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引導的雙頭螺柱式輪轂螺栓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緊固件【技術領域】,確切的說是用于汽車輪轂等部件安裝的輪轂螺栓。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帶引導的雙頭螺柱式輪轂螺栓,包括有螺栓本體,螺栓本體包括用于螺栓本體固定的固定部,以及裝配用螺桿,所述固定部為螺紋柱,螺紋柱位于所述螺桿軸向后端,螺紋柱與螺桿之間設有限位光桿,限位光桿的外徑大于螺紋柱、螺桿的外徑,限位光桿與螺紋柱之間連接處形成后端限位面,限位光桿與螺桿之間連接處形成前端限位面,螺桿的前端軸向延伸有引導光桿,引導光桿的形狀為圓柱形,引導光桿直徑小于螺桿底徑。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螺栓出現異常時易于更換,又能保證制動盤、車輪等配件易于對心安裝,安裝方便的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帶引導的雙頭螺柱式輪轂螺栓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緊固件【技術領域】,確切的說是用于汽車輪轂等部件安裝的輪轂螺栓。
【背景技術】
[0002]汽車用輪轂螺栓作為連接汽車輪轂與鋼圈的緊固件,是汽車輪轂總成的重要組成部分,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0003]如圖1所示,現有汽車輪轂螺栓主要結構為:包括有桿部22和螺栓頭21,所述的桿部22包括設有用于制動盤、車輪安裝的裝配用螺桿221,桿部22上位于螺桿221與螺栓頭21之間設有環形凸緣222,環形凸緣222的側壁上設有滾花,環形凸緣22上設置滾花形成輪轂螺栓本身固定安裝的固定部。現有結構的汽車輪轂螺栓存在如下缺陷:1)固定安裝時,采用滾花與法蘭盤的光孔過盈配合固定,當螺栓脫落或螺紋損壞時,不能直接更換螺栓,只能重新更軸承引起不必要的維修成本;2)由于螺紋頭部無引導柱面,經常導致制動盤和車輪在安裝時,不易套入螺栓中,且容易碰撞造成螺栓、制動盤、車輪等螺紋損壞。
【發明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引導的雙頭螺柱式輪轂螺栓,具有既能在螺栓出現異常時易于更換,又能保證制動盤、車輪等配件易于對心安裝,安裝方便。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帶引導的雙頭螺柱式輪轂螺栓,包括有螺栓本體,所述的螺栓本體包括用于螺栓本體固定的固定部,以及裝配用螺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部為螺紋柱,所述螺紋柱位于所述螺桿軸向后端,螺紋柱與螺桿之間設有限位光桿,所述限位光桿的外徑大于所述螺紋柱、螺桿的外徑,限位光桿與螺紋柱之間連接處形成后端限位面,限位光桿與螺桿之間連接處形成前端限位面,所述螺桿的前端軸向延伸有引導光桿,引導光桿的形狀為圓柱形,引導光桿直徑小于所述螺桿底徑。
[000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螺栓上固定部采用螺紋柱設計,與法蘭盤采用螺紋聯接而不是過盈配合,當輪轂螺栓出現故障時更換非常方便,限位光桿上前端限位面和后端限位面,輪轂螺栓上螺紋柱旋入位置的限位,以及對剎車盤、汽車車輪安裝位置的限位,使得各部分裝配到位可靠;引導光桿對于制動盤、車輪等配件安裝時,其上螺紋孔與輪轂螺栓非常容易對心,方便安裝,同時使得螺桿上外螺紋長期不會被劃傷而提高輪轂螺栓的使用壽命O
[000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引導光桿與螺桿之間采用圓錐面過渡連接。
[000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方便剎車盤、車輪等從引導光桿上推至螺桿處進行旋裝,方便剎車盤和車輪的安裝,安裝更為省力。
[0009]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螺桿上螺紋的旋向與所述螺紋柱上螺紋的旋向相同。
[00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輪轂螺栓安裝時,具有越擰越緊的特點,使得輪轂螺栓的安裝牢固可靠。
[0011]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限位光桿與螺桿之間形成的前端限位面,以及限位光桿與螺紋柱之間形成的后端限位面均為圓錐面,。
[00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采用圓錐面,一方面可消除限位光桿與螺桿、螺紋柱連接處的應力,且前端限位面和后端限位面為圓錐面,形成楔形配合,使得外部部件與輪轂螺栓裝配時,更為牢固可靠。
[0013]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螺栓本體采用35CrMo或40Cr材料制成。
