灰過濾器40的顆粒物的量增加到規定以上時,根據差壓傳感器44的檢測結果,執行使煙灰過濾器40的顆粒物量減少的再生控制(例如,使排氣溫度上升的控制)。另外,在顆粒物的殘留量進一步增加到可再生控制的范圍以上時,進行裝拆分解廢氣凈化箱體38,清掃煙灰過濾器40,將顆粒物人工除去的保養作業。
[0115]傳感器托架46由相對于與傳感器支撐部56的連接部46a(豎直板部)彎曲的傳感器載置部46b支撐差壓傳感器44以及連接器52、53。傳感器載置部46b使差壓傳感器44中的與傳感器配管47、48的配管連結部分突出到與廢氣凈化箱體38的外周面相向的下面,將冷卻水配管54配置成包圍該配管連結部分。傳感器載置部46b由相對于廢氣凈化箱體38的外周面成為外側的上面支撐差壓傳感器44以及連接器51?53。
[0116]傳感器托架46由相對于廢氣凈化裝置2成為外側的面支撐差壓傳感器44以及連接器51?53,將來自廢氣凈化裝置2的輻射熱隔斷。因此,通過將差壓傳感器44以及連接器51?53配置在離開廢氣凈化裝置2的位置,能夠相對于這些電氣零件,減少來自廢氣凈化箱體38的輻射熱的影響,抑制因加熱造成的故障。
[0117]柴油發動機I如后所述,具有通過冷卻水栗21,使冷卻水向柴油發動機I的各部分循環的冷卻水循環機構。而且,所述冷卻水循環機構的循環的冷卻水的一部分在傳感器托架46的冷卻水配管54中流動。能夠使發動機冷卻水在冷卻水配管54中流動,抑制來自廢氣凈化裝置2的對于傳感器托架46的傳導熱,能夠抑制因對于由傳感器托架46支撐的電氣零件的熱而造成的故障。
[0118]傳感器托架46將冷卻水配管54配置在成為支撐差壓傳感器44以及連接器51?53的面的相反側的面。即,傳感器托架46由相對于廢氣凈化箱體38離開的面支撐差壓傳感器44以及連接器51?53,另一方面,在靠近廢氣凈化箱體38的面配置冷卻水配管54。傳感器托架46在處于差壓傳感器44以及連接器51?53和廢氣凈化箱體38之間的位置配置冷卻水配管54。因此,通過做成使冷卻水在差壓傳感器44以及連接器51?53和廢氣凈化裝置2之間流動的結構,對于這些電氣零件,不僅能夠減少來自廢氣凈化箱體38的傳導熱,還能夠減少輻射熱的影響。
[0119]對設置在柴油發動機I的左側方(進氣歧管6側)的冷卻水配管路徑進行說明。在一端被連接在冷卻水栗21的冷卻水排放軟管(冷卻水栗排放側配管)18a的另一端連接機油冷卻器18的冷卻水取入口。在一端與機油冷卻器18的冷卻水排水口連接的中繼軟管(機油冷卻器排放側配管)18b的另一端連接設于傳感器托架46的冷卻水配管54的冷卻水取入口。而且,冷卻水配管54的冷卻水排水口經中繼軟管(缸體供給側配管)18c與缸體4連接。
[0120]S卩,機油冷卻器18和傳感器托架46的冷卻水配管54被串聯地連接于冷卻水栗21。而且,在由所述各軟管18a?18c等形成的冷卻水流通路徑中,機油冷卻器18和傳感器托架46的冷卻水配管54被配置在冷卻水栗21和缸體4之間。傳感器托架46的冷卻水配管54處在機油冷卻器18的下游側,并且位于缸體4的上游側。來自冷卻水栗21的冷卻水的一部分從機油冷卻器18經傳感器托架46的冷卻水配管54向缸體4供給。
[0121 ]如上所述,做成在柴油發動機I的冷卻水路徑的一部分裝入傳感器托架46中的冷卻水配管54的結構。因此,被安裝在傳感器托架46的傳感器44、連接器51?53利用在冷卻水配管54中流動的冷卻水,防止以來自柴油發動機1、廢氣凈化裝置2的排熱為基礎的加溫。具體地說,不僅能夠減少來自廢氣凈化箱體38的傳導熱,還能夠減少來自廢氣凈化裝置2以及柴油發動機I的輻射熱的影響,能夠抑制因加熱而造成的差壓傳感器44的檢測主體、連接器51?53的故障。
[0122]接著,說明廢氣凈化裝置2的安裝構造。廢氣凈化裝置2中的廢氣凈化箱體38在下游側的出口夾持法蘭45通過螺栓擰緊可裝拆地安裝連結支腳體(左托架)80,且焊接緊固固定支腳體(右托架)81。此時,連結支腳體80的安裝凸緣部被螺栓擰緊并安裝在設于出口夾持法蘭45的圓弧體的帶貫通孔的支腳體擰緊部。另外,固定支腳體81在凈化入口管36側相對于廢氣凈化箱體38的外周面通過焊接被緊固。即,固定支腳體81被設置在廢氣凈化箱體38的入口側(上游側),連結支腳體80被設置在廢氣凈化箱體38的出口側(下游側)。另外,連結支腳體80并不限于被擰緊在出口夾持法蘭45,也可以被擰緊于在組裝廢氣凈化箱體38時被擰緊的中央夾持法蘭等其它的夾持法蘭。
[0123]設置在該廢氣凈化箱體38的外周的連結支腳體80以及固定支腳體81分別被螺栓擰緊在形成于飛輪殼10的上面側的凈化裝置安裝部(DPF安裝部)89。也就是說,廢氣凈化裝置2由連結支腳體80以及固定支腳體81穩定地連結并支撐在作為高剛性部件的飛輪殼10上。因此,雖然廢氣凈化裝置2包括在發動機I的振動系統中,但是,作為發動機I的構成零件的一個,能夠將廢氣凈化裝置2牢固地連結在作為高剛性零件的飛輪殼10,能夠防止因發動機I的振動造成的廢氣凈化裝置2的損傷。能夠在發動機I的制造場所,將廢氣凈化裝置2裝入發動機I來出廠。另外,由于能夠將廢氣凈化裝置2以極近的距離連通到發動機I的排氣歧管7,所以,容易將廢氣凈化裝置2維持在恰當的溫度,能夠維持高的廢氣凈化性能。
