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和車輛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附件領域,并且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其能夠通過焊接來連接到主動行人保護裝置上。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包括該支架的車輛。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對汽車安全要求的日益提高,越來越多的車輛開始配備主動行人保護系統。例如,如果車輛碰撞到行人并且行人順勢沖撞到車輛前蓋(典型地,發動機蓋)上時,行人的人體將沖擊牢固地固定的車輛前蓋,這可對行人造成顯著的傷害。為了減少在碰撞到行人時對行人造成的潛在傷害,現有技術中已經設計了諸多行人保護系統,例如,通過在車輛前擋風玻璃之前設置安全氣囊等。
[0003]—種典型的行人保護系統涉及使用主動行人保護裝置,其設置為在檢測到車輛與行人碰撞時啟動,以便頂起車輛前蓋,使得與行人碰撞的前蓋下方存在一定的空隙,從而減少行人在車輛前蓋上受到的沖擊。已知的是,主動行人保護裝置通常在內部填充有一定配比的火藥,以便在檢測到碰撞時通過點火裝置來點燃火藥,火藥進而燃燒并產生爆炸,推動主動行人保護裝置中的桿件移動,進而頂起車輛前蓋。
[0004]然而,由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內部設置有火藥以及主動行人保護裝置上桿運動的需要,一般無法在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套管上進行直接的熱處理,例如焊接等。因此,一般使用分離的支架來將主動行人保護裝置固定在車身上,這兩個部件典型地具有過盈配合。然而,在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點爆過程中,過盈配合的連接方法會使執行器產生位移,進而影響整個行人保護系統的運行效果。
[0005]因此,所期望的是提供一種新的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其能夠解決上述問題中的至少一個。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其能夠通過焊接來連接到主動行人保護裝置上。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包括上述支架的車輛。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8]—種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其包括:
[0009]本體,其具有長形形狀;
[0010]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它們從本體兩側成角度地朝本體的一側延伸,并且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朝本體的一側上分別設置有至少一個凸點;以及
[0011]第一安裝部和第二安裝部,它們從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底部朝本體的另一側延伸。
[0012]備選地,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上的凸點構造為用于將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通過焊接來固定到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執行器套管上。
[0013]備選地,第一安裝部和第二安裝部上分別設置有螺栓孔,以便通過螺栓或螺釘來將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固定到車身上。
[0014]備選地,焊接為激光點焊或摩擦焊。
[0015]備選地,第一安裝部和第二安裝部在與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相垂直的平面上延伸。
[0016]備選地,第一安裝部和第二安裝部在同一個平面上延伸。
[0017]備選地,第一安裝部和第二安裝部通過焊接或粘結來附接到車身上。
[0018]備選地,本體、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一安裝部和第二安裝部中的一個或多個由厚于3mm的鋼板構成。
[0019]備選地,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通過沖壓成型來制成。
[0020]一種車輛,其包括上述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
[002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的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具有結構簡單、安全可靠等優點,并且能夠通過焊接來連接到主動行人保護裝置上,從而提高了執行器所需的剛度,減少了在執行器運行過程中所產生的位移,因此提高了主動行人保護系統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0022]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優選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描述,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將領會的是,這些附圖僅是出于解釋優選實施例的目的而繪制的,并且因此不應當作為對本實用新型范圍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別指出,附圖僅是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對象的組成或構造并可能包含夸張性顯示,并且附圖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繪制。
[0023]圖1是現有技術的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2是現有技術的支架和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連接示意圖。
[0025]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4是圖3所示的實施例與主動行人保護裝置在連接狀態下的透視圖。
[0027]圖5是圖3所示的實施例與主動行人保護裝置在連接狀態下的頂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以下將參考附圖來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本領域中的技術人員將領會的是,這些描述僅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應被解釋為限定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29]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所提到的頂部、底部、朝上、朝下等方位用語是相對于各個附圖中的方向來定義的,它們是相對的概念,并且因此能夠根據其所處于的不同位置和不同的實用狀態而變化。所以,不應將這些或其他方位用語理解為限制性用語。
[0030]此外,還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文的實施例中描述或隱含的任意單個技術特征,或在附圖中示出或隱含的任意單個技術特征,仍能夠在這些技術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間繼續進行組合,從而獲得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
[0031]應當注意的是,在不同的附圖中,相同的參考標號表示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部件。
[0032]圖1是現有技術的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其中,主動行人保護裝置10包括插頭11、信號線12和執行器套管13。未示出的執行器、燃爆材料和引燃裝置優選地位于執行器套管13中,并且執行器套管13通過信號線12連接到插頭11上,插頭11進一步連接到車輛電子系統上。優選地,執行器套管13以圖中所示的方向大致垂直地設置在車輛發動機前蓋下方,并且執行器套管13中的燃爆材料例如為火藥等。當起爆信號通過插頭11和信號線12傳遞至執行器套管13處時,未示出的引燃裝置點燃燃爆材料,并且然后推動執行器向上運行,以頂起車輛發動機前蓋。