[00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40Cr具有加工容易,經適當的熱處理以后可獲得一定的韌性、塑性和耐磨性,35CrMo具有很高的靜力強度、沖擊韌性及較高的疲勞極限。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背景技術】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圖2A部分局部放大視圖;
[0019]圖4為圖2B部分局部放大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參見附圖2-4,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帶引導的雙頭螺柱式輪轂螺栓,包括有螺栓本體I ;所述的螺栓本體I包括用于螺栓本體I固定的固定部11,以及裝配用螺桿12 ;所述的固定部11為螺紋柱11,所述螺紋柱11位于所述螺桿12軸向后端,螺紋柱11與螺桿12之間設有限位光桿13,所述限位光桿13的外徑大于所述螺紋柱11、螺桿12的外徑;限位光桿13與螺紋柱11之間連接處形成后端限位面131,限位光桿13與螺桿12之間連接處形成前端限位面132 ;所述螺桿12的前端軸向延伸有引導光桿14,引導光桿14的形狀為圓柱形,引導光桿14直徑小于所述螺桿12底徑;圓柱狀的引導光桿,有利于對剎車盤、車輪等進行裝入引導,使得裝入更為方便;當然也可以為圓臺狀,但由于汽車輪轂螺栓的螺桿12本身直徑小,而且其端部需留有一定直徑的端面,否則容易劃傷操作人員和部件,則導致形成的引導桿部的長度短,而影響引導效果,不利于剎車盤、車輪等裝配;故本實用新型優先采用圓柱狀。螺栓上固定部采用螺紋柱設計,與法蘭盤采用螺紋聯接而不是過盈配合,當輪轂螺栓出現故障時更換非常方便,限位光桿上前端限位面和后端限位面,分別形成輪轂螺栓上螺紋柱旋入位置的限位,以及對剎車盤、汽車車輪安裝位置的限位,使得各部分裝配到位可靠;引導光桿對于制動盤、車輪等配件安裝時,其上螺紋孔與輪轂螺栓非常容易對心,方便安裝,同時使得螺桿上外螺紋長期不會被劃傷而提高輪轂螺栓的使用壽命。
[0021]為保證輪轂螺栓在裝配更為牢固,所述螺桿12上螺紋的旋向與所述螺紋柱11上螺紋的旋向相同。在輪轂螺栓安裝在法蘭盤上后,輪轂螺栓上裝入車輪、剎車盤等過程中,實現輪轂螺栓越擰越緊的特點,使得輪轂螺栓的安裝牢固可靠。
[0022]為便于汽車車輪和剎車盤等安裝更為方便,所述的引導光桿14與螺桿12之間采用圓錐面141過渡連接。這樣剎車盤、車輪等可經圓錐面從引導光桿上推至螺桿處進行旋裝,方便剎車盤和車輪的安裝,安裝更為省力。
[0023]本具體實施例中,所述限位光桿13與螺桿12之間形成的前端限位面132,以及限位光桿13與螺紋柱11之間形成的后端限位面131均為圓錐面。采用圓錐面,一方面可消除限位光桿與螺桿、螺紋柱連接處的應力,且前端限位面和后端限位面為圓錐面,形成楔形配合,使得外部部件與輪轂螺栓裝配時,更為牢固可靠。
[0024]其中,所述螺栓本體I采用35CrMo或40Cr材料制成。40Cr具有加工容易,經適當的熱處理以后可獲得一定的韌性、塑性和耐磨性,35CrMo具有很高的靜力強度、沖擊韌性及較高的疲勞極限。
【權利要求】
1.一種帶引導的雙頭螺柱式輪轂螺栓,包括有螺栓本體,所述的螺栓本體包括用于螺栓本體固定的固定部,以及裝配用螺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部為螺紋柱,所述螺紋柱位于所述螺桿軸向后端,螺紋柱與螺桿之間設有限位光桿,所述限位光桿的外徑大于所述螺紋柱、螺桿的外徑,限位光桿與螺紋柱之間連接處形成后端限位面,限位光桿與螺桿之間連接處形成前端限位面,所述螺桿的前端軸向延伸有引導光桿,引導光桿的形狀為圓柱形,引導光桿直徑小于所述螺桿底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帶引導的雙頭螺柱式輪轂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導光桿與螺桿之間采用圓錐面過渡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帶引導的雙頭螺柱式輪轂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上螺紋的旋向與所述螺紋柱上螺紋的旋向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帶引導的雙頭螺柱式輪轂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光桿與螺桿之間形成的前端限位面,以及限位光桿與螺紋柱之間形成的后端限位面均為圓錐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帶引導的雙頭螺柱式輪轂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本體采用35CrMo或40Cr材料制成。
【文檔編號】F16B35/00GK204061480SQ201420512198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5日
【發明者】寇群喜 申請人:人本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