[0124]如上所述,廢氣凈化裝置(DPF)2是在耐熱金屬材料制的DPF外殼(廢氣凈化箱體)38,經圓筒型的內側箱體(省略圖示),串聯地排列并收容例如白金等柴油氧化催化劑39和蜂窩構造的煙灰過濾器40的構造。廢氣凈化裝置2經作為支撐體的法蘭側托架支腳(連結支腳體)80和外殼側托架支腳(固定支腳體)81安裝在飛輪殼10。在這種情況下,法蘭側托架支腳80的一端側經法蘭45被可裝拆地螺栓擰緊在DPF外殼38的外周側。外殼側托架支腳81的一端側被一體地焊接固定在DPF外殼38的外周面。
[0125]另一方面,法蘭側托架支腳80的另一端側由先裝螺栓90和后裝螺栓91可裝拆地擰緊在飛輪殼10的上面(DPF安裝部)。即,在法蘭側托架支腳80開設螺栓貫通孔90a、91a。在DPF安裝部89向上開設螺紋孔90b、91b。構成為,在DPF安裝部89的扁平的上面放置外殼側托架支腳81,使先裝螺栓91以及后裝螺栓91經螺栓貫通孔90a、91a擰緊在螺紋孔90b、91b,使廢氣凈化裝置2經法蘭側托架支腳80可裝拆地固定在飛輪殼10的上面。
[0126]另外,外殼側托架支腳81的另一端側由2根后裝螺栓91可裝拆地擰緊在飛輪殼10上面的DPF安裝部89。即,在外殼側托架支腳81開設螺栓貫通孔91a。在DPF安裝部89向上開設螺紋孔91b。構成為,在DPF安裝部89的扁平的上面放置外殼側托架支腳81,使后裝螺栓91經螺栓貫通孔91a擰緊在螺紋孔91b,使廢氣凈化裝置2經外殼側托架支腳81可裝拆地固定在飛輪殼10上面。
[0127]進而,在法蘭側托架支腳80的另一端側形成用于使先裝螺栓90卡入螺栓貫通孔90a的切口槽92。在向柴油發動機I裝配廢氣凈化裝置2時,切口槽92向法蘭側托架支腳80的前端緣開放,以便切口槽92的開口部位于前面。另外,切口槽92的開放緣部被形成為末端擴展狀(頂端擴展狀)的錐形。
[0128]通過上述的結構,在向柴油發動機I裝配廢氣凈化裝置2的情況下,首先,使先裝螺栓90經螺紋孔90b不完全地擰裝在飛輪殼10上面的DPF安裝部89。在先裝螺栓90的頭部從DPF安裝部89上面離開法蘭側托架支腳80的板厚以上的狀態下,使先裝螺栓90支撐在DPF安裝部89。而且,作業者用兩手抬起廢氣凈化裝置2,使法蘭側托架支腳80的螺紋孔90b經切口槽92卡定在先裝螺栓90的頭部,將廢氣凈化裝置2臨時固定在飛輪殼10上面。在該狀態下,作業者能夠從廢氣凈化裝置2放開兩手。
[0129]此后,使法蘭側托架支腳80和外殼側托架支腳81由3根后裝螺栓91擰緊在飛輪殼1上面的DPF安裝部89 O另一方面,經預埋螺栓36x和入口法蘭用螺母36y,使入口法蘭體36a擰緊在中繼管66,使廢氣入口管(凈化入口管)36緊固在中繼管66。
[0130]接著,使先裝螺栓90完全擰緊在飛輪殼10上面的DPF安裝部89,使廢氣凈化裝置2可裝拆地緊固在中繼管66的廢氣出口側和飛輪殼10上面,完成向柴油發動機I裝配廢氣凈化裝置2的作業。另外,在DPF外殼38的裝拆方向的前面側,在經切口槽92使螺栓刺入用的螺栓貫通孔90a向法蘭側托架支腳80的前側緣開放后,在將先裝螺栓90臨時固定裝配成不完全地擰緊(半固定)姿勢的狀態下,用兩手抬起DPF外殼38,使之向柴油發動機1(或本機)的安裝部位,即,飛輪殼10的上面移動,據此,能夠經切口槽92將螺栓貫通孔90a卡合在該先裝螺栓90。
[0131]在從柴油發動機I的上面看安裝有排氣凈化裝置2的柴油發動機I時,DPF安裝部89中的先裝螺栓90的安裝位置與再循環廢氣管61的配管位置重疊。另一方面,DPF安裝部89中的后裝螺栓91的安裝位置沒有與再循環廢氣管61的配管位置重疊。即,雖然DPF安裝部89中的螺紋孔90b被配置在被配管于缸蓋5前方的再循環廢氣管61的下側,但是,在俯視時,螺紋孔91b被配置在從再循環廢氣管61的配管位置離開的位置。
[0132]因此,雖然作業者在向DPF安裝部89臨時固定先裝螺栓90時,使先裝螺栓90擰裝在位于再循環廢氣管61的下側的螺紋孔90b,但是,因為是在安裝排氣凈化裝置2之前,所以,能夠容易地從柴油發動機I的前側(飛輪殼10的前方)安裝。而且,在臨時固定先裝螺栓90后,通過使腳體(托架支腳)80、81的下面沿著DPF安裝部89的上面,從而使排氣凈化裝置2從柴油發動機I的前側(飛輪殼10的前方)朝向缸蓋5前面滑動。即,使先裝螺栓90在切口槽92穿過,使排氣凈化裝置2滑動,將支腳體(托架支腳)80、81設置在DPF安裝部89上。
[0133]據此,在使法蘭側托架支腳80的螺栓貫通孔90a卡定在先裝螺栓90的狀態下,排氣凈化裝置2被載置在DPF安裝部89上。此時,支腳體(托架支腳)80、81的螺栓貫通孔91a位于DPF安裝部89的螺紋孔91b的上側。而且,作業者能夠從柴油發動機I的上側,在成為再循環廢氣管61的周圍的位置,確認上下重疊地連通的螺栓貫通孔91a以及螺紋孔91b的位置。即,由于螺栓貫通孔91a以及螺紋孔91b處在俯視時不與再循環廢氣管61重疊的位置,所以,能夠從螺栓貫通孔91a以及螺紋孔91b的正上方插入并擰緊后裝螺栓91。
[0134]在像上述那樣裝配時,作業者能夠在手從DPF外殼38放開的狀態下,擰上后裝螺栓91(螺栓),將法蘭側托架支腳80以及外殼側托架支腳81擰緊。另外,能夠通過與所述相反的次序,拆下廢氣凈化裝置2。其結果,廢氣凈化裝置2 (DPF外殼38)能夠由所述各托架支腳80、81和中繼管66在作為高剛性部件的飛輪殼10的上部穩定、良好地連結支撐在柴油發動機I的前部。另外,能夠由I個作業者執行廢氣凈化裝置2的向柴油發動機I的裝拆作業。
