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管接頭及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以連接配管的管接頭及具有該管接頭的閥裝置。
背景技術:
在車輛的燃料箱中設置有將液體燃料的氣體抽出的機構。具體地說,在燃料箱的上部設置與外部的碳罐連通的配管,在該配管的端部組裝閥。利用管接頭將該配管的端部和閥進行連接。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快速連接器,其經由保持部件將與一側軟管的端部結合的外螺紋型接頭和與另一側軟管的端部結合的內螺紋型接頭連接起來,從而連結一側軟管和另一側軟管。在該外螺紋型接頭的外周面上形成環狀的鍔部,在鍔部上形成凹槽。另外,在保持部件的腳部上的內表面側形成周向槽。保持部件的周向槽和外螺紋型接頭的凹槽構成為,如果外螺紋型接頭和內螺紋型接頭連接,則周向槽和凹槽嵌合。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平7-317982號公報
發明內容
在專利文獻1記載的技術中,通過使在保持部件的腳部形成的周向槽和在外螺紋型接頭的外周形成的凹槽嵌合,從而實現阻止外螺紋型接頭和內螺紋型接頭的相對旋轉。該保持部件的腳部具有彈性,以用于使外螺紋型接頭和內螺紋型接頭連接后的連接解除及再次連接等變得容易,從而在連接狀態下也可以運動。因此,在專利文獻1記載的技術中,即使將在保持部件上形成的周向槽和在外螺紋型接頭上形成的凹槽嵌合,也可能由于保持部件運動而該嵌合發生晃動。本發明就是鑒于上述課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管接頭,其在防止配管和管接頭之間的相對旋轉的同時抑制配管和管接頭的晃動。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管接頭具有管接頭主體,其中插入配管的端部,該配管形成有局部具有平坦部的伸出部;以及保持架,其安裝在管接頭主體的內部,保持配管。保持架具有圓環部;保持部,其從圓環部延伸出,保持伸出部;以及前端部,其設置在圓環部和保持部之間。管接頭主體具有安裝部,其安裝保持架;密封環保持部,其保持密封環;以及平面部,其形成為與伸出部的平坦部接觸。根據該方式,如果將配管連接在管接頭上,則通過配管的平坦部和管接頭主體的平面部接觸,可以抑制平面部相對于平坦部的旋轉。可以在利用保持架保持配管的同時,利用管接頭主體的平面部限制與配管之間的相對旋轉,從而抑制管接頭和配管的晃動。發明的效果根據本發明,可以在防止配管和管接頭之間的相對旋轉的同時,抑制配管和管接頭的晃動。
圖1是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燃料箱的內部的圖。圖2是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閥裝置的斜視圖。圖3是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管接頭主體的斜視圖。圖4是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持架的斜視圖。圖5是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管的端部的斜視圖。圖6是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管接頭的斜視圖。圖7是圖6所示的A-A線處的剖面圖。圖8是圖6所示的B-B線處的剖面圖。圖9是表示將配管插入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管接頭中的狀態的斜視圖。圖10是圖9所示的C-C線處的剖面圖。圖11是圖9所示的D-D線處的剖面圖。圖12是圖11所示的E-E線處的局部剖面斜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是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燃料箱12的內部的圖。此外,對于以下附圖所示的相同或同等的構成要素、部件,標注相同的標號,適當省略重復的說明。