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風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饋風力發電機組齒輪箱。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目前流行的水平軸雙饋風力發電機組大多為三點式支撐,主軸前端通過一個軸承與機架連接,尾端與齒輪箱剛性連接,齒輪箱兩側通過彈性支撐與機架連接, 構成三點支撐。然而, 采用此種結構的風力發電機組齒輪箱,齒輪箱不光承擔扭矩載荷,還需要承載彎矩、推力等額外載荷,使得齒輪箱的故障率大大提高。
風力發電機組齒輪箱是一種增速齒輪箱,在采用中、高速發電機的風電機組中起著傳遞扭矩和增加轉速的作用。風力發電機組齒輪箱內裝有潤滑油用于防止摩擦、延長齒輪壽命,但潤滑油一般在使用3-5 年后,里面就會有齒輪嚙合磨損顆粒、潤滑油老化分解沉淀物以及其他污染物,雖然潤滑油會經過冷卻循環過濾,但仍有較多磨損顆粒和沉淀物沉積在齒輪箱底,清除十分困難。即使更換新的齒輪箱潤滑油,因齒輪箱底部清理不徹底,隨著齒輪箱的運轉,新潤滑油被不斷翻轉攪拌,使箱底的沉積物不斷混合在潤滑油里,進而進入齒輪嚙合區域,從而加大齒輪箱的磨損和潤滑油污染,造成齒輪箱油的提前污染老化和降低齒輪箱的使用壽命。
潤滑油有清洗齒輪箱的作用。齒輪箱在長途海上、陸上運輸時,為避免齒輪箱內部部件腐蝕和損傷,會在齒輪箱里放置臨時用的防腐劑、防銹劑,在齒輪箱使用前,要將齒輪箱里的防腐、防銹劑全部排空,然后關閉排油閥,從齒輪箱頂部的進油孔(或是齒輪箱空氣過濾器孔或箱體觀察孔)加入齒輪箱潤滑油進行沖洗,然后排空,完成齒輪箱的清洗工作。如果清洗不干凈,就會造成潤滑油的污染和降低齒輪箱的使用壽命。當潤滑油到達使用壽命時需要及時更換,目前更換潤滑油的方法是在齒輪箱底部合適的位置設置排油孔、排油閥和油泵,從而將齒輪箱里的潤滑油基本排空,這種排油方法存在齒輪箱排油不徹底和齒輪箱清洗不干凈的問題,從而導致齒輪箱和潤滑油的使用壽命減少。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雙饋風力發電機組齒輪箱,提供一種雙饋風力發電機組齒輪箱以解決上述問題,使風力發電機組的齒輪箱只承擔扭矩作用,本實用新型的齒輪箱箱體可解決齒輪箱清理不徹底問題,大大提高齒輪箱及潤滑油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雙饋風力發電機組齒輪箱,包括輸入軸、兩扭矩臂、箱體、輸出軸、前軸承、傳動系統和后軸承,輸入軸依次穿過前軸承、齒輪箱和后軸承;所述前軸承和后軸承安裝于箱體的兩端 ;所述輸入軸與輸出軸通過傳動系統傳遞扭矩;所述箱體兩側有兩凸出的扭矩臂;所述前軸承和后軸承都為調心軸承;所述前軸承和后軸承都為調心軸承;所述傳動系統采用多級行星和多級平行軸的傳動方式;所述箱體的底板為一塊向外凸起的錐形底板,最低點在錐形底板的中間點,在中間點周圍外壁上設置有一個圓形放油盒;圓形放油盒和錐形底板中間設置多個回油通孔,在圓形放油盒底部設置有排油閥。
本實用新型所述圓形放油盒外置有翻邊法蘭,翻邊法蘭開有安裝孔,螺栓穿過該安裝孔將所述盒體固定在錐形底板上。
本實用新型所述翻邊法蘭與錐形底板的接觸處設置有密封墊。
本實用新型所述排油閥設置在圓形放油盒底部中間,圓形放油盒具有一定的傾斜角度,并逐漸向排油閥位置收縮,箱體內污染顆粒和沉淀物集中向箱體底板低位傾斜,通過排油閥排出。
本實用新型所述底板和圓形放油盒底部進行打磨處理,整個箱體表面內壁上涂覆有防滲漏漆層;主要在于潤滑油污染顆粒和沉淀物不易在其箱體表面停留,集中在圓形放油盒底部上,然后定期更換底板,達到徹底清洗齒輪箱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述箱體或能夠分成上下二部分,上部分為箱體罩,下部分為一塊底板,箱體罩和底板密封連接;所述箱體罩下部分的箱體壁四個邊緣分別設有一水平折疊板;底板四個邊緣處四邊設有垂直箱體壁,垂直箱體壁四個邊緣分別設有一水平折疊板;所述箱體罩上的水平折疊板和底板上的水平折疊板大小相等,二者上端分別設置有螺絲孔,螺絲孔通過密封螺栓固定;所述箱體罩上的水平折疊板和底板上的水平折疊板中間層部分設有密封墊圈,密封墊圈形狀為環形狀,其大小和箱體罩上的水平折疊板相同,使其箱體密封性大大加強,首先將風力發電機組齒輪箱箱體分離成二部分,主要思路在于風力發電機組齒輪箱的日常運行維護內容主要包括:設備外觀檢查、噪音測試、油位檢查、油溫、電氣接線檢查等。