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溫度調節控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解槽槽溫調節系統。
背景技術:
1、氯堿工業中電解槽為其核心設備,電解槽陰極側循環堿溫度控制尤為關鍵。為調節電解槽陰極側循環堿溫度,主要控制換熱器堿液出口溫度,現有設施通過板式換熱器利用介質循環降溫或升溫,具體的通過控制介質的開度控制從板式換熱器中流出的堿液的溫度。該系統日常溫度調節通過手動操作控制閥門,由于循環堿流量不穩定因此需要頻繁調節閥門,同時堿液流量波動時,無法做到急速的降溫、升溫以及對堿液溫度精準的控制。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電解槽槽溫調節系統,可以實現在堿液流量波動時快速的對堿液降溫和升溫,同時對堿液溫度波動控制精準。
2、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的:
3、一種電解槽槽溫調節系統,包括:
4、板式換熱器;
5、變溫進管,通過第一閥門與板式換熱器的變溫介質進口連通;
6、變溫出管,通過第二閥門與板式換熱器的變溫介質出口連通;所述變溫出管上設有第一溫度探頭;
7、第一變溫介質進管,通過第三閥門與板式換熱器的調溫介質進口連通;所述第一變溫介質進管上設有第一計量器和第二溫度探頭;
8、第一變溫介質出管,通過第四閥門與板式換熱器的調溫介質出口連通;所述第一變溫介質出管上設有第三溫度探頭;
9、第二變溫介質進管,通過第五閥門與板式換熱器的調溫介質進口連通;所述第二變溫介質進管上設有第四溫度探頭和第二計量器;
10、第二變溫介質出管,通過第六閥門與板式換熱器的調溫介質出口連通;所述第二變溫介質出管上設有第五溫度探頭。
11、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變溫介質進管通過第一緩沖罐與板式換熱器的調溫介質進口連通;所述第五閥門位于第一緩沖罐的上游,所述第二計量器設置在第一緩沖罐的下游;所述第四溫度探頭設置在第一緩沖罐中。
12、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緩沖罐中設有第一液位傳感器,所述第一緩沖罐通過第七閥門與板式換熱器的調溫介質進口連通。
13、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緩沖罐還通過第一泵和第八閥門通過第二計量器與板式換熱器的調溫介質進口連通。
14、進一步地,所述變溫進管通過第二緩沖罐、第三計量器和第九閥門與板式換熱器的變溫介質進口連通;所述第一閥門位于第二緩沖罐的上游;所述第二緩沖罐內設有第六溫度探頭和第二液位傳感器。
15、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緩沖罐通過第二泵與板式換熱器的變溫介質進口連通。
16、進一步地,所述變溫出管上設有第三緩沖罐;所述第三緩沖罐通過第十閥門與板式換熱器的變溫介質出口連通。
17、進一步地,所述變溫出管上設有第三緩沖罐;所述第二閥門位于第三緩沖罐的下游;所述第三緩沖罐通過第十閥門與板式換熱器的變溫介質出口連通;所述第三緩沖罐內設有第七溫度探頭和第三液位傳感器。
18、進一步地,所述變溫進管和變溫出管還通過第一旁管連通;所述第一旁管上設有第十一閥門和第八溫度傳感器;
19、所述第一旁管與變溫出管的連通處位于第二閥門上游;所述第一旁管與變溫進管的連通處位于第一閥門下游。
20、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變溫介質出管上還設有第二旁管,所述第二旁管的兩端分別位于第六閥門上游和下游。
2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優點:
22、在板式換熱器中引入兩種變溫介質,分別為為第一變溫介質和第二變溫介質,可以在需要急速升溫時選用第一變溫介質升高溫度,在需要急速降溫時引用第二變溫介質。在需要精確的控制溫度時,實時接收第一溫度探頭的溫度數值,采用通過第三閥門對第一變溫介質的兩或通過第五閥門對第二變溫介質的分別獨立使用并控制堿液的溫度,還可以采用將第一變溫介質和第二變溫介質混合使用控制堿液的溫度。具體的控制是,結合第一計量器、第二溫度探頭以及第三溫度探頭可以精確計算第一變溫介質的熱變化量;結合第四溫度探頭、第二計量器以及第五溫度探頭可以精確的計算第二變溫介質的熱量變化,再結合第一溫度探頭實時的溫度數值,這樣分別或合并控制第一變溫介質和第二變溫介質的熱量變化即可準確的調整堿液溫度。
23、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進行闡述,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基于對下文的考察研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可以從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中得到教導。
1.一種電解槽槽溫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解槽槽溫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變溫介質進管通過第一緩沖罐與板式換熱器的調溫介質進口連通;所述第五閥門位于第一緩沖罐的上游,所述第二計量器設置在第一緩沖罐的下游;所述第四溫度探頭設置在第一緩沖罐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解槽槽溫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緩沖罐中設有第一液位傳感器,所述第一緩沖罐通過第七閥門與板式換熱器的調溫介質進口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解槽槽溫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緩沖罐還通過第一泵和第八閥門通過第二計量器與板式換熱器的調溫介質進口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解槽槽溫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變溫進管通過第二緩沖罐、第三計量器和第九閥門與板式換熱器的變溫介質進口連通;所述第一閥門位于第二緩沖罐的上游;所述第二緩沖罐內設有第六溫度探頭和第二液位傳感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解槽槽溫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緩沖罐通過第二泵與板式換熱器的變溫介質進口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解槽槽溫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變溫出管上設有第三緩沖罐;所述第三緩沖罐通過第十閥門與板式換熱器的變溫介質出口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解槽槽溫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變溫出管上設有第三緩沖罐;所述第二閥門位于第三緩沖罐的下游;所述第三緩沖罐通過第十閥門與板式換熱器的變溫介質出口連通;所述第三緩沖罐內設有第七溫度探頭和第三液位傳感器。
9.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電解槽槽溫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變溫進管和變溫出管還通過第一旁管連通;所述第一旁管上設有第十一閥門和第八溫度傳感器;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解槽槽溫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變溫介質出管上還設有第二旁管,所述第二旁管的兩端分別位于第六閥門上游和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