在圖1的燃料箱12中,省略與車輛的發動機之間的連結部分及液體燃料14的注入口。在車輛的燃料箱12的內部貯存有汽油等液體燃料14。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閥裝置18具有閥10和管接頭20,由固定部件16固定在燃料箱12的上壁上。閥裝置18在管接頭20中插入保持有配管50,其用于將液體燃料14的氣體向外部排出。閥10是將液體燃料14的氣體排出的排出口,以使該氣體不會在燃料箱12內過量存貯。液體燃料14的氣體從閥10通過配管50而由與配管50連結的碳罐(未圖示)吸附。閥10具有用于在車輛側翻或翻轉等時使液體燃料14不會從燃料箱12漏出的功能,作為所謂的翻車安全閥起作用。即,閥10在正常時作為使液體燃料14的氣體通過的排出口起作用,但在閥10浸入液體燃料14中的情況下,作為將燃料箱12內和配管50的連通截止的截止閥起作用。另外,閥10也可以構成為,如果以大于或等于規定角度傾斜,則將燃料箱12內和配管50的連通截止。在這里,說明向配管50組裝閥裝置18的工序。在組裝工序中,首先將配管50固定在燃料箱12上,放開配管50的端部。此時,燃料箱12的壁部處于局部打開的狀態,將組裝裝置從打開的部位置入燃料箱12內。組裝裝置保持閥裝置18而接近配管50的端部,將配管50的端部插入閥裝置18的配管插入口,利用管接頭20進行保持。在組裝在配管50上后,閥裝置18由固定部件16焊接在燃料箱12的上壁上。如果例如在將固定部件16安裝在閥裝置18上時,閥裝置18從期望的狀態傾斜,則固定部件16也成為相對于燃料箱12的上壁傾斜的狀態。如果就此組裝裝置進行焊接,則有時無法以充分的緊固力將固定部件16固定在燃料箱12的上壁上。因此,在實施方式的管接頭20上設置有下述機構,即,該機構使得管接頭20和配管50以期望的狀態連結,防止連結后彼此相對旋轉。由此,可以防止閥裝置18以較大傾斜的狀態與配管50連接,使得其后的焊接不易產生問題。圖2是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閥裝置18的斜視圖。管接頭主體21與閥10連通,通過在管接頭主體21的內部安裝有保持架(未圖示)的狀態下,將配管50的端部插入管接頭主體21內,從而使配管50和閥10成為連通狀態。管接頭主體21形成從閥10凸出的筒狀,從配管插入口側朝向閥10側依次具有第1筒部22、第2筒部M。在第1筒部22的前端形成凸緣部26。在第1筒部22上形成用于安裝保持架的安裝部觀。在圖2中,安裝部觀形成為開口部。閥裝置18具有安裝在閥10上部的上蓋74以及安裝在閥10下部的下蓋76。圖3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管接頭主體21的斜視圖。在凸緣部沈的內側開口有配管插入口 38,將配管50從配管插入口 38插入。在第1筒部22的內側面上,形成有第1引導部32a、第2引導部32b、第3引導部32c、第4引導部32d(在不特別區分的情況下,稱為“引導部32”),它們從第1筒部22的前端面31沿軸向延伸,朝向徑向內側凸出,引導配管50插入。此外,所謂軸向是指與筒狀的管接頭主體21的中心軸平行的方向。在第1引導部3 和第3引導部32c之間的第1筒部22的側面上設置第1安裝部^a,在第2引導部32b和第4引導部32d之間的第1筒部22的側面上設置第2安裝部28b0第1安裝部28a及第2安裝部^b (在不特別區分的情況下,稱為“安裝部觀”)在第1筒部22的側面上,形成如方形窗口這樣的形狀,設置在彼此相對的位置處。在第1引導部3 和第2引導部32b之間的第1筒部22的內側面上設置第1凸部30a,在第3引導部32c和第4引導部32d之間的第1筒部22的內側面上設置第2凸部30b。第1凸部30a及第2凸部30b (在不特別區分的情況下,稱為“凸部30”)從第1筒部22的側面朝向徑向內側凸出,在其頂部形成平面部。第1凸部30a及第2凸部30b設置在相對的位置處,其平面部平行地設置。凸部30設置在未設置安裝部觀的第1筒部22的側面上。在第1筒部22的配管插入方向的內側形成第2筒部M,第2筒部M形成圓筒狀。此外,所謂配管插入方向是從配管插入口 38朝向閥10的內部的方向,是沿軸向的方向。第2筒部M的內徑比第1筒部22的內徑小,與第1凸部30a和第2凸部30b的平面間的最短距離大致相同。