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機械,具體涉及一種履帶行走用柔性轉向變速箱。
背景技術:
由于傳統的履帶行走用變速箱采用制動單邊履帶,另一側履帶運動,其轉彎半徑為軌距,轉彎半徑較大,故此稱為剛性轉向原理;這種轉向原理機架和履帶的受力大,對機架的強度和剛性要求高,且履帶的磨損大,容易造成履帶的早期損壞;在泥腳較深的田塊轉彎時有成堆的擁泥,給后續農田作業帶來很大的困難,特別是在泥腳深的田塊機具轉向困難,甚至由于轉向困難造成陷車。因此具有柔性轉向原理的生態農業履帶行走用柔性轉向變速箱即應運而生。我公司通過反復試驗研究及分析,采用驅動輪正反向差動運行,就可以解決以上問題,并通過反復試驗研究及分析,找到了解決以上問題的正反向差動比值。目前,我國履帶行走用柔性轉向變速箱還沒有適用產品,大多使用剛性轉向原理變速箱,由于剛性轉向原理變速箱較履帶行走用柔性轉向變速箱工作負荷大,使用不可靠,故障多。本履帶行走用柔性轉向變速箱的改進,目前在國內外還未見報道。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結構更簡單,制造、使用成本低及裝配、維修更方便的一種履帶行走用柔性轉向變速箱。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履帶行走用柔性轉向變速箱,包括箱體及與箱體傳動連接的靜液壓無極變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的內部包括輸入軸、與輸入軸傳動連接的變速軸、與變速軸傳動連接的中間軸及用于動力輸出的右驅動軸、左驅動軸,所述輸入軸與靜液壓無極變速裝置傳動連接,所述輸入軸、變速軸、中間軸、左驅動軸及右驅動軸上均設有一組用于動力傳遞的齒輪,所述中間軸的下方設有一對轉向離合器,所述一對轉向離合器靠近其端部位置分別設有齒輪p及齒輪t,所述一對轉向離合器之間設有中央傳動齒輪r及與中央傳動齒輪r配合傳動的轉向齒輪q、轉向齒輪s,所述轉向齒輪q及轉向齒輪s分別與右驅動軸及左驅動軸上的齒輪傳動連接。
所述的一種履帶行走用柔性轉向變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齒輪q及轉向齒輪s分別對稱設置在中央傳動齒輪r的兩側,中央傳動齒輪r與轉向齒輪q及轉向齒輪s之間設有牙嵌,所述牙嵌內設有轉向撥叉。
所述的一種履帶行走用柔性轉向變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入軸上設有齒輪a及齒輪b,所述變速軸上設有齒輪c、齒輪d、齒輪e、齒輪f、齒輪g、齒輪h及齒輪i,其中齒輪c、齒輪d、齒輪e、齒輪f及齒輪g同軸設置,齒輪h與齒輪i構成雙聯齒輪,通過滾針軸承安裝在變速軸上,所述中間軸上設有齒輪j、齒輪k、齒輪l、齒輪m及齒輪n,其中齒輪n與齒輪j同軸設置,齒輪k上固定設有花鍵套,齒輪l及齒輪m通過花鍵與齒輪k上的花鍵套配合連接,花鍵套空套設置在中間軸上,齒輪l及齒輪m能夠在花鍵套上移動來實現變檔。
所述的一種履帶行走用柔性轉向變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離合器的摩擦片采用濕式紙基片。
所述的一種履帶行走用柔性轉向變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軸左端設有用于實現機具制動或駐車的齒輪o。