[0033]圖2是現有技術的支架和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連接示意圖。其中,支架20典型地通過過盈配合來套接在執行器套管13上,并且支架20然后通過未示出的連接部件來固定到車身上。然而,在執行器套管13中的燃爆材料被引爆時,執行器向上運行并且執行器套管13將受到相反的向下的力。這使得執行器套管13趨向于相對支架20產生向下的位移,從而影響了執行器的位移,進而影響保護效果。
[0034]因此,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的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其并非依靠過盈配合而是通過固定連接來附接到執行器套管上。
[0035]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30包括:
[0036]本體31,其具有長形形狀;
[0037]第一固定部32和第二固定部33,它們從本體31兩側成角度地朝本體31的一側延伸,并且在第一固定部32和第二固定部33朝本體31的一側上分別設置有兩個凸點321、322和331、332;以及
[0038]第一安裝部34和第二安裝部35,它們從第一固定部32和第二固定部33的底部朝本體31的另一側延伸。優選地,第一安裝部34和第二安裝部35分別垂直于第一固定部32和第二固定部33延伸,并且第一安裝部34和第二安裝部35構造為大致在同一個平面上。
[0039]如圖4-5中所示,第一固定部32和第二固定部33分別與本體31形成大致鈍角的角度,并且本領域技術人員將領會的是,本體31、第一固定部32、第二固定部33、第一安裝部34和第二安裝部35并非必定構造為如圖所示的平板形狀,而是可根據需要構造為為弧形、弓形或不規則形狀的。
[0040]在第一固定部32和第二固定部33上的凸點321、322和331、332構造為用于將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30通過焊接來固定到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執行器套管13上。
[0041 ] 優選地,第一安裝部34和第二安裝部35上分別設置有螺栓孔341和351,以便通過螺栓或螺釘來將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30固定到車身上。
[0042]備選地,第一安裝部34和第二安裝部35也可通過焊接或粘結等方式來附接到車身上。
[0043]圖4是圖3所示的實施例與主動行人保護裝置在連接狀態下的透視圖。其中,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30已通過在凸點321、322和331、332上的焊接來附接到主動行人保護裝置10的執行器套管13上。并且圖4中還示出了安裝在螺栓孔341和351中的螺栓41和42 ο
[0044]此外,圖4中的執行器14圖示為已經相對于執行器套管13向上運動。本實用新型的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30構造為不會影響執行器14的向上運動。
[0045]圖5是圖3所示的實施例與主動行人保護裝置在連接狀態下的頂視圖。如圖所示,本體31、第一固定部32和第二固定部33的形狀構造為使得能夠對凸點321和331進行焊接,以便它們附接到主動行人保護裝置10的執行器套管13上。優選地,焊接為激光點焊、摩擦焊或其他特殊焊接方式,以便最大限度地減少焊接對執行器套管13的熱效應,并且保證執行器套管13內壁不會因為焊接產生的熱而變形,從而保證了執行器套管13內壁的平整度。因此,執行器14的向上運動不會受到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30的影響。
[0046]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已知的是,本體31、第一固定部32、第二固定部33、第一安裝部34和第二安裝部35中的一個或多個由厚于3mm的鋼板構成,并且可通過沖壓成型來制造。沖壓成型過程典型地將在上述各個部件的過渡和連接部分形成圓角。
[0047]本實用新型的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具有結構簡單、安全可靠等優點,并且能夠通過例如焊接來連接到主動行人保護裝置上,從而提高了執行器所需的剛度,減少了在執行器運行過程中所產生的位移,因此提高了主動行人保護系統的可靠性。
[004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本領域技術人員可容易地獲得包含本實用新型的支架的車輛。
[0049]本說明書參考附圖來公開本實用新型,并且還使本領域中的技術人員能夠實施本實用新型,包括制造和使用任何裝置或系統、選用合適的材料以及使用任何結合的方法。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限定,并且包含本領域中的技術人員想到的其他實例。只要此類其他實例包括并非不同于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字面語言的結構元件,或此類其他實例包含與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字面語言沒有實質性區別的等價結構元件,則此類其他實例應當被認為處于由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本體,其具有長形形狀; 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它們從所述本體兩側成角度地朝所述本體的一側延伸,并且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朝所述本體的一側上分別設置有至少一個凸點;以及 第一安裝部和第二安裝部,它們從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底部朝所述本體的另一側延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上的所述凸點構造為用于將所述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通過焊接來固定到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執行器套管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部和所述第二安裝部上分別設置有螺栓孔,以便通過螺栓或螺釘來將所述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固定到車身上。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部和所述第二安裝部通過焊接或粘結來附接到車身上。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部和所述第二安裝部在與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相垂直的平面上延伸。6.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部和所述第二安裝部在同一個平面上延伸。7.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其特征在于,焊接為激光點焊或摩擦焊。8.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安裝部和所述第二安裝部中的一個或多個由厚于3mm的鋼板構成。9.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通過沖壓成型來制成。10.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和車輛。其中,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其包括:本體,其具有長形形狀;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它們從本體兩側成角度地朝本體的一側延伸,并且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朝本體的一側上分別設置有至少一個凸點;以及第一安裝部和第二安裝部,它們從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底部朝本體的另一側延伸。本實用新型的用于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支架具有結構簡單、安全可靠等優點,并且能夠通過焊接來連接到主動行人保護裝置上,從而提高了執行器所需的剛度,減少了在執行器運行過程中所產生的位移,因此提高了主動行人保護系統的可靠性。
【IPC分類】B60R21/34
【公開號】CN205387118
【申請號】CN201520970351
【發明人】石海琳, 徐丹丹, 李宗禮
【申請人】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 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7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