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雙閥門切換裝置及具有該裝置的暖風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95151閱讀:849來源:國知局
一種雙閥門切換裝置及具有該裝置的暖風機的制造方法

本實用新型屬于閥門切換裝置,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雙閥門切換裝置及具有該裝置的暖風機。



背景技術:

關于暖風機,多用于對室內空氣進行換氣、取暖和干燥,例如在浴室里即設有暖風機,以對浴室內的室內空氣進行換氣、取暖和干燥。

現有暖風機僅有單閥門設計,因此只能滿足單浴室的換氣、取暖和干燥,根本無法滿足空間較大且帶有隔間(例如具有干濕分離隔間等)的浴室,早為人所詬病已久。

因此,如何設計出一種可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創作,乃為本案創作人所亟欲解決的一大課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雙閥門切換裝置及具有該裝置的暖風機,有雙閥門設計,以能同時滿足單浴室以及空間較大且帶有隔間的浴室來使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雙閥門切換裝置,包括一閥體,具有一容腔,該閥體開設有連通于該容腔的多數通氣口;一閥門組,包含同軸樞接于該容腔內且被該多數通氣口所圍繞的一第一閥門和一第二閥門,該第一閥門和該第二閥門系分別選擇性對應任一該通氣口封閉;以及一驅動器,設置于該閥體并驅動該閥門組在該容腔內旋轉。

本創作另提供一種具有雙閥門切換裝置的暖風機,包括一機體,開設有二供氣口、一換氣排放口和至少一入氣口;一氣體抽排器,設置于該機體內且具有一抽氣入口和一排氣出口,該抽氣入口與該至少一入氣口相通;以及一雙閥門切換裝置。該雙閥門切換裝置設置于該機體內且包含:一閥體,具有一容腔,該閥體開設有連通于該容腔的多數通氣口,該多數通氣口分別與該排氣出口、該換氣排放口和該二供氣口相通;一閥門組,包含同軸樞接于該容腔內且被該多數通氣口所圍繞的一第一閥門和一第二閥門,該第一閥門和該第二閥門系分別選擇性對應任一該通氣口封閉;和一驅動器,設置于該閥體并驅動該閥門組在該容腔內旋轉。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

由雙閥門設計,以能隨著雙閥門的位置變換而實現:單、雙出風以及換氣等的自由切換效果,因此能同時滿足單浴室以及空間較大且帶有隔間的浴室來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暖風機的立體示意圖。

圖2 為暖風機的剖視示意圖。

圖3 為雙閥門切換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4 為雙閥門切換裝置于拆開閥體后的立體示意圖。

圖5 為依據圖4中之閥門組和驅動器的立體分解圖。

圖5A 為依據圖5中之第一、二閥門的俯視平面示意圖。

圖6 為依據圖5的立體組合圖。

圖7 為雙閥門切換裝置的剖視示意圖,顯示第一種工作模式。

圖8 為雙閥門切換裝置的第二種工作模式。

圖9 為雙閥門切換裝置的第三種工作模式。

圖10 為雙閥門切換裝置的第四種工作模式。

圖11 為雙閥門切換裝置的第五種工作模式。

圖12 為雙閥門切換裝置的第六種工作模式。

100…雙閥門切換裝置

1…閥體

10…容腔

11…進氣口

12…換氣口

13…第一出氣口

14…第二出氣口

15…對應擋部

2…閥門組

21…第一閥門

211…扇形板

211a、211b…扇邊

211c…扇緣

211d…扇端

212…遮板

22…第二閥門

221…扇形板

221a、221b…扇邊

221c…扇緣

221d…扇端

222…遮板

223…擋塊

25…帶動結構

251…肋條

3…驅動器

31…驅動組件

311…驅動軸

4…加熱器

700…機體

71…第一入氣口

72…第二入氣口

73…換氣排放口

74…第一供氣口

75…第二供氣口

800…氣體抽氣器

81…抽氣入口

82…排氣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本實施例給出了一種雙閥門切換裝置及具有該裝置的暖風機,可在空間較大且帶有隔間的室內空間(例如具有干濕分離隔間的浴室等),進行換氣、取暖(換氣的同時控制所輸出空氣的溫度)和干燥。

如圖1、2所示,本創作暖風機包括一機體700以及皆設置于機體700內的一氣體抽排器800和一雙閥門切換裝置100。

機體700開設有一換氣排放口73、一第一供氣口74、一第二供氣口75和至少一入氣口,入氣口的數量本創作并不限制,于本實施例中則以兩個入氣口為例進行說明,即:一第一入氣口71和一第二入氣口72。

氣體抽排器800具有一抽氣入口81和一排氣出口82,以利用抽氣入口81抽吸室內空氣,再將所抽吸的室內空氣經由排氣出口82排出。氣體抽排器800系設置于機體700內,抽氣入口81則與機體700的第一入氣口71和第二入氣口72相通而據以抽吸室內空氣。

