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潤滑軸承的調節固定裝置、自潤滑軸承及立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潤滑軸承的調節固定裝置、自潤滑軸承及立磨機,屬大型設備中使用的自潤滑軸承的固定領域。該固定裝置包括:調節固定基座,為環形結構,能套設在自潤滑軸承外;多個調節螺栓,均勻分布設置在所述調節固定基座上,所述調節螺栓的前端伸入所述調節固定基座內,能頂住所述調節固定基座內設置的自潤滑軸承外壁;多個固定彈簧,固定在所述調節固定基座內壁上,彈性夾設在所述調節固定基座內壁和所述調節固定基座內設置的自潤滑軸承外壁之間,能彈性限定所述自潤滑軸承的位置。該裝置使自潤滑軸承易于安裝,易于調整,有效實現主軸的徑向支撐,防止主軸過量擺動,可防止沖擊對自潤滑軸承的損害。
【專利說明】自潤滑軸承的調節固定裝置、自潤滑軸承及立磨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大型設備中使用的自潤滑軸承的固定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對用于大型設備的自潤滑軸承進行調節固定的裝置、自潤滑軸承及立磨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自潤滑軸承一般分為一體式和分體式兩大類結構,對于一體式軸承,裝配前宜先用煤油或柴油清洗干凈,然后在機油內浸油、浙干,軸承與座孔裝配時,既要保證軸承在座孔中不發生轉動和軸向移動,又要使軸承外表面與座孔充分接觸,一般保證接觸面大于70%以上,以利于承受載荷和傳導摩擦熱,軸承內表面是自潤滑材料,外表面是鋼背,常采用適當的過盈配合,既保證使用時襯套不會在座孔內發生相對移動,又不會使襯套外徑過大致使襯套內孔變形過大,一般對于外徑< 55mm的軸承,利用一個帶有手柄的壓頭軸芯,將軸承壓入座孔中;當軸承外徑> 55_時,利用帶臺肩的手柄以及一個“O”形圈和一個輔助圈將軸承壓入座孔中。對于分體式自潤滑軸承的安裝,通常采用的軸承座也為分體式,通過螺栓連接上軸承座和下軸承座來進行固定。
[0003]立磨機作為再磨細磨設備,具有能耗小、占地少、易于操作和維護等特點,逐漸取代現有的小型球磨機。立磨機為立式結構,通過攪拌軸攪拌磨礦介質實現礦物細磨,其攪拌伸出軸較長,易擺動,這對主軸承和聯軸器會造成非常大的損害。
[0004]但由于自潤滑軸承使用的多孔質金屬材料,它的韌性小,只適應于平穩的無沖擊載荷及中、小速度情況下。而對于立磨機特別是大型立磨機,由于其負載較大、軸伸較長,既要對主軸進行固定又要防止主軸受力不均對軸承造成損害。無論是一體式自潤滑軸承還是分體式自潤滑軸承,其固定方式多為硬性固定,不能耐受沖擊,在使用自潤滑軸承的立磨機運轉過程中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晃動,這會對軸承造成一定的沖擊,容易引起軸瓦的碎裂,且一經固定后再調整位置非常不便,對于大型工業設備,很難一次安裝到位,需要經過反復調整才能滿足工作條件。因此,如何對自潤滑軸承進行有效固定,并保證具有良好的工況適應性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潤滑軸承的調節固定裝置、自潤滑軸承及立磨機,可對自潤滑軸承進行有效固定,且保證具有良好的工況適應性,從而解決現有自潤滑軸承在立磨機等大型設備中使用時對主軸不能有效固定,安裝不能一次到位的問題。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自潤滑軸承的調節固定裝置,包括:
[0007]調節固定基座,為環形結構,能套設在自潤滑軸承外;
[0008]多個調節螺栓,均勻分布設置在所述調節固定基座上,所述調節螺栓的前端伸入所述調節固定基座內,能頂住所述調節固定基座內設置的自潤滑軸承外壁;
[0009]多個固定彈簧,固定在所述調節固定基座內壁上,彈性夾設在所述調節固定基座內壁和所述調節固定基座內設置的自潤滑軸承外壁之間,能彈性限定所述自潤滑軸承的位置。
[0010]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自潤滑軸承,包括:
[0011]自潤滑軸承本體,和套設在所述自潤滑軸承本體外的調節固定裝置,所述調節固定裝置采用本發明的自潤滑軸承的調節固定裝置。
