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萬向鉸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接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能夠使兩連接物件在各個方向上互相自由轉動的萬向鉸接裝置。
背景技術:
在生產實踐中,為了將兩構件實現活動連接,會運用到大量的連接裝置。目前大都是連接裝置的自由度較小,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產品功能的多樣化,對活動連接裝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傳統的鉸接方式只具備旋轉自由度,不太適用于一些受力相對復雜和對自由度個數要求比較高的場合。雖然目前出現了一些萬向連接裝置,但此類裝置大都結構相對復雜,價格昂貴。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夠使兩結構體在各個方向上實現自由轉動的萬向鉸接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種萬向鉸接裝置,包括球窩體和球頭體,所述球窩體包括兩球窩蓋板,兩球窩蓋板通過落螺栓連接后構成一球窩空腔;所述球頭體包括球頭和球頭掛板,在所述球頭掛板上開有貫通的孔洞;所述球頭嵌入所述球窩空腔內;在所述一球窩蓋板底部還設置連接其他物件的結構。進一步地所述連接兩球窩蓋板的螺栓個數為3,在球窩蓋板上呈三角布置。進一步地,所述連接結構整體呈U型體,在U型體上開有貫穿兩壁的孔洞。進一步地,在所述球窩體的球窩空腔底部內設置一層彈性球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實現兩結構體在各個方向上相互轉動,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球窩體結構主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球窩體結構側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球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來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描述。如圖1、2、3和4所示,本實用新型萬向鉸接裝置包括球窩體I和球頭體2,所述的球窩體I由兩個結構大致相同的球窩蓋板3和4組成,兩球窩蓋板之間通過三個呈三角布置的螺栓5連接后會構成球窩空腔6 ;所述球頭體2包括球頭7和球頭掛板8,球頭7嵌入所述球窩空腔6內可實現球窩體I與球頭體2在各個方向上的自由轉動,且二者之間不相互脫離,在所述球頭體2上的球頭掛板8上開有貫通的孔洞9來實現與其他物件的連接。在球窩體2的一球窩蓋板4底部設置與其他物件相連接的結構10,所述連接結構10整體形狀為U型體,在U型體上開有貫穿的兩壁的孔洞11,這樣就可以通過螺栓或銷連接的方式與其他物件連接,兩獨立的部件經過本實用新型萬向鉸接裝置連接后,兩物件能在各個方向上實現相互自由轉動,有較高的自由度。同時在所述球窩空腔6底部內設置一層彈性球墊12,這樣就使得球頭體2和球窩體I之間具有彈性,同時又避免了兩者之間有直接的鋼性接觸,使產品具有較長的壽命。本實用新型萬向鉸接裝置結構簡單合理,把兩物件連接后能夠使兩物件能在各個方向上相互自由轉動,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權利要求1.一種萬向鉸接裝置,包括球窩體(I)和球頭體(2),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窩體(I)包括兩結構大致相同的球窩蓋板(3、4),兩球窩蓋板(3、4)通過落螺栓(5)連接后構成一球窩空腔(6);所述球頭體(2)包括球頭(7)和球頭掛板(8),在所述球頭掛板(8)上開有貫通的孔洞(9);所述球頭(7)嵌入所述球窩空腔(6)內;在所述一球窩蓋板(4)底部還設置連接其他物件的結構(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萬向鉸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兩球窩蓋板(3、4)的螺栓個數為3,在球窩蓋板上呈三角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萬向鉸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結構(10)整體呈U型體,在U型體上開有貫穿兩壁的孔洞(1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萬向鉸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球窩體的球窩空腔(6)底部內設置一層彈性球墊(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萬向鉸接裝置,包括球窩體(1)和球頭體(2),球窩體(1)包括兩結構大致相同球窩蓋板(3、4),兩球窩蓋板通過落螺栓(5)連接后構成一球窩空腔(6);所述球頭體(2)包括球頭(7)和球頭掛板(8),在所述球頭掛板(8)上開有貫通的孔洞(9),所述球頭(7)嵌入所述球窩空腔(6)內;在一球窩蓋板(4)的底部設置連接其他物件的結構(10)。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簡單,能夠實現所連接產品在各個方向上互相自由轉動,具備較高的自由度。
文檔編號F16C11/06GK202900982SQ20122051205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8日
發明者姚建生, 朱小強 申請人:江蘇天南電力器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