[0135]這樣,柴油發動機I具備對廢氣進行處理的廢氣凈化箱體2,在柴油發動機I的上面側配置廢氣凈化裝置2。而且,是在柴油發動機I或廢氣凈化裝置2的一方設置臨時固定卡定體90,在另一方設置臨時固定卡定凹口 92的構造,在柴油發動機I的附設零件的下方側配置臨時固定卡定體87或臨時固定卡定凹口 92。因此,能夠在從附設零件離開的位置,擰緊廢氣凈化裝置2的后裝螺栓91,能夠提高廢氣凈化裝置2的裝拆作業性。
[0136]柴油發動機I是在飛輪殼10上搭載廢氣凈化裝置2的構造,在柴油發動機I和廢氣凈化裝置2之間,延伸設置作為附設零件的再循環廢氣管61。因此,能夠繞過再循環廢氣管61,在柴油發動機I的側面(正面側側面)緊湊地形成安裝高度。而且,經臨時固定卡定體90將廢氣凈化裝置2臨時固定支撐在飛輪殼10上面側,能夠提高擰緊作業性。
[0137]另外,柴油發動機I在排氣歧管7經排氣節氣閥箱體(節流閥箱體)68緊固排氣出口管(中繼管)66,在廢氣凈化裝置2的入口管36連結排氣出口管66。因此,僅通過變更排氣出口管66的規格,能夠容易地變更廢氣凈化裝置2的安裝位置等,簡單地應對各種作業車輛的發動機室空間,能夠搭載載置有廢氣凈化裝置2的柴油發動機I。
[0138]下面,參照圖15?圖17,基于附圖對搭載了上述柴油發動機I的作業機進行說明。圖15?圖17是作為固定型作業機的發動機發電機的說明圖。
[0139]參照圖15?圖17,說明本實施方式的固定型作業機的構造。如圖15?圖17所示,在機框臺251上載置四方箱形的機框252。在機框臺251的上面中的機框252的內部中央設置柴油發動機I。在柴油發動機I前面側的冷卻風扇9設置側配置散熱器24。在柴油發動機I背面側配置后述的發電機268,在發電機268設置側的機框252側壁設置操作面板部257和外氣取入口部258。
[0140]另外,在柴油發動機I的右側面側的進氣歧管6設置部設置對外部空氣進行除塵、凈化的空氣濾清器32和使廢氣的一部分從進氣歧管6向柴油發動機I的各汽缸回流的廢氣再循環裝置(EGR)26。使空氣濾清器32經廢氣再循環裝置26和進氣管33與進氣歧管6連接,從空氣濾清器32向柴油發動機I供給新氣。
[0141]另一方面,在柴油發動機I的左側面側的排氣歧管7設置部,設置排氣節氣閥(排氣節流裝置)65。使被固定在飛輪殼10上的廢氣凈化裝置2的入口管36經排氣節氣閥65與排氣歧管7連接。另外,廢氣凈化裝置2與尾管135連接,柴油發動機I的廢氣從尾管135向機框252的外部放出。
[0142]在散熱器24設置側的機框252側壁設置暖氣排出口部259,且在散熱器24設置側的機框臺251上面配置柴油發動機I用的燃料箱260。另外,在機框252的側壁可開閉地設置門270,進行空氣濾清器32或廢氣凈化箱體21的保養作業等。構成為作業者可從該門270出入機框252內部。
[0143]在柴油發動機I的飛輪殼10安裝作為作業機的發電機268。使發電機268的驅動軸經作業者通過手動操作來連接、斷開的PTO離合器269與柴油發動機I的輸出軸(曲柄軸)3連結,由柴油發動機I驅動發電機268。構成為,發電機268的電力由電氣線纜供給作為遠程場所的電動設備等的電源。另外,與發電機268同樣,也可以設置由柴油發動機I驅動的壓縮機或液壓栗等,構成建筑工事或土木工事等使用的固定型作業機。
[0144]另外,本申請發明并非限定于前述的實施方式,可具體化為各種各樣的形式。例如,作為本發明的其它的實施方式的發動機裝置,也可以像圖18所示的柴油發動機Ia那樣,相對于傳感器托架(傳感器支撐體)46,從設置在柴油發動機Ia的右側方(排氣歧管7側)的冷卻水配管路徑供給冷卻水。下面,對圖18所示的柴油發動機Ia中的去向傳感器托架46的冷卻水路徑進行說明。
[0145]如圖18所示,柴油發動機Ia在廢氣凈化裝置2中的廢氣凈化箱體38的右側端面(廢氣移動方向上游側的蓋體)安裝傳感器托架46。傳感器托架46沿廢氣凈化裝置2的長邊方向(廢氣移動方向)被配置在與廢氣凈化箱體38相比處于外側的位置。即,將傳感器托架46用廢氣凈化裝置2的右側端面連接,且配置在廢氣凈化裝置2的與右側端面相比靠外側(右側)。
[0146]對設置在柴油發動機Ia的右側方(排氣歧管7側)的冷卻水配管路徑進行說明。在一端與冷卻水栗21連接的冷卻水返回軟管(冷卻水栗吸入側配管)75的另一端連接水冷箱體70的冷卻水出口管76。在一端與水冷箱體70的冷卻水入口管77連接的中繼軟管(水冷箱體供給側配管)78a的另一端連接設于傳感器托架46的冷卻水配管54的冷卻水排水口。另夕卜,在一端與冷卻水配管54的冷卻水取入口連接的中繼軟管(EGR冷卻器排放側配管)78b的另一端連接EGR冷卻器29的冷卻水排水口。而且,EGR冷卻器29的冷卻水取入口經冷卻水取出軟管(EGR冷卻器吸入側配管)79與缸體4連接。
[0147]即,傳感器托架46的冷卻水配管54相對于冷卻水栗21與EGR冷卻器29以及排氣節流裝置65—起被串聯連接。而且,在由所述各軟管75、78a、78b、79等形成的冷卻水流通路徑中,在冷卻水栗21和EGR冷卻器29之間配置排氣節流裝置65和傳感器托架46的冷卻水配管
54。傳感器托架46的冷卻水配管54處在EGR冷卻器29的下游側,位于排氣節流裝置65的上游側。來自冷卻水栗21的冷卻水的一部分從缸體4經EGR冷卻器29在傳感器托架46的冷卻水配管54中流動,此后向排氣節流裝置65供給并循環。