此外,在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兩個凸部30,但凸部30也可以是一個。在第2筒部M的內周面配置密封環36,該內周面與密封環36的外周接觸,作為保持密封環36的密封環保持部34起作用。在閥裝置18浸入液體燃料14中的情況下,密封環36防止液體進入配管50內。在與密封環保持部34相比配管插入方向的內側設置有臺階部35,其形成環狀,朝向徑向內側伸出。臺階部35限制密封環36向配管插入方向移動。與密封環36相比位于配管插入方向內側的臺階部35的內周面的內徑,與密封環保持部34的內徑相比較小,與配管50的外徑大致相同或比配管50的外徑略大。臺階部35的配管插入方向內側為閥10的內部。也可以將第1凸部30a及第2凸部30b的平面之間的最短距離與密封環36的外徑大致相同地設置。這樣,使密封環36的組裝變得容易。圖4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持架60的斜視圖。保持架60安裝在管接頭主體21的內部,保持配管50。保持架60具有圓環部62、第1腳部64a、第2腳部64b,第1延伸部66a及第2延伸部66b。第1腳部6 及第2腳部64b (在不特別區分的情況下,稱為“腳部64”)從圓環部62延伸出。第1腳部6 及第2腳部64b分別具有第1基部63a及第2基部63b (在不特別區分的情況下,稱為“基部63”),它們從圓環部62沿軸向延伸;以及第1爪部7 及第2爪部72b (在不特別區分的情況下,稱為“爪部72”),它們從基部63向徑向外側伸出。在安裝時,爪部72與圓環部62的外周面相比向徑向外側伸出。基部63具有彈性,腳部64可以向彼此分離的方向打開,也可以向彼此接近的方向運動。在插入配管50的端部而收容配管50時,腳部64打開。第1爪部72a的第1被卡止面6 及第1防止被拔出部68a向第1安裝部^a內的空間伸出。在保持架60向配管插入方向運動的情況下,第1被卡止面6 與第1安裝部28a的內周面抵接,限制保持架60的運動。另外,在保持架60向與配管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運動的情況下,第1防止被拔出部68a與第1安裝部^a的內周面抵接,限制保持架60的運動。第1爪部72a的第1保持部67a是在第1爪部72a的內表面上與圓環部62的內周面相比向徑向外側凹下而形成的。相同地,第2爪部72b的第2被卡止面6 及第2防止被拔出部68b向第2安裝部觀&內的空間伸出。在保持架60向配管插入方向運動的情況下,第2被卡止面6 與第2安裝部^b的內周面抵接,限制保持架60的運動。另外,在保持架60向與配管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運動的情況下,第2防止被拔出部68b與第2安裝部^b的內周面抵接,限制保持架60的運動。第2爪部72b的第2保持部67b是在第2爪部72b的內表面上與圓環部62的內徑相比向徑向外側凹下而形成的。在不特別區分第1保持部67a及第2保持部67b的情況下,將它們稱為“保持部67”。第1延伸部66a及第2延伸部66b (在不特別區分的情況下,稱為“延伸部66”)從圓環部62沿軸向延伸,設置在彼此相對的位置上。延伸部66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大徑部70,其外徑與其它部分相比更大地形成。在將大徑部70向管接頭主體21安裝時,其可以與密封環保持部34的內周面接觸而抑制保持架60沿徑向的晃動。第1延伸部66a及第2延伸部66b在它們的前端分別具有第1前端部69a及第2前端部69b (在不特別區分的情況下,稱為“前端部69”)。前端部69在軸向上設置于圓環部62和保持部67之間,可以限制配管50沿配管插入方向的運動。圖5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管50的端部的斜視圖。配管50具有沿徑向凸出的伸出部52。伸出部52與配管50的通常部分56相比,外徑變大。伸出部52的局部形成有第1平坦部5 及第2平坦部54b (在不特別區分的情況下,稱為“平坦部M”)。在配管50的端部插入管接頭20的情況下,伸出部52保持在保持部67上。第1平坦部5 及第2平坦部54b配置在彼此平行的位置處。此外,在本圖中示出兩個平坦部M,但平坦部M也可以是一個。