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海水制氫電解槽,具體涉及一種海水制氫電解槽的電極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1、隨著社會的發展,能源逐漸成為制約人類發展的瓶頸,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因此,如何開發高效、環保的可再生能源成為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研究課題。近年來,人們逐漸開發了太陽能、風能、氫能等可再生能源。其中,太陽能、風能易受環境因素的制約,且能源利用效率低,運輸困難。氫能具有熱值高、便于儲存及運輸、環保無污染等優點,成為21世紀最具發展前途的能源。
2、目前,氫氣的制備工藝例如有電解水制氫、生物質燃燒制氫、煤氣化制氫、太陽能光解制氫等。然而,目前催化劑的效率及成本仍有待于進一步提升。而且,在制氫電極中,存在催化劑和基材的結合不牢固等問題,嚴重時會阻礙電荷的傳輸,限制催化劑活性位點的充分暴露,降低催化劑活性和催化效率,影響電解水制氫的性能。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2、本發明提供一種海水制氫電解槽的電極,其特征在于,包括:
3、基材;
4、催化劑層,其表面包括鉬基材料的金屬或氧化金屬。
5、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催化劑層可包括納米顆粒、納米線、納米鏈或納米薄片結構。
6、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催化劑層包括第一金屬催化劑層及第二金屬催化劑層,所述第一金屬催化劑層及第二金屬催化劑層的合金比例不同。
7、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海水制氫電解槽的電極的制備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驟:
8、提供一基材;
9、在所述基材上形成催化劑層,其中所述催化劑層的表面包括鉬基材料的金屬或氧化金屬。
10、在一實施例中,形成所述催化劑層的步驟包括:
11、制備金屬前驅體溶液;
12、在預設溫度下保溫攪拌預設時間,獲得中間體;
13、合成所述中間體及納米金屬顆粒,獲得電極催化劑;以及
14、形成所述電極催化劑于所述基材上。
15、在一實施例中,金屬前驅體溶液包括過渡金屬、鑭系稀土元素和鉑族貴金屬元素中的至少兩種,其中所述過渡金屬包括mn、cr、zr、fe、co、ni、cu、zn、mo或w等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鉑族貴金屬元素包括ru、rh、pd、ag、os、ir、pt或au等中的至少一種。
16、在一實施例中,制備方法還包括:
17、依次加入第一誘導劑和第二誘導劑,所述第一誘導劑包括金屬酸鹽、金屬鹵化物、金屬硫酸鹽以及金屬硝酸鹽等溶劑,金屬選自mn、cr、fe、co、ni、cu、zn和鉑族貴金屬元素中的至少兩種,所述第二誘導劑選自甲醇、乙醇、丙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環己烷、乙酸乙酯和二甲基亞砜等有機溶劑中的至少一種。
18、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金屬前驅體溶液、第一誘導劑和第二誘導劑的(摩爾)比為1:1~1:10。
19、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電極催化劑中的有機誘導劑選自間苯二酸酯、苯二甲酸鹽、1,4-二氮雜二環[2.2.2]辛烷、三乙烯二胺、1,4-二甲基哌嗪、六亞甲基四胺、均苯四甲酸、均苯三甲酸、1,4-二(1h-吡唑-4-基)苯、1,4,7,10-四氮雜環十二烷-1,4,7,10-四羧酸、2,4,6-三(4-吡啶基)-1,3,5-三嗪、三(異丁基氨基乙基)胺、雙(3,5-二羧基苯基)偶氮、聯苯二甲酸、2,5-二羥基對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1,4-亞苯基二乙酸、1,1,2,2-四(4-羧基苯)乙烯、1,3,5-三(4-羧基苯基)苯、2-(二苯基膦基)對苯二甲酸、2-氨基-4-羥基-6-甲基嘧啶、2-甲基咪唑、2-氨基對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富馬酸和偏苯三酸三辛酯等中的至少一種。
20、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催化劑層包括第一金屬催化劑層及第二金屬催化劑層。
21、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海水制氫電解槽的電極及其制備方法,能夠保護電極免受氯離子腐蝕,延長使用壽命。
1.一種海水制氫電解槽的電極,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制氫電解槽的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劑層可包括納米顆粒、納米線、納米鏈或納米薄片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制氫電解槽的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劑層包括第一金屬催化劑層及第二金屬催化劑層,所述第一金屬催化劑層及第二金屬催化劑層的合金比例不同。
4.一種海水制氫電解槽的電極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驟: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催化劑層的步驟包括: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前驅體溶液包括過渡金屬、鑭系稀土元素和鉑族貴金屬元素中的至少兩種,其中所述過渡金屬包括mn、cr、zr、fe、co、ni、cu、zn、mo或w等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鉑族貴金屬元素包括ru、rh、pd、ag、os、ir、pt或au等中的至少一種。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前驅體溶液、第一誘導劑和第二誘導劑的(摩爾)比為1:1~1:10。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極催化劑中的有機誘導劑選自間苯二酸酯、苯二甲酸鹽、1,4-二氮雜二環[2.2.2]辛烷、三乙烯二胺、1,4-二甲基哌嗪、六亞甲基四胺、均苯四甲酸、均苯三甲酸、1,4-二(1h-吡唑-4-基)苯、1,4,7,10-四氮雜環十二烷-1,4,7,10-四羧酸、2,4,6-三(4-吡啶基)-1,3,5-三嗪、三(異丁基氨基乙基)胺、雙(3,5-二羧基苯基)偶氮、聯苯二甲酸、2,5-二羥基對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1,4-亞苯基二乙酸、1,1,2,2-四(4-羧基苯)乙烯、1,3,5-三(4-羧基苯基)苯、2-(二苯基膦基)對苯二甲酸、2-氨基-4-羥基-6-甲基嘧啶、2-甲基咪唑、2-氨基對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富馬酸和偏苯三酸三辛酯等中的至少一種。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劑層包括第一金屬催化劑層及第二金屬催化劑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