[0148]另外,有關本申請發明的發動機裝置并不限于前述那樣的發動機發電機,對于聯合收割機、拖拉機等的農作業機,叉車、輪式裝載機、吊車等特殊作業用車輛那樣的各種作業機械能夠廣泛地應用。下面,參照圖19以及圖20,說明在拖拉機280搭載了上述柴油發動機I的構造。
[0149]如圖19以及圖20所示,對拖拉機280的概要進行說明。實施方式中的拖拉機280的行駛機體282由作為行駛部的左右一對前車輪283和同樣的左右一對后車輪284支撐。構成為拖拉機280通過由搭載在行駛機體282的前部的作為動力源的共軌式的柴油發動機I驅動后車輪284以及前車輪283來前進后退行駛。發動機I由發動機罩286覆蓋。
[0150]在行駛機體282的上面設置艙287,在該艙287的內部配置操縱座席288和通過操舵來使前車輪283的轉向方向左右變動的操縱手柄(圓手柄)289。在與艙287的底部相比靠下側設置向發動機I供給燃料的燃料箱291。在行駛機體282的后部搭載用于將來自發動機I的旋轉動力適宜地變速并向前后四輪283、283、284、284傳遞的變速器箱297。左右后車輪284的上方由固定在行駛機體282的擋泥板299覆蓋。
[0151]在該拖拉機280中,發動機I被配置在艙287前方的發動機罩286下側的發動機室內,且被配置成飛輪殼10位于艙287的前側。而且,廢氣凈化裝置2被配置在發動機I的后方上側。即,在設于發動機I的后方的飛輪殼10的上方配置廢氣凈化裝置2。另外,在發動機I的前方,在與冷卻風扇9對置的位置分別配置散熱器24、機油冷卻器25以及空氣濾清器32。
[0152]這樣,被配置在艙287前方的發動機1、廢氣凈化裝置2、散熱器24以及空氣濾清器32由被配置在艙287的前側的發動機罩286覆蓋。而且,發動機罩286被可開閉地構成為作業者可接觸發動機1、廢氣凈化裝置2。另外,發動機I被配置成曲柄軸3沿著拖拉機280的前后方向。而且,廢氣凈化裝置2被配置成,使長邊方向沿著拖拉機280的左右方向,發動機I的曲柄軸3和長邊方向正交。
[0153]接著,一面參照圖21以及圖22,一面對搭載了上述發動機I的固定型作業機的其它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該其它實施方式中,作為固定型作業機采用空調機(省略圖示)用的發動機驅動式壓縮機。圖21以及圖22是發動機驅動式壓縮機的說明圖。
[0154]如圖21以及圖22所示,在機框臺251上搭載四方箱形的機框252。在機框臺251上面中的機框252的內部中央設置發動機I。在發動機I前面側的冷卻風扇9設置側配置散熱器24。在發動機I背面側配置壓縮機268,在壓縮機268設置側的機框252側壁設置操作面板部257和外氣取入口部258。另外,在機框臺251也在多處設置向機框252內導入外部空氣的下部外氣取入口部284。
[0155]另外,在發動機I的右側面側的進氣歧管6設置部設置對外部空氣進行除塵、凈化的空氣濾清器32和使廢氣的一部分從進氣歧管3向發動機I的各汽缸回流的廢氣再循環裝置(EGR) 26。使空氣濾清器32經廢氣再循環裝置26和進氣管33與進氣歧管6連接,從空氣濾清器32向發動機I供給新氣。
[0156]另一方面,在發動機I的左側面側的排氣歧管7設置部設置排氣節氣閥(排氣節流裝置)65。使固定在飛輪殼10上的廢氣處理裝置2的凈化入口管36經排氣節氣閥65與排氣歧管7連接。另外,廢氣處理裝置2與尾管135連接,柴油發動機3的廢氣從尾管135的排氣口 136向機框252的外部放出。尾管135向散熱器24設置側延伸,在中途部向上彎曲。尾管135的排氣口 136貫通機框252上面并開口。
[0157]在機框252上面中的尾管135的排氣口136的附近設置使機框252的內外連通的暖氣排出口部285。在暖氣排出口部285裝備格子狀的排出框體286。在散熱器24設置側的機框臺251上面配置發動機I用的燃料箱260。另外,在機框252的側壁可開閉地設置門270,進行空氣濾清器32或廢氣凈化箱體21的保養作業等。能夠構成為作業者可從該門270出入機框252內部。通過冷卻風扇9的旋轉,從機框252的外氣取入口部258取入的外部空氣(冷卻風)在吹到壓縮機268、發動機I以及散熱器24后,從機框252的暖氣排出口部259向外部排出。
[0158]在發動機I的飛輪殼10安裝作為作業部的壓縮機268。使壓縮機268的驅動軸經作業者通過手動操作而連接、斷開的PTO離合器269與發動機I的曲柄軸3連結,由發動機I使壓縮機268工作。例如,構成為,由壓縮機268壓縮空調機的制冷劑,將貨物運輸用的集裝箱內的溫度保持在適合冷凍貨物的保存的保冷溫度(例如,_20°C左右)。另外,與壓縮機268同樣,也可以設置由發動機I驅動的發電機或液壓栗等,構成建筑工事、土木工事等使用的固定型作業機。
[0159]如圖21以及圖22所示,在機框252的上面形成使機框252的內、外連通的通氣口261。使廢氣處理裝置2從下方面對通氣口 261。在通氣口 261裝備格子狀的通氣框體262。在機框252內配置開閉通氣口 261的閘板263。在這種情況下,在機框252上部內面的通氣口 261外周部的左右兩側向下突出地設置一對支撐板264 ο將設于閘板263的橫向長的樞軸265的左右兩端側可轉動地軸支承在左右兩支撐板264。因此,閘板263可繞樞軸265上下轉動。在機框252上部內面的通氣口 261的外周緣部粘貼將通氣口 261包圍的橡膠材質等緩沖件266。由于緩沖件266的存在,防止彈起并轉動的閘板263猛烈地碰撞機框252的上部內面側,抑制噪音的產生。