圖6是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管接頭20的斜視圖。是將保持架60安裝在管接頭主體21上的狀態。圖7及圖8是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管接頭20的剖面圖。圖7示出圖6所示的A-A線處的剖面,圖8示出圖6所示的B-B線處的剖面。保持架60從圓環部62插入管接頭主體21的內部而被安裝。即,在保持架60的安裝狀態下,圓環部62位于配管插入方向的內側,腳部64及延伸部66與圓環部62相比位于配管插入方向的上游側。如圖7所示,保持架60的圓環部62插入第2筒部M的內周,腳部64的爪部72朝向徑向外側從安裝部觀伸出。即,在安裝狀態下,第1防止被拔出部68a及第2防止被拔出部68b與凸緣部沈的內周相比位于徑向外側。在將保持架60向管接頭主體21安裝時,利用基部63的彈性而使爪部72朝向徑向內側彎曲,將爪部72插入,將爪部72配置在安裝部觀中。如果保持架60向配管插入方向運動,則第1爪部72a的第1被卡止面65a與第1安裝部^a的第1卡止部2 抵接并被卡止。第1卡止部2 是第1安裝部^a的配管插入方向內側的面。在保持架60朝向配管插入口 38運動的情況下,第1爪部72a的第1防止被拔出部68a與第1安裝部^a的第1防脫落部27a抵接,使得保持架60的安裝不會脫落。第1防脫落部27a是第1安裝部^a的配管插入方向上游側的面。相同地,如果保持架60向配管插入方向運動,則第2爪部72b的第2被卡止面6 與第2安裝部^b的第2卡止部2 抵接并被卡止。在保持架60朝向配管插入口 38運動的情況下,第2爪部72b的第2防止被拔出部68b與第2安裝部^b的第2防脫落部27b抵接,使得保持架60的安裝不會脫落。第1被卡止面6 和第1防止被拔出部68a的軸向距離與安裝部觀的軸向距離相比較小。即,爪部72活動嵌合在安裝部觀中,在安裝狀態下,保持架60可以以安裝部觀和爪部72之間的間隙量相應地沿軸向移動。如圖7所示,在爪部72的內側配置保持部67,保持部67在周向上與凸部30交替地配置,在軸向上與凸部30重疊地配置。另外,在第1爪部7 和第2爪部72b之間的區域中配置有第1凸部30a。第1凸部30a和第1延伸部66a配置為局部相對。第1前端部69a與保持部67相比位于配管插入方向的內側。圖9是表示將配管50插入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管接頭20中的狀態的斜視圖。另夕卜,圖10是圖9所示的C-C線處的剖面圖,圖11是圖9所示的D-D線處的剖面圖。另夕卜,圖12是圖11所示的E-E線處的剖面圖。如圖9所示,在配管50的連接狀態下,伸出部52在管接頭20的內部保持。在圖10及圖12中,示出凸部30的平面部和伸出部52的平坦部M接觸的狀態。在將管接頭20與配管50進行連接時,通過使凸部30的平面部和平坦部M接觸,從而降低管接頭20相對于配管50從基準狀態的旋轉偏移,使得不會將管接頭20及閥10在傾斜較大的狀態下組裝在配管50上。此外,將凸部30的平面部和平坦部M平行的狀態作為基準狀態,在基準狀態下,閥10處于期望的非傾斜狀態。也可以使得第1凸部30a和第2凸部30b之間的徑向距離與第1平坦部5 和第2平坦部54b之間的徑向距離相比略微增加規定值。另外,伸出部52的沒有形成平坦部M的部分的外徑與第1凸部30a和第2凸部30b之間的徑向距離相比較大。即使在該情況下,在將管接頭20插入配管50時,也可以使凸部30的平面部與平坦部M的端部接觸,使得不會將管接頭20及閥10從基準狀態傾斜較大地組裝在配管50上。另外,可以使配管50和管接頭20的連接變得容易。也可以使得凸部30的平面部和平坦部M在連接狀態下始終接觸。在該情況下,設定第1凸部30a和第2凸部30b之間的徑向距離與第1平坦部5 和第2平坦部54b之間的徑向距離相同或略微減小規定值。由此,可以使凸部30的平面部和平坦部M緊密結合,可以更可靠地不會使管接頭20及閥10在傾斜的狀態下組裝在配管50上。如圖12所示,在車輛振動等使管接頭20和配管50要進行相對旋轉的情況下,伸出部52的平坦部M的端部與凸部30的平面部抵接,可以抑制從基準狀態開始相對旋轉。如圖11所示,雖然伸出部52保持在保持部67中,但由于爪部72可以打開,所以在將爪部72打開的情況下,有可能使伸出部52從保持部67脫落,向配管插入方向運動。