[0012]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立磨機,包括立磨機本體和設置在所述立磨機本體的主軸上的自潤滑軸承,所述自潤滑軸承采用本發明的自潤滑軸承。
[001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通過設置在調節固定基座上的調節螺栓的配合,不但可以方便調節固定基座內的自潤滑軸承的位置,而且可以方便在調節后進行固定,同時,通過固定彈簧的作用,可對自潤滑軸承進行彈性限位,避免了各方向沖擊力造成自潤滑軸承損壞的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
[0015]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自潤滑軸承的調節固定裝置的示意圖;
[0016]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立磨機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0018]實施例一
[0019]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自潤滑軸承的調節固定裝置,可用在大型設備如立磨機中,對主軸的自潤滑軸承進行調節固定,該調節固定裝置包括:
[0020]調節固定基座1,為環形結構,能套設在自潤滑軸承4外;
[0021]多個調節螺栓2,均勻分布設置在所述調節固定基座I上,所述調節螺栓2的前端伸入所述調節固定基座內,能頂住所述調節固定基座內設置的自潤滑軸承外壁;
[0022]多個固定彈簧3,固定在所述調節固定基座I內壁上,彈性夾設在所述調節固定基座內壁和所述調節固定基座內設置的自潤滑軸承外壁之間,能彈性限定所述自潤滑軸承的位置。
[0023]上述調節固定裝置中的調節固定基座I包括:
[0024]環形本體11,可以是圓環形,設置在所述環形本體11底部的平板環形底座12,以及連接在所述環形本體11外壁與所述平板環形底座12之間的加強板13 ;
[0025]環形本體11上設有多個安裝所述調節螺栓和所述固定彈簧2的多個通孔;
[0026]平板環形底座12上設有螺栓孔。
[0027]上述調節固定裝置包括:
[0028]調節螺栓2,設置在所述調節固定基座I上,其前端伸入到所述調節固定基座I內,能調節在所述調節固定基座上的位置;調節螺栓2尾端可設置鎖定螺母,能將調節螺栓2鎖住固定在調節固定基座I上。
[0029]固定彈簧3,活動套設在所述固定螺栓的前端,所述彈簧后端與所述調節固定基座I的內壁接觸,所述彈簧與所述調節固定基座內設置的自潤滑軸承4襯套接觸。
[0030]進一步的,每個固定彈簧還包括:螺柱,能設置在所述調節固定基座內設置的自潤滑軸承襯套上,位置與所述彈簧前端相對應,彈簧內圈可套在螺柱限位。
[0031]上述調節固定裝置中,多個調節螺栓與多個固定彈簧交錯間隔均勻分布設置在所述調節固定基座上。如可以采用四個調節螺栓兩兩相對設置在調節固定基座上,相鄰兩個調節螺栓之間呈90度夾角,而多個固定彈簧也采用四個,也按兩兩相對設置在調節固定基座上,相鄰兩個固定彈簧之間也呈90度夾角,但要使各固定彈簧處于兩個調節螺栓之間的調節固定基座上,這樣每個固定彈簧與相鄰的調節螺栓之間的夾角為45度。這種方式設置多個調節螺栓與多個固定彈簧,可確保從不同的方向很好的固定調節固定基座內的自潤滑軸承。
[0032]進一步的,調節螺栓尾端設有鎖緊螺母,能將調節螺栓鎖緊固定在所述調節固定基座上。
[0033]下面對本發明實施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0034]本發明實施例的固定裝置,可以對自潤滑軸承進行固定,實現既能承受自潤滑軸承內主軸擺起對其產生的沖擊,又能發揮自潤滑軸承多孔質金屬材料的潤滑特性,實現主軸的平穩運轉。
[0035]在自潤滑軸承外圍設置調整固定裝置,自潤滑軸承由多孔金屬軸瓦和分體式襯套組成,調整固定裝置包含有調節固定基座、多個調節螺栓和多個固定彈簧,多個調節螺栓與多個固定彈簧間隔分布設置在調節固定基座的圓周上;首先用調節螺栓調節主軸及自潤滑軸承位置以使主軸保持一定的垂直度,然后通過調節固定彈簧固定好自潤滑軸承襯套,并調節彈簧壓縮量來確定主軸在自潤滑軸承位置處的擺動許用量,最后退出調節螺栓與軸承座保持一定距離;與傳統自潤滑軸承不同,軸承座不被硬性固定,而是采用螺栓調節位置和使用彈簧柔性固定位置。這種固定裝置,使得自潤滑軸承易于安裝,不需要從主軸5的一端裝起。軸承位置易于調整,擰緊調節螺栓即可調整軸的同心度。彈性固定后,可防止沖擊對自潤滑軸承的損害,有效實現主軸的徑向支撐,防止主軸過量擺動。
