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閥門的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防止密封墊偏移的切斷閥。
背景技術:
緊急切斷閥是指在遇到突發情況的時候,閥門會迅速地關閉或者打開,避免事故的發生,廣泛應用于供氣管網系統、燃氣熱能工廠車間、燃氣鍋爐房及住宅居所的安全設施,因此,緊急切斷閥的安全性能特別重要,尤其是關閉閥門時的密封性是閥門的質量關鍵。傳統的緊急切斷閥在關閉的過程中,閥桿的偏移會導致密封墊發生偏移,對中效果變差,削弱密封墊對通孔的密封效果,特別是在整個閥體處于傾斜狀態時,閥桿由于自重原因產生的偏移量更大,密封墊的復位性則更差。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上述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密封效果更好、復位性更好的防止密封墊偏移的切斷閥。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解決方案是:一種防止密封墊偏移的切斷閥,包括閥體、閥桿和氣動機構,閥桿的上端部與氣動機構連接;閥體內固定連接有分隔板,分隔板將閥體內部分隔為上腔室和下腔室,分隔板上設置有連通上腔室和下腔室的通孔,閥體上設置有與上腔室連通的導向管,閥桿的下端部設置在導向管內,閥桿端部與導向管之間設置有閥頂,閥頂與閥桿可 轉動連接,閥頂與導向管滑動連接,閥頂底部設置有用于密封通孔的密封墊。
進一步地,閥頂上端從閥頂側面往閥頂中軸線方向設置有小凹槽,小凹槽下方設置有大凹槽,閥桿下端設置有連接部,連接部下端設置有凸臺,連接部穿在小凹槽內,凸臺設置在大凹槽內。
進一步地,通孔設置為上寬下窄的圓錐孔,密封墊為圓形,密封墊與通孔正對分布。
進一步地,導向管上端部固定連接有端蓋,端蓋上設置有密封套筒,密封套筒與端蓋通過螺栓固定連接,閥桿設置在密封套筒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閥桿端部的凸臺設置在大凹槽內,閥桿的上下移動能夠帶動閥頂上下移動,且閥頂不會隨閥桿的轉動而轉動,閥頂設置在導向管內,導向管對閥頂起到導向作用,防止密封墊發生偏移,提高密封圈的復位性,提高密封圈的密封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閥體內的裝配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閥體的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閥頂的立體示意圖。
附圖中:
10、閥體;11、分隔板;12、上腔室;13、下腔室;14、通孔;15、導向管;16、端蓋;17、密封套筒;20、閥桿;21、連接部;22、凸臺;30、氣動機構;40、閥頂;41、小凹槽;42、大凹槽;50、密封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止密封墊偏移的切斷閥,如附圖1和附圖2所示,包括閥體10、閥桿20和氣動機構30,閥桿20的上端部與氣動機構30連接;如附圖3所示,閥體10內固定連接有分隔板11,分隔板11將閥體10內部分隔為上腔室12和下腔室13,分隔板11上設置有連通上腔室12和下腔室13的通孔14,閥體10上設置有與上腔室12連通的導向管15,閥桿20的下端部設置在導向管15內,閥桿20端部與導向管15之間設置有閥頂40,閥頂40與閥桿20可轉動連接,閥頂40與導向管15滑動連接,閥頂40底部設置有用于密封通孔14的密封墊50。通孔14設置為上寬下窄的圓錐孔,密封墊50為圓形,密封墊50與通孔14正對分布,這樣能夠提高密封墊50與通孔14的接觸面,進一步提高密封性能。導向管15上端部固定連接有端蓋16,端蓋16上設置有密封套筒17,密封套筒17與端蓋16通過螺栓固定連接,閥桿20設置在密封套筒17內。
如附圖4所示,閥頂40上端從閥頂40側面往閥頂40中軸線方向設置有小凹槽41,小凹槽41下方設置有大凹槽42,閥桿20下端設置有連接部21,連接部21下端設置有凸臺22,連接部21穿在小凹槽41內,凸臺22設置在大凹槽42內。閥桿20端部的凸臺22設置在大凹槽42內,閥桿20的上下移動能夠帶動閥頂40上下移動,且閥頂40不會隨閥桿20的轉動而轉動,閥頂40設置在導向管15內,導向管15對閥頂40起到導向作用,防止密封墊50發生偏移,提高密封圈的復位性,提高密封圈的密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