如圖10所示,第1前端部69a和第2前端部69b的最短距離小于伸出部52的外徑。由此,即使伸出部52從保持部67脫落而導致配管50向配管插入方向運動,也可以通過伸出部52與前端部69抵接而限制配管50的運動。由此,可以防止由于配管50向配管插入方向運動而使腳部64較大地打開,發生塑性變形。如上所述,在管接頭20中,可以利用平坦部M和凸部30的平面部抑制從基準狀態開始相對旋轉。在構成為保持架60可以相對于管接頭主體21移動的情況下,與利用保持架60抑制相對旋轉的構造相比,通過利用管接頭主體21抑制相對旋轉,可以抑制相對旋轉方向的晃動。并且,通過抑制晃動,可以抑制振動或噪聲的產生。本發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實施例,可以基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知識對各實施例施加各種設計變更等變形,這種施加了變形的實施例也包含在本發明的范圍內。在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利用管接頭20將配管50和閥10進行連接的方式,但也可以將配管50與除閥10之外的裝置連接。通過取代閥10而在管接頭20的第2筒部M上設置其它種類的閥或配管,從而可以實現第2筒部M的內部和其它種類的閥等形成連通狀態。在實施方式的圖1中,示出了配管50延伸至燃料箱12的外部為止的形態,但配管50也可以是短管狀的部件。即,配管50只要是在管狀部件上形成伸出部52及平坦部M的部件即可,也可以在其一端具有用于與管接頭20連接的伸出部52,在另一端具有用于與橡膠管連接的結合部。在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前端部69設置在延伸部66上的形態,但前端部69也可以是圓環部62的前端側的側面。
權利要求
1.一種管接頭,其特征在于,具有管接頭主體,其中插入配管的端部,該配管形成有局部具有平坦部的伸出部;以及保持架,其安裝在前述管接頭主體的內部,保持前述配管,前述保持架具有圓環部;保持部,其從前述圓環部延伸出,保持前述伸出部;以及前端部,其設置在前述圓環部和前述保持部之間,前述管接頭主體具有安裝部,其安裝前述保持架;密封環保持部,其保持密封環;以及平面部,其形成為與前述伸出部的前述平坦部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頭,其特征在于,前述前端部由從前述圓環部的局部向前述保持部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形成,可以限制前述配管向配管插入方向的運動,在前述配管向配管插入方向的運動時,通過與前述伸出部抵接而限制前述配管的運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管接頭,其特征在于,前述延伸部具有與其它部分相比外徑形成得較大的部分。
4.一種閥裝置,其具有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管接頭,其特征在于,前述管接頭將前述配管和閥進行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管接頭,其在防止配管和管接頭之間的相對旋轉的同時抑制配管和管接頭的晃動。在管接頭主體(21)中,管接頭主體(21)插入有配管(50)的端部,該配管形成了局部具有平坦部(54a、54b)的伸出部(52)。保持架(60)安裝在管接頭主體(21)的內部,保持配管(50)。保持架(60)具有圓環部、從圓環部延伸出且保持伸出部(52)的保持部(67a、67b)、以及設置在圓環部和保持部(67a、67b)之間的前端部。管接頭主體(21)具有安裝保持架(60)的安裝部、保持密封環的密封環保持部、以及平面部,其中,該平面部形成為與伸出部(52)的平坦部(54a、54b)接觸。
文檔編號F16L37/12GK102563267SQ20111036604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17日
發明者古谷仁 申請人:百樂仕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