[0036]實施例二
[0037]在上述實施例一的固定裝置基礎上,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自潤滑軸承,包括:自潤滑軸承本體,和套設在所述自潤滑軸承本體外的調節固定裝置,所述調節固定裝置采用上述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自潤滑軸承的調節固定裝置,調節固定裝置的結構,以及調節固定裝置與自潤滑軸承本體之間的結構均參見圖1。
[0038]實施例三
[0039]在上述實施例二的自潤滑軸承基礎上,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立磨機,如圖2所示,包括立磨機本體10和設置在所述立磨機本體的主軸5上的自潤滑軸承20,所述自潤滑軸承20采用實施例二的自潤滑軸承。
[0040]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披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自潤滑軸承的調節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調節固定基座,為環形結構,能套設在自潤滑軸承外; 多個調節螺栓,均勻分布設置在所述調節固定基座上,所述調節螺栓的前端伸入所述調節固定基座內,能頂住所述調節固定基座內設置的自潤滑軸承外壁; 多個固定彈簧,后端固定在所述調節固定基座內壁上,彈性夾設在所述調節固定基座內壁和所述調節固定基座內設置的自潤滑軸承外壁之間,能彈性限定所述自潤滑軸承的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固定基座包括: 環形本體,設置在所述環形本體底部的平板環形底座,以及連接在所述環形本體外壁與所述平板環形底座之間的加強板; 所述環形本體上設有多個安裝所述調節螺栓和所述固定彈簧的多個通孔; 所述平板環形底座上設有螺栓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固定彈簧包括: 固定螺栓,設置在所述調節固定基座上,其前端伸入到所述調節固定基座內,能調節在所述調節固定基座上的位置; 彈簧,活動套設在所述固定螺栓的前端,所述彈簧后端與所述調節固定基座的內壁接觸,所述彈簧與所述調節固定基座內設置的自潤滑軸承襯套接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固定彈簧還包括: 螺柱,能設置在所述調節固定基座內設置的自潤滑軸承襯套上,位置與所述彈簧前端相對應。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調節螺栓與多個固定彈簧交錯間隔均勻分布設置在所述調節固定基座上。
6.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螺栓和固定彈簧無為四個;所述四個調節螺栓兩兩相對設置在所述調節固定基座上,相鄰兩個調節螺栓之間夾角為90度;所述而四個固定彈簧兩兩相對設置在所述調節固定基座上,相鄰兩個固定彈簧之間夾角為90度,所述各固定彈簧處于兩個調節螺栓之間的所述調節固定基座上,所述各固定彈簧與相鄰的調節螺栓之間的夾角為45度。
7.一種自潤滑軸承,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潤滑軸承本體,和套設在所述自潤滑軸承本體外的調節固定裝置,所述調節固定裝置采用上述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自潤滑軸承的調節固定裝置。
8.一種立磨機,包括立磨機本體和設置在所述立磨機本體的主軸上的自潤滑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潤滑軸承采用權利要求6所述的自潤滑軸承。
【文檔編號】F16C35/08GK103438109SQ201310367752
【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1日
【發明者】韓登峰, 盧世杰, 張躍軍, 譚明, 馮天然 申請人:北礦機電科技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