[0160]在上述的結構中,在發動機I驅動時,通過冷卻風扇9的旋轉從外氣取入口部258朝向暖氣排出口部259流動的冷卻風吹到閘板263的一側面側,使閘板263繞樞軸265彈起并轉動,保持成沿著機框252的上部內面的姿勢。其結果為,在發動機I驅動時,機框252上面的通氣口 261由閘板263封閉。反之,在發動機I停止時,因為冷卻風扇9停止旋轉,冷卻風沒有在機框252內流動,所以,閘板263因自重而繞樞軸265向下轉動。其結果為,機框252上面的通氣口 261被開放,在發動機I停止后,也能夠經通氣口 261自然地將機框252內部的熱氣排出。
[0161]從上述的記載以及圖21、圖22可知,由于在具備使壓縮機、發電機這樣的作業部268驅動的發動機I和對所述發動機I的廢氣進行處理的廢氣處理裝置2的發動機裝置中,在所述發動機I的一側部設置冷卻風扇9,另一方面,在所述發動機I的另一側部設置飛輪殼10,將所述作業部268可進行動力傳遞地連結在所述飛輪殼10內的飛輪11,在所述飛輪殼10的上面側安裝所述廢氣處理裝置2,使所述廢氣處理裝置2位于所述作業部268的上方,所以,能夠使用所述發動機I的作為高剛性零件的所述飛輪殼10,高剛性地支撐所述廢氣處理裝置2,防止因振動等造成的所述廢氣處理裝置2的損傷。另外,能夠將所述作業部268上方的空間作為所述廢氣處理裝置2的配置空間有效地利用,能夠提高收容發動機裝置的機框252內的空間的利用效率。
[0162]從上述的記載以及圖21、圖22可知,由于構成為,在所述機框252內配置開閉所述通氣口 261的閘板263,在所述發動機I驅動時,由所述冷卻風扇9的冷卻風封閉所述閘板263,在所述發動機I停止時,所述閘板263因自重而開放,所以,在所述發動機I驅動的過程中,能夠確實地防止塵埃等穿過所述通氣口 261進入所述機框252內。在所述發動機I停止后,可將從所述廢氣處理裝置2發出的熱氣經由所述通氣口 261向所述機框252外釋放,能夠抑制熱氣充滿所述機框252內部。能夠抑制對于所述廢氣處理裝置2本身、所述機框252等的熱損傷的產生。
[0163]圖23是表示對有關閘板263的開閉控制的其它實施方式進行說明的功能框圖。配置在機框252的操作面板部257的控制器275是根據鑰匙開關276的開啟斷開、機框252內的溫度,對閘板263進行開閉控制的部件,具備中央演算裝置(CPU)、存儲構件等。經施加電源用的鑰匙開關276將電瓶277連接在控制器275。在電瓶277和控制器275之間,與鑰匙開關276并聯地連接開關回路278,該開關回路278可根據來自控制器275的指令進行對于控制器275本身的旁通的電力供給。在控制器275的輸入側連接檢測機框252內的溫度的作為溫度檢測部件的溫度傳感器279。在控制器275的輸出側連接針對閘板馬達280的馬達驅動回路281,所述閘板馬達280作為使閘板263開閉驅動的執行器。雖然省略了詳細的圖示,但是,閘板馬達280連結成可向閘板263的樞軸265傳遞旋轉動力。
[0164]在上述的結構中,操作員在使鑰匙開關276開啟工作,使發動機I起動了時,根據控制器275的指令使閘板馬達280例如正轉驅動,使閘板263繞樞軸265彈起并轉動,保持成沿著機框252的上部內面的姿勢。其結果為,在發動機I驅動時,機框252上面的通氣口 261被閘板263封閉。反之,在操作員使鑰匙開關276斷開工作,使發動機I停止時,利用通過開關回路278的旁通的電力供給,將控制器275的工作維持規定時間,根據控制器275的指令使閘板馬達280例如反轉驅動,使閘板263繞樞軸265向下轉動。其結果為,機框252上面的通氣口 261被開放,在發動機I停止后,也能夠經通氣口 261自然地將機框252內部的熱氣排出。若從鑰匙開關276斷開開始經過規定時間,則開關回路278斷開,控制器275在到下次鑰匙開關276開啟為止的期間,停止本身的電力消耗。
[0165]另外,若溫度傳感器279在發動機I驅動的過程中檢測到機框252內為規定溫度以上(高溫),則根據控制器275的指令使閘板馬達280例如反轉驅動,使閘板263繞樞軸265向下轉動。其結果為,閘板263被開放,能夠與由冷卻風扇9產生的冷卻風不足的量相應地將外氣引導并導入機框252內。因此,能夠抑制廢氣處理裝置2的外周溫度過剩地上升。若由溫度傳感器279檢測到機框252內不到規定溫度,則根據控制器275的指令,使閘板馬達280例如正轉驅動,使閘板263繞樞軸265彈起并轉動,閘板263被封閉。
[0166]從上述的記載以及圖21?圖23可知,由于在具備壓縮機、發電機這樣的作業部268、發動機裝置和收容所述作業部268以及所述發動機裝置的機框252的固定型作業機中,構成為在所述機框252的上面設置使所述機框252的內外連通的通氣口 261,使所述廢氣處理裝置2從下方面對所述通氣口 261,另一方面,具備使所述閘板263開閉驅動的執行器280,由所述執行器280在鑰匙開關276開啟工作時,使所述閘板263封閉,在所述鑰匙開關276斷開工作時,使所述閘板263開放,所以,在所述發動機I驅動的過程中,能夠確實地防止塵埃等穿過所述通氣口 261進入所述機框252內。在所述發動機I停止后,可將從所述廢氣處理裝置2發出的熱氣經由所述通氣口 261向所述機框252外釋放,能夠抑制熱氣充滿所述機框252內部。能夠抑制針對所述廢氣處理裝置2本身、所述機框252等的熱損傷的產生。