所述的一種履帶行走用柔性轉向變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g能同時與齒輪k及中央傳動齒輪r進行嚙合傳動。
所述的一種履帶行走用柔性轉向變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齒輪q及轉向齒輪s下方分別設有一對齒輪,所述轉向齒輪q及轉向齒輪s通過設置在其下方的一對齒輪與右驅動軸及左驅動軸上的齒輪嚙合傳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柔性轉向變速箱可以很好的減小機組的轉彎半徑,提高了機組在深泥腳田塊適應性;變速箱、履帶及機架的受力較小,從而降低了變速箱故障率,減少了維修費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輸入軸,11-齒輪a,12-齒輪b,2-變速軸,21-齒輪c,22-齒輪d,23-齒輪e,24-齒輪f,25-齒輪g,26-齒輪h,27-齒輪i,3-靜液壓無級變速裝置;4-中間軸,41-齒輪j,42-齒輪k,43-齒輪l,44-齒輪m,45-齒輪n,46-齒輪o,5-轉向離合器,51-齒輪p,52-轉向齒輪q,53-中央傳動齒輪r,54-轉向齒輪s,55-齒輪t,6-箱體,61-齒輪u,62-齒輪v,63-齒輪w,64-齒輪x,65-齒輪y,66-齒輪z,7-右驅動軸,8-左驅動軸。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履帶行走用柔性轉向變速箱,包括輸入軸1、齒輪a11、齒輪b12、變速軸2、齒輪c21、齒輪d22、齒輪e23、齒輪f24、齒輪g25、齒輪h26、齒輪i27、靜液壓無級變速裝置3、中間軸4、齒輪j41、齒輪k42、齒輪l43、齒輪m44、齒輪n45、齒輪o46、轉向離合器5、齒輪p51、轉向齒輪q52、中央傳動齒輪r53、轉向齒輪s54、齒輪t55、箱體6、齒輪u61、齒輪v62、齒輪w63、齒輪x64、齒輪y65、齒輪z66、右驅動軸7及左驅動軸8。輸入軸1與靜液壓無級變速裝置3(HST)傳動連接,齒輪a11及齒輪b12設置在輸入軸1上,齒輪c21、齒輪d22、齒輪e23、齒輪f24、齒輪g25同軸且設置在變速軸2上,齒輪h26與齒輪i27構成雙聯齒輪,通過滾針軸承安裝在變速軸2上,齒輪j41、齒輪n45同軸且設置在中間軸4上,齒輪k42上固定有花鍵套,齒輪l43及齒輪m44通過花鍵與花鍵套連接,花鍵套空套在中間軸4上,齒輪l43及齒輪m44可以在花鍵套上移動來實現變檔。齒輪u61與齒輪v62同軸設置,齒輪w63與齒輪x64同軸設置。齒輪a11與齒輪c21嚙合傳動或齒輪b12與齒輪f24嚙合傳動為變速軸2提供快慢檔兩種速度;變速軸2的齒輪g25與齒輪k42及中央傳動齒輪r53同時嚙合傳動,動力經齒輪g25分為兩路,一路經齒輪g25與中央傳動齒輪r53嚙合傳動,為左驅動軸8及右驅動軸7快速傳動提供動力,另一路經齒輪g25與齒輪k42嚙合傳動,為左驅動軸8及右驅動軸7正逆向慢速傳動提供動力,轉向時結合左側或右側的轉向離合器5,可以實現該側的正逆向慢速傳動;正向慢速傳動,通過齒輪l43與齒輪h26嚙合傳動,可以實現正向慢速運行;同理通過齒輪m44與齒輪n45嚙合傳動,可以實現逆向慢速運行。
