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纜線、管件的導引保護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一種導引保護裝置,尤指一種可引導及保護纜線、管件的導引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按導引保護裝置廣泛地應用在具有自動化可移動零件,例如機械手臂的機器設備中,以避免鏈接可移動零件的可撓性纜線、管件等交纏在一起。而已知導引保護裝置是在一頂部呈開放的架體兩側壁前、后端分別相對開設一對樞軸及一對軸孔,組裝時,是將導引保護裝置前端的一對樞軸嵌插于相鄰導引保護裝置后端的一對軸孔內,以便連結成一條彎曲自如的導引鏈條;同時在兩導引保護裝置的樞軸及軸孔連接部位設有制動機構,以限制兩導引保護裝置的彎曲角度;而架體的兩側壁頂部開口則橫向設有一擋止片,以避免容置于該架體的容置槽內的纜線或管件脫出,從而獲致導引及保護纜線、管件的目的。前述導引保護裝置顯著缺點在于,由于導引保護裝置是以塑料射出而成型,此舉將使得兩側壁成型后因塑料冷卻,而導致該兩側壁微微內縮,而不利于擋止片的扣接與定位。當長條狀導引鏈條的導引保護裝置側壁觸及可移動零件時,將導致該側壁受力變形,使得擋止片與側壁的扣接機構松脫,而令擋止片彈開,進而使得架體兩側壁間容置槽內的纜線或管件脫出。因此,相關業者在塑料內添加玻璃纖維,希冀增加導引保護裝置的整體強度,以減少前述射出后內縮變形及結構強度不足的發生,此舉亦增加擋止片的硬度,而容易產生斷裂、脫落與無法重復使用的缺陷,以致纜線或管件必須在該擋止片處于橫向連接狀態下,由架體的容置槽內穿入,由于長條狀導引鏈條的任兩相鄰導引保護裝置于纜線或管件穿入過程中,并非保持筆直形態,而造成纜線或管件穿入作業難以順利進行,而亟待相關業者的改善。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纜線、管件的導引保護裝置,其進行扣接時,利用擋止片與兩側壁頂面預設的一對定位塊形成抵接作用,以克服兩側壁成型后產生內縮變形的缺陷,同時增加整體結構的強度,以避免擋止片與側壁的扣接機構造成松脫。為達成前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手段是提供一種用于纜線、管件的導引保護裝置,其包括一對側壁,其底部以一底板連接,使得兩側壁與底板間形成一頂部呈開放的容置槽,該對側壁前、后段外側依序相對設有寬度分別為側壁一半的一第一凹陷部、一第一樞接片及一第二樞接片、一第二凹陷部;其中,各第一凹陷部與后方側壁形成一供第二樞接片后端的圓弧凸緣鄰接的圓弧接緣,各第一樞接片徑向突伸一樞軸,而各第二樞接片徑向開設一供樞軸套接的軸孔,且該對側壁頂面至少一側相對突設一對定位塊;以及一擋止片,其具有兩側緣,其中一側緣一端以一頸片一體連接于一側壁頂面,另一、側緣向下延伸一折彎部,該折彎部與另一側壁間設有一扣接機構,當扣接完成后,該擋止片的兩側緣分別抵接于兩側壁頂面突設的定位塊內端面,且通過該擋止片將該容置槽頂部開口封閉。其中該對定位塊頂面內側相對形成一對導弓I斜面。其中該樞軸具有一前低后高傾斜面,而該軸孔至圓弧凸緣則凹設一供樞軸的傾斜面對位、導引且前高后低的導引槽。其中該扣接機構在擋止片的折彎部開設一扣槽,而另一側壁的直立壁面則突設一扣勾。其中該扣勾設于另一側壁直立壁面預設的凹槽內。其中該扣接機構在擋止片的折彎部內壁突設一扣勾,而另一側壁的直立壁面則凹設一扣槽。其中該扣槽設于另一側壁直立壁面預設的凹槽內。其第一樞接片及第二凹陷部進一步包括一制動機構,該制動機構在各樞軸底緣與第一樞接片的前上方軸向設有一呈扇形預設角度的制動凹槽;而該第二凹陷部前方軸向則突設一可伸入制動凹槽內的制動爪。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進行扣接時,利用擋止片與兩側壁頂面預設的一對定位塊形成抵接作用,以克服兩側壁成型后產生內縮變形的缺陷,同時增加整體結構的強度,以避免擋止片與側壁的扣接機構造成松脫。
為進一步揭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內容,以下結合實施例及附圖詳細說明如后,其中圖I及圖2為本實用新型導引保護裝置兩不同視角的立體分解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導引保護裝置將擋止片扣接后的立體圖;圖4a及圖4b為分別沿著線A_A、B-B所截取的剖面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導引保護裝置組裝成導引鏈條的立體圖;圖6為圖5所示導引鏈條將擋止片扣接后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至圖4b所示,基本上,本實用新型的導引保護裝置I是為一體成型,例如塑料射出成型的絕緣架體。