[0167]另外,例如像圖24所示那樣,即使省略通氣口261開閉用的閘板263也沒有問題。在像圖24所示那樣,在具備壓縮機、發電機這樣的作業部268、發動機裝置和收容所述作業部268以及所述發動機裝置的機框252的固定型作業機中,若在所述機框252的上面設置使所述機框252的內外連通的通氣口 261,使所述廢氣處理裝置2從下方面對所述通氣口 261,則可將從所述廢氣處理裝置2發出的過剩的熱氣經由所述通氣口 261向所述機框252外釋放,對所述機框252內部的熱平衡最佳化做出貢獻。
[0168]接著,參照圖25?圖29,說明本申請發明中的另外的其它實施方式的發動機裝置。在該其它實施方式的發動機裝置中,一體地設置了電氣配線連接器51的差壓傳感器44與氣體溫度傳感器42、43的電氣配線連接器52、53—起被大致L字板狀的傳感器托架(傳感器支撐體)46支撐。該傳感器托架46被可裝拆地安裝在上游側蓋體63。傳感器托架46的豎直板部由螺栓55螺栓擰緊在設于上游側蓋體63上側的傳感器支撐部。
[0169]傳感器托架46由相對于與上游側蓋體63的連接部46a(豎直板部)彎曲的傳感器載置部46b支撐差壓傳感器44以及連接器52、53。傳感器托架46通過將連接部46a延伸設置在廢氣凈化箱體38的外周側(半徑外側),從而將傳感器載置部46b配置在與廢氣凈化箱體38相比處于上側的位置。傳感器載置部46b使差壓傳感器44中的與傳感器配管47、48的配管連結部分突出到廢氣凈化箱體38的成為外周面側的下面,另一方面,由相對于廢氣凈化箱體38的外周面成為外側的上面支撐差壓傳感器44以及連接器51?53。
[0170]傳感器托架46由相對于廢氣凈化裝置2成為外側的面支撐差壓傳感器44以及連接器51?53,將來自廢氣凈化裝置2的輻射熱遮斷。因此,通過將差壓傳感器44以及連接器51?53配置在從廢氣凈化裝置2離開的位置,能夠相對于這些電氣零件減少來自廢氣凈化箱體38的輻射熱的影響,抑制因加熱造成的故障。
[0171]傳感器托架46從連接部46a的上緣邊朝向廢氣凈化裝置2外側(廢氣移動方向上游側)延伸設置傳感器載置部46b。傳感器托架46通過由傳感器載置部46b上面支撐差壓傳感器44以及連接器51?53,能夠將差壓傳感器44以及連接器51?53配置在從廢氣凈化裝置2離開的位置。即,差壓傳感器44以及連接器51?53相對于廢氣凈化箱體38的上游側端面(上游側蓋體)63被配置在右側(廢氣移動方向上游側),且相對于廢氣凈化箱體38的外周面(觸媒箱體39a的外周面)被配置在上側。
[0172]通過由與廢氣凈化箱體38的上游側蓋體38連結的傳感器托架46支撐差壓傳感器44以及連接器51?53,能夠將差壓傳感器44以及連接器51?53配置在與柴油氧化催化劑39相比靠廢氣移動方向上游側的位置。由于由傳感器托架46將差壓傳感器44以及連接器51?53等電氣零件配置在與熱容量小的柴油氧化催化劑39相比靠廢氣移動方向上游側的位置,所以,能夠抑制針對電氣零件的來自廢氣凈化裝置2的熱造成的影響。
[0173]如上所述,傳感器托架(支撐托架)46被安裝在廢氣凈化裝置2的上游側端面(上游側蓋體)63。將差壓傳感器44以及連接器51?53等電氣零件配置在廢氣凈化裝置2外側,配置在廢氣凈化裝置2內的廢氣移動方向上游側。由與廢氣凈化裝置2的廢氣凈化箱體38的一端面連結的傳感器托架46,將差壓傳感器44等電氣零件配置在與廢氣導入部(凈化入口管)36相比靠外側位置。由于能夠將電氣零件配置在與廢氣凈化裝置2相比向上游側離開的位置,所以,能夠使來自廢氣凈化裝置2的傳導熱、輻射熱造成的影響降低,抑制因加熱造成的電氣零件的故障。
[0174]圖30以及圖31是表示搭載了圖25?圖29所示的其它實施方式的發動機裝置的作為固定型作業機的發動機發電機的例子。由于發動機發電機的細節與前面表示的實施方式的發動機發電機的細節基本相同,所以,省略詳細的說明。
[0175]接著,參照圖32以及圖33,說明將圖25?圖29所示的其它實施方式的發動機裝置搭載在輪式裝載機211的構造。
[0176]圖32以及圖33所示的輪式裝載機211具備行駛機體216,所述行駛機體216具有左右一對前輪213以及后輪214。在行駛機體216搭載操縱部217和發動機I。構成為,在行駛機體216的前側部裝備作為作業部的裝載機裝置212,可進行裝載作業。在操縱部217配置供操作員落座的操縱座席219、操縱手柄218、對發動機I等進行輸出操作的操作構件、裝載機裝置212用的作為操作構件的桿或開關等。
[0177]在輪式裝載機211的前部,在前輪213的上方,如前所述,具備作為作業部的裝載機裝置212。裝載機裝置212具有被配置在行駛機體216的左右兩側的裝載機支柱222、可上下擺動地與各裝載機支柱222的上端連結的左右一對提升臂223和可上下擺動地與左右提升臂223的頂端部連結的鏟斗224。