中央傳動齒輪r53與轉向齒輪q52及轉向齒輪s54之間分別設有供轉向用的牙嵌,通過轉動轉向撥叉,可以實現轉向撥叉與牙嵌分離或結合,即切斷或聯接來自中央傳動齒輪r53傳遞的動力,當向右轉動轉向撥叉使牙嵌與中央傳動齒輪r53動力分離后,繼續向右轉動轉向撥叉,轉向齒輪q52向右移動推壓轉向離合器5,使右側轉向離合器5結合,從而使得齒輪p51帶動轉向齒輪q52同軸運動,轉向齒輪q52與齒輪w63嚙合傳動,再由齒輪x64與右驅動軸7上的齒輪y65嚙合傳動,使右驅動軸7運動;當向左轉動轉向撥叉使牙嵌與中央傳動齒輪r53動力分離后,繼續向左轉動轉向撥叉,轉向齒輪s54向左移動推壓左側轉向離合器5,使左側轉向離合器5結合,齒輪t55帶動轉向齒輪s54同軸運動,轉向齒輪s54與齒輪v62嚙合傳動,再由齒輪u61與左驅動軸8上的齒輪z66嚙合傳動,使左驅動軸8運動;這樣就可以實現正、逆向慢速運行;松開轉向撥叉操縱桿,轉向齒輪q52或轉向齒輪s54在轉向彈簧的推壓作用下,使轉向離合器5分離,轉向牙嵌重新與中央傳動齒輪r53結合,機組直線行駛。通過轉動左、右轉向撥叉,所配套的機具就可以方便、靈活地實現左、右轉向了。齒輪o46與齒輪n45嚙合時,拉動轉向撥叉可以實現機具的左、右制動或同時拉動轉向撥叉可以實現機具的駐車制動;齒輪l43與齒輪h26嚙合或齒輪m44與齒輪n45嚙合時,同時操作轉向撥叉,可以實現單側驅動軸的差速正反轉。
實施例1:
履帶的直線快速行走運動(左驅動軸8與右驅動軸7等速轉動)的傳動路線,轉向離合器5分離,齒輪a11與齒輪c21嚙合或齒輪b12與齒輪f24嚙合傳動使得變速軸2運動,變速軸2上的齒輪g25與中央傳動齒輪r53嚙合,中央傳動齒輪r53嚙合同時帶動與其同軸的轉向齒輪q52及轉向齒輪s54運動,轉向齒輪q52與齒輪w63嚙合,齒輪w63帶動與其同軸的齒輪x64運動,齒輪x64與右驅動軸7上的齒輪y65嚙合,使得右驅動軸7運動;轉向齒輪s54與齒輪v62嚙合,齒輪v62帶動與其同軸的齒輪u61運動,齒輪u61與左驅動軸8上的齒輪z66嚙合,使得左驅動軸8運動,這樣可以實現履帶的直線快速行走運動。直線快速行走運動時,齒輪o46與齒輪n45嚙合時,拉動轉向撥叉可以實現機具的左、右制動或同時拉動轉向撥叉可以實現機具的駐車制動。
實施例2:
履帶的右轉彎運動(左驅動軸8快速、右驅動軸7慢速轉動)的傳動路線,向右轉動轉向撥叉使牙嵌與中央傳動齒輪r53動力分離后,繼續向右轉動轉向撥叉,轉向齒輪q52向右移動推壓轉向離合器5,使右側轉向離合器5結合;齒輪a11與齒輪c21嚙合或齒輪b12與齒輪f24嚙合傳動使得變速軸2運動,變速軸2上的齒輪g25與中央傳動齒輪r53嚙合,中央傳動齒輪r53嚙合同時帶動與其同軸的轉向齒輪s54運動,轉向齒輪s54與齒輪v62嚙合,齒輪v62帶動與其同軸的齒輪u61運動,齒輪u61與左驅動軸8上的齒輪z66嚙合,使得左驅動軸8快速運動;變速軸2上的齒輪g25與齒輪k42嚙合,齒輪k42帶動與其同軸的齒輪l43運動,齒輪l43與齒輪h26嚙合,齒輪h26帶動與其同軸的齒輪i27運動,齒輪i27與齒輪t55嚙合,齒輪t55與齒輪n45嚙合,齒輪n45帶動與其同軸的齒輪j41運動,齒輪j41與齒輪p51嚙合,齒輪p51帶動與其同軸的轉向齒輪q52運動,轉向齒輪q52與齒輪w63嚙合,齒輪w63帶動與其同軸的齒輪x64運動,齒輪x64與右驅動軸7上的齒輪y65嚙合,使得右驅動軸7慢速運動。