雙閥門切換裝置100亦設置于機體700內,并利用兩個閥門來控制上述吸進機體700內之室內空氣的各種不同流向變化。

如圖3-圖7所示,本創作雙閥門切換裝置100包含:一閥體1、一閥門組2以及一驅動器3,較佳還包含至少一加熱器4。

閥體1具有一容腔10且開設有多數通氣口,這些通氣口皆連通于容腔10且包含:一進氣口11、一換氣口12、一第一出氣口13和一第二出氣口14。

閥門組2包含一第一閥門21和一第二閥門22。第一、二閥門21、22系同軸樞接于容腔10內且被上述的多數通氣口所圍繞,第一閥門21則能選擇性對應任一通氣口封閉,第二閥門22亦能選擇性對應任一通氣口封閉;換言之,第一、二閥門21、22所封閉的通氣口可以是同一個,也可以是不同一個。

第一、二閥門21、22的結構,本創作并不限制,于本實施例中則以后述為例進行說明:第一、二閥門21、22皆為一扇形架體且彼此內外配置(較佳為彼此內外相鄰配置)。

其中,如圖5和圖5A所示,第一閥門21包含:一遮板212和至少一扇形板211,較佳則為二扇形板211。各扇形板211具有二扇邊211a、211b和連接于二扇邊211a、211b之間的一扇緣211c,各扇形板211還具有與扇緣211c彼此相對遠離的一扇端211d;在只具有一片扇形板211的情況下,遮板212系立接于扇形板211的扇緣211c(圖中未示);在具有兩片扇形板211的情況下,遮板212的上下緣則連接于二扇形板211的扇緣211c之間(見圖5)。第二閥門22的結構大致相同于第一閥門21,因此,第二閥門22亦包含:二扇形板221和一遮板222,各扇形板221亦具有二扇邊221a、221b、一扇緣221c和一扇端221d。

內外相鄰配置的第一、二閥門21、22系以扇端211d、221d相互樞接,且第一閥門21和第二閥門22的上、下扇端211d、221d可皆同時樞接于閥體1(圖中未示),或另外將其中的下扇端211d、221d一起樞接于驅動組件31(如各圖所示),使第一、二閥門21、22能順時針或逆時針同軸旋轉(第二閥門22之扇形板221的半徑大于第一閥門21之扇形板211的半徑)。

此外,第二閥門22對應其中一扇邊221b之處系能受到閥體1的擋止,例如利用第二閥門22對應扇邊221b之處所設置的至少一擋塊223,以及形成于閥體1內的至少一對應擋部15(參圖7-圖12所示),以在擋塊223受到對應擋部15擋止時,能使第二閥門22無法再朝同一方向旋轉。

驅動器3則設置于閥體1,并驅動閥門組2在容腔10內旋轉。換言之,驅動器3系可包含二驅動組件(圖中未示),二驅動組件分別驅動第一、二閥門21、22旋轉;或者,驅動器3亦可如各圖所示僅包含一驅動組件31,驅動組件31僅單獨驅動第一閥門21旋轉,具體而言,驅動組件31系以其驅動軸311(見圖5)驅動于第一閥門21的扇端211d,使第一閥門21以其扇端211d為軸而旋轉。

由于驅動器3僅以單一驅動組件31驅動第一閥門21旋轉,因此第二閥門22無法主動旋轉。如圖5-圖8所示,為了讓第二閥門22旋轉,閥門組2較佳還包含一帶動結構25,帶動結構25系可設置于第一閥門21或第二閥門22,本創作并未限制,于本實施例中,帶動結構25則以設置于第一閥門21為例進行說明,使第一閥門21能經由帶動結構25帶動第二閥門22跟著旋轉。

其中,帶動結構25系對應第一閥門21的其中一扇邊211a設置,因此,第一閥門21在被驅動旋轉時,將能連同帶動結構25一起旋轉。再者,第二閥門22位于帶動結構25的旋轉路徑上,如此一來,旋轉中的第一閥門21就能利用帶動結構25帶動第二閥門22跟隨旋轉。

具體而言,如圖5A所示,帶動結構25包含一肋條251,肋條251對應第一閥門21的其中一扇邊211a自遮板212的一邊緣突出;此時,如圖6、圖7所示,第二閥門22的遮板222剛好位于肋條251的旋轉路徑上,因此,第一閥門21的肋條251將能抵接于第二閥門22的遮板222,進而帶動第二閥門22跟隨旋轉,且必須說明的是,不同的旋轉角度,將能產生如后述之不同的工作模式。

再如圖1和圖2所示,雙閥門切換裝置100的進氣口11、換氣口12、第一出氣口13和第二出氣口14,分別與氣體抽排器800的排氣出口82以及機體700的換氣排放口73、第一供氣口74和第二供氣口75相通,較佳則如圖所以連通方式使之相通,于本實施例中,雙閥門切換裝置100的閥體1則對應進氣口11、換氣口12、第一出氣口13和第二出氣口14分別連接有一連通管(未標示組件符號),各連通管的另一端則分別連接于排氣出口82、換氣排放口73、第一供氣口74和第二供氣口75。