[0178]在各裝載機支柱222和與之對應的提升臂223之間,分別設置用于使提升臂223上下擺動的提升缸226。在左右提升臂223和鏟斗224之間設置用于使鏟斗224上下擺動的鏟斗缸228。在這種情況下,構成為,通過操縱座席219的操作員操作裝載機桿(省略圖示),提升缸226、鏟斗缸228伸縮工作,使提升臂223、鏟斗224上下擺動,執行裝載作業。
[0179]在該輪式裝載機211中,發動機I在操縱座席219的下側被配置成飛輪殼10位于行駛機體216的前部側。即,對于發動機I而言,發動機I被配置成發動機輸出軸的朝向沿著裝載機裝置212和配重215并排的前后方向。而且,在該發動機I的后方,在冷卻風扇9的正面后側從前方開始按順序配置機油冷卻器25以及散熱器24。另外,在發動機I的前方上側配置被固定于飛輪殼10上部的廢氣凈化裝置2。
[0180]廢氣凈化裝置2的凈化入口管36與被設置在發動機I右側方的排氣歧管7的排氣出口71直接連接。該廢氣凈化裝置2被設置成其廢氣的移動方向成為相同方向。即,從凈化入口管36流入到廢氣凈化箱體38內的廢氣在凈化箱體38內從右側朝向左側流動,顆粒物(PM)被除去。而且,被凈化了的廢氣在由廢氣凈化裝置2的左下側側面連接的尾管13穿過,向機外放出。
[0181]另外,發動機I在其左側方連結吸引新氣(外部空氣)的空氣濾清器32。空氣濾清器32在發動機I的左側后方,配置在遠離由基于廢氣的排熱加溫的廢氣凈化裝置2的位置。即,空氣濾清器32在發動機I后方的散熱器24的左側方,被配置在不受來自廢氣凈化裝置2的熱影響的位置。因此,由樹脂成型品等構成的熱方面弱的空氣濾清器32能夠抑制基于在廢氣凈化裝置2通過的尾氣的排熱而造成的變形等這樣的影響波及。
[0182]這樣,被配置在操縱座席219下側以及后方的發動機1、廢氣凈化裝置2、散熱器24以及空氣濾清器32由被配置在配重215的上側的發動機罩220覆蓋。該發動機罩220構成為從操縱部217的底板面突起的座椅框架(前方蓋部)221,且操縱部217內的前方部分構成為可將操縱部217的后方部分開閉的發動機罩蓋229(突出蓋部)。
[0183]即,通過座椅框架221覆蓋發動機I前部的上方,座椅框架221也覆蓋被配置在該發動機I前方上側的廢氣凈化裝置2。另一方面,發動機罩蓋229通過具備從發動機I后部的上方朝向后方覆蓋的形狀,從而也覆蓋被配置在發動機I后方的散熱器24以及機油冷卻器25。
[0184]在發動機罩220的座椅框架221的上側可裝拆地設置操縱座席219。據此,由于在使操縱座席219從座椅框架221脫離了時,座椅框架221上面開放,所以,可對座椅框架221下側的發動機I以及廢氣凈化裝置2等進行保養。另外,并非將操縱座席219限定于可裝拆的結構,也可以通過操縱座席219在座椅框架221的上方向前側傾動來使座椅框架221上面開放。此時,也可以是通過固定設置了操縱座席219的座椅框架221本身向前側傾動,發動機I等的上側開放。
[0185]發動機罩220通過在其前方具備可使上面開口的座椅框架221,在將座椅框架221的上面閉合時,座椅框架I覆蓋被配置在發動機I前方上側的廢氣凈化裝置2。因此,能夠抑制以風雨等為起因的廢氣凈化裝置2的溫度降低,容易將廢氣凈化裝置2維持在恰當的溫度。另外,能夠減少作業者觸碰到廢氣凈化裝置2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在將座椅框架221的上面打開時,發動機I前方上側開放,所以,容易接觸到被配置在發動機I前方上側的廢氣凈化裝置2,因此,容易進行保養作業。
[0186]另一方面,在座椅框架211后方,發動機罩220具備與座椅框架221的上面相比向上方突出的發動機罩蓋229。該發動機罩蓋229通過被配置在配重體215上側,覆蓋被配置在發動機I后方的散熱器24以及機油冷卻器25,且可開閉地被構成。
[0187]發動機I在飛輪殼10的前面側連結變速器箱體132。來自發動機I的經由飛輪11的動力由變速器箱體132適宜地變速,向前輪213以及后輪214、提升缸226以及鏟斗缸228等液壓驅動源133傳遞。
[0188]本申請發明中的各部的結構并非是被限定于圖示的實施方式的結構,可在不脫離本申請發明的主旨的范圍內進行各種變更。
[0189]附圖標記說明
[0190]I:柴油發動機;2:廢氣凈化裝置;7:排氣歧管;10:飛輪殼;18a:冷卻水排放軟管(冷卻水配管);18b:中繼軟管(冷卻水配管);18c:冷卻水供給軟管(冷卻水配管);36:凈化入口管;42:上游側氣體溫度傳感器;43:下游側氣體溫度傳感器;44:差壓傳感器(廢氣壓力傳感器);47:上游側傳感器配管;48:下游側傳感器配管;49:傳感器配管凸緣體;50:傳感器配管凸緣體;51:電氣配線連接器;52:電氣配線連接器;53:電氣配線連接器;54:冷卻水配管;63:上游側蓋體;64:下游側蓋體;70:水冷箱體;75:冷卻水返回軟管;76:冷卻水出口管;77:冷卻水入口管;78:中繼軟管;79:冷卻水取出軟管。
【主權項】
