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便于升降調節的抗震型鉆孔機構。
背景技術:
鉆孔設備是建筑施工中非常常見的設備之一,通過鉆孔設備對板材進行鉆孔處理,以此滿足施工要求,但是傳統的鉆孔設備往往不具有相應的減震設備,使得鉆孔設備在使用時抗震性能較差,也因此容易造成鉆孔設備的損壞,并且傳統的鉆孔設備難以進行折疊,造成鉆孔設備不僅占用空間較大,也不便于進行存放,而且也無法調節其高度,造成鉆孔設備難以適應不同的用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升降調節的抗震型鉆孔機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便于升降調節的抗震型鉆孔機構,包括鉆孔機構本體、緩沖機構、折疊升降機構和底板,所述鉆孔機構本體的底部設有緩沖機構,所述緩沖機構的底部設有折疊升降機構,所述折疊升降機構的底部設有底板;
緩沖機構包括減震彈簧、滑動塊、滑動桿、支持腿、緩沖彈簧和連接桿,所述鉆孔機構本體的四個拐角底部均固定連接有減震彈簧,所述減震彈簧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滑動塊,所述滑動塊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緩沖彈簧,所述滑動塊的一側滑動連接有滑動桿,所述滑動桿的兩端底部均固定連接有支撐腿,所述支撐腿與緩沖彈簧進行固定連接;
折疊升降機構包括支撐板、滑動槽、螺紋桿、旋轉把手、第一連接器、第二連接器、頂轉動軸、支撐桿、底轉動軸和固定板,所述支撐腿的底部設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內側設有滑動槽,所述滑動槽的內側轉動連接有螺紋桿,所述螺紋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旋轉把手,所述螺紋桿的一端螺紋連接有第一連接器,所述螺紋桿的另一端螺紋連接有第二連接器,所述第一連接器的底部和第二連接器的底部均固定連接有頂轉動軸,所述頂轉動軸的底部轉動連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底部轉動連接有底轉動軸,所述底轉動軸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固定板。
優選的,所述固定板通過螺栓與底板進行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旋轉把手的外壁設有縱橫交錯的金屬紋路。
優選的,所述支撐腿與支撐板進行焊接連接。
優選的,所述滑動槽、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均為立方體結構。
優選的,所述第一連接器的內側螺紋結構和第二連接器的內側螺紋結構相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種便于升降調節的抗震型鉆孔機構,在工作時,會通過減震彈簧進行伸縮調節從而對鉆孔機構本體進行減震處理,同時滑動塊會在滑動桿上滑動,并通過緩沖彈簧對滑動塊進行緩沖,從而進一步的降低鉆孔機構本體的震動,同時用戶可通過旋轉把手對螺紋桿進行轉動,從而使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進行相向移動或者相背移動,并帶動支撐桿進行轉動,從而對折疊升降機構3進行折疊或者撐起操作,并且通過滑動槽、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均為立方體結構,以此保證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與滑動槽連接時不會發生晃動,從而保證折疊升降機構3對該鉆孔設備的支撐。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便于升降調節的抗震型鉆孔機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便于升降調節的抗震型鉆孔機構的緩沖機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便于升降調節的抗震型鉆孔機構的支撐板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鉆孔機構本體,2、緩沖機構,21、減震彈簧,22、滑動塊,23、滑動桿,24、支撐腿,25、緩沖彈簧,26、連接桿,3、折疊升降機構,31、支撐板,32、滑動槽,33、螺紋桿,34、旋轉把手,35、第一連接器,36、第二連接器,37、頂轉動軸,38、支撐桿,39、底轉動軸,310、固定板,4、底板。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便于升降調節的抗震型鉆孔機構,包括鉆孔機構本體1、緩沖機構2、折疊升降機構3和底板4,所述鉆孔機構本體1的底部設有緩沖機構2,所述緩沖機構2的底部設有折疊升降機構3,所述折疊升降機構3的底部設有底板4;
所述緩沖機構2包括減震彈簧21、滑動塊22、滑動桿23、支持腿24、緩沖彈簧25和連接桿26,所述鉆孔機構本體1的四個拐角底部均固定連接有減震彈簧21,所述減震彈簧2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滑動塊22,所述滑動塊22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連接桿26,所述連接桿26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緩沖彈簧25,所述滑動塊22的一側滑動連接有滑動桿23,所述滑動桿23的兩端底部均固定連接有支撐腿24,所述支撐腿24與緩沖彈簧25進行固定連接;
所述折疊升降機構3包括支撐板31、滑動槽32、螺紋桿33、旋轉把手34、第一連接器35、第二連接器36、頂轉動軸37、支撐桿38、底轉動軸39和固定板310,所述支撐腿24的底部設有支撐板31,所述支撐板31的內側設有滑動槽32,所述滑動槽32的內側轉動連接有螺紋桿33,所述螺紋桿33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旋轉把手34,所述螺紋桿33的一端螺紋連接有第一連接器35,所述螺紋桿33的另一端螺紋連接有第二連接器36,所述第一連接器35的底部和第二連接器36的底部均固定連接有頂轉動軸37,所述頂轉動軸37的底部轉動連接有支撐桿38,所述支撐桿38的底部轉動連接有底轉動軸39,所述底轉動軸39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固定板310。
所述固定板310通過螺栓與底板4進行固定連接,由于固定板310通過螺栓與底板4進行固定連接,以此便于固定板310與底板4的連接和分離。所述旋轉把手34的外壁設有縱橫交錯的金屬紋路,由于旋轉把手34的外壁設有縱橫交錯的金屬紋路,以此便于用戶握持旋轉把手34,從而對旋轉把手34進行轉動。所述支撐腿24與支撐板31進行焊接連接,由于支撐腿24與支撐板31進行焊接連接,以此保證支撐腿24與支撐板31連接的牢固性。所述滑動槽32、第一連接器35和第二連接器36均為立方體結構,由于滑動槽32、第一連接器35和第二連接器36均為立方體結構,以此保證第一連接器35和第二連接器36與滑動槽32連接時不會發生晃動,從而保證折疊升降機構3對該鉆孔設備的支撐。所述第一連接器35的內側螺紋結構和第二連接器36的內側螺紋結構相反,以此使螺紋桿33轉動時,第一連接器35和第二連接器36能進行相向移動或者相背移動,從而對折疊升降機構3進行折疊或者撐起操作。
需要說明的是,工作時,減震彈簧21進行伸縮調節從而對鉆孔機構本體1進行減震處理,同時滑動塊22會在滑動桿23上滑動,并通過緩沖彈簧25對滑動塊23進行緩沖,從而進一步的降低鉆孔機構本體1的震動,同時用戶可通過旋轉把手34對螺紋桿33進行轉動,從而使第一連接器35和第二連接器36進行相向移動或者相背移動,從而對折疊升降機構3進行折疊或者撐起操作。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