該導引保護裝置I具有對稱設置的兩側壁11,底部以一底板12連接,使得兩側壁11與底板12間形成一頂部呈開放且軸向貫通的容置槽121。其中,該對側壁11前段外側依序相對設有一寬度為側壁11 一半的第一凹陷部13及一第一樞接片14,各第一凹陷部13與后方側壁11形成一圓弧接緣131,且各第一樞接片14徑向突伸一樞軸141,如圖4a所示,各樞軸141自由端為前低后高的傾斜面142,且各樞軸141底緣與第一樞接片14前方軸向開設一制動機構,例如呈扇形預設角度的制動凹槽143。而該對側壁11后段外側依序相對設有一寬度為側壁11 一半的第二樞接片15及一第二凹陷部16,各第二樞接片15后端具有一圓弧凸緣151,并徑向開設一供樞軸141嵌插的軸孔152,如圖4a所示,各軸孔152縱向直徑切點至圓弧凸緣151凹設一前高后低的導引槽153,而該第二凹陷部16前方軸向開設一制動機構,例如可伸入制動凹槽143內的制動爪 161。尤其是,該導引保護裝置I進一步包括一擋止片17,該擋止片17具有兩側緣171,其中一側緣171 —端以 一頸片172 —體連接其中一側壁11頂面約略中央位置,使該擋止片17具有折彎功能,該擋止片17另一側緣171向下伸出一折彎部173,該折彎部173設有一扣接機構的扣槽174,而另一側壁11對應該扣槽174位置突設一扣勾175。如圖I及圖3所示,該扣勾175較佳是設于該另一側壁11直立壁面預設的凹槽176內,以便當擋止片17的折彎部173可容置于該凹槽176內,而不致外突于側壁11的外。尤其是,該兩側壁11頂面至少一側對應擋止片17的兩側緣171相對突設一對定位塊111,且該對定位塊111頂面內側相對形成一對導引斜面112。如圖3所示,乃本實用新型導引保護裝置I右側壁11的擋止片17向下折彎并轉動時,該頸片172先被折彎,而擋止片17左、右側緣171于轉動的過程中分別沿著左、右定位塊111的導引斜面112下移,直到擋止片17的左、右側緣171分別抵接于兩側壁11的左、右定位塊111內緣后,該折彎部173的扣槽174則扣接于左側壁11直立凹槽176內的扣勾175。因此,通過該擋止片17的左、右側緣171分別抵接于兩側壁11頂面突設的左、右定位塊111內端面,可令兩側壁11形成直立的平行狀態,以克服兩側壁11內縮變形的缺陷外,同時可避免任一側壁11遭受外力碰撞所產生的變形,而得擋止片17與側壁11間的扣接結合不致受到外力影響,而造成松脫與彈開的情況發生,所以能夠增加整體結構的強度。如圖4a所示是圖3沿著線A_A所截取的剖面圖,由該圖可以清楚觀察出各樞軸141自由端具有前低后高的傾斜面142,而軸孔152內壁至圓弧凸緣151凹設一前高后低的導引槽153,而此種導引機構的設計方式,將有利于相鄰兩導引保護裝置I的樞軸141以傾斜面142沿著導引槽153移動,而順利地將樞軸141導入軸孔152內,使得相鄰兩導引保護裝置I通過樞軸141樞接于軸孔152,而呈現出彎曲自如的型態。如圖4b所示是圖3沿著線B-B所截取的剖面圖,由該圖可以清楚觀察出設于一側壁11的擋止片17通過扣接機構,例如相對設置的扣槽174及扣勾175,而扣接于另一側壁11,使得容置于兩側壁11間的容置槽121內的纜線或管件受到擋止片17的阻擋,而不致脫出。事實上,該扣接機構不以前述實施例為限,亦即該扣接機構亦可在擋止片的折彎部內壁突設一扣勾,而另一側壁的直立壁面則凹設一扣槽,且該扣槽是設于另一側壁直立壁面預設的凹槽內。請再參閱圖I及圖2,兩相鄰導引保護裝置I的樞軸142及軸孔152的連接部位設有制動機構,例如第一樞接片14的制動凹槽143及第二凹陷部16的制動爪161的干涉作用,藉以限制兩導引保護裝置I的彎曲角度。如圖5所示,則是將多個導引保護裝置I依照前述組裝方式連結成長條形導引鏈條的立體圖,其中各導引保護裝置I 一側壁11頂面一體延伸的擋止片17并未扣接于另一側壁11上,以致各導引保護裝置I的容置槽121頂部是呈開放狀,以便纜線或管件可經由各容置槽121頂部開口套入,然后再依序將各導引保護裝置I的一側壁11頂面一體延伸的擋止片17扣接于另一側壁11上,以封閉該容置槽121頂部開口,即完成如圖6所示的示意圖,由于纜線或管件(假想線所示)受制于各導引保護裝置I的止擋片17,所以不致脫出,從而獲致導弓I及保護纜線、管件的目的。所以,經由本實用新型的實施,其所增益的功效在于,該導引保護裝置通過該擋止片的兩右側緣分別抵接于兩側壁頂面突設的定位塊內端面,可令兩側壁形成直立的平行狀態,以克服兩側壁內縮變形的缺陷,同時可避免任一側壁遭受外力碰撞所產生的變形,而得擋止片與側壁間的扣接結合不致受到外力影響,以便增加整體結構的強度。此舉,使得擋止片具有不易斷裂及重復使用的特性,所以纜線或管件可經由該導引保護裝置的容置槽頂部套入后,再將擋止片進行扣接,使得纜線或管件與導引保護裝置的套入結合作業得以順利進行。再者,通過樞軸的傾斜面及軸孔側向導引槽的導引機構設計,可大幅增加組裝速度,以節省人力與工時,堪稱同類物品前所未見的一大佳構。