1.一種發動機裝置, 所述發動機裝置具備發動機、用于對來自發動機的廢氣進行凈化的廢氣凈化裝置、檢測該廢氣凈化裝置的狀態的電氣零件、和使發動機用的冷卻水循環的冷卻水循環機構,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卻水循環機構的循環的冷卻水的一部分冷卻所述電氣零件。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裝置,其特征在于, 由與所述廢氣凈化裝置的廢氣凈化箱體連結的支撐托架支撐所述電氣零件, 并且在所述支撐托架設置冷卻水配管,該冷卻水配管供所述冷卻水循環機構的循環的冷卻水的一部分流動。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動機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撐托架在所述廢氣凈化裝置的外側位置支撐所述電氣零件,另一方面,將所述冷卻水配管配置在處于所述電氣零件和所述廢氣凈化裝置之間的位置。4.如權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發動機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廢氣凈化裝置被配置在設于所述發動機的一側部的飛輪殼上,使其長邊方向為相對于所述發動機的曲柄軸正交的方向。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廢氣凈化裝置的外側,并在所述廢氣凈化裝置內的廢氣移動方向上游側配置所述電氣零件。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發動機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廢氣凈化裝置經廢氣導入部與被設置在所述發動機的一側的排氣歧管連結, 由與所述廢氣凈化裝置的廢氣凈化箱體的一端面連結的支撐托架將所述電氣零件配置在與所述廢氣導入部相比靠外側位置。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發動機的一側部設置冷卻風扇,另一方面,在所述發動機的另一側部設置飛輪殼,在所述飛輪殼內的飛輪可進行動力傳遞地連結所述作業部,在所述飛輪殼的上面側安裝所述廢氣處理裝置,使所述廢氣處理裝置位于所述作業部的上方。8.—種固定型作業機, 所述固定型作業機具備:壓縮機、發電機這樣的作業部;權利要求7所述的發動機裝置;和收容所述作業部以及所述發動機裝置的機框,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機框的上面設置使所述機框的內外連通的通氣口,使所述廢氣處理裝置從下方面對所述通氣口。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型作業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機框內配置開閉所述通氣口的閘板,在所述發動機驅動時,所述閘板因所述冷卻風扇的冷卻風而封閉,在所述發動機停止時,所述閘板因自重而開放。10.—種固定型作業機, 所述固定型作業機具備:壓縮機、發電機這樣的作業部;權利要求7所述的發動機裝置;和收容所述作業部以及所述發動機裝置的機框,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機框的上面設置使所述機框的內外連通的通氣口,使所述廢氣處理裝置從下方面對所述通氣口,另一方面, 具備使所述閘板開閉驅動的執行器,由所述執行器在鑰匙開關開啟工作時,使所述閘板封閉,在所述鑰匙開關的斷開工作時,使所述閘板開放。
【文檔編號】F01N3/00GK106062335SQ201580012144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5年3月6日 公開號201580012144.1, CN 106062335 A, CN 106062335A, CN 201580012144, CN-A-106062335, CN106062335 A, CN106062335A, CN201580012144, CN201580012144.1, PCT/2015/56659, PCT/JP/15/056659, PCT/JP/15/56659, PCT/JP/2015/056659, PCT/JP/2015/56659, PCT/JP15/056659, PCT/JP15/56659, PCT/JP15056659, PCT/JP1556659, PCT/JP2015/056659, PCT/JP2015/56659, PCT/JP2015056659, PCT/JP201556659
【發明人】光田匡孝, 日下北斗, 山田將之, 田口功, 柴田義明
【申請人】洋馬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巢湖市| 安吉县| 密山市| 高要市| 博白县| 临颍县| 七台河市| 江山市| 涞水县| 思南县| 加查县| 八宿县| 上饶市| 太保市| 化德县| 浦北县| 休宁县| 阿瓦提县| 辰溪县| 清徐县| 重庆市| 海盐县| 利川市| 邢台市| 潢川县| 府谷县| 龙山县| 阿鲁科尔沁旗| 平潭县| 色达县| 旅游| 开封县| 昌宁县| 宜兰市| 绥中县| 衡南县| 米林县| 太原市| 永和县| 景德镇市| 闸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