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監測設備,尤其是一種適用于環境監測設備的新型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1、環境監測是指環境監測機構對環境質量狀況進行監視和測定的活動。環境監測是通過對反映環境質量的指標進行監視和測定,以確定環境污染狀況和環境質量的高低。環境監測的內容主要包括物理指標的監測、化學指標的監測和生態系統的監測,是科學管理環境和環境執法監督的基礎,是環境保護必不可少的基礎性工作,環境監測的核心目標是提供環境質量現狀及變化趨勢的數據,判斷環境質量,評價當前主要環境問題,為環境管理服務。
2、環境監測儀一般都是安裝在支架上,然后根據安裝環境,可以直接將支架安裝在長桿、屋頂等高處,但是監測儀的組成部分較多,有傳感器、控制器、變換器、顯示器等,各個部分經常是分開安裝,因此傳統的安裝結構不方便將其固定在高處,而且傳統的安裝結構一般都只是一個平板,而這些設備為了達到方便安裝和使用的需求,不方便進行分層錯位安裝,導致實際使用起來有較多弊端。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于環境監測設備的新型安裝結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監測儀的組成部分較多,有傳感器、控制器、變換器、顯示器等,各個部分經常是分開安裝,因此傳統的安裝結構不方便將其固定在高處,而且傳統的安裝結構一般都只是一個平板,而這些設備為了達到方便安裝和使用的需求,不方便進行分層錯位安裝,導致實際使用起來有較多弊端的問題。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適用于環境監測設備的新型安裝結構,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側壁固定安裝有固定板,所述立柱的表面均勻開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的內部可拆卸設置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表面固定安裝有安裝板,所述連接桿的表面開設有容納槽,所述容納槽的內部滑動連接有壓塊,所述壓塊的表面固定安裝有限制桿,所述安裝槽的頂壁開設有限制槽,所述壓塊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彈簧,所述彈簧遠離壓塊的一端與容納槽的底壁固定連接。
4、優選的,所述壓塊設置為“l”形結構,且壓塊的豎直部分和限制桿均滑動貫穿連接桿頂部。
5、優選的,所述限制桿是由圓柱和均勻固定在圓柱側壁的齒牙組成,所述限制槽的內側壁均勻開設有齒槽。
6、優選的,所述連接桿的底部固定安裝有轉軸,所述安裝槽的底壁開設有與轉軸相適配的凹槽,所述轉軸與限制桿同軸線。
7、優選的,所述底板和固定板的表面均開設有貫穿孔,所述底板的底部開設有通孔,所述通孔向上延伸至立柱的內部,所述立柱的側壁相對于通孔的位置開設有螺紋孔。
8、優選的,所述安裝板的表面均勻開設有安裝孔。
9、本實用新型至少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0、通過設置安裝板可以將監測設備的各個部件分別放置在單獨的安裝板上進行固定,而且安裝板分層設置,且安裝板可以以立柱為基準點進行旋轉,從而方便使相鄰的兩個安裝板進行錯位,進而使各個部件之間的安裝和拆卸更加方便,有更多的可操作空間,且可以根據需要添加和減少安裝板,符合實際使用,而且立柱可以通過固定板安裝在墻壁上,也可以利用底板安裝在屋頂上,也可以利用通孔安裝在長桿頂端,增加安裝多樣性,方便使用。
1.一種適用于環境監測設備的新型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和底板(3),所述立柱(1)的側壁固定安裝有固定板(2),所述立柱(1)的表面均勻開設有安裝槽(4),所述安裝槽(4)的內部可拆卸設置有連接桿(15),所述連接桿(15)的表面固定安裝有安裝板(5),所述連接桿(15)的表面開設有容納槽(14),所述容納槽(14)的內部滑動連接有壓塊(11),所述壓塊(11)的表面固定安裝有限制桿(10),所述安裝槽(4)的頂壁開設有限制槽(8),所述壓塊(11)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彈簧(13),所述彈簧(13)遠離壓塊(11)的一端與容納槽(14)的底壁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環境監測設備的新型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塊(11)設置為“l”形結構,且壓塊(11)的豎直部分和限制桿(10)均滑動貫穿連接桿(15)頂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環境監測設備的新型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桿(10)是由圓柱和均勻固定在圓柱側壁的齒牙組成,所述限制槽(8)的內側壁均勻開設有齒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環境監測設備的新型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15)的底部固定安裝有轉軸(12),所述安裝槽(4)的底壁開設有與轉軸(12)相適配的凹槽(9),所述轉軸(12)與限制桿(10)同軸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環境監測設備的新型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和固定板(2)的表面均開設有貫穿孔,所述底板(3)的底部開設有通孔(6),所述通孔(6)向上延伸至立柱(1)的內部,所述立柱(1)的側壁相對于通孔(6)的位置開設有螺紋孔(7)。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環境監測設備的新型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板(5)的表面均勻開設有安裝孔。