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乃較佳實施例的一種,凡是局部的變更或修飾而源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而為熟習該項技術的人所易于推知的,俱不脫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疇。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纜線、管件的導引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對側壁,其底部以一底板連接,使得兩側壁與底板間形成一頂部呈開放的容置槽,該對側壁前、后段外側依序相對設有寬度分別為側壁一半的一第一凹陷部、一第一樞接片及一第二樞接片、一第二凹陷部;其中,各第一凹陷部與后方側壁形成一供第二樞接片后端的圓弧凸緣鄰接的圓弧接緣,各第一樞接片徑向突伸一樞軸,而各第二樞接片徑向開設一供樞軸套接的軸孔,且該對側壁頂面至少一側相對突設一對定位塊;以及 一擋止片,其具有兩側緣,其中一側緣一端以一頸片一體連接于一側壁頂面,另一側緣向下延伸一折彎部,該折彎部與另一側壁間設有一扣接機構,當扣接完成后,該擋止片的兩側緣分別抵接于兩側壁頂面突設的定位塊內端面,且通過該擋止片將該容置槽頂部開口封閉。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纜線、管件的導引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對定位塊頂面內側相對形成一對導引斜面。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纜線、管件的導引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樞軸具有一前低后高傾斜面,而該軸孔至圓弧凸緣則凹設一供樞軸的傾斜面對位、導引且前高后低的導引槽。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纜線、管件的導引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扣接機構在擋止片的折彎部開設一扣槽,而另一側壁的直立壁面則突設一扣勾。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纜線、管件的導引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扣勾設于另一側壁直立壁面預設的凹槽內。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纜線、管件的導引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扣接機構在擋止片的折彎部內壁突設一扣勾,而另一側壁的直立壁面則凹設一扣槽。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纜線、管件的導引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扣槽設于另一側壁直立壁面預設的凹槽內。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纜線、管件的導引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其第一樞接片及第二凹陷部進一步包括一制動機構,該制動機構在各樞軸底緣與第一樞接片的前上方軸向設有一呈扇形預設角度的制動凹槽;而該第二凹陷部前方軸向則突設一可伸入制動凹槽內的制動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用于纜線、管件的導引保護裝置,其一對側壁底部以一底板連接,使得兩側壁與底板間形成一頂部呈開放的容置槽,該對側壁前、后段外側依序相對設有寬度分別為側壁一半的一第一凹陷部、一第一樞接片及一第二樞接片、一第二凹陷部;其中,各第一樞接片徑向突伸一樞軸,而各第二樞接片徑向開設一供樞軸套接的軸孔,且該對側壁頂面至少一側相對突設一對定位塊;而擋止片具有兩側緣,其中一側緣一端一體連接于一側壁頂面,另一側緣向下延伸一折彎部,該折彎部與另一側壁間設有一扣接機構,當扣接完成后,該擋止片將該容置槽頂部開口封閉,且該擋止片的兩側緣分別抵接于兩側壁頂面突設的定位塊內端面,以克服兩側壁成型后產生內縮變形的缺陷,同時增加整體結構的強度。
文檔編號F16L3/015GK202381849SQ201120553560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7日
發明者謝淑麗 申請人:康哲電腦配件(吳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