其方式為檢查齒輪箱油位,檢查齒輪泵接線、箱體及潤滑管路有無滲漏現象,外設的潤滑管路有無松動,清潔齒輪箱、利用油標尺或油位窗檢查油位是否正常,借助玻璃油窗觀察油色是否正常,發現油位偏低應及時補充并查找具體滲漏點,及時處理檢查濾芯是否有鐵屑、并徹底清洗內部;缺點是檢測消耗時間太長,一般完成一個樣品的檢測全過程需要二到五天時間;檢測結果精確,但事實上在狀態監測中更注重的是趨勢而不是數據的精度;部分檢測儀器價格昂貴,體積龐大,不適合在企業一級推廣使用和大面積;將箱體分離成二部分后能夠大大的減小檢修時間,上述的檢修也比之前更簡單和簡化。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風力發電機組的齒輪箱只承擔扭矩作用,大大降低齒輪箱內部軸承的疲勞載荷;齒輪箱不承擔額外的彎矩作用,齒輪箱的軸沒有徑向變形,大大減小了因為徑向變形導致的齒輪磨損加快的概率,此外箱體能夠解決齒輪箱清理不徹底問題,提高齒輪箱及潤滑油使用壽命;該風力發電機組齒輪箱結構簡單,安裝拆卸方便,清洗徹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開結構示意圖。
在圖中,輸入軸001、兩扭矩臂002、箱體003、輸出軸004、前軸承005、傳動系統006和后軸承007,底板008,圓形放油盒009,回油通孔010,排油閥011,翻邊法蘭012,螺栓013,密封墊014。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來工作和實施的,一種雙饋風力發電機組齒輪箱,包括輸入軸001、兩扭矩臂002、箱體003、輸出軸004、前軸承005、傳動系統006和后軸承007,輸入軸001依次穿過前軸承005、齒輪箱和后軸承007;所述前軸承005和后軸承007安裝于箱體003的兩端 ;所述輸入軸001與輸出軸004通過傳動系統006傳遞扭矩;所述箱體003兩側有兩凸出的兩扭矩臂002;所述前軸承005和后軸承007都為調心軸承;所述傳動系統006采用多級行星和多級平行軸的傳動方式;所述箱體003的底板008為一塊向外凸起的錐形底板,最低點在錐形底板的中間點,在中間點周圍外壁上設置有一個圓形放油盒009;圓形放油盒009和錐形底板中間設置多個回油通孔010,在圓形放油盒009底部設置有排油閥011。
本實用新型所述圓形放油盒009外置有翻邊法蘭012,翻邊法蘭012開有安裝孔,螺栓013穿過該安裝孔將所述盒體固定在錐形底板上;所述翻邊法蘭012與錐形底板的接觸處設置有密封墊014;所述排油閥011設置在圓形放油盒009底部中間,圓形放油盒009具有一定的傾斜角度,并逐漸向排油閥011位置收縮,通過排油閥011排出;所述底板008和圓形放油盒009底部進行打磨處理,整個箱體表面內壁上涂覆有防滲漏漆層;主要在于潤滑油污染顆粒和沉淀物不易在其箱體表面停留,集中在圓形放油盒底部上,然后定期更換底板,達到徹底清洗齒輪箱問題。
下面介紹本實用新型的使用運行狀態,兩扭矩臂002固定住箱體003, 輸入軸001在外力作用下順時針旋轉,轉速為 18rpm,通過傳動系統 006增速后傳遞給輸出軸004, 輸出軸,04的轉速為 1800rpm。更換潤滑油的具體操作方式詳述如下:更換潤滑油時,首先打開齒輪箱體上圓形放油盒009底部排油閥011來排出潤滑油,圓形放油盒009底部傾斜會保證潤滑油從排油閥011排凈,定期對圓形放油盒009進行更換。
盡管上述對本實用新型做了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不限于此,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原理進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實用新型的原理進行的各種修改都應當理解為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