如此一來,當啟動電源而使氣體抽排氣器800運轉時,將能經由第一、二入氣口71、72從室內抽吸室內空氣,室內空氣則經由排氣出口82和進氣口11而進入閥體1內;此時,藉由對閥門組2的不同控制,室內空氣將能選擇性從換氣排放口73、第一供氣口74和第二供氣口75的任一或任二輸出。其中,換氣排放口73連接至室外,以將室內空氣排放至室外;第一、二供氣口74、75則分別連接至不同隔間,搭配換氣排放口73使用,以分別或同時對不同隔間進行換氣。

本雙閥門換切裝置100中,閥體1可以本身即具有加熱單元(圖中未示)而能輸出暖風,本實施例中則以包括有二加熱器4為例進行說明,二加熱器4分別對應第一出氣口13和第二出氣口14配置,具體而言則配置于與第一、二出氣口13、14連接的前述連通管(圖中未示)內。藉此,以對所通過的室內空氣加熱而輸出暖風,從而適合在冬天或寒帶地區使用。

如圖7所示,為雙閥門切換裝置100的第一種工作模式,此時的第一閥門21逆時針旋轉至底,使第一閥門21和第二閥門22的遮板212、222皆對應換氣口12封閉而成為初始狀態。因此,第一種工作模式為:雙暖風(經過加熱器4加熱的空氣)、雙涼風(未經過加熱器4加熱的空氣)或待機。

如圖8所示則為第二種工作模式,此時的第一閥門21由圖7的初始狀態順時針旋轉約200度到第一出氣口13處,使第一閥門21的遮板212對應第一出氣口13封閉,經過加熱的室內空氣將單從第二出氣口14供氣。因此,第二種工作模式為:單暖風或單涼風。

如圖9所示則為第三種工作模式,此時的第一閥門21由圖7的初始狀態順時針旋轉約280度到第二出氣口14處,使第一閥門21的遮板212對應第二出氣口14封閉,經過加熱的室內空氣將單從第一出氣口13供氣。因此,第三種工作模式為:單暖風或單涼風。

如圖10所示則為第四種工作模式,此時的第一閥門21由圖7的初始狀態順時針旋轉約570度到第一出氣口13處而讓遮板212對應第一出氣口13封閉,第二閥門22則被第一閥門21帶動旋轉而讓遮板222對應第二出氣口14封閉。因此,第四種工作模式為:換氣。此時,若欲回復到如圖7所示的初始狀態,第一閥門21必須逆時針旋轉約280度后,帶動第二閥門22繼續逆時針旋轉至初始狀態。

如圖11所示則為第五種工作模式,藉由第一、二閥門21、22的分別旋轉,以皆能對應第一出氣口13封閉,此時,室內空氣將從換氣口12和第二出氣口14輸出。因此第五種工作模式為:干燥,用來對干濕分離的濕區(或干區)進行干燥。

如圖12所示則為第六種工作模式,藉由第一、二閥門21、22的分別旋轉,以皆能對應第二出氣口14封閉,此時,室內空氣將從換氣口12和第一出氣口13輸出。因此第六種工作模式為:干燥,用來對干濕分離的干區(或濕區)進行干燥。

綜上所述,相較于先前技術系具有以下功效:由雙閥門設計,以能隨著雙閥門的位置變換而實現:單、雙出風以及換氣等的自由效果,因此能同時滿足單浴室以及空間較大且帶有隔間的浴室來使用。再者,藉由對應第一出氣口13和第二出氣口14位置增設有加熱器4,因此加熱效果良好,再加上雙閥門設計,以能實現在單取暖、雙取暖、干燥、涼風和換氣之間自由切換的效果,進而適合在冬天或寒帶地區使用。其中,當本創作處于第一種工作模式中的雙暖風模式時,將能使整個空間(單浴室或空間較大且帶有隔間的浴室)的溫度迅速上升;而且,本創作還能針對干濕分離隔間的干區和濕區分別單獨取暖、干燥和換氣。

此外,還具有其它功效:藉由閥門組2還包含一帶動結構25,且第一、二閥門21、22彼此同軸樞接,以能僅以單一個驅動組件31來帶動雙閥門動作,也就是:驅動組件31雖僅驅動第一閥門21旋轉,但利用同軸樞接以及帶動結構25的搭配,第一閥門21將能經由帶動結構25帶動第二閥門22跟著旋轉,因此省去第二顆驅動組件,從而具有:簡化結構、縮小體積以及降低故障率的功效。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水县| 银川市| 林西县| 嘉峪关市| 长海县| 青岛市| 哈巴河县| 卢氏县| 万山特区| 丽水市| 永济市| 淮北市| 大石桥市| 安化县| 自治县| 阳谷县| 芜湖市| 邮箱| 札达县| 寻乌县| 屯门区| 灵寿县| 遂平县| 颍上县| 都兰县| 勃利县| 工布江达县| 义乌市| 皮山县| 浙江省| 共和县| 霍林郭勒市| 上思县| 卓尼县| 亳州市| 恩平市| 广灵县| 仁怀市| 苗栗市| 庆安县| 沂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