實施例3:
履帶的左轉彎運動(左驅動軸8慢速、右驅動軸7快速轉動)的傳動路線,向左轉動轉向撥叉使牙嵌與中央傳動齒輪r53動力分離后,繼續向左轉動轉向撥叉,轉向齒輪s54向左移動推壓左側轉向離合器5,使左側轉向離合器5結合;齒輪a11與齒輪c21嚙合或齒輪b12與齒輪f24嚙合傳動使得變速軸2運動,變速軸2上的齒輪g25與中央傳動齒輪r53嚙合,中央傳動齒輪r53嚙合同時帶動與其同軸的轉向齒輪q52運動,轉向齒輪q52與齒輪w63嚙合,齒輪w63帶動與其同軸的齒輪x64運動,齒輪x64與右驅動軸7上的齒輪y65嚙合,使得右驅動軸7快速運動;變速軸2上的齒輪g25與齒輪k42嚙合,齒輪k42帶動與其同軸的齒輪l43運動,齒輪l43與齒輪h26嚙合,齒輪h26帶動與其同軸的齒輪i27運動,齒輪i27與齒輪t55嚙合,齒輪t55帶動與其同軸的轉向齒輪s54運動,轉向齒輪s54與齒輪v62嚙合,齒輪v62帶動與其同軸的齒輪u61運動,齒輪u61與左驅動軸8上的齒輪z66嚙合,使得左驅動軸8慢速運動。
實施例4:
履帶的右轉彎運動(左驅動軸8快速、右驅動軸7逆向慢速轉動)的傳動路線,向右轉動轉向撥叉使牙嵌與中央傳動齒輪r53動力分離后,繼續向右轉動轉向撥叉,轉向齒輪q52向右移動推壓轉向離合器5,使右側轉向離合器5結合;齒輪a11與齒輪c21嚙合或齒輪b12與齒輪f24嚙合傳動使得變速軸2運動,變速軸2上的齒輪g25與中央傳動齒輪r53嚙合,中央傳動齒輪r53嚙合同時帶動與其同軸的轉向齒輪s54運動,轉向齒輪s54與齒輪v62嚙合,齒輪v62帶動與其同軸的齒輪u61運動,齒輪u61與左驅動軸8上的齒輪z66嚙合,使得左驅動軸8快速運動;變速軸2上的齒輪g25與齒輪k42嚙合,齒輪k42帶動與其同軸的齒輪m44運動,齒輪m44與齒輪n45嚙合,齒輪n45帶動與其同軸的齒輪j41運動,齒輪j41與齒輪p51嚙合,齒輪p51帶動與其同軸的轉向齒輪q52運動,轉向齒輪q52與齒輪w63嚙合,齒輪w63帶動與其同軸的齒輪x64運動,齒輪x64與右驅動軸7上的齒輪y65嚙合,使得右驅動軸7逆向慢速運動。
實施例5:
履帶的左轉彎運動(左驅動軸8逆向慢速、右驅動軸7快速轉動)的傳動路線,向左轉動轉向撥叉使牙嵌與中央傳動齒輪r53動力分離后,繼續向左轉動轉向撥叉,轉向齒輪s54向左移動推壓左側轉向離合器5,使左側轉向離合器5結合;齒輪a11與齒輪c21嚙合或齒輪b12與齒輪f24嚙合傳動使得變速軸2運動,變速軸2上的齒輪g25與中央傳動齒輪r53嚙合中央傳動齒輪r53嚙合同時帶動與其同軸的轉向齒輪q52運動,轉向齒輪q52與齒輪w63嚙合,齒輪w63帶動與其同軸的齒輪x64運動,齒輪x64與右驅動軸7上的齒輪y65嚙合,使得右驅動軸7快速運動;變速軸2上的齒輪g25與齒輪k42嚙合,齒輪k42帶動與其同軸的齒輪m44運動,齒輪m44與齒輪n45嚙合,齒輪n45與齒輪t55嚙合,齒輪t55帶動與其同軸的轉向齒輪s54運動,轉向齒輪s54與齒輪v62嚙合,齒輪v62帶動與其同軸的齒輪u61運動,齒輪u61與左驅動軸8上的齒輪z66嚙合,使得左驅動軸8逆向慢速運動。
總之,采用本實用新型后,機具轉彎半徑小,履帶使用壽命長,機架受力小,對機架的強度和剛性要求降低,機具降低了故障率,減少了維修費用,提高了機具的整體性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